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红色资源 创建经典品牌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辽宁有哪些红色景区 【依托红色资源 创建经典品牌

【依托红色资源 创建经典品牌

2024-06-12 10:1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一首《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唱出了抗美援朝将士们的心声。在美帝国主义进犯朝鲜,威胁我国边境安全之际,先后有290万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战场,在两年零九个月的浴血奋战中,打破了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历史谱写了光辉灿烂的篇章。

  丹东这座位于祖国东北边陲的“英雄城市”,在抗美援朝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境内的鸭绿江燕窝浮桥是志愿军渡江运送作战物资的重要通道。为了真实、准确、全面地反映抗美援朝的辉煌历史,1958年在丹东修建了抗美援朝纪念馆,这是全国唯一全面反映中国人民抗美援朝战争和抗美援朝运动历史的专题纪念馆。自开馆以来,抗美援朝纪念馆接待国内外观众1200余万人次,依托红色资源,发挥品牌优势,全馆上下一心,先后荣获“国家一级博物馆”“全国百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国家4A级旅游景区”等荣誉称号,迈入红色旅游精品景区行列。

  如今,坐落在青山环抱、绿树成荫、风景如画的英华山上,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新义州隔江相望的抗美援朝纪念馆,承担起对社会公众、广大部队官兵及青少年传承红色基因、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社会职能,已经成为社会各界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国防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的课堂和基地。

  运用现代科学技术,让陈列展览更活

  文物是历史文化的记忆,也是民族基因的载体。经过多次修缮、扩建,抗美援朝纪念馆展出的抗美援朝时期文物由1000余件增加到近2000件;展出珍贵历史照片由700余幅增加到1000余幅。为了持续打造精品,抗美援朝纪念馆突出独具特色的陈列设计理念,注重运用数字、多媒体、声光电等现代技术手段,展示革命文物的深刻内涵,全面、真实、客观地反映抗美援朝战争和抗美援朝运动历史。

  馆内的基本陈列部分通过一件件珍贵的历史文物,一张张经典的历史图片,辅以辽宁抗美援朝纪念馆内景70余幅各种图表,翔实地记录了志愿军战士在战场上的点点滴滴。复原陈列“无敌坑道”“板门店谈判”和创意陈列“钢铁运输线”“上甘岭”“奇袭白虎团”等演示场景及各种雕塑、装置,真实客观地再现了抗美援朝战争和抗美援朝运动的光辉历史。

  “推陈出新,饶有别致。”抗美援朝纪念馆在保证展出质量的基础上,不断增加新征集到的重要文物、新的历史照片,以丰富陈列。主题鲜明,富有思想性、针对性、知识性、趣味性的陈列展览,是社会各界开展红色旅游及教育的良好教材。

  发挥教育基地作用,让爱国热情更深

  接待各类大型主题实践活动300多场,参与活动100余万人次,500多万人次接受教育……几年来,抗美援朝纪念馆国防教育园开展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国家、省市国防教育办领导多次来园视察指导工作并给予高度肯定。

  国防教育园面积5万多平方米,依托馆藏的大型兵器建成,分为大型兵器陈列区、军事体能训练区、兵器模拟演示区、模拟阵地对抗区、射击训练区、巷战演练区六部分,并先后成立丹东市少年军校、国防教育管理科、拓展培训中心、CS野战俱乐部等服务管理部门。

  抗美援朝纪念馆国防教育园还陆续开展了“抗美援朝残酷战斗震撼后的反思”、国防教育日团队军事拓展、“志愿军英雄故事的启示”、军校少年爱国防主题实践、非凡少年生存体验军事训练、军旅“吃一顿志愿军饭、唱一首志愿军歌、走一次志愿军路、读一本志愿军书、听一堂志愿军课”的生活体验活动等,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和欢迎。

  利用影视作品唱响“主旋律”一直是深受百姓喜爱的表现形式,抗美援朝纪念馆近年来在影视作品创作上也颇有建树,其精心组织策划录制的大型活动《抗美援朝残酷战斗震撼后的反思》被评为精品教育片并在辽宁远程教育网播放;配合中央电视台、辽宁电视台等新闻媒体拍摄的爱国主义教育和国防教育专题片《鸭绿江的诉说》《跨过鸭绿江》《非凡少年野外生存军事训练营》《抗美援朝残酷战斗情景反思后的震撼》等多部大型专题片,在相关电视台播放。此外,抗美援朝纪念馆开展的《体验之旅——国防教育伴我行》项目被评为首届“中国博物馆教育项目示范案例”优秀案例。

  做好基层工作创新,让百姓精神更富

  多年来,抗美援朝纪念馆坚持大胆探索,形成了全馆职工参与,以多种途径增强观众互动的宣教模式。

  在接待观众时,“一张笑脸相迎,一颗真心相待,一腔热情相助,一个满意相送”,为观众参观提供优质、文明、高效的服务。除了坚持阵地宣传,抗美援朝纪念馆还积极创造条件,成立了文化志愿服务队,以专题展览、流动展览、知识讲座、特色文艺表演等形式走出去,坚持“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百姓”的原则,开展专题特色展览。《英雄战歌——志愿军英雄故事流动展》《生死极限四十三昼夜——上甘岭战役专题展》《鸭绿江的述说——丹东历史文化展》《战火中的旗帜——抗美援朝中的优秀共产党员专题展》等30多个专题展览,配合历史文化知识讲座,把先进文化送到“和谐的社区里、学校的大课堂里、绿色的军营中和希望的田野上”。

  志愿队还走进丹东锦绣社区、元宝山广场、实验小学、蓝旗集市蓝旗学校、太平湾边防哨所、宽甸青椅山场站、东港海军部队等200多个场所,把志愿军精神传遍千家万户,使群众不到纪念馆也能看到声情并茂的展览。多名宣教人员荣获辽宁省职业道德标兵、优秀“文明使者”、优秀讲解员、丹东市导游员讲解员“双十佳”荣誉称号。

  开展特色主题活动,让红色记忆更牢

  中华传统节日及重要的纪念日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表达了人们对亲人的思念,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对和平与正义的追求和向往。抗美援朝纪念馆针对不同的节日开展对应的主题实践活动,激发了群众的爱国主义热情。

  每年清明节、“5·4”青年节、“7·1”党的生日、“7·27”抗美援朝胜利日、“8·1”建军节、“10·25”抗美援朝出国作战纪念日等这些特殊的日子,抗美援朝纪念馆都会与学校、部队、社区及机关事业单位开展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在社会各界引起积极反响,为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起到了良好的带动作用。

  每年的社会科学普及周、丹东旅游节、台湾周、中朝文化旅游博览会等活动期间,抗美援朝纪念馆作为“全国人文社会科学普及基地”“文化旅游工作先进集体”,积极参加各项活动,为推动丹东城市发展形成强大的精神动力。

  抗美援朝战争锻造了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即祖国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为了祖国和民族的尊严而奋不顾身的爱国主义精神,英勇顽强、舍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不畏艰难困苦、始终保持高昂士气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为完成祖国和人民赋予的使命、慷慨奉献自己一切的革命忠诚精神,以及为了人类和平与正义事业而奋斗的国际主义精神。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抗美援朝纪念馆将把弘扬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同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结合起来,踏踏实实地完成每一项展览展示及教育实践工作,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贡献一份精神力量。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