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什么是煤气灯效应?女性如何防范精神控制?国家立法有望!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辣妈是指什么意思呀 到底什么是煤气灯效应?女性如何防范精神控制?国家立法有望!

到底什么是煤气灯效应?女性如何防范精神控制?国家立法有望!

2024-07-11 01:5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煤气灯

效应

近期,在王力宏和李靓蕾的离婚风波中,出现了“gaslighting”一词,中文译为“煤气灯效应”。

在罗宾·斯特恩的《煤气灯效应》一书中写到,煤气灯效应,又称煤气灯探戈、煤气灯操纵,是指对受害者施加的情感虐待和操控,让受害者逐渐丧失自尊,产生自我怀疑,无法逃脱。煤气灯效应描述的是一种心理操控手段,受害者深受施害者操控,以至于怀疑自己的记忆、感知或理智。

近几年,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关注到亲密关系中的这种相处形式,PUA、冷暴力、精神虐待等曾经不被社会重视的问题,也被社会广泛重视起来。

煤气灯效应是的并不是单方面的,而是双方共同打造的一种关系,往往涉及一个或一组加害者,以及第二个人(受害者)。煤气灯效应总是通过两个人实现:其中一方是煤气灯操纵者,播种困惑和怀疑;另一方是被操纵者,为了能让这段关系继续,不惜怀疑自己的认知。

煤气灯效应的产生和影响可以是有意识的也可以是无意识的,并且是秘密进行的,因此所产生的情感虐待不会被公开滥用。

第一阶段:“你在说什么”

煤气灯操纵者在第一阶段非常隐蔽,可能仅仅是一个误会、片刻的不适或者微小的意见分歧,也许你压根不会注意到这件小事。但在这段时间里,你虽然觉得对方说的话不正确,但会因为对方的指责、批评及负面情绪产业自责、自卑、内疚一些情绪,并试图与对方争辩、解释以求获得他(她)的肯定、原谅,此时双方已经开始进入“煤气灯探戈”,操纵者与受害者双双起舞。

● 电影《煤气灯下》

第二阶段:“也许你说的在理”

在第一阶段,受害者往往觉得“煤气灯操纵者”的话难以令人置信,当他(她)企图批评、恐吓或者控制你的时候,你只是试图与他(她)争辩。然而在第二阶段,你希望获得他(她)认可的期望大大上升,对方可能以吼叫更大声、加大冷战力度、更尖酸的辱骂性语言来表达情绪,而你将不惜一切代价来避免这些情况,久而久之就会站在对方角度思考问题,觉得他(她)说的在理,自己也总处于“防御状态”。

● 电影《煤气灯下》

第三阶段:“一切都是我的错”

与第二阶段一样,你失去了判断能力,你认为他(她)的观点正常,觉得他(她)非常优秀、完美,想要获得对方的认可来实现自己的价值。但在第三阶段,你开始懒得为自己辩护,几乎已经忘记曾经有过的质疑,你的认知缺失越来越严重,为了获得认可以及安静的生活环境,你向对方妥协投降。

● 电影《煤气灯下》

不要问自己“谁是对的?”改问自己“我是否喜欢被这样对待?”

让你一直停留在煤气灯操纵式关系里的最大的圈套之一是我们自身的需求:总要别人承认我们是对的,害怕别人吵闹,让我们变得脆弱容易受他人控制。要问自己是否喜欢这样的相处方式,内心会告诉你是否要继续这段关系。

放弃做“好人”的执念,尽力就好

我们迫切需要被看成是友好的、慷慨的、善解人意的,不考虑伴侣如何对待我们,而把注意力都集中在自己的行为上。你需要试着转移注意力,关注一下自己的感受是否真实和行为是否正直,不强迫自己做个“好人”。

找到你的“空中乘务员”

在飞机上,你可以从空中乘务员的行为来判断飞机的颠簸是暂时的不稳定气流还是严重空难的开始。

同理在生活中,你可以寻找你的“空中乘务员”,发掘可以信赖的信息来源、可靠的分析和事实,帮助你厘清是,时候的焦虑是合理的,什么时候可以暂时不必理会。

最后关掉煤气,结束关系

遇到煤气灯操纵,最好的办法就是停止跳舞,远离煤气灯探戈,只要你脱离共舞关系,煤气灯操纵将无法继续。结束一段关系,是一件令人痛心的事。但请记住一点:我们都是有价值、值得被爱的人,完全不需要别人给自己下定义。

用法律向精神控制女性说不

12月20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二次会议首次审议妇女权益保障法修订草案。

其中,修订草案中明确禁止用迷信、精神控制等手段残害女性。这意味着,类似于精神控制、“女德班”等危害女性的行为,有望纳入法律规制的范畴。未来对于全面保护女性权益,意义不容小觑。

我国妇女权益保障法规定,妇女在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社会的和家庭的生活等方面享有与男子平等的权利。

目前新修订的妇女权益保障法草案,将“禁止用迷信、精神控制等手段残害妇女”,与“禁止杀害、遗弃、残害”等暴力行为并列规定,这显示,在立法者看来,非暴力行为对女性身心的危害,与暴力行为无异。而非暴力行为持续时间长、不易被发现等特点,更决定了国家及时干预的必要性。

另外,修订草案对女性权益保护的强化,也远不止对“精神控制”的禁止。修订草案将原第六章的章名“人身权利”修改为“人格权益”,在和民法典保持一致的同时,也进一步扩大了对女性权益的保护范围。简而言之,在立法层面,保障女性权益的法律体系不断完善。

此次妇女权益保障法大修,国家对侵害女性权益的行为进行干预和打击,将有更为坚实的立法基础。整治、追责精神控制培训机构将有明确的法律依据,伪造成普通情感纠纷的精神控制侵害案件,也能得到与之匹配的处置。

这些年,通过一些极端案例,精神控制、“女德班”对女性权益显性或潜在的危害,已经在社会层面达成普遍共识。而完善立法,对精神控制说不,将补齐法律短板,更好地保护“她”。

来源:《煤气灯效应》 罗宾·斯特恩、《新京报》用法律向精神控制女性说不

原标题:《到底什么是煤气灯效应?女性如何防范精神控制?国家立法有望!》

阅读原文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