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大调第二十五钢琴奏鸣曲“杜鹃”Op.79 Piano Sonata in G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贝多芬奏鸣曲op47 G大调第二十五钢琴奏鸣曲“杜鹃”Op.79 Piano Sonata in G

G大调第二十五钢琴奏鸣曲“杜鹃”Op.79 Piano Sonata in G

2024-06-26 18:1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贝多芬在1801年7月21日给出版社的一封信中写到:“请将这两首奏鸣曲(Op.78、79)分别出版。加入要同时出版,则请将G大调命名为“简易奏鸣曲”或“小奏鸣曲”。1801年11月的初版,标题就依照贝多芬的要求用了“小奏鸣曲”。由于在乐曲中可以听到杜鹃的叫声,所以这首《G大调第二十五钢琴奏鸣曲》Piano Sonata in G-dur Op.79 也称“杜鹃奏鸣曲”。 第一乐章,德国情调的急板,G大调,3/4拍,奏鸣曲式。所谓德国情调是指兰德勒舞曲风格而言。快活的第一主题之后,有柔和的琶音构成的经过部,然后出现D大调的第二主题。在呈示部的小结尾中,第一主题开始的动机如杜鹃的叫声。展开部首先以E大调唱出第一主题,接着展开开头的动机,左手越过右手的伴奏音型不断地奏出杜鹃的叫声。之后进入再现部。 第二乐章,行板,g小调,9/8拍,三部曲式。是仅有34小节的小品性质音乐,是一首优雅的歌曲风乐章,往往被比作“无词歌”,尤其特别让人联想到门德尔松的“g小调威尼斯船歌”。 第三乐章,甚急板,G大调,2/4拍,回旋曲式。回旋曲主题部分分成两段,前半段是弱奏,后半段是强奏。第一插部出题在e小调出现,是由回旋曲主题中的素材构成。回旋曲主题再现后,C大调的第二插部主题生气勃勃的奏出。最后回旋曲主题第三次出现时,伴奏是分隔精细的十六分音符。尾奏以回旋曲主题为素材,经过力度的几次变换之后做大的渐强,随之骤然减弱力度而结束全曲。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