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屯溪三江口!赶一场非遗民俗巡演盛宴!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跳钟馗禁忌 4月28日!屯溪三江口!赶一场非遗民俗巡演盛宴!

4月28日!屯溪三江口!赶一场非遗民俗巡演盛宴!

2023-10-24 15:0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巡演线路图

非遗民俗踩街队伍

将于28日20:00行至黎阳in巷

黎阳牌坊—黎阳老街—黎阳古戏台

🚩区级非遗项目 ·屯溪区·舞和合

📍 巡演节目

奕棋镇有舞和合的传统习俗。每逢占川溪边村2·8庙会时,占川人便会将村中10岁左右的孩童组织起来,给他们戴上“和”“合”二圣的大头面具,一位手持荷花,另一位手捧圆盒,盒中飞出五只蝙蝠。他们相亲相爱,笑容满面,十分惹人喜爱,人们借此来祝愿新的一年风调雨顺,人丁兴旺,婚姻和合,寿长年丰。

[ 文字简介可滑动查看 ]

🚩 省级非遗项目·黄山区·跳竹马

📍 巡演节目

跳竹马是由徽剧演变而来的一种传统民俗,又叫汉马和徽马,是过去农村农闲和春节时的娱乐节目,距今已有四五百年。跳马表演讲述的是东汉末年刘备送谋士徐庶去曹营的故事。曹操为得到徐庶这个人才,掠走徐庶母亲要挟徐庶,孝子徐庶被迫就范。刘备知道留不住徐庶,怀着惋惜之情,率领关羽、张飞、赵云等为徐庶送行。刘备亲自为徐庶牵马。徐庶为表达感谢,向刘备、关羽、赵云等传授各种作战阵法。徽州民间老艺人被这则故事所感动,将徐庶传授作战阵法的故事用竹马形式编成龙门阵、文武梅花阵、铁壁合围阵、五子登科阵、赤壁铁索网阵、四面埋伏阵、耙子珑阵、腾云驾雾阵、一字长蛇阵等来表演,传承至今。

2022年,跳竹马入选安徽省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 文字简介可滑动查看 ]

🚩 省级非遗项目·歙县·许村大刀灯

📍 巡演节目

大刀灯是歙县西北古镇许村追怀祖先唐代忠义公许远的一项传统民俗活动。许远智勇双全,精通兵法,并自创了一套“许家刀法”。五代时,战乱频仍,许远之孙许儒举家由河南迁至徽州,为缅怀忠烈,教育后人,不让“许家刀法”失传,清同治三至四年(1864—1865),许氏族人议定每年正月十五为忠义公许远的纪念日。正月十五晚上,许氏所有宗祠均派出一支舞刀队,擎着两丈多高的大刀灯,走上十里长街,来回舞个通宵。大刀灯制作主要材料是毛竹、杉木,人们将竹剖成十一股,扎成大刀形状,内点蜡烛,外糊棉纸,在棉纸上画上人物、花鸟、亭阁等图案。表演方面主要体现“手、眼、身、法、步”统一协调。

2017年,许村大刀灯入选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 文字简介可滑动查看 ]

🚩 县级非遗项目·休宁县·舞布龙

📍 巡演节目

舞龙是中华优秀传统民俗文化活动之一。舞龙时,表演者举着巨龙在追逐着龙珠上下穿行,时而腾起,时而俯冲,变化万千。休宁县齐云山镇岩脚村素有逢年过节舞龙的习俗,近年曾先后参加了非遗进景区、春节传统民俗展演等活动。

[ 文字简介可滑动查看 ]

🚩 市级非遗项目·黟县·舞麒麟

📍 巡演节目

舞麒麟是流传在黟县金家岭村一带的民间舞蹈,至今在黟县保存的古民居徽州三雕中及彩绘上有大量呈现。麒麟在徽州亦为民间神兽,麒麟吐书、麒麟送子典故更是祥瑞象征,能带来子嗣繁盛。黟县自明清以来民间就有舞麒麟习俗。碧阳镇金家岭村的舞麒麟,深得传承之精髓,特点鲜明。一对麒麟以雄壮敏捷、威风凛凛而曙称,表演有望月、吐书、送子、献福之情节,在欢快鼓点中展现腾、跳、转、挪之舞技,把麒麟的动与静,承载美好愿望之神态表现得栩栩如生,进以表达迎祥纳福,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良好心愿。

2020年,舞麒麟被列入黄山市第六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 文字简介可滑动查看 ]

🚩 省级非遗项目·徽州区·跳钟馗

📍 巡演节目

跳钟馗作为傩戏的一种,最初用以逐鬼,后世以其避邪。徽州各地村镇旧时每逢端午节,都盛行跳钟馗。各地在角色、装扮、表演套路、道具上各有千秋。每年端午节正午 12 时,村民先至祠堂拜祖宗。祠内烈焰腾腾,烟雾弥漫。钟馗箭步冲出,身穿蓝色官衣,头戴方翅纱帽,旁插两根野鸡毛,手执朝笏板,赤脚。一鬼手执篾制蝙蝠,逗引钟馗。一鬼手撑破红伞,在钟馗头上不断旋转。代表蜈蚣、蝎子、蛇、蜘蛛、蟾“五毒”的五个小鬼手执钢叉,在钟馗身前身后又跳又闹。一鬼不时以一纸扎的方形酒坛孝敬钟馗。喝醉酒的钟馗,东倒西歪,欲捉鬼吞吃。小鬼则逗引钟馗走街串巷,挨门挨户跳舞取乐。各家各户将准备好的铜钱、糕点、喜物送给舞者作为酬劳,并燃放鞭炮,随舞人员鸣金鼓,撒五色纸。而今徽州区岩寺镇和歙县徽城镇渔梁街、雄村义成、郑村堨田等地每年端午节还有跳钟馗活动。

2010年,跳钟馗入选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 文字简介可滑动查看 ]

🚩 省级非遗项目·屯溪区·黎阳仗鼓

📍 巡演节目 巡演至黎阳牌坊驻演

黎阳仗鼓在徽州久负盛名,相传隋末英雄汪华曾用仗鼓以壮军威、欢庆胜利,民间将仗鼓视为“灵物”,平时不轻易擂响,只有在祭神、祭祖、庙会等隆重庄严的场合才组织队伍演奏。为了祭祀先祖,黎阳人每年都要在汪华秋操练兵的八月举办大型庙会,仗鼓作为舞队前导的仪仗队,一直要打到庙会结束。仗鼓以杂木做围,用牛皮蒙双面,上下鼓边镶嵌着两圈密集的铜钉包,鼓呈扁圆形,样式极为古朴。击打时,一人一鼓用红缎带斜背于身前,左手持鼓环,右手执鼓槌。四鼓、两笛、一云锣为一班,场面越大,庆典越隆重,启用的仗鼓班数就越多。

2006年,黎阳仗鼓入选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 文字简介可滑动查看 ]

除了非遗民俗巡演

届时黎阳古戏台上

爱黄山艺术团

还为市民游客准备了

创新民俗演出

⏰4月28日 19:15-20:15

温馨提示:

1.请文明观演,以免人员过度拥挤而发生踩踏。

2.严禁攀爬树木、在楼顶滞留聚集观看,不要倚靠护栏、桥栏,防止坠落。

3.请家人照看好老人、儿童,防止走失;保管好随身携带物品,防止物品遗失。

4.活动结束后,观看人员有序离开,不要奔跑、拥挤、推搡。

5.如遇大雨,活动将延期,具体举办时间另行公告。

-end-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