金帛咨询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逆反心理的本质 金帛咨询

金帛咨询

2023-10-26 08:0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关于青少年逆反心理的分析研究

前苏联心理学家普拉图诺夫在《趣味心理学》一书的前言中,特意提醒读者请勿先阅读第八章第五节的故事。但大多数读者却采取了与告诫相反的态度,首先翻看了第八章的内容。这就叫心理的逆反现象。在多年的学校教育实践中,感到当代青少年普遍存在比较严重的逆反心理现象。那么,逆反心理究竟是怎样的一种心理状态?当代青少年逆反心理有哪些表现?形成的原因是什么?心理辅导中应注意些什么?

一、逆反心理的本质

(一)逆反心理的界定。逆反心理的本质是什么?《心理学大词典》的解释是:“逆反心理是客观环境与主体需要不相符合时产生的一种心理活动,具有强烈的……抵触情绪。”换言之,逆反心理是指客体与主体需要不相符合时产生的具有强烈抵触情绪的社会态度。而青少年的逆反心理,是客观要求与主观需要不相符合时所表现出的强烈抵触情绪(如我们常见到学生顶撞当众批评或挖苦他的老师、家长),其实质在于突出主体(自我)的某种需要或尊严,突出自我的独立性、自主性或存在价值;相反,表现出对他人(非我)的不尊从(或抗拒)。

(二)逆反心理的心理机制。青少年的逆反心理的形成是一系列的心理活动过程的结果。其心理机制的过程是:首先,是教育的内容及相关的信息在特定的教育情景中,引起受教育者的注意;其次,是受教育者接触并理解教育的内容(信息),并将所理解的信息及所形成的观点和态度与自己原有的认知结构(包括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知识修养)和态度观念加以比较;最后,经过比较、分析,作出接受或抵制的态度反应。如果受教育者经过比较分析之后,确认与原有的认知相悖就产生抵制,进而产生逆反心理。可见,逆反心理的实质是一种特殊的反对态度,是青少年在社会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种稳定的逆向心理倾向。

二、逆反心理的心理特点

(一)从结构来看。逆反心理作为一种特殊的反对态度,主要是由认知、情感和行为意向三大要素构成的。逆反心理的认知成分是指对逆反对象的知觉、理解及评价;情绪成分是指对逆反对象的抵触情绪,即人们对逆反对象是反感或厌恶的;行为倾向是指对逆反对象意欲表现出来的行为,即逆反行为的准备状态。三者中,逆反心理的认知成分是基础,如果不对客观环境是否符合个体需要关系进行认识,是不可能有相应的情绪与行为倾向的。抵触情绪是主要成分,往往起支配作用。当逆反心理形成之后,只要逆反对象一出现,主体往往使认知、行为倾向服从它,从而维持整个态度中知、情、意三者的平衡。充分认清逆反心理的构成及其作用,不但能加深我们对逆反心理实质的认识,而且对我们寻找解决对策,并有效地预防青少年逆反心理的产生有很大的意义。

(二)从特性来看,逆反心理是社会依存性与相对独立性的有机统一。逆反心理与其它社会心理一样,具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方面依赖于它所反映的对象,即社会存在;另一方面对所反映的对象又具有相对独立性。逆反心理受社会存在的制约,它产生于客观存在不符合主体需要之时,并不是无缘无故的,当需要得到满足时,则不会产生。另一方面,逆反心理不是人们对社会存在简单被动的反应,而是经过加工改造的能动反映。

(三)从作用来看,逆反心理有积极与消极之分。可能普遍存在一种倾向,提到逆反心理,不是认为它是好的,就是认为它是坏的,甚至认为它是一种变态心理。把逆反心理说成是一种变态心理显然是错误的,因为逆反心理是人脑对一部分客观事物的正常反映,任何一个正常的社会成员都可能产生。至于评价逆反心理的好与坏,一定要视具体情况而定。其判断标准是看某一逆反心理能否对客观事物进行正确反映。

(四)从存在来看,逆反心理是相对稳定性与可变性的统一。某种逆反心理一经形成,将持续较长时间不易改变。每当对象一出现,就以相同态度对待,从而表现出一定的稳定性。但是,逆反心理又是一种可变的社会态度,在导致逆反对象的条件根本变化后,原有的逆反心理也会逐渐淡化,直至消失。

三、青少年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

(一)哲学依据: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因此,逆反心理与认同心理(或更高层次的信奉心理)必然相反相成,对立统一。例如,有的学生在探求知识时,总喜欢寻求与老师、同学、书本不同甚至相反的看法,因为他相信:一定意义上逆反可以促进社会进步和科学发展。又如,逆反心理中的信度逆反,即主体对信息传递者的人格或虚假内容所产生的怀疑,就体现出主体对相反人格或内容的认同。

(二)生理因素:逆反心理在人生的各个时期都可能产生,但青少年时期逆反心理是最重的。当人进入青春期后,生理上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出现了第二特征,各种生理机能基本发育成熟。在心理上正处于断乳期,随着成人感的产生,独立意识不断增强,他们意识到自己长大了,要求成年人把他们当大人看待,理解他们、尊重他们。青少年因理解和尊重需要不能得到满足自然产生了很强的逆反心理。

(三)社会成因:决定人心理现象形成、发展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但主要是社会环境,即一定社会关系的实践,对人心理现象的形成、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家庭中不同的教育方式会培养出孩子不同的心理品质和个性。一些家庭中不良的教育方式,直接影响着青少年逆反心理的形成。对于在校学生而言,教育作为一种社会环境、一种人类所特有的社会实践活动,则起着特殊重要作用。教师教育指导思想的偏离和方法上的不当;或在施教过程中,不尊重青少年学生,不顾及他们的心理感受与体验,也是青少年逆反心理形成的主要因素。另外,青少年同辈群体中不良的价值观、行为倾向和成人文化中不良的世俗的因素则对置身其中的一些青少年心理也会产生不良影响。由此可见,逆反心理是一定社会关系实践的产物。

(四)主观因素:人的心理现象依赖于主体与周围客观条件的对立统一,最终要通过主体活动表现出来。其主体表现是矛盾的:存在急于自主自立摆脱成人的约束,却又在很多方面受限制的独立性和信赖性的矛盾;面对理想和现实的矛盾时,会产生情绪波动和挫折感;存在期盼别人理解的坦率和特有的心理封闭的矛盾;出现性意识和性道德的矛盾;时常面临情感与理智的冲突。身心发展与客观环境之间的诸多矛盾,导致“逆反心理”随之而来。

四、青少年逆反心理的疏导

根据前面的分析,我们知道学生的逆反心理是客观存在的,人们不能任意消除或改变这种心理现象。在我们的咨询和辅导过程中,要一分为二地看待青少年的逆反心理,对于青少年中出现的逆反心理要正确分析。逆反心理虽是一种抵触性很强的态度,但积极的逆反心理却是一面镜子,如能加以正确地利用和引导,既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又能促进我们改进教育工作的方式方法。对待青少年中消极的逆反心理应注意分析原因进行克服、矫正和教育。

(一)社会杜渐,家庭防微,努力消除产生逆反心理的社会因素。

青少年正处于发育的过渡阶段,他们的中枢神经系统活动中的兴奋强于抑制。苦闷时敢于发泄、不满时敢于直言、压抑时敢于反抗。其实,青少年对家庭和学校的教育产生逆反心理的一个重要诱因就是社会风气不良。特别是校园这样一个独特的社会环境,对学生有着深刻的影响。学校要加强校风建设,消除各种精神污染,注重理想、道德、情操教育,逐步形成一种朝气蓬勃的积极向上的良好风气,从而逐渐缩小逆反心理赖以存在的心理空间。

(二)开展集体教育活动,构建学生的“心理活动空间”。德国心理学家勒温把个人行为的产生变化规律,用一简单公式表示: B=f〈p、E〉,其中B代表行为(Behaviour) f是变量,p是个人〈Person〉,E是环镜〈Environmeat〉,P和E的交互作用形成心理场,即情境。当代社会心理学认为,在这个情境中,关键在于“场中人”的主观感觉,即心理气氛。教育实践也证明,营造一个具有民主、宽容、善意友好的班级氛围,有利于改善学生的逆反心理等攻击性心理及行为。因为,首先活动本身是实际而有效的教育刺激,它能引发学生的上进愿望,显示和发展个人的品德和才能。其次,学生有强烈参加集体生活、获得友情、受到重视等内在心理需要,因而十分重视集体对个人的要求、评价和信任。教育者则可利用学生这种内在心理需要,发挥集体活动对每个成员的教育、评价和激励作用,造成积极的心理氛围,最大限度地防止逆反心理的产生,从而使活动变得更加富于刺激性、感染性和实效性。当然,还要为每个青少年学生创造良好的个别教育情境,提出特定要求,改善不良处境等。

(三) 了解学生心理动态,提高教育艺术水平。要防止和克服学生中出现的消极逆反心理,作为家长和教师-----教育者,就必须及时了解他们的心态,激发他们的内在需求,捕捉教育时机,以高超的教育艺术,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品质。具体做到: 经常从学生的行动、情绪反应,来了解他们的心态及其变化,发掘“闪光点”和积极因素,把握教育的时机。针对学生的不同个性等实际情况,以及不同的时间、条件和情境,因人因时因地运用说服、榜样、道德评价等方法进行正面引导,重在提高他们的认识,使之掌握正确的思想、观点和方法。逆反心理是一种不良心理,“心病还需心药治”,需要老师和家长们用心发现其产生的原因,再用“心”去加以帮助、引导,我相信“迷路”的学生一定会走出心灵的误区,成为一个好学生。 

(四)重视心理疏导,努力控制逆反心理

疏导和调适最终的落脚点还是在主体身上。作为我们学校心理工作者,更应该在青少年可能产生逆反心理之前作好心理健康辅导,更有利于青少年的成长。然而当学生一旦形成逆反心理时,教育过程中要针对学生消极心态的特点与成因,用有效方法进行疏导。比如,学生对教师有疑惧、怨恨心理,则教师应用坦诚交谈和以诚相待的方法,使师生相互信赖;对自尊心受伤害而自卑的学生,教师要给予信任,激起他奋发自信的心理。尤其是在转化学生逆反心理时要注意运用自信的心理。同时,注意运用“自己人效应”与学生保持同体,即把对方与自己视为一体,把教育者置于学生的心理位置去认识、体验和思考问题,从而选择适当的方法去处理问题,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首先,调整认知方式,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心理发展历程是控制逆反心理基本保证。引导青少年知道追求自由、独立,并不一定要通过反叛老师、家长才能做到。明白逆反也并非是一种独立自主的表现,而只是一种狭隘、偏激、非理性的表现,不能证明你的独立。固然,有时家长、老师难免言辞过激,方法也欠妥,但他们大多是出于“恨铁不成钢”的心理,作为晚辈、学生应该理解他们的良苦用心。

其次, 提高文化素质、广闻博见是克服逆反心理的根本道理。告诉学生,解决一个实际问题用一个办法就已足够,但在问题未解决之前却存在着几乎是无限的可能性。如果我们的思想一旦被逆反心理控制住,那么我们的视野就会变得狭隘、短视和显得愚蠢。当我们冷静地进行分析的时候,我们就会发现,我们所强烈反对的意见固然并不一定就是真理,但起码也使我们的思维同对方同样的狭隘。应该指导学生多读书、多思考。广博自己的见闻,丰富自己的思想,要学会多方面地看问题,不要因“逆耳”而否定了老师、家长的“忠言”。

第三,加强思维训练,培养合理的想象力是克服逆反心理必要措施。合理的想象,它有助于我们开阔思路,从偏执的习惯中超脱出来。宽容的思想方式和想象力是可以通过自我不断的思维训练来获得,它能激发出我们的创造力。逆反心理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状态,如果你想有所作为,就必须经常性地进行这种自我思维训练。

第四,引导学生正确归因自己的成败是防止和克服消极逆反心理有效途径。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常常会遇到成功与失败的问题。在各种成败面前,我们常常可以看到一种有趣的归因现象:许多学生往往对自己的成功作内在归因,对自己的失败作外在归因。例如,有的学生总是赞赏自己学习的成功,认为是自己的能力强或自我努力的结果;对学习上的失败,常常抱怨环境恶劣、题目太难、没有机会或运气不佳等情境因素,而对其他同学学习的成败却作出相反的归因。这种归因偏见会产生心理上的不平衡或心理的不相容,进而导致逆反心理的产生。因此,教育者要教育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培养他们对自我心态进行调节的能力,教他们学会归因和简易的自我疏导方法。比如,用心理换位法理解他人的心情,减少对他人的责难和埋怨;用自我激励法来振奋精神,克服自卑,树立自信;用情境和心理转移法、归因客观投射法和自我宽容法来减轻过分的心理压力、痛苦和自责。总之,要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作用,使他们学会自我调控,既善于自我解脱,又善于自我振奋,这无疑是避免产生消极逆反心理的又一有效途径。

教育是科学,科学寻求的是规律。学生是我们的教育对象,也是我们的研究对象,更是我们心理辅导的对象。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要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探索出一条对青少年实施有效的心理辅导方法,防止和克服消极逆反心理的滋生,造就一批批“阳光少年”。 [参考文献]

1、北京教育学院心理系,《教师实用心理学》

2、丁建华:《班级管理中进行心理教育的方法》,《青年教师》

3、河南大学教育科学研究学院,《心理世界》

>>>>>返回首页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