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乌撒道与贵州西四卫探析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贵州威宁属于什么方位 明朝乌撒道与贵州西四卫探析

明朝乌撒道与贵州西四卫探析

2023-07-15 00:3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0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明朝乌撒道与贵州西四卫探析孙天武孙梦醒孙成鹍孙家尚2022年4月26日朱元璋于公元1368年登皇帝位,国号大明,年号洪武,建都应天府(今南京)。元末农民起义军天完红巾军元帅明玉珍,领兵击败四川元军,于1363年称帝,建都重庆,国号“大夏”。1366年明玉珍病逝,其子明升年幼继位。洪武四年(1371)朱元璋遣傅友德、汤和、廖永忠率军入川,消灭了明升在重庆建立的夏国。洪武四年(1371)十月,置永宁卫(今四川叙永)、贵州卫(今贵州贵阳)、重庆守御千户所、成都左右中前后等卫。洪武六年(1373)十一月,重庆守御千户所改置为重庆卫。明初将永宁卫(今四川叙永)和贵州卫(今贵州贵阳)作为深入西南边疆云南的前哨。洪武十四年(1381)朱元璋命颍川侯傅友德为征南将军,永昌侯蓝玉、西平侯沐英为左、右副将军,率兵征云南。傅友德率兵自南京出发,沿途招募地方军伍,永宁卫、重庆卫、成都左卫等官兵受命参与南征,南征大军人数达30万。南征军主力先至湖广,兵分两路从北、东两个方向挺进云南。北路,傅友德遣都督郭英、胡海洋率兵5万由四川南下,从永宁(今四川叙永)直趋乌撒(今贵州威宁);东路,傅友德、蓝玉、沐英率主力自湖广西进,经辰州(今湖南沅陵)、沅州(今湖南芷江)入普定(今贵州安顺)进逼云南曲靖,在曲靖白石江击败盘踞云南的元梁王主力。胡海洋等“自赤河进师,与乌撒诸蛮大战”,傅友德遵循朱元璋战前部署率兵增援,“蛮众力不能支,大溃”,“遂城乌撒,克七星关以通毕节,进兵可渡河”,继而平定云南。之后,明朝在西南边疆发生多次捍卫国家统一和边疆安全的重要战事。明朝面对云南复杂的边疆地缘政治环境,必须保障交通大动脉畅通,将边疆与内陆紧密联系起来,才能稳定边疆,巩固边疆领土完整。一、明初入滇两条干线

明初从应天府(今南京)进入云南主要有两条路线,即东路普安道与西路乌撒道。普安道与乌撒道,就是洪武十四年(1381)明军挺进云南的路线,也是明朝后来经营西南边疆云南的两条主要干线。云南地处西南边疆前沿,是边疆经营的重点,因此,明朝重兵护卫两条驿道,保障交通大动脉畅通。洪武十五年(1382)正月,明朝设置贵州都司及云南左右前后等卫,又置普定、黄平、建昌、东川、乌撒、普安、水西、乌蒙(后改置毕节卫)、芒部(随即改设芒部府)、尾洒(后改置安南卫)等卫,之后又调整了两条驿道的护卫力量。明朝两条入滇干线如下:东路普安道:由湘入滇,即东路普安道,又称“一线路”,是元朝中后期连接湖广与云南的一条重要驿道。普安道自辰州(今湖南沅陵)出发,经沅州(今湖南芷江)、新晃(湖南新晃)、玉屏(贵州玉屏)、镇远(贵州镇远)、偏桥(今贵州施秉)、兴隆(今贵州黄平)、清平(今贵州凯里市炉山镇清平)、平越(今贵州福泉市马场坪)、新添(今贵州贵定)、龙里(贵州龙里)、贵州(今贵州贵阳)、威清(今贵州清镇)、平坝(贵州平坝)、普定(今贵州安顺)、安庄(今贵州镇宁)、关岭(贵州关岭)、查城(今贵州关岭县永宁)、安南(今贵州晴隆)、普安(贵州普安)、亦资孔(今贵州盘州市亦资孔)、平夷(今云南富源)、交水(今云南沾益)、南宁(今云南曲靖)、马龙(云南马龙)、杨林(云南杨林),到达中庆(今云南昆明)。这条驿道沿线,在今贵州境内多为苗疆,有学者称贵州境内驿道沿线为苗疆走廊。明朝在贵州遍设卫所,卫所多沿此驿道东西向排列在一条线上,主要目的就是保障贵州境内“一线路”畅通。西路乌撒道:由蜀入滇,最初始于秦开“五尺道”(南方丝绸之路),北起今四川宜宾(宜宾为长江第一城),途经今云南水富、盐津滩头、盐津县城、盐津豆沙关、大关、昭阳、鲁甸、沾益等,南至今云南曲靖。汉时西南夷道、僰道、唐代石门关道,均在“五尺道”基础上开拓。其中,云南盐津县豆沙关(古称石门关)是古代由蜀入滇的第一道险关(今存古道遗迹)。元朝在石门关道基础上建设“乌蒙道”驿路。由于从盐津滩头(古为老雅乙抹滩头站)沿横江入金沙江航道“乌蒙水路险恶”,因此元末将道路东移,经乌撒(今贵州威宁)至泸州与长江航道相接,基本形成“乌撒道”。明朝于洪武四年(1371)平定四川,泸州以其优良的地理条件成为利用长江水道连接云贵的重要码头,从泸州接续“乌撒道”便可深入云南。元末泸州至永宁(今四川叙永)为陆路,明初整治永宁河道,使泸州至叙永间成为漕运水路。陆路自今四川叙永起,经叙永摩尼至赤水镇渡过赤水河,南行经贵州毕节、威宁、到达云南沾益。明朝,由湘入滇的普安道、由蜀入滇的乌撒道,进入云南沾益后就合为一条驿道,自今云南沾益起,经曲靖、马龙、杨林,到达昆明。长江—乌撒道全线2800多公里,其中至少有2200公里为水路,只有四川永宁至云南沾益600余公里为陆路。若经西路普安道(一线路)入云南,有2500多公里陆路,运输军需物资全靠人背马驮。因此,明朝对两条干线的功能划分:乌撒道以接续长江航运的军需物资运输为主,普安道(一线路)以官、军、商旅和朝贡使团人员通行为主。明朝永乐十一年(1413)建立贵州布政司,贵州正式立省。云南历来为战略要地,东部与贵州、广西为邻,北部与四川相连,西北部紧依西藏,西部与缅甸国接壤,南部和老挝、越南等国毗邻。明朝在乌撒道上设置4卫1所(又称贵州西四卫),加强了乌撒道干线的交通设施建设,设置驿、站、堡、铺,由贵州都司统辖管控,有力地保障了明朝中央在西南边疆云南发生的捍卫国家统一、巩固边疆领土完整的重要战事,维护了西南边疆云南的稳定。二、明朝乌撒道上贵州西四卫

贵州西四卫(孙逸明制作)明初征南大军平定云南,国家力量深入西南边疆,云南成为西南边疆前沿。有明一代,西南边疆云南面临多次边疆危机和抗击侵扰的战事,明朝中央与云南必须保持良好的交通联系,进行军需粮饷运输,长江一乌撒道成为重要的军需物资运输生命线。乌撒道途经四川、贵州、云南三省,明朝在600余公里陆路上重兵镇戍,置永宁卫(治今四川叙永县西城)、普市守御千户所(治今叙永县正东镇)、赤水卫(治今叙永县赤水镇)、毕节卫(治今贵州七星关区)、乌撒卫(治今贵州威宁县城),由贵州都司统辖管控。明朝在乌撒道上设置的卫所,又称贵州西四卫。明朝的军事机构,为都司、卫、所、屯堡(伍)四级,行政军事管理一体化。乌撒道上的卫所,受贵州都司领导,卫由指挥使负责,千户所由千户负责,屯堡(伍)由百户负责。屯就是屯田百户所,是军事屯田的基层组织。明朝非常重视这条道路的修筑和维护,不断增置驿、站、堡、铺等交通机构,完善驿递制度。乌撒道上的卫所官军,承担着道路护卫、军需物资递运任务。这些卫所均为实土卫所,卫所官军在镇戍区屯田,以解决自身的粮食需求。乌撒道上卫所的户口数,包括屯、城、站、铺等官军。长期从事中国西南历史人文地理、西南边疆史地研究的云南大学历史地理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陆韧等,根据《滇志》《贵州通志》等典籍记载,汇总了乌撒道上600公里陆路护卫与递运力量,至明末仍有卫所官军23770户,65515丁口,平均每公里驻兵109员。现将有关情况概述如下:1.明代乌撒道上4卫1所设置情况永宁卫:明朝洪武四年(1371)十月,置永宁卫,隶贵州都司。永宁卫,治今四川省泸州市叙永县西城,领五个千户所。在行政区划上,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1288)置永宁路,属四川行省。元末,明玉珍大夏政权置永宁镇边都元帅府。明军于洪武四年(1371)入川消灭了夏国,设置永宁宣抚司。永宁卫与永宁宣抚司同城,永宁卫隶贵州都司,永宁宣抚司隶四川布政司,时人称“川贵同城”。永乐十一年(1413)贵州省正式建立,永宁宣抚司隶贵州布政司。明末在今叙永县东城设置叙永军粮厅,隶四川叙州府(治今四川宜宾)。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废永宁卫、普市所置永宁县,属贵州威宁府。清雍正五年(1727)改永宁县隶四川叙州府。雍正八年(1730)升叙永为直隶厅辖永宁县。光绪三十四年(1908)迁永宁县治今古蔺,改称古蔺县。后改叙永直隶厅为永宁直隶州,属四川省。民国元年(1912)改永宁直隶州为叙永县,隶四川。普市所:普市守御千户所于明朝洪武二十二年(1389)置,直属于贵州都司。普市守御千户所,治今四川省泸州市叙永县正东镇。在行政区划上,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废永宁卫、普市守御千户所置永宁县,即今四川叙永县。赤水卫:洪武二十一年(1388)九月,置赤水卫、层台卫。赤水卫,治今四川省泸州市叙永县赤水镇,辖境相当于今四川省泸州市叙永、古蔺两县南部与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北部等地。层台卫,治今贵州毕节市七星关区北部层台镇。洪武二十七年(1394)六月撤层台卫,改置为赤水卫前千户所。赤水卫辖四个千户所:前千户所,治今毕节市七星关区北部层台镇(与毕节卫左千户所毗邻);摩尼千户所,治今四川泸州市叙永县南部摩尼镇;白撒千户所,治今泸州市古蔺县南部双沙镇白沙村;阿落密千户所,治今七星关区燕子口镇东北1公里。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废毕节卫、赤水卫置毕节县,即今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

毕节卫(龙虎制作)毕节卫:洪武十五年(1382)正月,置乌撒卫、乌蒙卫、芒部卫(随即改设芒部府)。十七年(1384)二月,移乌蒙卫于毕节改置为毕节卫。同年置七星关卫,因七星关卫“山溪险峻”不利于屯田,改置为七星关守御千户所,后又改置为乌撒卫前千户所,在今贵州毕节市七星关区杨家湾镇。明朝毕节卫设左、右、中、前、后五个千户所,筑毕节卫城(在今毕节市七星关区广惠路古道路一带)驻守。左千户所在今毕节市七星关区小坝镇(古代著名军事通道),右千户所驻地万历《贵州通志·毕节卫》、乾隆《毕节县志》等未记载,中千户所驻地有学者考证在毕节卫城南,前千户所在今七星关区碧海街道,后千户所(一说由二龙关守御千户所改置为毕节卫后所驻地吴家屯)在今七星关区青场镇。明永乐十二年(1414)七星关守御千户所改属毕节卫。明朝毕节卫、赤水卫,管辖今黔西北和滇东北镇雄、威信以及四川叙永、古蔺等地。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废毕节卫、赤水卫置毕节县。1993年12月撤毕节县设毕节市。2011年11月,撤县级毕节市设立地级毕节市,原县级毕节市改设为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

毕节卫(孙逸明制作)乌撒卫:洪武十五年(1382)正月,置乌撒卫、乌蒙卫、芒部卫(随即改设芒部府)、沾益卫。乌撒卫,治今贵州威宁县城。沾益卫,治今云南沾益,属云南都司。洪武十七年(1384)七月,沾益卫改置为乌撒卫后千户所,隶贵州都司。同年置七星关卫,因七星关卫“山溪险峻”不利于屯田,改置为七星关守御千户所(后改置为乌撒卫前千户所),明永乐十二年(1414)七星关守御千户所改属毕节卫。乌撒卫辖五所:左所,在城西四十里左所塘;右所,在城东五十里结里;中所,附城;前所,即七星关一带;后所,在今云南沾益。明万历《贵州通志·乌撒卫》记载乌撒卫疆域:东抵毕节卫界(150里),西抵四川乌蒙府界(100里),南抵云南曲靖府界(237里),北抵四川镇雄府界(200里),东南抵毕节卫界(570里),西南抵普定卫界(250里),东北抵毕节卫界(390里),北抵四川叙州府界(650里)。在行政区划上,元世祖至元十年(1273)乌撒部附元,二十四年(1287)升为乌撒乌蒙宣慰司,隶云南行省。元顺帝后至元元年(1335)改属四川行省。明洪武十四年(1381)置乌撒土府,隶云南布政司。十六年(1383)乌撒府改隶四川布政司。十七年(1384)升乌撒府为军民府。明永乐十一年(1413)贵州正式立省,乌撒府隶贵州布政司,后又划归四川布政司。清康熙五年(1666)改乌撒府为威宁府,隶贵州。清雍正七年(1729)降威宁府为州,属大定府。民国二年(1913)废威宁州置威宁县,并设得胜坡分县。民国五年(1916)迁得胜坡分县于赫章,改称赫章县。明洪武十五年(1382)春,筑墨特川土城。明洪武二十年(1387)在墨特川置站,储粮以供乌撒驿道所需食粮,明隆庆六年(1572)墨特川土城毁于战乱。清雍正四年(1726)墨特川改为“黑张”,后又称“黑章”。至清乾隆三年(1738)今赫章县境内有平山铺、乌蒙铺,由毕节管辖;设黑章铺、冷水沟铺、水塘铺、莲茶铺,由威宁管辖。根据200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名大词典》记载:土城,又名南门口,在赫章县城关镇南1公里,龙岗山北麓。为明朝洪武十五年(1382)所筑黑张土城遗址,故名。明朝设黑张分防右哨及黑张递运所,清代仍为交通驿站。哨,又称戍哨,是明朝中叶专门设在深入少数民族地区的交通护卫机构。2.明清时乌撒道驿站邮传设置情况乌撒道驿站:自永宁驿(今四川泸州市叙永县城)开始,经普市驿(今叙永县正东镇普市村)、摩泥驿(今叙永县摩尼镇)、赤水驿(今叙永县赤水镇)、阿永驿(在赤水卫城南60里)、层台驿(今贵州毕节市七星关区层台镇)、毕节驿(在毕节卫城东南1里)、周泥驿(在今七星关区杨家湾镇)、黑张驿(今毕节市赫章县城)、瓦甸驿(今赫章县双平乡瓦店村)、乌撒驿(今毕节市威宁县城)、普德归驿(今云南曲靖市宣威市杨柳乡可渡村)、倘塘驿(今宣威市北部倘塘镇)、炎方驿(今曲靖市沾益区北部炎方乡)、松林驿(今沾益区花山街道南部松林村),到达交水(今沾益)至曲靖连接云南交通干线,乌撒道是明朝中央进入云南的主要驿路干线。明朝洪武二十四年(1391)起,自永宁(今四川叙永)至沾益州(治今云南宣威)设置邮传,由物资储运军站(堡)和递运铺舍两部分构成。云南境内在乌撒道上的设置有所不同,军站称堡、或军堡。根据史籍记载,各卫邮驿传递如下:永宁卫邮传:永宁驿、永宁站、司门铺、甘溪铺、滴水铺、乐安铺、双井铺、普市铺、新添铺、碗水铺、摩泥铺、雪山铺等。嘉靖年间永宁卫有城屯站铺官军6789户,15247丁口。普市守御千户所邮传:嘉靖年间领官军493户,1389丁口。赤水卫邮传:赤水站、落台站、阿永站、摩尼站、赤水铺、清水铺、阿永铺、阿落密铺、层台铺、木落铺、板桥铺、寅宾铺等。嘉靖年间赤水卫有城屯站铺官军5615户,33683丁口。毕节卫邮传:云南方向有毕节站、周尼站(在今贵州七星关区杨家湾镇)、丰乐铺、长冲铺(在今七星关区长春堡镇)、鸦关铺、云山铺、撒刺居铺、周泥铺、虎岭铺、平山铺、野马铺、乌蒙铺(在今贵州赫章县野马川镇)等,达今毕节市赫章县城附近;四川方向有威镇铺(在今七星关区观音桥)、迎宾铺(迎宾铺是古代毕节接待官员的地方,有学者考证,迎宾铺至花牌坊之间,是蜀汉李恢平夷庲降都督府旧址所在地)、木稀铺(在今七星关区八寨镇木樨村)等;贵阳方向有头铺(在今毕节市城附近)、二铺、归化铺等。嘉靖年间毕节卫有2885户,6641丁口。乌撒卫邮传:乌撒站、瓦甸站、黑张站、倘塘站、普德归站、沾益站、乾海子铺、腰站铺、箐头铺、可渡河铺、箐底铺、云开铺、倘塘铺、通南铺、来宾铺、十里铺、沾益铺、在城铺、二铺、泉水铺、青石铺、瓦甸铺、赤冈铺、水塘铺、黑章铺、冷水沟铺、莲茶铺等。万历年间乌撒卫有护卫道路和负责递运的官军3551户,8555丁口。乌撒道途经川、黔、滇三省,道路护卫和区域管控至关重要。明朝在乌撒道600公里陆路上置4卫1所,重兵镇戍,由贵州都司统辖管控,形成交通线保障和管理一体化。对乌撒道沿线川、黔、滇三省交界处的少数民族进行行政区划调整,分解控制土司势力,确保驿、站、堡、递运铺(驿站下设铺)等交通机构有效运转,保障了边疆重要战事的后勤供应。但随着时间推移,明代后期乌撒道沿线地区川、黔、滇三省相互掣肘,最终导致彝族势力在这一区域膨胀,交通道路梗阻,形成三省管控的弱化区。所以清代初期在这一区域进行了强有力的改土归流,实现乌撒道沿线的国家治理。三、明朝毕节卫右所治今何处

毕节卫(龙虎制作)明万历《贵州通志·毕节卫》记载,毕节卫建卫时下辖左、右、中、前、后五个千户所,明永乐十二年(1414)乌撒卫七星关守御千户所划归毕节卫,这时毕节卫领六个千户所。左、中、前、后、七星关千户所,驻地均在今贵州毕节市七星关区(原毕节县)辖境内,现未发现史籍记载右千户所驻地。毕节清代孙氏族谱记录:荣公“原籍江南应天府”,“洪武四年(1371)调北征南留守卫小旗,洪武八年调总旗,洪武十四年(1381)随军征乌蒙七星关守御,调毕节卫右所实授百户。”荣公生子英,英公生子雄,雄公生子礼、智、信。礼公“袭前职仍实授百户”,后积军功升毕节卫右所副千户、正千户,“明朝成化九年(1473)毕节卫城新建西定楼任管工千户”。该族谱没有记录毕节卫右千户所驻地在何处。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贵州乡试录》(原本藏于宁波天一阁)记载:钟朝用于嘉靖三十四年(1555)任毕节卫右所副千户。证实明朝毕节卫右千户所客观存在。根据明万历二十五年(1597)《贵州通志·毕节卫》、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毕节县志》等史籍记载:明朝毕节卫辖地,东抵赤水卫层台驿(明朝时赤水卫管辖地),北抵四川镇雄府地界。但毕节卫辖境没有连成一片,只在战略位置较好、有水田的地方驻屯军队。毕节卫管控区域,与芒部土司领地(今镇雄县境内)犬牙交错。查阅有关史籍,发现今天的云南省昭通市镇雄县泼机镇与中屯镇等地,属于明朝毕节卫管控区域,清代属毕节北里。因此,明朝毕节卫右千户所驻地,应该在今云南省昭通市镇雄县境内。

龙虎提供

龙虎提供明初,今镇雄为芒部府,明嘉靖五年(1526)改芒部府为镇雄府,清雍正六年(1728)降镇雄府为镇雄州。根据光绪十三年(1887)《镇雄州志》记载:清雍正七年(1729)清丈土地,镇雄州划分为10里,其中上南乐善里辖5个甲122个村寨,里所设在泼机。1952年在泼机设镇雄县第二区,辖1镇13乡。1961年改为镇雄县泼机区。1984年划陈贝屯归南台(今属旧府街道);划出中屯、齐心、头屯、青山、郭家河、柳林、平坝等7个乡,新建镇雄县中屯区。1988年泼机区改为泼机镇,今泼机镇下辖龙翔社区与张基屯、常松林、泼机、瓜娃、堵密、庙山、李官营、关门山、鹿角、大院子、摆洛、平天、亨地、老包寨等14个行政村。1988年中屯区改为中屯乡,2012年中屯乡改为中屯镇,今中屯镇下辖平坝、柳林、中屯、头屯、齐心、青山、郭家河等7个行政村。根据史籍记载,明初今镇雄县泼机镇二龙关(在镇雄县城东南)、镇雄县中屯镇头屯桥(在镇雄县城南部),都是从芒部进入乌撒道的要冲。明朝,毕节卫后千户所设在今贵州七星关区青场镇,主要任务守御泼机镇二龙关。有学者认为,守御中屯镇头屯桥的应该是毕节卫右千户所,驻地应在今中屯镇柳林一带。有人认为,镇雄大湾、母享、泼机、陈贝屯等地,也有可能为毕节卫右千户所驻地。笔者根据现有史料探析如下:

云南威信孙远方提供关于镇雄大湾:镇雄县大湾镇,曾是彝族土司陇氏驻地,陈立在今镇雄县人民公园的浮雕石大门就是原大湾土司的。镇雄大湾在《镇雄州志》《镇雄县志》中没有留下明朝毕节卫屯堡地名。镇雄县大湾镇玉田村者午寨孙氏云林公墓,咸丰四年(1854)立的墓碑序文说:“我始祖江南发派迁于云贵毕节后右所属镇地住于者午寨”。该墓碑序文,有人理解为“我始祖江南发派,迁于贵州毕节(右所),后来右所属于云南镇雄辖地,我们住于者午寨。”有人理解为“我始祖江南发派,迁于贵州毕节卫,后所、右所属镇雄辖地,我们住于者五寨。”因此,毕节卫右千户所驻地不可能在镇雄大湾。关于镇雄母享:根据光绪十三年(1887)《镇雄州志》记载:清雍正四年(1726)设镇雄营,塘汛近城南设白鸟、母黑(木黑)、母享、仁里、柳林、翟底河、张基屯、吴家屯(在今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青场镇)八塘。白鸟、母黑(木黑)、母享属僻壤,其余属孔道。东至管夷寨十五里与毕赤营石鼓坪汛接界,南至阿穴口八里与威宁州翟章坝(今赫章哲庄坝)接界,东南至后所十五里与毕赤营以角塘接界。根据200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名大词典》记载,贵州今七星关区生机镇、清水铺镇、普宜镇、阿市苗族彝族乡、对坡镇等地,明朝时均为永宁“八夷屯”辖地,清朝雍正年间,将毕节县赤水河北岸太康里划归永宁,永宁赤水河南岸“八夷屯”划归毕节县。镇雄母享东南是赤水卫前千户所、东北是赤水卫阿落密千户所,镇雄母享与明朝赤水卫管控区域接壤。在镇雄母享一带,没有留下明朝时“屯”或“堡”的地名。因此,毕节卫右千户所驻地不可能在镇雄母享。关于镇雄陈贝屯:陈贝屯,现为镇雄县旧府街道一个社区。根据2005年《云南省昭通市地名志》记载:陈贝屯,明朝洪武十五年(1382)至二十一年(1388)朱元璋两次派兵南征,后一队伍经毕节进入镇雄,在此屯田驻兵,首领名陈贝,故名。万历《贵州通志·毕节卫》、乾隆《毕节县志》等记载,毕节北里外2甲5伍中,包括陈贝屯伍。当时卫所机构人事配置,行政军事管理分为都司、卫、所、屯堡(伍)四级军事机构负责制。千户所由千户负责,屯堡(伍)由百户负责。查阅现有史籍,未发现关于陈贝屯为毕节卫右千户所驻地记录。镇雄县境内原毕节北里的军屯点,在200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名大词典》里只记录头屯、中屯、稍屯、柳林四处地名。陈贝屯是明初队伍由毕节进入镇雄的一个军屯点。镇雄陈氏族谱记载:陈贝屯是原陈氏祖先陈贝率军驻地,以此为名“陈贝屯”,在清代,陈贝屯是清军屯粮之地,设有下营、中营、营盘等。因此,毕节卫右千户所驻地不可能在镇雄陈贝屯。关于镇雄泼机:明万历二十五年(1597)《贵州通志·毕节卫》、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毕节县志》等记录毕节正北17屯堡:殷官屯、汪家堡(白果屯)、后箐屯、龙官屯、后所屯(吴家屯)、白鸟村、簸箕屯、李官营、张基屯、陈贝屯、上坝、小平坝、大平坝、头屯、中屯、稍屯、柳林。清光绪十三年(1887)《镇雄州志》与1987年《镇雄县志》等记载:清雍正七年(1729)镇雄州划分为10里,其中上南乐善里辖5个甲122个村寨,里所设在泼机。毕节正北这17屯堡有12个在原镇雄州上南乐善里,靠近今镇雄县泼机镇的有4个,即白鸟村(在今塘房镇)、簸箕屯(在今泼机镇)、李官营(在今泼机镇东)、张基屯(在今泼机镇东),其余在今镇雄县中屯镇柳林一带。镇雄县泼机镇东边是贵州七星关区青场镇(吴家屯),今泼机镇与吴家屯很近,中间就是重要关口二龙关。二龙关,是指泼机由北而南的白鸟河、吴家屯由南而北的青场河在这里交汇,注入七星河。毕节吴氏族谱记录:吴氏良弼公于洪武二十一年(1388)参与平定永宁等地土司叛乱,留守毕节与镇雄交界的二龙关。后累立战功,升毕节卫后所指挥,屯守二龙关,世居吴家屯。毕节聂氏族谱记载:聂兴协吴良弼守二龙关(百户),洪武十九年(1386)升千户,屯守毕节卫中所长春堡、何官屯一带。聂兴五世孙聂时,在乾隆《毕节县志》中记载为明朝千户。明万历《贵州通志·毕节卫》、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毕节县志》等史籍记载,毕节卫后千户所在今七星关区青场镇即吴家屯。清光绪十三年(1887)《镇雄州志》记载:清雍正四年(1726)设镇雄营,塘汛近城南设白鸟、母黑(木黑)、母享、仁里、柳林、翟底河、张基屯、吴家屯8塘;吴家屯哨,在城(东)南五十里。吴家屯,即七星关区青场镇所在地。当时,吴家屯塘、吴家屯哨,隶属镇雄营管辖。毕节卫后千户所守御二龙关,在今镇雄泼机镇一带的军屯点,应该属于毕节卫后千户所管辖。因此,毕节卫右千户所驻地不可能在镇雄泼机。

龙虎提供关于镇雄柳林:中屯镇是镇雄县城的南大门,属明朝毕节卫管控区域。从今天的镇雄县城出发,往南5公里就是平坝,过平坝就进入柳林。纳冲河,从北边坝口(岸上立有乾隆《毕节县志》记载的诸葛碑)进入平坝缓缓前行,把平坝逢中分成两大片,然后在南边与柳林交界的石关向郭家河奔去。郭家河,发源于镇雄乌峰金家场,自南向北流经乌峰、塘房、旧府、中屯、泼机等五个乡镇辖境,最后在中屯镇郭家河村出境,流入今贵州毕节市七星关区,是贵州乌江在镇雄境内的干流。翟底河,发源于贵州赫章小结构东山箐,经镇雄县以古镇、场坝镇流向中屯镇,到中屯镇后称翟底河,翟底河在中屯镇头屯村出境,进入贵州六冲河,到贵州息烽注入乌江,最后注入长江。柳林地势,南高北低,头枕花通山,脚踏纳冲河,左峙白岩脚,右依中田坝。古代,柳林是芒部(今镇雄)通往乌撒(今威宁、赫章等地)的要冲。明朝守御今镇雄中屯镇头屯桥的应该是毕节卫右千户所。理由如下:一是清光绪十三年(1887)《镇雄州志》等记载:明洪武十五年(1382)正月,设芒部卫指挥使司,随即设为芒部府,属云南布政司。是年秋,傅友德调指挥郑祥(安徽合肥人)在今中屯镇柳林花通山筑城戍守,此城称花通城或芒部城,明军班师后(郑祥为大理卫指挥),城废,今存遗址。明嘉靖五年(1526)改芒部府为镇雄府,设流官,在松林湾吗里(今旧府街道松林湾上坝)筑府城。嘉靖九年(1530)恢复芒部土司制度。清雍正五年(1727)改土归流,降镇雄府为镇雄州,在今镇雄县城所在地建州城。光绪十三年《镇雄州志》记载了花通城、吗里城、诸葛碑等古迹。诸葛碑,在城南十里坝口河岸上(在今镇雄县旧府上坝即纳冲河进入平坝处),世传武侯南征经此,树碑遗记年久,其文剥蚀不可读。在乾隆《毕节县志》中记载的诸葛碑所在地,即诸葛亮祭七星后与济火在杨家湾熬家坟包包结盟后返回成都途经上坝,后人立碑纪念的诸葛碑就在这里。镇雄城池由芒部卫城、镇雄府城、镇雄州城,再到今天的镇雄县城,即柳林花通城(或芒部城)是镇雄县城的前身。由此说明,镇雄中屯镇柳林一带具有文化沉淀。二是清光绪十三年(1887)《镇雄州志》等关于古道记载:自州城南,十里至仁里,十五里至柳林(稍屯),十五里至翟底河(中屯镇头屯桥),共四十里入威宁界(今赫章县境);由仁里分路,二十里至张基屯,二十里至吴家屯(今贵州七星关区青场镇吴家屯),连前共五十里入毕节界。明初,柳林有孔道(今有高速公路)通七星关(在今贵州七星关区杨家湾镇)。从古芒部越过翟底河头屯桥后,又有多条道路通达乌撒道沿线。由此说明,镇雄中屯镇柳林一带自古属云贵往来要冲。三是古代镇雄的八大景胜,有两处就在今中屯镇,即“平坝春耕”与“柳林春雨”,两处景胜都与农耕有关。平坝村因坝宽而平得名,一望平畴,盛产香稻,远近闻名。柳林村同样盛产香稻。桃花三月,走进柳林,青山绿柳,苍松翠柏,杜鹃争艳,春雨如烟,山水田庄,美如仙境。中屯、头屯、郭家河、陈贝屯、上坝等地,处处良田连片。站在花通山上,俯瞰良田千顷。由此说明,镇雄中屯镇柳林一带可供大量驻兵屯田。四是柳林有一处地名“营盘”,曾是明朝驻兵的营盘。有学者考证:明朝洪武年间,傅友德征南,自贵州境内进入滇东北,其部将屯兵镇雄南部,前锋防卫驻翟底河下游头屯,第二道防线在中屯,第三道防线,即指挥中心和后勤供给营寨,就在柳林,当时名为稍屯。郑祥扎营柳林,凭依雄峰险要,筑土城防卫。土城北通镇雄城南部关隘石关,在石关筑烽火台。石关之东,地势高险,视野开阔,依山临水,进可攻,退可守。“头屯”是从七星关(在今贵州七星关区杨家湾镇)进入镇雄(时称芒部)的第一军屯,遗址尚存,并且还留有屯军时的蓄水塘,后来叫水塘或莲塘。根据2005年《云南省昭通市地名志》记载:洪武年间,明军指挥傅友德的部将郑祥、常玉春等,率军从七星关(在今七星关区杨家湾镇)进入镇雄(时称芒部)扎下3个军屯,即头屯、中屯、稍屯。曾在今柳林中田坝筑花通城。头屯,是明军将领常玉春领兵在镇雄扎下的第一个军屯,故名。中屯,在镇雄县城南10公里。柳林,清代因柳树成荫,常集云多雨,誉称“柳林春雨”,古为镇雄州八景之一,以此得名。镇雄境内原毕节北里屯堡,在200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名大词典》中,记录了头屯、中屯、稍屯、柳林四处地名。由此说明,镇雄中屯镇柳林一带的战略地位非常重要。五是明万历二十五年(1597)《贵州通志·毕节卫》、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毕节县志》等记录毕节正北17屯堡,查对光绪十三年(1887)《镇雄州志》等史籍,有12个屯堡在今镇雄县境内,其中在今中屯镇柳林一带连成一片的有8个屯堡:陈贝屯(在今旧府街道)、上坝(在今旧府街道)、小平坝(在今中屯镇)、大平坝(在今中屯镇)、头屯(在今中屯镇)、中屯(今中屯镇驻地)、稍屯(在今中屯镇柳林)、柳林(今中屯镇柳林村驻地)。另据民间流传,中屯镇郭家河等地曾经也是明军屯田点。今天柳林村即密曾家营盘和旧府大湾大荒地营盘,均留下明朝屯军长达数百米的战壕遗址。两个营盘的战壕遗址相距约1公里。镇雄许氏族谱记载,始祖许官伏,江南起籍,二十四岁从军,随傅友德征讨云南,洪武十六年(1383)调防毕节层台,洪武二十一年(1388)调防(镇雄)上坝,洪武二十八年(1395)调防(镇雄)头屯,落业镇雄上南三甲头屯迤头山三皇庙庙脑堡。永乐二年(1404)被封为指挥之职。由此说明,明朝在镇雄中屯镇柳林一带重兵镇戍。综上所述,明朝毕节卫右千户所驻地,应该在原毕节北里柳林一带,即在今云南省昭通市镇雄县中屯镇柳林一带。以上初步探析,如有不妥之处,欢迎批评指正!原创作品,非经允许,不得转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