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芬奇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达芬奇画了什么 达·芬奇

达·芬奇

2023-12-31 08:3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安格尔作品《弗朗索瓦一世领受列奥纳多·达·芬奇最后的呼吸》

01

达·芬奇所处的时代

文艺复兴是指发生在14世纪初至17世纪30年代的欧洲思想文化运动。19世纪的艺术史学者布克哈特用“文艺复兴”描述这一时期独特的意识形态。“文艺复兴”的意大利语“Rinascere”意为再生或复兴,它描述了欧洲逐渐从中世纪向近代社会转型而发生的巨大变革。

14世纪末,城市国家的兴起,大批古希腊罗马时期珍贵的艺术品和文献书籍随东罗马学者进入西欧,神权统治走向衰落而资本主义开始萌芽,这一切都为创造那熠熠生辉、异彩纷呈的文艺复兴图景创造了客观条件。

在三百余年的文艺复兴时代里,先进的知识分子被尊称为人文主义学者,他们从灿烂的文明遗迹中重新发现了被中世纪掩藏起来的“自然主义”“以人为本”等理念,将树立人的自主意识看作是人文主义的核心。文艺复兴的历史意义远不是在于人们对古典文明的机械模仿、再现,而是他们清楚地认识到自己与古典时代在时空维度上的差异,他们将古希腊文明的文化元素放入到自己的时代语境里,让古典文明重新闪耀出光辉,又创造出属于自己时代的独特精神与文化。

洛伦佐·德·美第奇(1449-1492),被称为“奢华者洛伦佐”,佛罗伦萨银行家、艺术赞助人,是佛罗伦萨实际上的统治者。在他23年的统治期间,他资助了一些有创新精神的艺术家,包括波提切利和米开朗基罗,他也是一些艺术家作坊的常客,其中就包括达·芬奇的老师韦罗基奥。他对艺术的看重和资助、他的外交能力使15世纪的佛罗伦萨孕育出蓬勃发展的艺术和商业,成为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精神生长的热土。

“以人为本”的人文主义观念强调理性,追求知识和技术。这种对人本身的肯定与尊重逐渐成为一种思维方式,这在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中有着具体且明晰的体现。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们都把塑造崇高的人作为创作重点,在人文主义和理性精神的光辉下,艺术家渴望突破中世纪传统中以神为中心的艺术程式,建立独特的艺术自然主义新观念。

全才的达·芬奇身兼多重身份,他既创作艺术,也进行解剖学研究等科学研究,这也使得他把古典文化、绘图技艺和复杂的自然科学知识结合在一起,艺术与科学的交融令达·芬奇的艺术家身份和人文主义观念变得复杂而深刻。

在人文主义观念的影响下,文艺复兴时期的学者们主张加强对人的研究,提倡理性追求知识和技术,主张探索自然的奥秘。在艺术层面,如何描绘完美的人体形象成为艺术家们关注的重心。古希腊文化典籍和艺术珍品的重新发现为艺术家提供了描绘完美人体形象的奥秘。

作为艺术家的达·芬奇同样对古典时代那种宏伟而简洁的人体形式充满兴趣,他期望寻找到建构这种古典式理想美的艺术法则。在他看来,艺术不仅仅是对自然的描绘,艺术同样也是对自然的反思。达·芬奇曾说,“绘画是一门科学”。他认为真正的科学需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要以感性经验为基础,二则需像数学一样可严密论证。这两点在他的名作《维特鲁威人》中有着明显的体现。

02

《维特鲁威人》与比例学

《维特鲁威人》是达·芬奇于1490年左右创作的一幅素描人体像。画面中一个裸体男性站立于一个圆形和正方形重合的部分,画中的男子有些刻板地直立着身体,他的双臂分别保持水平和上举姿势,双腿呈现出并拢直立和分开的动作。若细细观察,图中的人物并不只单单呈现为两种站立姿态,根据身体两边手臂与腿部动作的不同组合可以得出十六种不同的站立姿态,这样人物的完美比例和数的理性便和谐地结合在了一起。

《维特鲁威人》是达·芬奇依据古罗马建筑学家维特鲁威的人体比例法则创作而成,维特鲁威本在巨著《建筑十书》中记录下他对人体比例的研究,并最终写下古典时代的“完美人体”比例法则。维特鲁威以人体本身为测量工具,以人体部位的长度为测量单位建立比例关系。他认为人颏到额顶的面部长度,与从腕到中指尖的手掌长度都是身体总长的十分之一,从颏到头顶的头部长度是身长的八分之一,从胸的中部到头顶为四分之一。人脚的长度是身高的六分之一,前臂为四分之一。此外,维特鲁威还认为人体的中心是肚脐。平躺的人四肢可以伸展成一个圆,圆心是肚脐,手指与脚尖移动便会与圆周线相重合。同时,这个圆周中也包含着一个方形。因为直立的人的足底至头顶的长度与伸展开的双臂的长度是相等的。

维特鲁威的描述

“脚长是身高的六分之一,前臂为身高的四分之一,胸部的宽度也是四分之一身高。其他的身体部位也有它们的对称比例,正因为遵循了这些比例,那些古代的画家和雕塑家才能流芳百世。”

达·芬奇所绘制的《维特鲁威人》。他对此图作了附加说明:“双腿分开,直到头部下降的高度为身高的十四分之一,抬起双手,直到伸出的手指碰到头顶的水平线,这时伸展的四肢中心就在肚脐,而双腿之间的区域将是一个等边三角形。”

达·芬奇的描述

人平伸双臂的宽度等于身高。

从前额发际线到下颌底部的距离是身高的十分之一。

从下颌底部到头顶部的距离是身高的八分之一。

从胸部上缘到头顶的距离是身高的六分之一。

从胸部上缘到前额发际线的距离是身高的七分之一。

双肩最宽处是身高的四分之一。

从乳头到头顶的距离是身高的四分之一。

从肘部到中指尖的距离是身高的四分之一。

从肘部到腋窝的距离是身高的八分之一。

手掌的全长是身高的十分之一。

阴茎的根部位于身高一半处。

脚长是身高的七分之一。

达·芬奇并没有严格按照维特鲁威的人体比例关系,而是在其基础上加入自己在实践中所得到的知识,绘制了更完善的人体比例。在这幅极具对称美感的人体素描里,达·芬奇在人体的关键性部位,如膝关节、胸脯和肩部都留下了用尺规作图的切线标记。这些关节成为人体比例关系的分割点。画面中,正方形的下边外切于圆周,人物处在圆形与方形重合范围的中心位置,他的最高点与正方形的上边线相切,切点也正是上边线的中点,并拢的双脚踩在正方形的下边且恰好位与圆形与正方形下边线相切的中点位置重合。当观察画面中分开的腿部和双臂时,人物的脚掌与圆周相交,双臂上举与头顶同高,且与方形和圆周的交点交汇。

达·芬奇认为,基于数学的人体比例可以帮助准确地建构人体各部位的协调,比例学也体现着明晰、可靠的古典科学理念。在他眼中,绘画是高贵的视觉艺术,它内部充满了数学式的严密逻辑,如透视学、比例学等,但他又认为绘画高于数学,因为绘画在固定的数理逻辑之外可以展现自然的美学法则。理性与感性并不是笼统的混杂在一起,而是完美地融合,传统匠人的技艺在数理理性与达·芬奇的美学原则之下,闪耀出古典美感和自由艺术的品质。

《一位逝者或濒死之人的半身像,手臂的肌肉、手臂和躯干的静脉素描》 达·芬奇 纸本墨水 289mm×199mm

达·芬奇十分敬重维特鲁威的博学,对他的比例法则怀有信赖与崇敬之感。然而达·芬奇并没有止步于已知的古典比例理论,维特鲁威的比例法则也启发了他带着几何学的目光来研究真实的人体。

13世纪晚期到16世纪中期,文艺复兴推动了宗教改革运动的进程,打击了罗马教会固有的权威,冲破了神学的禁锢。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达·芬奇渴望更深入的研究真实人体的奥秘,寻找表现人体的形态美感的理想方式。他认为:“美感完全建立在各部分之间神圣的比例关系上,各处特征必须同时作用才能产生使观者往往如痴如醉的和谐比例。”为了达到这种绘画中的“完美人体”境界,达·芬奇开始绘制人体解剖素描,观察人体真实的肌肉和骨骼构造。

在创作于1501-1511年的素描《一位逝者或濒死之人的半身像,手臂的肌肉、手臂和躯干的静脉素描》中,达·芬奇表现了真实人体手臂与躯干的肌肉组织和结构。但这里的手臂已不再仅仅是符合维特鲁威理论中“前臂为(整体的)四分之一”比例法则的和谐形式,还具有强烈的人体动势美感,肌肉结构的准确把握让人体有了更强烈的生命力。在达·芬奇身上,我们看到了艺术与自然科学之间深刻的内在联系。

然而在文艺复兴时期进行人体解剖研究并非易事,在那个教会统治的时代,人体解剖仍存在着巨大的争议,达·芬奇在解剖学上的成就更是被认为是对“上帝创造人”的否定,也因此受到了教会的迫害。

全才的达·芬奇不仅拥有精妙绝伦的绘画技艺,更拥有丰富的科学知识储备和无限的创造力。和那些伟大的意大利艺术理论家一样,科学尤其是数学和几何学知识原理在达·芬奇的艺术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在他的艺术理念里,自然是艺术的源泉,数学比例是理解自然的重要工具,这是艺术家需要掌握的绘画数学基础。他通过数学式的视觉方法,将技法建构为科学的系统法则,将技术构筑成一门科学。在这个过程中,技法理论的面貌和文艺复兴艺术观得到了新的发展,对艺术与技艺、科学,艺术与自然现实之间关系的深刻理解也使达·芬奇的艺术家身份变得内涵丰富。

将科学的数学应用于视觉,加之扎实的绘画技法基础,达·芬奇的艺术观念也深刻地影响了文艺复兴时期的后辈艺术家们。同时这也大大拓展了这一时期“艺术与科学、艺术与自然”的关系命题维度。

达·芬奇

列奥纳多·达·芬奇1452年4月15日生于意大利芬奇镇,父亲瑟·皮耶罗·达·芬奇作为职业公证人服务于美第奇家族,地位显赫。虽是私生子,达·芬奇仍被家族接受并被接至父亲家中抚养。

达·芬奇有过人的天才。瓦萨里撰写了《意大利艺苑名人传》,谈及达·芬奇时这样说:“达·芬奇确实非凡而令人惊叹,如果不是那么莫测多变的话,他早期的文学研究应该早就有突破性进展了。他投身学习很多东西,但开始不久又会放弃。……但是有两件事却从未放弃,一件是作画,另一件则是浮雕。”

1468年,天才少年达·芬奇随家人迁居佛罗伦萨,在父亲的帮助下,进入著名画家韦罗基奥的画室学习。从此开始了他非凡的艺术人生,并在此后的30年里为后世留下了《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岩间圣母》等惊世名作。

达·芬奇是人类历史上少有的全才。他解剖人体,研究生理学、动物学、植物,他也研究数学、几何学和天文学。他设计建筑、军事工程,还设计排水系统、运河系统;他研究光学、力学,还将自己对于机械物理和鸟类飞行的研究结合起来,构思了飞行器的雏形。他设计了空气螺旋桨,被认为是现代直升机的鼻祖。他还对水下呼吸装置和救生工具进行探索,并绘制过关于潜水艇的草图。

科学与艺术在达·芬奇身上完美地融会贯通。他对解剖学、光学以及植物学、动物学的研究直接影响了艺术创作。同时,他的科学研究也通过大量绘图得以留存下来,成为后世的宝贵财富。

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达·芬奇的作品。

1

手稿

达·芬奇手稿数量庞大。1519年达·芬奇去世后,手稿由其学生也是养子弗朗西斯科·梅尔兹继承。但梅尔兹的儿子对这份遗产毫无兴趣,便开始了手稿四散流落的历史。目前,只有原来五分之一的手稿被保存下来。它们分别为:返回意大利的《大西洋手稿》、被拿破仑带回法国以字母A—M命名的手稿,西班牙的两本《马德里手稿》、英国的《温莎手稿》和《阿伦德尔手稿》,以及如今被比尔·盖茨收藏的《哈默手稿》(即《莱斯特手稿》)等等。

阿基米德式螺旋抽水机 《大西洋手稿》

巨弩 《大西洋手稿》

启动飞行器机翼所需动力测试研究 《手稿B》

教堂习作 《手稿B》

光束穿过一个三角开口 《手稿C》

用于生产凹镜的器械和对剪切功率的研究 《手稿G》

发条装置、自动卸载货物装置和链条装置 《马德里手稿I》

机器设计图 《马德里手稿I》

斯福尔扎纪念碑铸造罩 《马德里手稿》

大腿肌肉习作 《温莎手稿》

子宫内脏在女性身体里的位置 《温莎手稿》

女性手殖器和胎儿在子宫里的图示 《温莎手稿》

子宫内的胎儿 《温莎手稿》

心脏浅静脉 《温莎手稿》

大脑的神经及脑室 《温莎手稿》

端坐的老人习作 《温莎手稿》

肩颈部肌肉解剖手稿 《温莎手稿》

漂浮器习作 《阿伦德尔手稿》

有关月亮的笔记页 《哈默手稿》

天文学研究 《哈默手稿》

虹吸管实验 《哈默手稿》

起重设备及其部件图

《三博士来朝》透视图

2

绘画作品

公认的达·芬奇名作

《基督受洗》,韦罗基奥与达·芬奇合作 。左一天使为达·芬奇所绘。此次合作之后,韦罗基奥再也没有完成过新的作品。

《天使报喜》

《持康乃馨的圣母》

《吉内薇拉·德·本奇》

《拿着花的圣母子》(《伯努瓦的圣母》)

《博士来拜》,这是达·芬奇众多未完成作品之一

《圣杰罗姆》:圣杰罗姆是公元4世纪的学者,他把《圣经》译成拉丁文。这幅作品也没有完成。它表现的是圣杰罗姆在沙漠中隐居的一个场景。他手里握着石块准备砸向自己,那是为了忏悔而自我惩罚。他脚边有一头狮子,他曾帮狮子拔除脚上的刺,狮子成为他的朋友。

《岩间圣母》,达·芬奇共绘有两幅《岩间圣母》,这幅收藏于卢浮宫。

收藏于英国国家美术馆的《岩间圣母》。

《音乐家的肖像》 ,这是达·芬奇唯一一幅男性肖像画。

《抱银貂的女子》。画上女子为塞西莉亚·加莱拉尼,为米兰实际的掌权者卢多维科·斯福尔扎的情人。

《美丽的费隆妮叶夫人》。画中人物为卢克雷西娅·克里韦利,继塞西莉亚之后成为卢多维科的情人,她也是卢多维科新婚妻子比阿特丽斯·德斯特的侍女。

《伊莎贝拉·德斯特的画像》。伊莎贝拉·德斯特是卢多维科亡妻比阿特莉斯的姐姐。达·芬奇从米兰回佛罗伦萨时,在曼图亚受到她的款待。

《纺车边的圣母》

《圣母子与圣安妮》。图中的幼儿基督想去抱一只小羊,圣母马利亚试图阻止他。圣安妮慈爱地看着这一切。图中的圣安妮不像是马利亚的母亲,倒像是姐姐。人们认为,达·芬奇是要表现自己的童年,不仅有亲生母亲卡泰丽娜,还有继母的关爱。

《圣母子与圣安妮》草图。达·芬奇有许多未完成的作品,他也有拖延和有始无终的名声。但达·芬奇的传记作家沃尔特·艾萨克森认为,这是因为达·芬奇过于要求完美而造成的。

《施洗者圣约翰》。圣约翰的手指向天上,表示领受神的旨意,也指出他身上光明的来源。达·芬奇细致地使用晕涂法,使得画面柔和,线条朦胧。

《救世主》在2017年以4亿5千万美元的成交价格打破艺术品拍卖纪录。大部分人认可它是达·芬奇真迹,但有少数专家持怀疑态度。

《蒙娜丽莎》

《最后的晚餐》。耶稣的十二门徒3人一组出现在画面上,左边第二组为犹大、彼得和约翰。丹·布朗在小说《达·芬奇》密码中,根据约翰酷似女子的形象而将他设计为抹大拉的马利亚,构思出一个悬疑故事。

不十分确定的达·芬奇作品

《托比亚斯与天使》。取材自圣经故事。男孩被双目失明的父亲派去收债,他的守护天使拉斐尔与他相伴。他们在路上捕到了一条鱼,其内脏有医治疾病的功效,能让男孩的父亲重见光明。这幅韦罗基奥作品中的鱼和小狗被认为出自达·芬奇之手。

《酒神巴库斯》

《年轻未婚妻的肖像》(美丽公主),画中人被认为是斯福尔扎的私生女,此画不久前在南京博物院展出。

达·芬奇自画像

《卢卡画像》

丢失作品

《丽达与天鹅》。达·芬奇的学生弗朗西斯科·梅尔兹的摹本。天神宙斯化为一只天鹅,引诱人间美丽公主丽达,她产下两枚天鹅蛋,孵出了两对双胞胎:海伦与克吕泰涅斯泰拉,卡斯托耳和坡吕克斯。

《丽达与天鹅》,切萨雷·达·萨斯托摹本。

《安吉里之战》,彼得·保罗·鲁本斯摹本。安吉里之战是佛罗伦萨历史上不多的胜仗之一,准备画在韦奇奥宫议会大厅里,而对面墙壁上是米开朗基罗的《卡纳辛之战》,那是佛罗伦萨历史上另一次胜仗。可惜两位大师的画作均遗失了。

此图为达·芬奇《安吉里之战》中间部分的复制本,是唯一得以转移到墙上后又遗失的部分,作者不详。

(综合自维基百科、《列奥纳多·达·芬奇传》《达·芬奇》等。图片为资料图片。

纪念达·芬奇去世500年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