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领域应对气候变化策略及路径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运输系统设计的影响因素 交通运输领域应对气候变化策略及路径

交通运输领域应对气候变化策略及路径

2024-06-30 23:2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气候变化是全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事关人类可持续发展[1]。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认为,温室气体大量排放造成温室效应加剧,这可能是全球变暖的基本原因。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指出,工业革命以来全球人类活动累积排放二氧化碳(CO2)持续攀升[2-3]。通过减少碳排放以应对气候变化已成为当今世界的主流认知,碳中和目标已成为各国实现应对气候变化长期目标的重要途径[4-5]。目前,减缓和适应已成为应对气候变化的两大策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增加碳汇,从而减缓气候变化速率;增强环境适应性,开展切实有效的适应行动,从而降低气候变化不利影响和风险。

交通运输是化石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的重点领域之一,1990年以来,全球交通运输温室气体排放量持续增长,2019年交通运输已经成为全球第四大排放源[6]。同时,交通运输也是受气候变化影响最显著的行业之一,据不完全估计,全球范围内自然灾害每年对公路和铁路等基础设施造成的直接损失约为150×108美元[7]。对中国而言,一方面,未来一段时期,交通运输将持续发展。《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8]指出,预计2021至2035年旅客出行量(含小汽车出行量)年均增速为3.2%左右,全社会货运量年均增速为2%左右,运输需求总量增长将导致交通运输碳排放量持续增加,交通运输碳减排工作面临较大压力。另一方面,中国气候类型复杂,气候变化及其不利影响呈现显著区域差异,交通运输对气候时空分布变化、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十分敏感,中国沿海、沿江和高寒等地区强热带风暴、洪涝、低温雨雪冰冻、地质生态灾害等气候变化极端事件多发频发,给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养护和运行带来诸多不利影响,如暴雨引起的洪水冲毁路基桥梁[9],地下水位下降导致铁路和公路设施结构沉降[10],冻土融化造成“冻土带”基础设施结构发生变化[11],海平面上升影响沿海港口基础设施运行[12]等。因此,中国交通运输领域既要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实现绿色低碳发展,也要着力增强其适应性,提高应对各种不利气候条件的“韧性”。

各国学者对于交通运输领域应对气候变化的研究,早期主要集中在如何减小交通运输系统对气候变化的影响[13-14],即如何减少交通运输领域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文[15-16]重点分析了影响各种交通运输方式产生二氧化碳排放的因素,认为降低能耗强度和改善能源结构是实现减缓二氧化碳排放增长或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重要途径。为预测交通运输领域二氧化碳排放的趋势,文[17-20]通过建立交通运输碳排放核算方法与预测模型,采用情景分析法对交通运输领域中长期能耗和碳排放进行分析预测,认为交通运输领域在2030年前能耗和碳排放仍将保持增长。文[21-25]通过分析交通运输领域降碳的主要技术手段,提出了交通运输领域实现碳达峰的路径。例如,文[21]提出了中国到2060年交通运输领域分阶段的碳排放特点,认为交通运输领域碳减排的主要手段为推进运输结构优化、能效提升、新能源与清洁能源替代、引导绿色出行等,并给出了不同发展阶段碳减排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

近年来,气候变化的不利影响不断向经济社会系统蔓延渗透,为有效应对气候变化对交通运输造成的威胁,研究人员开始重点关注交通运输领域面临的气候风险、极端天气对交通运输的影响及其适应策略。在气候变化风险评估方面,文[26-28]通过建立指标体系及其评估方法,评估了交通运输系统在面临气候变化风险时的脆弱性。此外,文[29]的研究表明,气候变化对交通基础设施造成的破坏和经济损失可能是灾难性的。因此,对于气候变化资产管理方面的研究需要受到重视。例如,文[30]针对交通基础设施,形成了极端天气脆弱性评估框架,框架内容包括建立资产清单、识别灾害类型、对潜在资产损失进行量化评估等。目前国内研究在交通运输适应气候变化方面仍处于起步阶段,或关注交通基础设施面临的气候风险[9, 11-12]和适应性战略[31],或以城市为研究对象,分析城市交通运输系统的适应能力[32],尚未形成覆盖交通运输规划、建设和运营等全链条的成套技术和解决方案。

综上所述,国内外学者在交通运输应对气候变化领域开展了大量研究,但目前仍存在不足之处:1) 关于交通运输领域应对气候变化的总体策略和实施路径的研究较为少见;2) 在交通运输适应气候变化方面,国内仍以探索性研究为主,在气候变化对交通运输领域的影响和风险分析评估方面较国外发达国家仍有差距,且尚未针对交通运输各子领域、各子环节形成系统性的适应气候变化能力建设对策体系,需要进行更深入的分析和研究;3) 现有研究未将应对气候变化重点工作与交通运输发展目标有机结合,未将交通运输减缓与适应策略统筹考虑。本文从减缓和适应两个角度,梳理各国在减缓与适应气候变化领域的政策与行动,分析中国交通运输领域应对气候变化的工作基础及存在的问题,通过研究气候变化与交通运输的相互关系,进一步识别中国交通运输应对气候变化的重点工作,进而提出中国交通运输领域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策略和路径。

1 国外交通运输领域的政策与行动 1.1 部分国家的减缓政策与行动

为减缓气候变化,世界各国陆续提出了碳中和目标,据国际能源署统计,截至2021年5月,全球70%以上二氧化碳排放的国家和地区都以不同形式作出了到21世纪中期实现碳中和的承诺[33],并设计了实现碳中和的路径。在顶层设计方面,欧盟公布了《欧洲绿色协议》[34]等文件,英国政府公布了《绿色工业革命十点计划》[35]等战略规划,日本经济产业省发布了《2050年碳中和绿色增长战略》[36]等,这些文件或规划均对交通运输领域绿色低碳发展提出了目标和要求。在法规标准方面,欧盟及美国通过分阶段持续加严机动车排放标准,实现碳排放减少的目标[34, 37]。在经济政策方面,挪威自1990年起对纯电动车(battery electric vehicle,BEV)免征购置税、进口关税,自2001年起对BEV免征增值税[38];英国提出,对购买零排放和超低排放汽车的企业给予更低的车辆税率,零排放汽车可免缴汽车消费税[39]。在市场机制方面,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European Union Emission Trading Scheme,EU ETS)是重要的减排手段,2005年以来,EU ETS所涵盖的主要行业的碳排放量下降了42.8%[40],并开始研究逐步取消发放给航空领域的“免费”排放配额、将航运纳入EU ETS系统、在道路运输部门新建独立的交易系统等[41]。

1.2 部分国家的适应政策与行动

在顶层设计方面,目前英国、德国、瑞士、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家已在国家层面制定了适应气候变化的战略和政策,形成了国家适应战略、规划或行动方案[42],部分国家在相关部门立法中纳入气候变化适应内容[43-44]。在气候变化风险识别和评估方面,通过确定气候变化影响交通资产的方式和采取适应性措施达到减少损失的目的,如美国联邦公路管理局开发了“交通系统气候变化敏感度矩阵”(transportation climate change sensitivity matrix)和“缺陷评估评分工具”(vulnerability assessment scoring tool)2个气候风险管理工具,该气候风险管理工具可记录各交通运输模式和子模式对11类气候影响的敏感度[45]。道路基础设施适应气候变化指南(roads for today adapted for tomorrow,ROADAPT)项目为交通基础设施网络管理部门制定适应战略提供了一套指南,该指南涵盖了从气候变化预测到脆弱性和社会经济评估的基本步骤[46]。在交通规划方面,部分国家将气候变化影响和气候数据纳入长期的交通规划和土地利用决策,在适应气候变化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英国要求计划申请全国重大基础设施的项目必须在设施选址、设计、修建和维护方面考虑气候变化因素[47]。新西兰为地方政府提供了将气候变化因素纳入土地规划和交通基础设施决策过程中所涉及的信息和指南[48]。在设计标准和指南方面,气候预测已开始被融入交通基础设施项目的设计标准和指南中。欧盟授权成立了适应气候变化协调小组,修订和制定适应气候变化的基础设施标准[49]。世界水上运输基础设施协会(The World Association for Waterborne Transport Infrastructure,PIANC)研究制定了港口和内河航道气候变化适应指南,提出了4阶段的方法框架,指导港口和水路运输企业制定战略并采取相应措施,使资产和运营适应气候变化[50]。

综上所述,国外交通运输领域应对气候变化主要措施如表 1所示。一方面,通过完善顶层设计、制定法规标准、出台经济政策和利用市场机制等,开展了减缓政策与行动。另一方面,通过制定战略、开展气候变化风险识别与评估、优化交通规划决策和提升设计标准等,开展了适应政策与行动。

表 1 国外交通运输领域应对气候变化主要措施 类别 主要措施 减缓 明确交通运输碳减排的目标和要求; 实施严格的机动车排放标准,以减少排放;出台优惠政策,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将交通运输行业纳入碳交易体系 适应 建立交通运输应对气候变化适应力战略;开展交通基础设施缺陷风险评估;考虑气候变化因素的交通运输规划和土地利用决策;提升交通基础设施设计标准 表选项 2 中国交通运输领域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现状 2.1 减缓气候变化

近年来,中国交通运输领域在减缓气候变化方面持续加大工作力度,重点推进绿色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减缓二氧化碳排放快速增长势头。在打造绿色低碳交通基础设施方面,建成了20条绿色循环低碳公路主题性试点工程,开展了33条绿色公路典型示范工程[51];在优化运输结构方面,先后制定印发了《推进运输结构调整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推进多式联运发展优化调整运输结构工作方案(2021—2025年)》,明确运输结构优化调整的阶段性目标,不断提升综合运输效率[52-53];在推广应用新能源和清洁能源方面,先后开展“十城千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应用工程”“国家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新能源汽车换电模式应用试点”“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先行区试点”等新能源汽车试点示范,大力推进既有铁路电气化改造,加快推进机场运行电动化项目建设等[1]。截至2022年6月底,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1.001×107辆,占汽车总量的3.23%[54]。截至2021年底,铁路电气化率达73.3%,全国机场场内电动车占比超过21%、北京大兴机场电动车占比接近80%[1]。中国交通运输领域通过政策规划制定、部门协同推进、试点示范引领、专项资金激励等方式,开展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在运输量和装备保有量快速增长的情况下,实现排放强度持续下降、总量增速明显减缓目标。“十三五”期间营运货车、营运船舶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分别下降8.4%和7.1%[51],2021年国家铁路单位运输工作量综合能耗比上年下降3.9%[1]。

2.2 适应气候变化

近年来,中国交通运输领域通过开展极端天气应急救援,主动提升交通运输适应气候变化能力。在提升交通基础设施适应能力方面,《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2035》提出,要加强韧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将温室气体排放管控及适应气候变化要求有效融入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过程[55];开展自然灾害综合风险公路水路承灾体普查工作,初步形成了公路水路行业灾害风险数据库[56];有关部门在修订公路和航道等技术标准规范时充分考虑气候变化因素[55]。在加强气候变化监测预警和风险管理方面,交通运输部门联合气象部门加强交通气象服务保障和科研工作,开展极端天气预测预警,已建成初具规模的交通气象监测站网,开展了基于公路路段、高时空分辨率的主要路网交通气象预报业务和全国铁路沿线、长江主干道水运气象监测预报预警业务,提升国家交通网络对低温冰雪、洪涝、台风等极端天气适应能力[57]。交通运输领域在极端天气应急救援、防灾减灾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工作,不断提升在气候变化条件下的安全运营能力。

2.3 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比分析国际和国内交通运输领域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可以发现,目前中国交通运输领域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工具、手段措施和基础能力等还存在以下不足:1) 交通运输领域应对气候变化的系统性规划不充分,尚未针对交通运输各子领域、各子环节形成系统的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对策体系,需要在“双碳”目标下规划中长期应对气候变化工作重点、总体策略和路径。2) 在减缓气候变化方面,交通运输领域碳减排虽然已取得了积极成效,但仍受瓶颈制约。一方面,交通装备仍需加快清洁低碳转型,尽管近年来新能源小型乘用车、轻型物流车发展较快,但重型货车、船舶在短期内还缺乏成熟的能源替代方案,高耗能高排放存量装备的更新替代仍需重视[21];另一方面,运输结构优化调整的减排效益还未完全发挥,货物运输结构仍不合理,铁路货运量和货物周转量占比仍处于历史低位[58],需要针对不同的区域特点进一步挖掘“公转铁”潜力。3) 交通运输领域适应气候变化工作的系统性仍有待提升。一方面针对交通基础设施气候变化影响和评估的工作仍处于起步阶段,尚未纳入有关规划目标和设计标准,需进一步深化,并将有关要求纳入交通基础设施全生命周期的各个环节;另一方面,除基础设施外,应进一步关注极端天气下运输装备配置和运输组织优化,提升整个交通运输系统的适应能力。

3 中国交通运输领域应对气候变化工作重点

通过第2章分析可知,目前中国交通运输领域应对气候变化工作仍需要系统规划。本章通过深入分析交通运输系统各个子领域、子环节与气候变化之间的影响,以及交通运输领域减缓、适应气候变化的主要措施和手段,识别交通运输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应重点关注的领域和环节;通过分析交通强国建设目标、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目标,统筹考虑在气候变化背景下如何实现交通运输的高质量发展,进而分析得出中国交通运输领域应对气候变化的工作重点。

3.1 交通运输与气候变化相互影响关系

一方面,交通运输是产生碳排放的主要领域之一,交通运输包括公路、铁路、水路和民航等不同的运输方式,涵盖基础设施建设、装备运行和场站运营等环节,各个子运输方式及各个环节均会消耗化石能源、产生温室气体排放,进而对气候变化产生一定的影响。国内研究关注的交通运输领域碳排放边界主要为运输环节产生的碳排放,即移动源运输装备的排放[17],因此国内研究也更为关注如何减少运输装备产生的碳排放,而忽略了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养护环节产生的碳排放。实际上,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和养护环节产生的大量化石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并不容忽视[59]。

随着交通运输领域新技术和新模式不断出现,交通运输也逐渐成为碳减排的重要行业,在减缓气候变化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6]。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第三工作组报告强调了交通运输减排的重要性,并评估了其减缓措施和转型路径,提出的主要减排措施包括减少需求、陆路交通部门脱碳、水运和航空运输脱碳[3]。国内的相关研究认为,交通运输部门主要的减排措施包括交通运输结构优化、替代燃料技术发展、颠覆性技术升级和交通工具高效化利用4大类[23]。

另一方面,气候变化的不利影响不断向经济社会系统蔓延渗透,也影响交通运输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本文梳理了交通运输系统运行过程中产生温室气体排放的各个环节,并分析了气候变化对交通运输系统运行产生的不利影响[16, 60-63],交通运输与气候变化相互影响关系如图 1所示。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交通运输系统的运行环境一定程度上发生了变化,易导致基础设施安全稳定性和可靠耐久性降低。同时,强降雨、洪涝、低温高寒和雨雪冰冻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也会导致交通拥堵、列车停运、旅客滞留等,对交通运输系统的安全运行构成严重威胁。

图 1 交通运输与气候变化相互影响关系 图选项

综上所述,交通运输系统运行的各个环节与气候变化相互影响,因此,交通运输领域应对气候变化的重点工作应将交通运输的发展方向与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战略要求统筹考虑、协同推进。

3.2 交通运输应对气候变化的重点领域识别

如3.1节所述,交通运输领域应对气候变化的重点工作应统筹考虑交通运输发展目标与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交通强国建设纲要》[64]明确提出了“基础设施布局完善、立体互联,交通装备先进适用、完备可控,运输服务便捷舒适、经济高效,绿色发展节约集约、低碳环保”的交通强国目标与任务,这对基础设施、交通装备和运输服务等领域提出了发展要求与方向。同时,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将减缓和适应作为相辅相成的两大策略,《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65]提出开展“交通运输绿色低碳行动”,从“推动运输工具装备低碳转型”“构建绿色高效交通运输体系”“加快绿色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提出交通运输减少碳排放的目标和任务要求;《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2035》[55]指出,从“加强韧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交通防灾和应急保障”“健全交通安全监管体系和搜救打捞系统”等方面,提出了交通运输适应气候变化的目标和任务要求。

减缓气候变化的核心在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基础设施方面,通过优化设施结构,重点打造绿色低碳交通基础设施,降低交通基础设施全生命周期的能耗和排放;交通装备方面,交通装备的替代燃料技术和能效提升是重要的减碳措施[22],因此应通过优化装备结构,提高新能源、清洁能源和高能效装备占比,减少交通装备的碳排放;运输服务方面,各种运输方式的碳排放强度有所不同,持续优化客运和货运结构可有效减少运输环节的碳排放,据测算,道路货运单耗约是铁路的4~5倍[23],故应通过优化运输结构降低运输过程中的能耗和碳排放。

适应气候变化的核心在于减轻气候变化产生的不利影响和潜在风险。基础设施方面,基础设施规划不仅要在空间上合理布局安排,还应明确降低风险暴露度的措施和应对极端气候事件的标准[66],因此,应在交通基础设施规划设计环节提升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降低气候变化对交通基础设施的影响,应加强韧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强化适应气候变化水平;交通装备和运输服务方面,极端天气下的应急救援离不开交通装备的保障和运输组织的优化,涉及公路地质灾害处置、铲冰除雪、交通事故救援和公共交通应急服务保障等方面,因此,应进一步强化交通装备在极端天气下防灾减灾应急保障,优化运输组织,保证交通运输的安全和高效运营,尽可能趋利避害。

通过分析交通运输发展目标和应对气候变化重点工作,识别交通运输发展和应对气候变化的交集,进而获得交通运输应对气候变化的重点领域。表 2为交通运输应对气候变化重点领域,由表 2可知,交通运输领域减缓气候变化的重点在于通过优化结构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即优化设施结构、优化装备结构、优化运输结构。交通运输领域适应气候变化的重点在于通过强化适应能力减轻气候变化产生的不利影响和潜在风险,即强化基础设施适应气候变化水平、强化交通装备在极端天气下防灾减灾应急保障、强化极端天气下的运输组织。

表 2 交通运输应对气候变化重点领域 发展目标 应对气候变化 减缓: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适应:减轻气候变化产生的不利影响和潜在风险 交通运输发展 基础设施 布局完善立体互联 优化设施结构 强化基础设施适应气候变化水平 交通装备 先进适用完备可控 优化装备结构 强化交通装备在极端天气下防灾减灾应急保障 运输服务 便捷舒适经济高效 优化运输结构 强化极端天气下的运输组织 表选项 4 中国交通运输领域应对气候变化策略和路径

由2.3节分析可知,在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方面,目前中国交通运输领域在基础设施、交通装备、运输服务方面仍存在结构不优、适应能力有待进一步强化等问题。按照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工作整体要求,结合交通运输发展实际,3.2节通过分析交通运输应对气候变化重点领域可知,应进一步将“优化设施结构、优化装备结构、优化运输结构,强化基础设施适应气候变化水平、强化交通装备在极端天气下防灾减灾应急保障、强化极端天气下的运输组织”等作为重点,同时加强在技术支撑、资金筹措、能力建设等方面的保障。据此,提出中国交通运输领域应对气候变化的总体工作策略“优化减缓、强化适应”,具体阐述为“减缓三优化、适应三强化、应对三保障”,交通运输应对气候变化总体策略如图 2所示。

图 2 交通运输应对气候变化总体策略 图选项

《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65]明确提出,“确保交通运输领域碳排放增长保持在合理区间”“陆路交通运输石油消费力争2030年前达到峰值”。《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2035》[55]明确提出,“到2035年,基本建成现代化高质量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及“减轻气候变化产生的不利影响和潜在风险”的阶段性目标。按照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总体战略对交通运输领域提出的目标要求,同时结合交通运输行业的发展方向,本文提出将“优化结构、减少排放;强化韧性、降低风险”作为交通运输领域应对气候变化的核心路径,并从减缓和适应2方面提出交通运输领域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路径。行动路径具体如下:

1) 到2025年,交通运输领域应对气候变化应加强顶层设计,全面推进基础设施结构、交通装备结构、交通运输结构优化,有序开展气候变化风险评估工作,推广应用先进减缓和适应技术。

2) 到2030年,交通运输领域应对气候变化应逐步完善政策体系,持续优化基础设施结构、交通装备结构、交通运输结构,全面开展交通运输领域适应气候变化行动,基本形成减缓和适应技术体系、标准体系。

3) 到2035年,持续推进交通运输领域碳减排工作,稳步提升交通运输系统气候韧性,不断完善减缓和适应技术体系、标准体系,显著提升交通运输领域应对气候变化能力。

4.1 交通运输领域减缓气候变化路径

交通运输领域减缓气候变化的核心路径在于“优化结构、减少排放”,结合2.3节分析可知,目前中国交通运输领域在基础设施、交通装备、运输服务方面仍存在结构不优的问题,据此,提出交通运输领域减缓气候变化的行动路径。

1) 全生命周期、多层级分领域,推进交通基础设施结构优化。交通基础设施的前期研究和设计阶段对碳排放的潜在影响不够重视,忽略了设计方案对公路施工期及营运期碳排放水平具有的决定性影响[67]。因此,应将绿色低碳理念贯穿于交通基础设施规划、建设、运营和维护全过程,降低全生命周期能耗和碳排放。针对不同等级的交通基础设施,分步骤推进实施,如针对新开工的高速公路应全面落实绿色公路建设要求,普通国省干线、农村公路则结合实际分步实施;针对公路、铁路、港口、航道和机场等不同领域的基础设施,采取差异化的绿色低碳技术措施,不断推进绿色公路、绿色港口、绿色枢纽、绿色航道等绿色低碳基础设施建设。

2) 优化增量、提升存量,推进交通装备结构优化。目前各地对新增或更新的交通装备提出了新能源或清洁能源的购置比例,但对存量交通装备仍缺乏有效的治理手段。因此,针对增量交通装备,严格实施装备燃料消耗量限值标准,同时推进车型标准化、船型标准化,采用新能源和清洁能源交通装备,实现新增运输装备高比例低碳化。针对存量交通装备,推动老旧交通装备排放治理工作,强化在用车排放检验和维修治理,加快老旧交通装备报废或更新,提升存量交通装备的清洁化水平。

3) 差异化发展、需求导向,推进交通运输结构优化。目前中国交通运输结构优化工作仍需进一步深化,虽然国家层面已逐步明确了阶段性目标,但尚未形成针对客货运输需求区域性特征和具体省市发展实际的对策方案。因此,对于客运结构的优化调整,要坚持区域差异化发展,根据城市规模、形态和发展阶段的不同,鼓励因地制宜探索与其相适配的发展路径,采用不同的绿色出行方式,满足多层次差异化的交通需求。对于货运结构的优化调整,应以不同货类的运输需求为导向,结合不同区域产业结构的特点、不同货类对于运输服务时效和品质的要求,挖掘适合“公转铁”“公转水”的市场需求,进一步优化铁路货运产品结构,提供多样化、精细化、品质化服务。

4.2 交通运输领域适应气候变化路径

交通运输领域适应气候变化的核心路径在于“强化韧性、降低风险”,结合2.3节分析可知,目前中国交通运输领域在基础设施、交通装备、运输服务方面的适应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据此,提出交通运输领域适应气候变化的行动路径。

1) 主动适应、提升韧性,强化基础设施适应气候变化水平。积极开展交通基础设施气候风险和适应性评估,识别不同区域气候变化对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的影响,在交通基础设施规划、设计、建设、运营和养护等阶段,统筹考虑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风险和气候变化对交通基础设施的持续性影响,科学合理提高设计、建设和养护标准,突破冻土消融、低温冰雪和风暴潮等预防技术、产品材料与装置设备研发技术,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全生命周期的稳定性和抗风险能力,提升交通基础设施的气候韧性。

2) 需求响应、统筹陆海空,强化交通装备在极端天气下防灾减灾应急保障。极端天气下的应急救援保障,涉及灾害处置、事故救援、应急服务等方面,离不开交通装备的合理配置和按需调配。因此,应进一步强化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预警,完善应急响应机制,加大先进适用装备配备力度,加强新技术应用,根据需求及时、科学、合理组织协调极端天气下防灾减灾应急保障;统筹陆域、水域和航空应急救援能力建设,加强重要区域应急装备设施建设,提高极端天气气候事件下综合救援能力。

3) 加强监测预警、实时动态响应,强化极端天气下的运输组织。开展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和灾害监测预警能力建设、建立基于影响和风险的预报预测,可以有效提升对极端灾害的监测预警水平和发生极端灾害时的防御能力。《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2035》[55]也将加强气候变化监测预警和风险管理作为重要的任务要求。因此,针对交通运输领域,应提升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等预警准确率、精细度和提前量,加强交通、气象、应急和公安等部门协调联动,做好监测预警和信息发布,强化预警与响应联动机制,引导公众合理出行、科学避险,加大交通疏导力度,优化运输组织,提高交通运输在气候变化条件下的安全运营能力。

5 结论

本文从减缓和适应2方面对中国交通运输领域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的现状、问题、策略和路径进行了总结分析,结果表明:交通运输领域应从优化设施结构、装备结构和运输结构3方面加大工作力度,从强化基础设施适应气候变化水平、强化交通装备在极端天气下防灾减灾应急保障、强化极端天气下的运输组织3方面提升适应气候变化能力,同时宜探寻“优化结构、降低排放;强化韧性、降低风险”的行动路径。基于此,本文提出以下建议:

1) 减缓与适应协同推进,全面开展交通运输领域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在交通运输领域应对气候变化顶层设计方面,统筹考虑减缓与适应,优先采取具有减缓和适应协同效益的行动举措,将温室气体排放管控及适应气候变化要求有效融入交通运输系统运行全领域、全过程,从制度、技术、资金和人才等多方面为交通运输领域应对气候变化能力提升营造有利环境。

2) 温室气体与大气污染物排放协同控制,实现交通运输绿色低碳发展。在基础研究、监测统计核算、评价考核和试点示范等层面,积极推进交通运输温室气体与大气污染物排放协同控制,积极挖掘交通运输领域具备减污降碳协同效益的任务举措;在绿色低碳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交通装备结构优化和客货运输结构优化调整等领域,研究实施新时期交通运输领域协同减排重大政策和重大工程。

3) 适应气候变化与生态保护修复协同增效,强化交通运输适应气候变化能力。提高交通运输系统气候韧性,持续加强交通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开展生态选线、公路边坡近自然植被保护、海岸及江河岸线生态化防护等工作,依靠自然力量提升生态恢复能力、防灾减灾御灾能力,协同推进基础设施生态保护修复与气候适应能力提升。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