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胥黎为何不惜自命为“达尔文的斗犬”?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达尔文推倒进化论 赫胥黎为何不惜自命为“达尔文的斗犬”?

赫胥黎为何不惜自命为“达尔文的斗犬”?

#赫胥黎为何不惜自命为“达尔文的斗犬”?|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在场的胡克却评价道:“著名的1860年牛津会议,在赫胥黎的生涯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那不只是一个解剖学家反驳另一个解剖学家,也不是关于事实证据和抽象论断的论战,而是个人之间的才智之战,是科学与教会之间的公开冲突。”

可能正是如此,“牛津大战”确实是如假包换的科学战胜宗教的里程碑,因为威尔福伯斯主教身披的外衣虽然是科学,但他想要打倒达尔文理论的本质目的是维护上帝的权威和教义的正统。他没有把上帝请出来直接参战,只能说明他的手法高明,也是在那种场合下比较合适的方案,因为那毕竟是一场科学大会。

四年之后,也就是1864年,赫胥黎联合七名不同领域的英国科学家在伦敦成立了X俱乐部,并通过俱乐部的影响掌控英国皇家科学会,将英国科学界引领进入了一个致力于传承不受宗教教条约束的纯粹而自由的科学的全新的时代。

(本文内容节选自《其实你不懂进化论》第4章 物种起源的逻辑)

赫胥黎可谓是达尔文进化论最杰出的“代言人”,但凡提及赫胥黎,大家都会直接联想到这位《天演论》的原著作者,以至于当一部风靡全球的外国小说《美丽新世界》(Bravo new world)署名赫胥黎时,大家也以为这是他创作的进化论题材的小说,同时混淆了他的诞辰。而实际上《美丽新世界》诞生于1932年,此时赫胥黎已经驾鹤西去,他的孙子阿道司·赫胥黎(Aldous Huxley)才是本书的作者,今天是阿道司·赫胥黎诞辰128周年纪念日。

▲左《天演论》,右Bravo new world (图源Bing)

当然在英国历史上,赫胥黎家族作为名门望族,从托马斯·赫胥黎到奥尔德斯·赫胥黎三代中,出了很多杰出人物。他们在生物学、人类学、工程学、物理学、文学、商业、艺术、外交、教育、国际事务等领域作出了卓著贡献,可谓真正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合的典范之家。

想要了解更多关于达尔文进化论的内容可以阅读生物学博士史钧的著作《其实你不懂进化论》。

本书入围2020年度“中国好书”,荣获第16届文津图书奖,入选“中国科普作家协会推荐原创科普图书(100种)”,入选《中国农家书屋网2022年农家书屋重点出版物推荐目录》科技类图书,是一部比小说还好看的科普作品。

《其实你不懂进化论》

作者:史钧

书号:9787519276737

定价:59元

《其实你不懂进化论》主要讲述了关于生物进化论百年论辩的历史,生动再现了科学界、哲学界的巨人们围绕进化论的起源和发展争论不休的场景:进化论与神创论的对决、拉马克主义与达尔文主义的角逐、达尔文主义的内讧、社会达尔文主义引发的争议……每一次论战就是一次思想的碰撞,从而一步步揭开进化论的神秘面纱。

更多史钧佳作

《进击的病毒》

书号:9787519289614

作者:史钧

定价:49元

《进击的病毒》入选“2022年第一期中国出版集团好书榜”。本书介绍了病毒的起源和演变,病毒对生物进化和人类文明发展产生的巨大影响,以及人类与病毒抗争的艰难历程。作者以生动有趣的文笔,从进化论的视角讲述了亿万年来病毒与地球生命的“相爱相杀”:一方面,病毒作为自然创造的冷血杀手,带给我们疾病与死亡;另一方面,病毒作为基因的横向传播载体,对于生命的进化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甚至驱动了人类的进化。病毒是人类最致命的敌人,同时也是我们最可贵的盟友。人类要想生存下去,就必须学会与病毒长期共存。

相关荐读

点击即可跳转阅读

1.拥有科学自觉,做人生赢家 |《图书馆报》专访史钧

2.《其实你不懂进化论》作者史钧:我们对进化论充满误解 | 澎湃专访

3.以纵横捭阖之笔,谱写进化论史曲新篇 | 文津图书奖推荐词

4.《进击的病毒》:人类与瘟疫是一场漫长而隐蔽的战争

5.病毒是地球上生命最古老的“祖先”?

6.病毒为什么能拥有“长生不死”的“超能力”?

7.《进击的病毒》作者史钧:坚持“轻松有趣”科普写作信条 |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专访

加群送福利!!!

加入【世图科普】交流群,

这里有最新的世图图书的

新书发布、绝版淘宝、福利赠书,

现在扫码加入

每周均有机会获得

世图经典好书!

扫码购书

您可在以下我社官方自营店购买我社图书。由左至右可滑动查看店铺二维码,顺序依次是京东世图北京公司自营店、当当世图北京公司自营店、有赞世图北京的小店、淘宝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拼多多世界图书出版旗舰店,读者可自行扫码购买。

▼更多好书 请移步网上商城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