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再读25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路易斯康抄绘 经典再读25

经典再读25

2023-05-28 03:0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经典再读25 | 耶鲁大学英国艺术中心:康最后的美术馆 经典再读25 | 耶鲁大学英国艺术中心:康最后的美术馆 编辑:李菁琳;校对:鲍思琪 | 2019.04.29 09:13

 

耶鲁大学英国艺术中心

Yale Center for British Art

建筑设计:路易斯·康

建成时间:1974年

项目地点:纽黑文,美国

 

 

完成于1974年、正式开放于1977年的耶鲁大学英国艺术中心,是康的三个美术馆作品中的最后一个,与其他项目相比,它的功能也最为复杂。

 

耶鲁大学英国艺术中心

20世纪60年代初同为耶鲁大学校友的商业巨子保罗·梅隆(Paul Mellon)将其收藏的18、19世纪英国艺术品和珍本书籍捐赠给了母校,同时也资助了校方买地和建设美术馆所需的费用。他们选择了教堂街(Chapel Street)上教堂边的狭小地块,项目基地的地块上原本的商住建筑是学生日常在校园内生活消费的一个重要场所,同时也是政府税收的来源。如何将新的美术馆融入校园、街道和城市肌理之中,是康设计中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耶鲁大学英国艺术中心

康认为公共街道有着令人进入建筑物的吸引力,这样的想法可以清楚地在康对于地面层的空间规划中看出。在地面层除了美术馆的商店空间外,康将16%的地面层面积提供给了街面商业,有效地延续了城市内街道的肌理。入口处理类似于斜对街的耶鲁大学美术馆加建部分:虽隐蔽但对人行道开放,被放置在轴线的东北角,通过入口进入室内直接面对的是光线明亮的四层高的室内中庭。

 

入口中庭

不同于耶鲁大学美术馆开放式的展示空间,英国艺术中心的展示空间是以“房间”的方式组织的。类似于文艺复兴时期别墅连续的空间序列,康将无走道穿插的正方形单元并置在6×6米的结构网格之上,因为他认为这样的尺度适合于展示18和19世纪早期的绘画作品,同时可以利用自然光将时间因素带入到观画体验当中。

 

耶鲁大学英国艺术中心平面图耶鲁大学英国艺术中心剖面图耶鲁大学英国艺术中心结构轴测图

位于地面层和西端二层的中庭将光线带入室内,除了临街的开窗外,低楼层也利用了来自中庭的光线。由此,展示空间有着来自两侧的采光,康个人认为这样的光线品质更优于金贝尔艺术博物馆。

 

展示空间以“房间”的方式组织

美术馆室内拥有良好的采光

在这个项目里,主要的“服务空间”依然有着独立的个性,它们被置于东西向中轴线的中心位置,并没有凸显于立面之上。在空间规划上这两个采光中庭是重要的空间组织元素,艺术展示和图书馆等重要功能均环绕在光线来源的中庭四边,而主要的参观楼梯被放置在东侧中庭的混凝土圆筒形体量之内,这样的视觉焦点为整个空间提供了方向参照的逻辑。

 

室内中庭,视觉的中心

混凝土圆筒内的楼梯间是极具康的魅力的空间

英国艺术中心使用的混凝土中空楼板有效地满足了管线布置的需求,而屋顶的V型折板梁也提供了大型管道所需要的空间。由于甲方的反对,康取消了原先设想的高大拱形天窗,取而代之使用了较为扁平的灯笼形天窗。

 

暴露于外的混凝土结构框架构成了整个外立面设计组合的基础,哑光的青灰色不锈钢金属板和大片反射玻璃被嵌入于二层及以上相对密实的立面网格中,和地面层通透的商业街面形成了对比。不同于早期方案中具有表现力的体量和立面处理,最后康赋予了英国艺术中心更为内敛的性格。

 

耶鲁大学英国艺术中心外立面

若把这件作品和斜对街康于生涯中期设计的耶鲁大学美术馆摆在一起看,通过比较这两件相距20多年的作品,可以清楚地看出康在执业生涯中对于建筑理解转变的脉络:我们在耶鲁大学美术馆中看到的是康试图突破国际风格的尝试,而在英国艺术中心看到的是康在现代外衣下对于古典的淬炼。

 

参考资料:《兼容的现代:芝加哥与美东现代建筑》,有方

 

本文文字及编排版权归有方空间所有。图片版权归摄影师或来源机构所有。若有涉及任何版权问题,请及时和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妥善处理。联系电话:0755-86148369;邮箱[email protected]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