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云龙:自强不息,成就精彩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赵亚晨清华大学 赵云龙:自强不息,成就精彩

赵云龙:自强不息,成就精彩

2024-06-28 02:3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自强不息,成就精彩 ——访清华大学特等奖学金获得者赵云龙

●学通社通讯员 叶心霞

  他来自一所农村中学,一所17年来仅他一人考入清华的郊区中学,当初考入清华的成绩仅比录取分数线高一分。然而三年后,他凭借自己的能力高票获得清华大学本科生特等奖学金的荣誉。赵云龙——化学系大四学生,用奋斗成就了一段精彩的大学生活。

  今日事,今日毕

  初来清华,赵云龙没有可以依靠的同学、老乡。用他的话说,是一个人在这里奋斗。高考时不算高的成绩没有让他降低对自己的要求:“我相信通过努力与付出我一定可以不断进步,一年达不到平均水平我就用两年,两年不够就用三年、四年。”实际上,由于不懈的努力,赵云龙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赵云龙坦言自己并不是清华里特别聪明的人。学习上他给自己定下三条原则:今日事,今日毕;科学作息;为知识而学习。不过,三年中他很少熬夜,“今日事今日毕不是靠熬夜完成的。它不仅要求你在今天内把今天的事完成,而且要求你每一天都能做到。” 他还说,学习不能仅仅是为了高分,学习的目的在于理解和掌握知识,进而开发和创造知识。

  努力日日争上游

  高中时的赵云龙,内向、寡言。“说话会磕巴、卡壳,不敢说,普通话也不好。”谈及过去,现在的赵云龙言语间是一份自信与坦然:“高考结束后我给自己定了一个目标,要在大学改变自己内向、不爱与别人交流的性格。否则,这一辈子也许都不会有特别大的进步。”大一时,他主动竞选班长,并带领班级获得优良学风班的荣誉。这一年的锻炼后,他在性格上有了很大转变,变得更加自信,由此开始担任更多的社会工作。

  谈及社会工作与学习的关系,赵云龙认为,不必为学分积第一过分努力,只要成为优秀的那一批人就行。如果为了那个第一,忽略了其他能力的锻炼是不值得的,所以他从不拒绝承担社会工作。大三担任系学生会主席是赵云龙最忙的日子。“脑袋被各种各样的事占据”,就算在学习时也“无法克制自己不去想它”。

  他的经验是与团队协作,合理利用资源。“大型活动的组织,不是只靠自己,你的身后是有一个团队的。”大三时赵云龙的成绩是前三年中最好的,居年级第一。

  清华学生要对得起国家的投入

  采访中,赵云龙多次提到清华人对国家的责任。“国家培养一个清华的大学生需要很多成本,我们清华学生要对得起国家对你的投入。”赵云龙把成为国家需要的人才作为学习的目标。“清华的人能踏踏实实的在业务领域做出贡献,这是社会对清华人才最大的认可。”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大一时赵云龙就提交了入党申请书,如今他是化学系4字班党支部书记。“和其他同学相比,党员多了责任和义务,更有为同学服务的意识。”赵云龙说入党是一种信仰。他十分珍惜党支部这个小集体,因为在这里有机会与更优秀的人一起沟通交流。

  新起点新目标

  赵云龙是化学系近年来第一位本科生特等奖学金获得者。谈到这份荣誉,赵云龙显得很淡然。“获得特奖是对自己的一个认可,一个鼓励。这不是终点,是一个起点。”准备特奖答辩时,赵云龙认真整理了大学前三年的生活。“对高年级的人来说,总结自己很有必要。感谢这次机会可以再认识自己。写完资料,发现自己大学前三年做了很多事。在清华的日子十分充实。” 充实的背后是不断的努力和付出,前三年紧张的生活换来此刻的成绩,赵云龙很欣慰。

  回顾过去,赵云龙坚定地说“我这个人不相信命运,也不屈服于命运。”从勉强进入清华到获得特等奖学金的荣誉,他经历过很多坎坷,靠奋斗与努力一步步走到现在。谈及未来,已经获得免试直博资格的他说化学是他终身的志愿。“我的理想是把学到的技术转化为生产力,做有国有知识产权的技术。”相信在今后的生活里,赵云龙会用他一如既往的勤奋与信念,走出新一段精彩的人生。 (编辑 襄桦)

2007年12月18日 00:00:00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