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qualOcean】中国光伏产业出海记(中):2.0时代的破釜沉舟与突出重围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近期出口和进口的特点和突出变化 【EqualOcean】中国光伏产业出海记(中):2.0时代的破釜沉舟与突出重围

【EqualOcean】中国光伏产业出海记(中):2.0时代的破釜沉舟与突出重围

2024-07-17 19:2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中国光伏产业出海记(中):2.0时代的破釜沉舟与突出重围 其他国际市场, 北美市场 作者: 周非凡 2023-07-11 17:26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光伏制造国和消费市场,在过去二十年中取得了长足且深远的发展。过去二十年中,中国光伏产业在中国加速融入全球化产业链和中美博弈的背景下起起伏伏。中国光伏出海记系列洞察将专注于中国光伏企业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优势、战略布局以及面临的挑战,为读者提供光伏出海过程中的大事记与案例分析,从而让读者深入了解和洞察中国光伏产业全球化发展的背景与机会。

行业分析

本篇文章聚焦中国光伏产业2.0时代(2011年-2020年)的发展状况:首次出海失败后重振信心,依靠光伏1.0时代的技术积累与经营经验(中国光伏出海记(上):野蛮生长与险象环生 ),攻克了多晶硅、单晶硅等关键零部件和系统的研发和制造,成功打破了欧美主流光伏生产厂家对关键零部件的垄断,形成了光伏全产业链优势,彻底解决了欧美的卡脖子问题。

隆基和尚德这两家企业的兴衰更迭,是中国光伏产业大起大落的缩影。在2011年前后中国头部光伏企业相继破产、全产业遭受重创之后,中国光伏产业并没有因此一蹶不振。即便在2011年和2012年两年间,在全球光伏市场低迷、欧债危机和欧美“双反”的不利国际环境下,中国光伏依然占据了全球近50%的份额,且取得了37%的年增幅。2012年,中国光伏产量达到了26吉瓦,产能达到了35吉瓦。

人们开始思考,中国光伏产业如何在被动的行业格局下突出重围。过去,中国光伏产业在1.0时代面临了关键技术和材料依赖进口的局面。许多核心技术,例如多晶硅等材料的制造,受到西方国家的掌握,中国光伏企业的发展空间受到限制。因此,越来越多的企业家和科研人员意识到,如果中国光伏产业长期依赖于西方技术,将难以实现真正的自主创新和持续发展。

蛰伏西部地区,中国光伏在政策支持下将市场转移至国内

在2010年,中国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其中将太阳能光伏列为新兴战略性领域之一。相比海外,中国光伏市场向来较小,但这一决定为中国光伏产业提供了发展机遇、打开了市场空间,中国光伏产业的市场开始转向国内。

2011年前后,针对欧美的双反调查,中国光伏产业的反击战也正式拉开帷幕。中国政府首先对美国、韩国和欧洲的多晶硅产品发起了反倾销调查,并随后向世界贸易组织提起上诉,直指欧盟的歧视性政策。这一举措在一定程度上为光伏产业在海外的生存争取了一定喘息的机会。

2012年,太阳能发电正式被纳入中国的“十二五”规划,标志着国家层面上对该领域的大力支持。紧接着,2013年,光伏产业的“国八条”政策出台,其中包括对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提供每千瓦时0.42元的电价补贴,并计划在未来几年内逐步调整补贴政策,以清理滞后的产能。

2015年,国家能源局发布文件,明确要求全国新增光伏电站建设规模应达到1780万千瓦,中国光伏企业在国内迎来了又一个发展高潮。与此同时,国内企业也意识到产业链的薄弱之处,如果继续仅从事代工,只能受制于他人。唯有掌握技术和材料的核心,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在政策的引导下,仅存的几家头部光伏企业坚定重返西部,重新开拓市场。

在第一代光伏企业败走海外市场之后,中电投和中国华陆公司等国有企业没有放弃。经过1.0时期十年的技术积累,这些公司以西部地区为光伏产业基地,在西藏、新疆等地继续发展光伏产业。这不仅解决了西部地区的电力短缺问题,还促进光伏发电成本不断下降,推动了西电东送模式的实施,通过西部新能源支持东部城市和产业经济区的发展,也为西部地区带来了新能源产业的回报。

同时,推动东部沿海城市实现产业技术的迭代升级,解决了中国光伏产业面临的市场和技术双重挑战,打开了国内市场需求,实现了内循环发展模式,不再过分依赖海外市场。在这一过程中,财政部支持的金太阳工程为中国光伏产业在国内发展提供了资金和市场支持,中电投在推动光伏风电产业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转战东部沿海地区后,中电投与中国硅王保利协鑫合作,开辟了中国光伏产业的第二战线,实现了市场和产业技术的升级换代,解决了市场和技术双重依赖的问题。

硅料的国产化,中国光伏企业技术逆袭的第一步

在多晶硅材料领域,第一代光伏企业尚德曾一度成为全球最大的多晶硅制造商。然而,由于对欧美多晶硅原料和技术的过度依赖,多晶硅材料的定价权实际掌握在欧美企业手中,中国光伏产业在光伏原材料方面依赖度超过90%。

为突破中国光伏产业对欧美的原料和技术依赖,中国华陆公司的工程师陈维平领导的团队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突破了多晶硅领域的冷氢化核心技术,并取得多个世界第一的突破,打破了欧美对多晶硅技术的垄断。这项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民营光伏企业和市场,进一步降低了光伏产业的成本,并解决了多晶硅材料的外部依赖问题。2007全国第一个冷氢化工艺建成,正式结束了中国千吨级多晶硅无法量产的历史,随着数十年的技术沉淀与突破,2012年前后我国多晶硅的产品质量已经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

当前的光伏明星企业隆基那时候还是一家刚刚创办不久的小企业,其创始人李振国决定走出一条不同的路:以当时还非主流的单晶硅技术路线为立业之本。他们研究后发现,随着技术的进步,单晶硅最终将具备度电成本优势。而那时,市场上除隆基之外的所有企业,都在大规模进行着多晶硅的扩张之路。

单晶硅和多晶硅之间存在何种差异?若不考虑成本因素,单晶硅的性能显著优于多晶硅,其光电转化率约高出5%。然而,由于其价格昂贵,一直以来只被应用于个别高端产品领域。相反,多晶硅虽然性能略逊,但其价格实惠。但是隆基股份在单晶硅原料和技术领域取得新突破,进一步降低了中国光伏发电的成本。

2013年,保利协鑫完成了多晶硅另外一种工艺的技术突破,研制出了硅烷流化床法的生产技术,自此,多晶硅的两大生产技术都被中国企业所掌握。

2015年,隆基开始大规模采用金刚线切割技术,使得单晶硅片的生产成本大幅降低,真正具备了与多晶硅正面竞争的能力。此后的几年间,硅料市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的单晶硅市场份额从2014年的不到5%提升至2015年的15%,并在2020年逆袭达到了90%,成为全球最大的单晶硅生产国,硅片受制于人的历史已然翻篇。

从2009年到2019年的十年间,光伏产业的技术进步使得全球光伏发电成本下降了81%,中国光伏产业凭借技术优势和供应链优势,逐步成为全球最具竞争力的光伏生产国。中国光伏产业也在这个过程中完成了对欧美的弯道超车。

经过三年的努力,中国完成了光伏产业的国产替代,掌握了市场、技术和原料的主导权。2011年成为中美光伏产业发展的分水岭,中国光伏产业开始凭借技术优势主导全球光伏市场。根据最新统计,2021年中国硅片产能占到全球产能的97%,硅料、电池以及组件占比,也达到了75%以上,超过其他国家总和。此外,在光伏电池板领域,中国也逐渐占据主导地位,华为的光伏逆变器在全球市场占据23%的份额,连续多年稳居第一。

如今,光伏产业已经成为中国出口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每年为中国带来数百亿美元的外汇。2018年,中国光伏出口超越欧美市场,拓展到韩国、印度、日本、澳大利亚、墨西哥等200多个国家。中国光伏产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广阔发展前景。

欧美与中国的光伏博弈胜负已分

经历了2008年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后欧美经济衰退,光伏市场遭受重创,欧美光伏巨头失去了政府补贴和产业支持,纷纷陷入困境甚至破产,一直未能恢复元气。欧美企业错过了全球光伏产业的第二次扩张红利,并开始严重依赖中国光伏企业提供技术和产品,欧洲超过一半的光伏产品和组件需要从中国进口。

而当中国第二代光伏企业再次进军欧美市场时,欧美产业资本仍不愿失去光伏市场的主导权和利润,再次展开围猎。然而,欧美光伏企业的自身成本高,技术迭代慢,仅仅依靠双反并没有办法改变中国光伏企业技术和产能领先的格局,反而不得不从中国进口零部件。由于无法直接向中国企业购买光伏原材料和组件,只能向东南亚光伏中转国家进口中企生产组装的光伏产品,中国企业完成了间接的产品输入。

2018年,中国在青海格尔木成功并网了首个大型平价上网光伏项目,该项目的平均电价为0.316元/千瓦时,比当地火电价还低0.01元/千瓦时,为光伏平价上网设立了先例。这一里程碑标志着中国光伏产业的巨大进步。

根据美国太阳能行业协会的最新报告,太阳能(其中光伏占比 96%)在过去的十年中新增发电量依次超过了煤炭、风能及天然气,成为增量中贡献最大的一环。2025年全球光伏渗透率将达到8%,2030年渗透率达19.32%。根据2022年7月国际能源署(IEA)发布的《光伏全球供应链特别报告》,2025年时,全球光伏组件生产关键部件将几乎完全依赖中国,中国对全世界光伏渗透率的贡献尤为突出。

与此同时,欧洲也开始意识到双反政策无法有效制裁中国,反而给自身带来了损失。2018年,随着欧美光伏产业与中国的差距越来越大,欧盟决定撤销对中国光伏产业征收的双反税,恢复与中国光伏的自由贸易,结束了长达五年的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反倾销调查案。在撤销双反税的当年,欧洲光伏的装机量就比此前一年新增了21.5%,并且在此后每年的增长速度飞快。

而美国则采取了完全相反的对策,2017年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对中国光伏产业发起了201调查,该年中国组件出口美国骤降至825兆瓦,同比下降71.2%。2019年一季度中国光伏组件出口美国仅10兆瓦,出口美国大门几乎彻底关闭。2021年美国现总统拜登上台后再次对中国光伏产业进行调查与打压,限制一千多种光伏产品进入美国市场。然而,美国光伏产业选择借道东南亚进口中资厂家的光伏产品,这部分占美国光伏进口总量的85%以上。

2022年3月,美国进一步对中国光伏产业开展围堵,美国商务部对东南亚4国光伏产品展开了“反规避调查”,将征收240%以上的惩罚性关税。但此举导致美国本土光伏产业受到严重影响,当年装机量仅为1860万千瓦,比2021年降低了23%。在限制措施并没有发挥效果的同时,美国迫于国内光伏产业压力只能逐步放开限制措施。2022年6月份,美国放开了从泰马柬越进口光伏组件的限制,且豁免了24个月的进口关税。而2023年3月初,白宫官员证实美国已经允许从中国直接进口光伏面板。

在光伏产业的博弈棋局中,中国和欧美展开了激烈的角力。经过多年的发展和较量,胜负已显而易见。中国光伏企业凭借庞大的规模、成熟的产业链以及持续的技术创新,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光伏出口市场也同时在向越南、乌克兰、墨西哥、巴基斯坦等新兴市场转移,全球光伏市场遍地开花。相比之下,欧美光伏产业在竞争中遭遇了一系列挑战。尽管欧美国家也在不断加大对光伏产业的支持和政策引导,但受制于高成本、缺乏规模经济以及技术创新的相对滞后,其在全球光伏市场的竞争力逐渐削弱。

然而,光伏产业的竞争仍将持续演变,新的挑战和机遇也将不断涌现。随着全球对可再生能源的需求不断增长,技术进步和市场创新将成为决定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同时,政策环境、国际贸易争端以及技术合作等因素也将对光伏产业的格局产生重要影响。接下来,中国光伏产业将重点转向产能输出,海外建厂构建产业链成为下一个阶段中国企业重点探索的目标。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与EqualOcean建立直接联系。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