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的肩关节X线解剖+发育+摄影技巧+测量方法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轴肩的位置图片 详细的肩关节X线解剖+发育+摄影技巧+测量方法

详细的肩关节X线解剖+发育+摄影技巧+测量方法

2024-06-27 01:1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到青春期(男18〜21岁,女14〜20岁)锁骨在内端出现一盘状二次骨化中心,25岁愈合。

3

肩关节常见正常结构

肩胛骨滋养管:肩胛颈体交界及喙突基底部为滋养管显示较清晰部位,在切线位时显示为透亮线(箭),注意与裂纹骨折鉴别。

肩胛骨横韧带骨化:肩胛骨上的横韧带骨化(箭),使上缘与喙突间呈马鞍状,其中有小孔,不可误认为骨质侵蚀或骨囊性病变。

肱骨上切迹:肱骨近侧干骺端内缘有一浅切迹(箭),伴局部骨皮质不规则、毛糙或缺如,称为“肱骨上切迹”或“干骺端皮质不齐”,不应误为肿瘤破坏性病变。另见肱骨近侧端未融合的骨骺呈倒V字形,边缘有硬化,可与骨折线区别。

肱骨近端骺线:肱骨近端骺线未完全闭合时,类似裂纹骨折,需注意区别(骺线边缘较致密)。

肱骨大结节生理性透亮区:肱骨大结节区的松质骨相对稀疏(箭),可形成圆形透亮区,可能被认为是溶骨性病变,并无病理学意义。

肱骨大结节透亮区与三角肌粗隆:肱骨上段外侧缘的三角肌粗隆表面凸起粗糙(箭头),易于与病变相混淆。三角肌越粗壮,该粗隆突出越明显,而且其底部的骨质结构呈不规则斑片状,以切线位更为明显。另见肱骨大结节生理性透亮区(箭)。

4

肩关节摄影技巧

5

肩关节X线解读

(1)锁骨的X线解剖在后前位X线片上,长管状的锁骨,重叠在肺尖部,把胸骨和肩胛骨联接起来。

(2)肩胛骨的X线解剖在后前位X线片上,肩胛骨呈倒置的三角形,覆盖于第2到第7肋区,透过锁骨、肋骨和肺野,可见其内侧缘垂直下行。肩胛骨下角圆钝致密,外侧缘由下角向外上方延伸,呈宽厚致密影。关节盂的前后缘呈浅弧形致密线,连成长椭圆形关节面。肩胛骨位置改变时,关节盂影的形状随之变化。肩胛骨上缘只显示其内侧部分,呈略微上斜的致密线横行到上角。

(3)胸锁关节的X线解剖在胸部后前位片上,可见胸骨的锁切迹和锁骨的内侧端。胸锁关节与纵隔及胸椎影相重,显示不清,但仍可分辨胸、锁两骨之间的斜行透亮带,即胸锁关节间隙,关节盘则不显影。

(4)肩锁关节的X线解剖在肩关节正位片上,肩锁关节间隙明显。正常情况下,锁骨外侧端影像高出肩峰影的上缘。

(5)肩关节的X线解剖在肩关节正位片上,肱骨头为半球状膨大阴影,关节盂呈纵向环状线影,二者重叠形成梭形的致密影。肱骨头的关节面与关节盂前缘之间的灰色弧形带是清晰显示的肩关节间隙,正常成年人肩关节间隙宽约4mm,它基本重叠在关节盂影像内。肱骨头外侧的是大结节,小结节重叠在肱骨影内。肩峰与肱骨头间距为6~14mm,若小于5mm,说明有肩袖(见上肢肌)损伤。

6

肩关节X线测量

1.肩关节间隙

前后(正)位片,于关节上、中、下部分别测量关节盂前缘与肱骨头边缘间的距离,其平均值为关节间隙宽度,正常值4〜6mm。骨关节病间隙减小,关节后脱位和巨人症等关节间隙增宽。

2.肩锁关节间隙3mm(2~5 mm)

怀疑肩锁关节间隙增宽可加照两侧肩锁关节持重立位像。若持重像只有关节间隙增宽而无对位不良则表示为关节内损伤。

3.前后位像

肩峰肱骨头间距9mm (7~11mm),小于7mm可能有肩袖破裂或蜕变,大于11 mm考虑外伤后半脱位,关节腔积液或臂丛病变引起的肩下垂。

4.肱骨头干角(肱骨轴线角,肱骨角)前后位像

自大结节顶(即大结节与肱骨头间切迹)向内至肱骨干内侧缘带形骨皮质变为线形的一点 做连线,与肱骨干纵轴线的下方夹角为肱骨头干角,为61°(50°〜70°)。测量点影像清楚,容易定位。外科颈骨折时轴线关系改变。

5.喙肩弓的测量

肩峰下撞击综合征和肩峰蜕变与喙肩弓的形态变异有关,在施行肩峰成形术中,应考虑到肩峰的倾斜度、肩峰长度及喙肩弓的高度。

① 肩峰倾斜角(a)与肩峰蜕变有关。倾斜角越小,肩峰蜕变越多。倾斜角小35°者,肩峰蜕变发生率占75%。肩峰倾斜角又与肩胛冈倾斜角有关。

② 肩峰长度(I)

肩峰越长,蜕变越明显。200例统计,肩峰长者占33%,长6.2cm,其中26%发生蜕变;中等长者占45%,长5.8cm,发生蜕变者占19%;短者占22%,长5. 2cm,其中 11%发生蜕变。

③ 喙肩弓高度(e)

也与蜕变有关。喙肩弓高度为15mm或以上者不会发生蜕变。高度在12mm以下者,有75%发生蜕变。喙肩弓高度与喙突根倾斜角(c)和喙突倾斜角(f)有关。c、f角度越小,喙肩弓越低,产生撞击综合征的概率就越大。

肩峰前外缘存在骨刺或骨赘,将有很大可能产生肩峰下撞击综合征和肩袖撕裂。

6.关节盂倾斜角

肩胛骨关节盂前后缘最大横径连线(A)代表关节盂的方位,关节盂中心与肩胛冈内缘连线(B)为肩胛骨轴线。A线与B的垂线(C)所形成的夹角为关节盂倾斜角。73. 5%的人,关节盂后倾 2°〜12°,平均 7. 4°。26.5%的人,关节盂前倾易发生肩关节前脱位。

此外,盂肱关节的测量包括肱骨头曲率半径,肱骨头厚度,肱骨头关节面,关节盂上下径;盂面曲率半径,肱骨头外侧偏移,大结节顶的平面与肱骨头关节面最高点的距离。这些数据需在磁共振像上测量,为肱骨头假体的设计提供数据。

【免费直播】

今晚19:30

李健丁教授

《输卵管病变的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

等你来听

点击“阅读原文”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