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贵川渝大企业大集团格局:云南如何弯道超车、后来居上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贵州近几年的gdp 云贵川渝大企业大集团格局:云南如何弯道超车、后来居上

云贵川渝大企业大集团格局:云南如何弯道超车、后来居上

2023-04-04 15:4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首先是入围门槛,川渝高达四五十亿,云南才十亿出头,比贵州都要少近一半。

百强企业营收总额方面,虽然排序和经济总量一致,都是川渝云贵,但云南百强企业的营收总额居然落后重庆上万亿。

头部位置,四川6户进入“千亿俱乐部”,重庆4户,云南2户,贵州1户。“百亿俱乐部”方面,四川65户,重庆52户,云南27户,贵州25户。

看了这些数据,会让人产生川渝相差不大,云贵要低一个量级的感觉,其实并非如此,应该说是民营经济发展水平放大了云南和重庆的差距。

为什么这么说?我们先看国企。

2021年底,四川省国有企业资产总额12.76万亿元(全国第5)、营业总收入1.61万亿元(全国第8),实力高出云贵渝一大截。

云贵渝什么情况呢?

云南省国有企业资产总额63976.99亿元,营业收入9850.72亿元;贵州省国有企业资产总额96657.4亿元,营业收入8012.3亿元;重庆国有企业资产总额61803.3亿元,营业总收入5753.6亿元。

云南在国有企业资产总额上,略高于重庆,比贵州要少3万多亿。但云南国有企业营收状况不错,在云贵川渝中排到了第二,比重庆多出几千亿。

不过重庆在民营经济增加值上追回了这数千亿的差距,在民营经济占GDP的比重上更是大幅领先云南。

说起来其实很郁闷,因为云南民营经济在市场主体数量方面是领先的,这说明云南和重庆在民营经济方面的差距主要体现在头部民营企业。

说到头部民营企业,有一组数据值得重视——全国3000多家专精特新企业100%是民营企业;中国经济500强,民营企业362家,占到了75%;中国新经济500强,民营企业422家,占到了84.9%;全部A股上市公司5000多家,民营企业3168家,占到了63%;2021年民营实体经济占国民经济GDP的比重达66.1%。

就算世界五百强,2022年中国136家企业入围,民企达到了33家,看起来占比不算高,但最近几年,新上榜的企业主要是民营企业。

说回云贵川渝,百强企业龙头方面,四川新希望集团、重庆龙湖集团、云南云投集团营收都是2千亿+,都是世界500强企业,看起来旗鼓相当,其实区别很大,因为川渝都是民营企业领衔,云南民营企业龙头云南玉溪玉昆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在云南百强企业中仅位居第16,227亿元的营收比贵州民营龙头通源集团(390.29亿元)要少一百多亿。

值得一说的还有,重庆百强企业前三,就有两家民营企业——龙湖集团和金科集团。

云南百强企业前20名,国有企业占19个席位——这个令人感慨,随便搜索一下既往历史,2007年度云南百强企业,尚有4户民营企业进入前20强。

贵州省虽然也是国企占压倒性优势,但民企龙头通源集团跻身前10,排到了第7。

当然,云南有一个亮点,榜单上59户民营企业,从占比看,符合发达省份的发展趋势。

插一句,什么是发达省份的发展趋势?比如浙江,2022综合百强企业全年实现营业收入总额达89048.97亿元,入围门槛256.59亿元,25户企业营业收入超过千亿元,国有企业22户,民营(股份制)企业78户,9户企业进入世界500强……

说到数量,有意思的是云南百强企业中昆明有63户,我们觉得占比很高了,但看看成都(72户)、贵阳(72户),原来集中度还不够。

当然,龙头企业的力量能在数量对比中扭转乾坤。

比如贵州百强企业,贵阳有72户,遵义只有8户,但两地经济总量仅相差几百亿,因为遵义拥有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以1094亿元营收位居“2022贵州企业100强”榜首。

企业大显身手最好的时代

当然,也不能说云南民营经济、民营企业处于低谷。云南百强企业中,有为数不少的增长型民营企业,虽然营收上稍逊一筹,但在锚定云南5大资源优势,大力发展资源经济等方面表现突出。

比如蒙自矿冶有限责任公司,这家集科研、资源勘查、采矿、选矿、冶炼、贸易全产业链于一体的综合型民营企业,被蒙自市领导誉为“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蒙自矿冶再次盘活,等于再造一个云锡”……

事实上,自从2020年云锡将总部搬迁至昆明,红河州就既没有上市公司,也没有年营收上百亿的大企业大集团。在2022云南非公百强中,红河州尚占据10席;而企业百强中,只占据5席,远远落后于昆明(63)、曲靖(11)、玉溪(10)。

当然,辩证来看,这既是红河州的软肋,也是发展空间,更是企业大显身手最好的时代。

作为民营经济增加值千亿以上的实力梯队,红河州民营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在滇中五城中最高,达到了54.2%,甚至略高于安徽合肥(53.9%)。

量变终将激发质变。2023年1月28日春节收假第一天,红河州拼经济出真招抓落实工作部署会议提出,要聚焦“三大引擎”增动能,全局性统筹资源经济,整体性推进口岸经济,系统化布局园区经济,积极支持民营企业中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

资源经济是云南优势、云南特点、云南未来,是建设产业强省的主攻方向。其中包括发挥有色金属资源富集、品类齐全优势,加快发展新材料产业。

蒙自矿冶正在全力写好铟及绿色发展“大文章”——积极推进12万吨/年冶炼废渣提取稀贵金属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工程项目、50t/a高纯铟新产品制备项目和10kt/a超细活性锌粉制备产业化项目,力争到2025年实现200吨精铟及50吨高纯铟产能,打造云南第一大铟产能民营企业,打造“单项冠军”。

2022 年,蒙自矿冶实现产值28.56亿元,营收30.28亿元,上缴税金6496.83万元。公司负责人表示,“新的赶考之路已开启,我们将以更强的责任担当、更实的工作举措,加快推动各项工作发展壮大,以‘开局即决战、起跑即冲刺’姿态,努力实现开门红、全年红。”

着力点:资源经济、口岸经济、园区经济

大企业大集团在资源整合能力、创新能力方面具有巨大的优势,能尽快把市场机遇转化为经济总量。与中小企业相比,它们在某些细分市场领域的反应和突破能力或有缺陷,但对于一个地方的发展而言,大企业大集团的这种能力代表着区域经济能力,它们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非同寻常的价值。

云南对大企业大集团的重视由来已久。早在2008年就提出了《关于云南省大企业发展万亿工程实施意见》。

近年来,省领导多次提出,加快形成大企业“顶天立地”、中小企业“铺天盖地”、微型企业及个体工商户“枝繁叶茂”的发展格局。

过去一年,绿色铝、绿色硅、新能源电池等新兴产业正在加速孕育大企业大集团——新能源电池产业实现产值319亿元,同比增长4倍;绿色硅产值突破千亿,达1073亿元,同比增长130.9%;绿色铝实现产值857亿元,同比增长36.6%。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云南民营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历史性突破50%,超过52%;全省实有市场主体达到491万户、同比增长19.5%。

这说明,云南企业正在加速实现多起来、活起来,下一步就是如何大起来、强起来。

这条路要怎么走呢?

2019年6月,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福州市委书记王宁谈到如何加快产业发展时指出,谁抓住了机会、抓住了风口、抓好了产业,谁就能实现弯道超车。

来到云南后,王宁进一步指出,云南省是后发展和欠发达地区,实现弯道超车、后来居上,必须坚持问题导向,找准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着力点。

“着力点”其实已经很明确——省政府近日出台的《2023年推动经济稳进提质政策措施》指出,要强化市场主体培育,壮大资源经济、口岸经济、园区经济,加大力度支持扩大民间投资,加快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提升中老铁路沿线发展能级……

黄金大赛道:主打外贸牌

说到这里,当然要说说云南企业大起来、强起来的风口,或者说哺育大企业大集团的黄金赛道到底在哪里,这就是把握资源经济、口岸经济、园区经济风口,主打外贸牌。

一方面,这是加快发展民营经济的优先选择——2022年,我国民营企业的进出口规模所占比重达到50.9%,年度占比首次超过一半,对我国外贸增长贡献率达到80.8%,民营企业外贸第一大主体的地位继续巩固。

另一方面,过去一年云南着重补工业短板、产业短板,成效显著,同时也凸显出外贸短板。

客观来说,云南外贸之所以成为短板,主要是因为周边省市进步太快。

过去一年,四川外贸进出口总值首破万亿大关,重庆也有八千多亿的水平,创历史新高。其中仅重庆民营企业,进出口就达到了3741.1亿元。

顺便看看我们经常对比的广西——2022年,广西外贸进出口总值6603.5亿元,同比增长11.3%,其中,对东盟进出口2811.1亿元。云南同期,对东盟进出口1273.7亿元,不足广西的一半。

贵州呢,虽然总值不高,但进出口额增长22.7%,跨境电商交易额增长180%,实际使用外资增长123%……

看看这些省市的外贸着力点,RCEP、跨境电商、黄金大通道……可以说和云南没有本质区别。

话说回来,差距同样意味着增长空间,几千亿的差距意味着几千亿的增长空间,可以孕育多少大企业大集团,堪称一条黄金大赛道。

从2022年云南省出口单晶硅切片83亿元,增长168.6%,成为出口最大单项商品看,这条黄金大赛道大有希望作为云南资源经济、口岸经济、园区经济的载体,激发云南企业百舸争流、做大做强,推动云南实现弯道超车、后来居上。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