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读懂金庸小说在内地的流行史:“盗版金庸”曾影响一代人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辽沈银行招聘考试 一文读懂金庸小说在内地的流行史:“盗版金庸”曾影响一代人

一文读懂金庸小说在内地的流行史:“盗版金庸”曾影响一代人

2023-10-08 10:0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武侠大师金庸的去世,无疑带走了一个时代。金庸的武侠小说在全球华人中有极高的传阅率与影响力,被普遍认为是读者最多的华语作家,凡有井水处皆有“金大侠”。据北大教授严家炎的估算,金庸是拥有最多读者的华语作家。

上世纪八十年代前,金庸武侠小说一直与“难登大雅之堂的地摊文学”等负面评价为伍,我们几乎读不到;到了八十年代,金庸小说风靡中国内地,但当时让人们如痴如醉的金庸小说,99%以上都是盗版的。内地读者能够阅读正版《金庸作品集》,不过是最近20多年的事。

一、20世纪70年代, 金庸完成了全部15部武侠小说,但当时我们读不到

金庸的首部武侠小说是创作于1955年的《书剑恩仇录》,当时是在香港《大公报》连载。1959年金庸创办了《明报》,自此他的小说皆由《明报》连载,直至1972年连载完《鹿鼎记》后宣布封笔。

改革开放之前,内地文学界对武侠小说的偏见比较深,评价普遍不高,包括金庸小说在内的所有武侠小说都被认为对青少年有“毒害”,因此这些小说也没有渠道能被我们读到。

二、80年代初 盗版金庸武侠小说在内地流行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两岸三地交流的增多,金庸武侠小说逐渐在内地被读者熟知。先后有十几家出版社陆续出版了几十种金庸小说,并很快成为畅销书。

需要说明的是,出版这些金庸小说,是一些出版社的自觉行为,并没得到金庸本人的授权。整个80年代,金庸只授权了一家出版社出版《书剑恩仇录》。那些让一代青少年在租书摊前如痴如醉的《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笑傲江湖》、《天龙八部》……皆为盗版。

三、1994年 内地第一套正版金庸作品集问世

对于中国内地的大多数人来说,知道郭靖、黄蓉、翁美玲的名字在前,知道金庸的名字在后。拍摄于1983年的香港无线电视台版《射雕英雄传》,在香港首播两年后被内地引进,立刻迷倒各年龄段的观众。

83版《射雕英雄传》

与金庸剧热播不相匹配的,是社会对金庸武侠小说的评价。在83版《射雕英雄传》热播的时候,当时的电视台曾特别以金庸小说为例,痛陈武侠小说“泛滥”。

彼时的舆论环境中,普遍还是认为武侠小说对青少年有“毒害作用”。在地方媒体的报道中,如有青少年早恋、斗殴等报道,“痴迷武侠”往往成为罪状之一。

金庸武侠小说能在内地顺利出版,起到关键作用的人是三联书店前总经理沈昌文。早在1988年,他就经由香港读书人罗孚先生牵线,到香港拜访过金庸,商讨出版事宜。

回到北京后,沈昌文给上级主管部门打了报告,特别强调金庸武侠小说有着很强的人文思想,获得批准。

1991年双方签订10年出版合同。1994年5月,三联书店正式推出了36册一套的金庸作品集。这也是金庸武侠小说第一次在大陆推出完整版,此时距离金庸封笔已有22年的时间。

四、90年代中期,北大、北师大几位中文系教授的“背书”,让金庸登上了大雅之堂

1995年,由北师大博士王一川主编的《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大师文库・小说卷》中,金庸位列20世纪文学家排行榜第四位,仅次于鲁迅、沈从文、巴金,高于老舍、茅盾等名垂文学史的大家。

当时的人们还习惯于把金庸与琼瑶、邓丽君并列为俗文化的代表,所以此排名一出,立即引起了学界和民间的巨大争议。

在金庸武侠小说文学价值这场争论中,北大中文系的几位教授旗帜鲜明地支持金庸。1994年10月25日,北大授予金庸名誉教授。

严家炎教授称“如果说‘五四’文学革命使小说由受人轻视的‘闲书’而登上文学的神圣殿堂,那么,金庸的艺术实践又使近代武侠小说第一次进入文学的宫殿。”

钱理群教授认为金庸武侠小说应在文学史中有一席之地:“正是因为有了金庸――有了他所创造的现代通俗小说的经典作品,有了他的作品的巨大影响,才使得今天有可能来讨论通俗小说的文学史地位。”

对金庸的为人,陈平原教授如是说:“不只是具体的学识,甚至包括气质、教养与趣味,金庸都比许多新文学家显得更像传统中国的‘读书人’。”

五、2000年,央视投拍金庸剧,让老师、家长们不再“惧怕”金庸

经过中国最权威的文学专业教授们的赞誉,社会民众也逐渐认识到金庸的“毒性”危害并没有想象的大。经过几年的讨论,主流媒体基本认可了金庸武侠小说的文学价值和社会意义。

央视投拍《笑傲江湖》,可以作为主流社会认可的一个标志。1999年,金庸以一块钱的象征价格将《笑傲江湖》的版权卖给了中央电视台。这部剧也拉开了一系列央视版金庸剧的序幕。

如果说学界对金庸的“背书”,影响力还有限;那么央视大规模成体系投拍金庸剧,则让大多数学生家长、老师们彻底放下了对金庸的戒备,金庸小说从此正式与毒害青少年的杂书脱钩。

六、2004年 金庸武侠小说入选人教社高中语文课本

1999年3月,金庸受邀出任浙大人文学院院长,并担任古代史专业博士生导师。自此,金庸正式得到了南北名校(北大、浙大),文史两方(中文系夸赞,历史系聘用)的认可。

事后回看,浙大当初的举动难逃吸引眼球之嫌。金庸在治学上的不足迅速暴露了出来,后来发展到浙大历史系教师联名抵制他博导资格的程度,他也不得不在2004年辞去浙大教职。

可能是浙大的这段经历刺激了金庸。从浙大辞职后,他远赴英国,分别于2006年和2010年拿到了剑桥大学中国历史硕士和博士学位。一段不愉快的教师生涯,换来了一段耄耋之年求学的佳话,也算金庸晚年的一个传奇。

顶级高校的认可,也为金庸作品驱除了最后一丝“毒素”。2004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级中学(必修)语文读本第四册的目录上,出现了《天龙八部》的节选篇章,与王度庐的《卧虎藏龙》共同组成“神奇武侠”单元。

此举引来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各媒体纷纷展开了“《天龙八部》入选语文教材是喜是忧”之类的讨论。与之前的几次讨论类似,几番讨论过后,教育工作者们逐渐认可了金庸武侠小说对培养学生写作能力,开阔学生视野方面的积极作用。

结语:

从不登大雅之堂到登上高中课本,金庸武侠小说在四十年间的波折际遇,也许将会与他的作品本身,一起载入中国的文学史册。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