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岚诺”再度增强为超强台风 需关注强风雨影响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超强台风强台风 “轩岚诺”再度增强为超强台风 需关注强风雨影响

“轩岚诺”再度增强为超强台风 需关注强风雨影响

2023-10-29 03:2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备受瞩目的“重量级”台风“轩岚诺”在今天(9月4日)11时,再次增强为超强台风级,逼近我国东部沿海。为何“轩岚诺”实力如此强劲?有何特点?接下来“轩岚诺”将如何发展,对我国带来哪些影响?为此,中国气象报全媒体记者采访了中国气象局台风与海洋气象预报中心高级工程师聂高臻。

  “轩岚诺”再度增强 排除登陆我国的可能性 

  据中央气象台预报,台风“轩岚诺”将以每小时20公里左右的速度向偏北方向移动,强度逐渐加强, 4日夜间到5日早晨,“轩岚诺”将在浙江近海海面北上,5日白天开始转向东北方向移动,趋向朝鲜半岛南部到朝鲜海峡一带。

  聂高臻指出,根据“轩岚诺”移动路径及发展,未来36小时是“轩岚诺”对我国陆地和近海的主要影响时段,“相较于降水,风的影响更大,尤其不利于海上作业”。     虽然目前已基本排除其登陆我国的可能性,但仍然不能掉以轻心。受“轩岚诺”影响,我国华东沿海地区将出现较大的风雨影响,预计4日至6日,台湾以东洋面、东海、钓鱼岛附近海域、长江口、杭州湾、浙江沿海、上海沿海、江苏东南部沿海将有9级至12级大风,“轩岚诺”中心经过的附近海面风力有13级至16级,阵风可达17级以上。至于降水,由于台风外围不同性质气团在我国江浙一带交汇,加之浙江北部丘陵对降水有激发作用,仍然需要警惕线状对流造成的局地强降水可能。

  聂高臻提醒,我国东部海域及华东沿海需防范强风雨天气及可能引发的次生灾害;相关水域水上作业和过往船舶应当回港避风,加固港口设施;公众切勿前往危险地带,关注官方最新发布的预报预警信息,提前做好防范措施。

  另外,受“轩岚诺”外围环流下沉气流及晴空辐射增温影响,南方秋老虎返场,最高气温回升明显,且以干热为主。

  历史罕见“V”字型的走势 移动速度缓慢 “超强”持续时间长

  “台风‘轩岚诺’最大特点在于它的走位独特,‘V’字型的走势历史上罕见。”聂高臻指出,造成“轩岚诺”路径出现急转弯的主要原因是引导它的副热带高压出现重大变化,在“轩岚诺”生成后西移加强的过程中,北侧的副热带高压断裂成两部分并且明显东退,大陆高压同时减弱,“轩岚诺”受到的引导不明确,路径随即出现南落打转,随后东侧副高再次加强,受其引导向北转向。

  随着台风逐渐北移发展,台风内核区结构改善,对称性明显加强,环形结构完整且紧凑,眼墙对流发展旺盛,出现清晰的台风眼。“‘超强’持续时间长”“移动速度慢”“罕见的生成纬度”同样也是这个台风的特点。

  为什么“轩岚诺”能成为今年首个超强台风?以及为何再次增强?聂高臻解释,首先从季节上看,秋台风相对来说更容易出现强台风;其次,与海温关系密切,“轩岚诺”活动的海域,海温较常年同期偏高,基本处于30℃至32℃;第三,高层出流条件好,高层环流与北侧的高空急流接近以后,向外辐散增强,就如同烧火一般,热气越高,火着得更旺;第四,随着大陆高压减弱,风切变指数也变小,为台风增强再加“一把火”。

  “当然,‘轩岚诺’也并非典型个例。”聂高臻表示,这既是台风“轩岚诺”的特点,也是预报的难点。

  迅速启动应急响应 强化监测预报预警

  针对此次台风,中国气象局在9月2日启动三级应急响应。中国气象局党组高度重视,连续部署台风防御气象服务工作,要求加强监测预报预警工作,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

  中央气象台、国家卫星气象中心等单位加强台风监测预报,在每日天气会商基础上,组织台风专题会商,精准把脉台风动向,为防御台风给出“定心丸”。

  9月3日,上海市气象局将台风应急响应提升至三级,陆续发布台风蓝色预警信号,并向市委市府和相关部门提供决策支撑;上海市气象服务中心通过官方微信、微博等平台向公众发布台风风雨影响和防范措施;上海海洋中心气象台通过微信、电话等方式提前为小洋山码头、港口以及长江口航运提前做好预报服务,并不断提高天气信息更新频次。太湖流域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根据气象预报启动防汛抗旱四级应急响应,全力做好台风强降雨防御工作。

  在浙江,省气象局于9月3日16时将重大气象灾害(台风)应急响应提升至二级,同时全面加强卫星和雷达等新技术、新产品的应用,新版“浙江气象防灾在线”防台风新产品投入实战。自启动应急响应以来,浙江省气象台发布台风报告单16期,决策服务材料4期;全省共发布各类气象灾害预警信号117条,预警短信139.92万条,浙政钉预警信息44.82万条。

  在江苏、福建,气象部门开展气象预警与应急响应联动“叫应”,严密监测台风最新动态,做好精细化气象服务。(朱晔、张晓晨对本文有贡献)

(作者:吴卉 责任编辑:徐嫩羽)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