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格漫画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过年四格漫画简单 《四格漫画

《四格漫画

2024-06-05 23:4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来源:岩波书屋《四格漫画——从葛饰北斋到“萌系四格”》;翻译、校对:mystery。此文献为个人渣翻,仅供分享学习使用,文中些许图片以及注释为译者额外添加,文中引用相关典籍由于相对古早,故以原名展示,侵删。

已是漫画大国的江户时代

相对于日本古代、中世这些以肉笔漫画[1]为主的时代,江户时代以木版印刷技术造就的复制漫画登场,漫画开始走向了大众化。在现代日本,作为世界上屈指可数的漫画大国,其制作的动画、漫画在全球的粉丝也在不断扩大。然而,大多数日本人也·都认为日本成为漫画大国是近年来的事,抑或说是在二战之后的事情。

其实不然,真正何时成为漫画大国的,或许会让人感到意外——在江户末期,日本就已成为了漫画大国。特别是被人们称作戏画浮世绘的彩色印刷漫画文化就率先在世界范围内繁荣发展起来。以天保年间(1830-1844)为例,当时已出现《北斋漫画》第十二编和《四季 造物趣向種》[2]等戏画本、还有像歌川国芳[3]的《化物忠臣藏》《源赖光公馆土蜘作妖怪図》等这种木版全彩印刷的戏画、讽刺画作品。这些作品与当时法国如奥诺雷•杜米埃(Honoré Daumier)[4]作成的《高康大》(Gargantua)[5]《梨》(PEARS)[6]等造就法国讽刺画黄金时期的石版印刷讽刺画们出现于同一时期。或许因此,在江户末期的日本就与当时的英国[7]、法国共同被称作世界三大漫画大国了吧。

高康大梨

那究竟为何漫画文化可以在幕府末期的日本得以繁荣发展,开枝散叶呢?其因是当时的日本已经拥有和同时期英法两国同样成熟的出版文化环境了——创作出优秀漫画的画师们、专门进行版权相关工作的出版商、以及漫画作品销售渠道,这三者的存在为日本的漫画出版业务创造了一条完整成熟的文化产业链。刚开始在江户时代中期,位于大阪的出版商们就敏锐抓住当时的时代需求,他们从绘本的成功里看到了戏画的商机,并引进了当时在京都极为流行的“鸟羽绘”风格戏画本,戏画在本地大受成功。这一动向也让更多人关注到戏画的生意,于是其他的出版商们也开始挖掘优秀的画师来创作更多各种各样的戏画本,遂之对这些戏画浮世绘进行发行销售。作为商品的漫画作品也就是由此开始大量创作诞生的。江户时期,在拥有文字绘、粗画、狂画、百面相、略笔、笑绘等将近200余个戏画表现风格的同时,还有用以诠释此些戏画表现的种种词句,恰恰再次证实此时的日本已是漫画大国了。在江户时代大量诞生的戏画本•戏画浮世绘中,也一样诞生了讽刺画、角色漫画、对话框、还有画格的表现手法。

漫画画格表达的开始——“图解”的影响

被认为是在江户初期出版的《一休骸骨》 ,是一部运用了戏画手法,特别以骸骨形象的人物来讲述在《一休顿智话》等故事里具有人气的来自室町某年间的一休宗纯的僧人的教诲之书。可以算是最早用木版印刷发行的套书。此书在延宝3年(1675年)发行了改订版,改订版与初版不同的在于,改订版运用了十二画格表现来进行故事叙述。例如改订版的第一个画格我们可以读到:

無き跡の形見に石がなるならば 五輪の台に茶臼きれかし 何事に、あら恐ろしの、人の気色や 曇り無きひとつの月を待ちながら 憂世の闇に迷ひぬるかな

紧接着就是所绘于第二画格的宴会图、第三画格的相爱图等运用骸骨来演绎表现人的一生日常诸行,虽是简单的故事表达,但依旧描绘得让人感到了其中的佛法空虚。这不仅捕获了读者想要读下去的心,同时也将佛教的精髓交代了出来。像这种画格表现使人们更加轻易的明白其故事内容,这便是名为“图解”的手法。在另一边,西方国家也有用画格的表现手法。其中代表之一的便是来自法国的法国连环画(Bande Dessinée),它的历史被认为是在瑞士画家罗多尔夫•特普菲尔(Rodolphe Töpffer)[8]的作品《老树先生的爱情故事》(Histoire de M. Vieux Bois;1827)影响下发展出来的,该作属于石版印刷书籍商品。比起《老树先生的爱情故事》,在日本印刷的物语绘书籍商品则发展得更早。例如图2的《新版日莲上人御一生记》便是在宽政时期(1789-1801)使用印刷的代表出版物,其为山口屋忠助出版(江户马喰町三丁目)的日莲上人略传[9],以木版多色印刷、运用了30个画格铺叙故事。此书同样也是受到了图解影响所致。木版印刷致使其价格亲民故而让很多人能买入此书,成为供普遍家庭娱乐的商品。

依旧早于西方的还有《狐に化かされる》,它也运用了戏画画格表现手法。在全图18个画格之中,前三分之二的画格描绘了狐狸幻化为平民的内容,后三分之一又能看见腰持武士刀的武士左右侍其身边,然最后一格内描绘了妖狐幻化贵族样貌之事。因为此作也是出自《道外武者 御者の若餠》用以猛烈讽刺攻击江户幕府的画师歌川芳虎[10]的之手,所以其中同样带有一种对当时时局体制具有讽刺意味的画作。

除上述之外作品,同样是江户木版印刷并运用了画格表现方法的还有“双六”[11]游戏,江户时期的双六图上画满了戏画风格的事物,此举是尽可能要让双六有更好的游戏体验而去添画的,区别这些戏画自然也就用上了画格表现区分。

《北斋漫画》多彩的画格表现

葛饰北斋代表作《北斋漫画》[12]全15编(文化11年-明治11年)中可以见到多种多样地漫画画格表现。例如:初编中有将一页纸分成了四个部分、泉水从山涧灵动流来,遂汇如水龙,然成为大江大河。如此划分页面创作的形式,在第二编中占10页、第三编中占7页、第七编占18页、第八编占15页、十编占17页……回望后除第四编,无论哪编内均可观得类似的分页绘图,全15册计836页里,有114页作品使用了画格表达(占全册14%),这其中,画格对戏画表达起到作用的就有一半之多。

在第8编之中有一跨页统共被分成了24份,其内容描画的是盲人男女的面貌。其中男性有17人,女性有7人,全部都以简化的描绘方法,让其24人表情上都充满了漫画感。还有,第10编有页将其一半分成了六个画格,并在画格画出了一名男子各种各样的神态表情——用鼻息吹灭了面前的蜡烛,将木筷一折为二并分别插进自己的鼻孔里长大口部借以下牙来支撑住插入鼻孔的木筷,将细绳以8字形的方式挂在鼻子和耳朵之上……等等集合为了一幅平常莫名其妙难以做到的搞笑动作集。

四格漫画的源流

在北斋漫画第十二编有幅名《纵•横图》之画——一人在镜前用手使劲挤压•拉撑自己的面部。此内容成为极具风趣的对比画,也是最为明显的二格漫画。第九编中有幅跨页《大丰收 万民戏乐》之图,上半部跨页描绘的是丰收田野来表示“因”,下半部跨页画的是万民戏乐(即欢戏享乐)来示意整件事的“果”。其中下部的“万民•戏乐”由于其题“万民”与“戏乐”分别位于跨页两边,所以我们也可以将其理解成二者是不同的画格,把它当成三格漫画来思考。

在《北斋漫画》中所存在的画格漫画里,最起码这两篇作品的画格结构是最为让人明了的。此外,我也认为《北斋漫画》是四格漫画源流之作品。第10编中有名《竞艺图》一作,其将一页纸折中画线一分为二,随后于绘出四幅图像,图像内容展示的是不同的特殊才艺。“把柿子系天花板上悬于空中不用手进行钓食”(钓柿)“用口吐出的烟气画现出字”(烟草曲吞)“将团子抛向空中用嘴接食”(曲喰),到此便有“启承转”,最后以“根本不含才艺技巧的普通品食”(无艺大食,此处画中具有双关义,在日本“无艺大食”特指毫无特长之人)一图作为了“结”落笔。

“启承转”的张弛规律之节奏固然不够,“结”突然打破前面节奏作为收尾便可让人忍俊不禁地笑出来,仅此便是认为其属于四格漫画的原因。北斋笑点就是在理解起承转合的节奏感之上创造出来,故我们才会去说日本的四格漫画便是从他漫画开始的。同为10编里面,还有名《士の休息から出陣までの図》的四格戏画亦是如此。北斋在《北斋漫画》第十二编(天保5年,1834年出版)中创作《相馬公家》《くそ别所》等有关讽刺权力作品的时候,远在法国的奥诺雷杜米埃也创作出了大量有如本文第2张图中拿路易菲利普王的头画成梨头的讽刺作品。这由漫画家出身的记者编辑查尔斯·菲利庞[13]首创的梨头梗,在这则代表19世纪法国漫画黄金时代的作品运用四格漫画表现下展现得栩栩如生。

寓意画的世界

歌川贞重[14]有幅右三张连续的戏画浮世绘组成的作品《教訓三界図绘》(弘华元年•1844),据说是为了讽刺水野忠邦政治改革之失败[15]才创作的“寓意画”(南和男《江户的讽刺画》吉川弘文馆 平成九年),三张连续的画纸上各用两根横线分成了三份,组合拼在一起成为了九格戏画,三张从上到下看主题分别描绘“天上”“地上”“地狱”之模样。举“地狱”画中看其内容表达地狱的状态便能判断出来从左到右以像“过去”“现在”“近未来”这样的绘作顺序进行戏画表达。

歌川国芳的戏画浮世绘《道化武者づくし》(天保时期)虽是有六个画格组成,但每个画格内都是不同的寓意画,直接一幅画顶六幅寓意画的超值享受。来到幕末年间,无论是说在戏画方面,还是说是在一些书中对狂歌•狂句的表达和对风俗•世态的介绍方面,在使用画格上极为亲切的方法层出不穷。举安政五年(1858)时《末代噺语•掃寄草纸》的发行版本为例,为了其中的人物•世态背景较为有趣的介绍给读者,便用了将戏画•戏歌•戏文全放在了画格之中,成为解决平常以文字为中心的书籍给人一种死板固定,缺少温度的方法。再举庆应四年出版的印刷物《辰のとし新版•当世一口ばなし》一例,在十二等份的画格内运用书画方式对现世各种话题进行了介绍、画格的运用让它既亲民又易读懂。以上述举例赏析后,可见原本用于图解以及双六的传统特色,给书籍出版文化界带来了广泛实用的画格表现。

参考

^27.漫画绘制过程均为手绘,或者是亲手临摹,其中完全不含机器,如木版石版印刷进行生产的作品。

^28.鬼粒亭力丸著,松川半山(1818-1882)绘,此作品作于天保8年,全2册(1837)

^29.歌川国芳(日语:歌川 国芳/うたがわ くによし Utagawa Kuniyoshi,1798年—1861年)号一勇斋、彩芳舍、朝樱楼、雪谷、仙真等,为日本活动于江户时代末的浮世绘师,运用新奇的设计,天马行空的想法和扎实的绘画能力,突破浮世绘的框架创造许多吸引人的作品。是浮世绘歌川派晚期的代表绘师之一。 https://zh.wikipedia.org/wiki/歌川國芳

^30.奥诺雷•维克多林•杜米埃(1808-1879),法国画家,雕塑家,版画制作家,世界著名讽刺漫画家,现实主义画派先驱之一,现代漫画先驱之一,法国讽刺漫画黄金时期代表人物之一。其石板印刷讽刺画作品在法国大革命时期因对资产阶级的批判以及封建独裁的讽刺而广为人知,在后期则从幽默讽刺画逐渐向正经艺术方向开始转变,与柯罗、卢梭、德拉库洛瓦等现实主义画家们结识,但与他们不同的是杜米埃并非属于现实主义画派,其画作和品行更偏向于浪漫主义,其浪漫的风格,现实的态度在艺术史算是独树一帜。被艺术史学家霍斯特•瓦尔德马尔•詹森称作“不避现实的浪漫主义艺术家”。他的一生无论是讽刺漫画作品还是现代艺术绘画作品都非常高产,其中画作创作100余幅,石板讽刺漫画达4000余幅,在他重症身体虚弱的最后阶段依旧能每年70余幅的石板印刷画产出。

^31.杜米埃1832年11月作,国内又译《庞然大物》。作品描绘了“巨人”路易•菲利普在自己的嘴上搭了个延伸至地面的传送小路,而菲利普的拥护者与走狗们则从地面的百姓手中夺取美食并通过这条小路亲自送到菲利普王的嘴中的场景。生动讽刺了暴君菲利普王对底层群众的剥削,封建统治对底层百姓的压迫。该作让杜米埃在百姓之间大为所知也让杜米埃受到了牢狱之灾。

^32.“菲利普梨”在法国大革命期间属于“流行文化”,当时许多百姓将“梨”来喻作法王菲利普,一方面法语“梨”(poire)具有“笨蛋”的双关义,另一方面法王菲利普的脸形确实像梨。而其讽刺形象创造者为法国《讽刺画报》(La Caricature,1830-1835,又被译为《漫画》)和《喧闹报》(Le Charivari)杂志创始人夏尔•菲利庞(Charles Philipon,1800-1861,国内又译查尔斯•菲利蓬。)于1831年在法庭上驳斥“杂志《讽刺画报》中未署名讽刺画《杜潘党人,或东遮西掩》(Dupinade,or Replastering)里那位正在粉饰墙上有关杜潘党人以及相关革命真相的漆匠画成法王菲利普”的论断。(然而答案是毋庸置疑,画的就是菲利普王。)菲利庞讽刺地解释“画得像法王,不代表他一定是,就如梨子也像菲利普王的脸,那么梨就是菲利普王了嘛?”于是在法庭之上便画了一张菲利普王的头变成一颗梨的四格讽刺漫画。这一画作后来被他本人用在自己的杂志里大肆宣传,最终这一形象家喻户晓,引来无数百姓和画家绘画嘲笑。而本作作者所提到的杜米埃同样创作过菲利普梨,他画的最为著名的“梨”是1834年刊于《讽刺画报》中《过去,现在与未来》(The Past,the Present,the Future)局部素描《梨》,画中,菲利普梨上有三幅表情,从左到右分别是菲利普王高兴、正常、愤怒的样态,恰恰给人一种对王室暴政从喜悦到焦急最终开始衰弱而愤怒的感觉,讽刺菲利普王这一“梨头”在群民抗争之下将会迎来的命运。本书此处《梨》的配图展示的是配图配的是由菲利庞在杂志上刊画在《讽刺画报》的《梨》(LES POIRES)。

^33.英国的由于殖民地遍布的原因,其英国杂志《Punch》在当时的全世界都充满了威名,而在《Punch》之中将俄罗斯画作了熊形象,中国化画作了龙形象,美国画作鹰鹫形象的国家拟动物的手法也因此渗透给了全世界。

^34.罗多尔夫·特普菲尔(1799-1846)瑞士教师、画家、作家、漫画家、政治家。是近代漫画奠基人之一,是首次在自己的漫画中使用了了画格进行风割的漫画家,近代漫画剧情(story)漫画的开创者,作者在后文中提到的德国漫画家威廉·布希(Wilhelm Busch)亦受到他的影响

^35.日莲上人(1221-1282)日莲宗的开山祖。生于安房国,俗姓贯名,十八岁出家为僧,好围棋,创有古典围棋珍珑“十厄势”。又流传有1253年与其弟子吉祥丸(十岁出家,法名日朗 )弈于松叶谷草庵的棋谱,曾被推为日本最古的对局。但近代棋史家一般认为此局系后人伪作。关于日莲上人的小传: 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2983152/?_i=84628374iKnuGU

^36.歌川芳虎(生平不详)【幕府末期·明治】出生地不详。歌川国芳弟子。号一孟斋、锦朝楼、孟斋。除执笔过役者绘[1]、美人绘、草双纸插绘、讽刺画亦有涉足。代表作有《道外武者御代の若餅》(嘉永2年)、《狐に化かされる》(安政4年)。进入明治时期开始创作横滨绘、开化风俗画等风格作品,并一直活动到明治20年左右。

^37.双六,一种室内游戏,类似于今天的飞行棋与大富翁等游戏的结合。关于双六设计的介绍: https://zhuanlan.zhihu.com/p/376546441

^38.本文中译者有关《北斋漫画》的图源均来自北京联合出版社出版《北斋漫画》套书。

^39.查尔斯·菲利庞(Philipon.Charles,1800-1862)【19世纪】出生于法国里昂。他的父亲是一名壁纸制造商,在其父亲的容许下开始从事设计师工作。23岁在巴黎安托万·格罗斯 (Antoine Gros)的画室学习,在此期间还掌握了石版技术。最开始菲利庞本从事创作风俗绘画,但心怀政治,于是开始创作抨击查理十世的讽刺画。经过这次讽刺画创作经验后1830年创办了周刊讽刺画报《La Caricature》,1832年创办日刊讽刺画报《Charivari》。并从中培养出了众多如杜米埃等讽刺漫画画家。

^40.歌川国辉,浮世绘画家,生平不详,最初以“歌川贞重”为名绘画过多部教诲画和孩童画

^41.水野忠邦(1794-1851),幼名于莵五郎。江户时代后期的大名、改革家,德川幕府首席老中。他曾为第12代幕府将军德川家庆推行天保改革,防止社会和经济的的日益衰败。为了制止商业经济发展,他免除了贵族欠中产阶级的债务;废除他的前任发给商人行会的许多执照,还命令移入城市的农民返回乡村。但是,当他计划没收江户和大阪附近的大名领地时,却遭到极大反对,终于被将军免职。

全书目录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