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赤伶这首歌?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赤伶歌曲完整版 如何评价赤伶这首歌?

如何评价赤伶这首歌?

#如何评价赤伶这首歌?|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歌词很不错,曲调朗朗上口,背后意蕴很深刻。

1 是家国情怀

乱世浮萍忍看烽火燃山河位卑未敢忘忧国 哪怕无人知我……你方唱罢我登场莫嘲风月戏 莫笑人荒唐也曾问青黄也曾铿锵唱兴亡道无情 道有情 怎思量道无情 道有情 费思量

很明确地表明了台上的伶人作为社会的底层,在国家危难之时已是自身难保,却仍然不肯放下爱国卫国之念

决意为国献身之时,已不在乎是否有人记得他、自己的付出是否值得。

最打动我的是“莫嘲风月戏 莫笑人荒唐 也曾问青黄也曾铿锵唱兴亡”,伶人的形象瞬间丰满——他热爱戏曲,也精通技艺,所谓不疯魔不成活,正因为他爱戏,才会如此痴狂,才能把戏唱得这么好,令台下客如痴如醉难以自拔。然而他也明白和理解戏文所呈现的,是一个高度理想化的世界,故劝人 莫嘲风月戏 莫笑人荒唐。他理解观众的陶醉,故也不会去笑他们。

“也曾问青黄 也曾铿锵唱兴亡” 戏子身份低贱,却也关注民生、也在台上歌颂兴亡英雄、批判前朝暴政。他只贪风月么?怕不尽然,他希望百姓不要再过着青黄不接的苦日子、他反思朝代更迭的原因、并用戏文记录着那些百世流芳的壮举、唾弃卖国求荣的奸人,字字珠玑、掷地有声。

这几句直接就把伶人从一个“戏痴”的形象拔高到了一个有自我意识、信仰追求的高度。有热爱,有包容,有情怀。

相比《三十八年夏至》中“还陷在那段隔世经年的梦”的戏子,《赤伶》中的伶人真的更加有血有肉、令人敬服。(不是说歌不好听,两首歌都挺好听)

2 就是词中反复提到的“谁是客”这个问题,就上升到了艺术的层面

坐在台下的观众,仿佛是戏园子的客人。实际上呢?伶人唱完这一场、又唱下一场,每一场都是倾尽了心血去和,人笑痴,人笑狂,说他是个戏疯子。然而唱悲欢、唱离合俱与他无关,他才是这场戏的客。

是看戏的人,入戏太深!

不论《赤伶》背后故事是否存在,此歌在向抗争侵略者的艺术家们致敬。

针对这个故事真假而抬杠的人,你们连编出来的理想化的爱情剧都敢信,为什么不肯分一点情怀给爱国情操呢?为什么就不能有人位卑不敢忘忧国呢?

每个人为了国家能付出的代价都不一样,有人多一些,有人少一些,达成的效果也不同。有人付出了生命,可能仅仅激起了一点点水花;有人付出极小代价,就对局势造成惊天逆转,比如张学良。

但是最终取得了胜利,需要每一个人的付出,是血肉长城捍卫了中华民族的延续。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