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诗词歌曲在声乐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贬谪文化对诗词的价值的影响 中国古诗词歌曲在声乐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中国古诗词歌曲在声乐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2024-05-17 00:3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中国古诗词歌曲是以中国古典诗词为基础,配合现代歌曲创作而成,其歌词内容来自于古诗词,但曲目唱法体现出现代化的特点。古诗词是中国古代文化骚客留下的文化财富,本身就具备极高的文化价值,古诗词歌曲的创作与发展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是传播古诗词文化的重要载体。声音教学中融入中国古诗词歌曲,可以强化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提升其文化素养、艺术品味,陶冶学生的艺术情操,提升其审美能力,因此探讨中国古诗词歌曲在声乐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中国古诗词歌曲应用于声乐教学中的价值

高校声乐课程中的教学曲目包括中外艺术歌曲、中外民歌、中外歌剧、创作类歌曲等,其中古诗词歌曲是中国艺术歌曲的重要组成部分。古诗词艺术歌曲既包含音乐知识,又包含文学知识,在创作方面体现出显著的专业性,内容更具文学性,格调高雅、寓意深刻,是声乐教学中不可取代的歌曲体裁。具体而言,其在声乐教学中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中国古诗词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丰富,涉及到文学、政治、民生等,其本身就有着极高的艺术价值;依托古诗词创作出来的古诗词艺术歌曲不仅继承的其文化价值,而且还通过声乐创作赋予其全新的表达形式。在声乐教学中融入古诗词歌曲,学生在理解、表演这类歌曲时,就必须深入理解歌词中所蕴含的深刻内涵及文化魅力,这个过程也是提高学生文化修养的过程。比如在学习黎英海创作的《枫桥夜泊》时,学生就需要了解原作古诗的创作背景、作者生平,体会诗人寂寞、孤独的心境,在演唱“姑苏城外寒山寺”一句时,“苏”字就采用弱高音的演唱技巧模仿古琴颤音,以表达出诗中悠远、孤寂的意境。

其次,丰富声乐教学内容。声乐教学包括基础性教学、歌曲演唱教学,主要以发声教学为基础。古诗词歌曲融入声乐教学后,教师需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内容。当代作曲家对于古诗歌歌曲的改编方式越来越多元化,古诗词歌曲教学也拓宽了教师的教学思路,比如古诗词中有“平上去入”的规律,在进行发声教学时即可结合这一规律进行练习,学生可以从全新的角度理解声乐发声技巧;再比如古诗词中通常句末押韵,可帮助学生更好掌握传统音乐的节奏韵律。

最后,提高学生的艺术品味。当代“00”后大学生更加喜欢流行音乐,因为这类歌曲通俗易懂,符合大学生的理解水平,而传统声乐作品于他们而言还有一定的距离感。然而古诗词歌曲以现代技法创作而成,典雅而不失通俗,再与格调高雅的诗词配合,将其应用于声乐教学中可有效提高学生的艺术品味。比如《白头吟》唱出女子为情所困的忧郁,从《阳关三叠》中可以感受到绵长的离别伤感,而《大江东去》充满了豪情壮志,《如梦令》又极具闲情雅致等。学生可以从这些古诗词歌曲中找到情感寄托,并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中提高其艺术品味。

二、中国古诗词歌曲应用于声乐教学中的基本原则

中国古诗词歌曲应用于声乐教育中需要遵循以下几个基本原则,才能将其作用充分发挥出来:首先,保留古诗词韵味。我国很多古诗词歌曲都有着极高的知名度,比如《离骚》、《阳关三叠》等,这些作品意境悠远,情感丰富,教师应用经典作品时要有意识的用古韵感染学生,既能够让学生感悟音乐风格的多样化,又能够激发学生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其次,以人为本。课堂教学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作用,古诗词歌曲应用于声乐教学也要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鼓励、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学习内容,保持持续的学习动力。声乐是一门比较抽象的技能学科,内容复杂,教师要充分考虑到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认知程度,针对不同的学生调整不同的教学方法,有选择的指导学生进行发声练习。再次,创新性原则。古诗词的创作年代与当代社会背景有着较大差异,即使现代作曲家按照现代创作方式创编歌曲,但与学生仍然存在一定差距。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对古诗词歌曲进行适度创新,把握好分寸,既能够保留古诗词的韵味,又能够拉近学生与古诗词歌曲的距离,提高教学效果。最后,形象直观。声乐技巧相对抽象,教师可以通过形象、生动的示范演唱将抽象的技巧具象化,帮助学生直观感受正确的方法,比如“提笑肌”的示范就是积极自然的抬起上口盖,或者通过“打哈欠”的方式帮助学生打开喉咙等,这些具象的处理可以帮助学生快速掌握正确的歌唱发声方法。

三、中国古诗词歌曲在声乐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根据上述分析中国古诗词歌曲在声乐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及应用原则,实际教学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将古诗词歌曲融入声乐教学中,以提高教学效果。

首先,深入分析古诗词歌曲的文本内容。声乐作品的文本即为音乐作品的形态,对于演唱者而言,准确把握歌曲的“词”、“曲”,有助于其更深入了解歌曲的基本内涵及艺术情感。但古诗词歌曲的“词”多创作于数百年前,曲由近现代作曲家们谱写,学生不仅要了解诗词创作者的创作意图,还要理解作曲家对诗词的理解及音乐的处理手法。因此声乐教学中融入古诗词歌曲需要引导学生深入分析文本内容,介绍诗词创作的历史背景、思想情感,理解其中的情感价值,领略古诗词的艺术魅力。在介绍“曲”时要让学生理解,作曲家是在对原诗词进行二次创作的基础上谱曲,其中包含着作曲家个人的作曲经验及审美,因此学生在演绎时要考虑到古诗词歌曲的完整性,避免过于追求片面的作品表现效果。教师则要平衡“词”和“曲”的关系,保证学生在理解歌曲风格、艺术内涵的基础上提高作品演绎效果。

其次,强化声乐演唱技能训练。演唱技巧是声乐教学的核心内容,因此要加强学生的演唱技能训练。演唱技能的训练主要包括呼吸、咬字及音律训练三个部分,其中呼吸训练是声乐学习的基础,也是歌唱的动力源泉。在演绎古诗词歌曲时,教师要加强对学生气息调节能力的训练,帮助学生更好的控制、运用气息,针对不同的古诗词歌曲采用不同的气息运用方法,以获得更好的演唱效果。比如在演唱《大江东去》时就需要通过“声料气不断”来表现出歌曲雄浑的气势,该作品原词为北宋词人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原词本就豪迈壮阔,尤其是“乱古穿空,惊涛拍岸”一句唱词,演唱时气息不可过满,才能呈现出声断意连、灵动流畅的效果。而《钗头凤》则是一首风格完全不同的歌曲,其原诗作者为南宋词人陆游,原词哀婉而深情,凄楚而缠绵,演唱时需要注意气息的连贯性,以呈现出近似于吟诵的效果,将“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的每个字都清晰的唱出来,仿佛在向听众讲述一段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精准的咬字可以提高声乐表演的表现力、感染力,因此在演唱古诗词歌曲时要加强咬字训练,按照“咬住字头、引长字腹、收住字尾”的原则发出清晰、坚实、响亮的声音。比如《枫桥夜泊》中,转折句“姑苏城外寒山寺”一句的咬字处理就十分重要,演唱“姑”字时弱进发音处理干净、清晰,而“苏”字则要强出字头,完成两个装饰音,再弱收,才能在准确演绎原词意境的同时清晰的唱准歌词。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加强唇、牙、舌、喉、腭等部位的功能训练,准确把握吐字行腔。此外,古诗词歌曲的教学还要注意韵律的训练,古诗词本身就具有格律严谨、节奏性强的特点,十分注重押韵、对仗,且古诗词的吟诵也乐感十足,诗意相和,意境悠远。因此声乐教学中要强化学生的韵律训练,启发学生体会诗词的抑扬顿挫、轻重缓急,为其演唱古诗词歌曲打下良好基础。

最后,编写古诗词歌曲教学校本教材。学校可根据自身的声乐教学定位、学生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的编写古诗词歌曲教学校本教材,为声乐教学工作提供规范化样本。校本教材的编写要有针对性,覆盖广泛,既要包含古诗词典,又要包含近现当代古诗词歌曲,内容全面精细,体现出渐进性、阶段性。编写校本教材时要做好资料搜集及考证,保证教材内容的严谨性、客观性。当然,编写校本教材对于声乐教师队伍的整体素养要求较高,教师本身要具备良好的文学修养,对中国古典文学有深刻认知,能够深度解读古诗词歌曲的艺术内涵,向学生准确传递其中所蕴含的民族精神及审美情趣。并且教师还要具备良好的歌唱语言修养,准确表达古诗词歌曲的字韵、字音,帮助学生正确掌握古诗词歌曲的演唱技巧,提高校本课程的教学效果。此外,校本教材的编写要能够引入入胜,内容不可枯燥,能够帮助学生体会其中的文学艺术气息,领略中国古诗词歌曲的艺术之美。

总之,中国古诗词歌曲是一个独特的音乐门类,它们是中国艺术独特美学价值及艺术价值的体现,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古诗词歌曲内容丰富,语言精美,意境唯美,内涵深刻,且其线条化的发展脉络都使其成为文化传播的最佳载体。古诗词歌曲具有稳定的艺术生命及高度的审美价值,与其他共时性声乐作品有着本质上的不同,将其融入声乐教学中提高了学生的艺术品味、文化素质。

作者:李小凡,渭南师范学院。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