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利亚之死,恐怕是斯大林政治生涯最后的杀招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贝利多久死的 贝利亚之死,恐怕是斯大林政治生涯最后的杀招

贝利亚之死,恐怕是斯大林政治生涯最后的杀招

2024-06-12 11:3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其一,此人业务能力实在太强

贝利亚做的两件事,令斯大林最为赞赏:第一件是结束20世纪30年代中后期那场灾难,第二件则是他在二战中的贡献。

1939年3月,内务部领导人叶若夫被解除一切职务时,苏联全国局势处在失控的边缘,这把火甚至烧到了内务部自己身上,人人自危;一些国家机关陷入瘫痪,最高领导人的统治根基都开始动摇。

斯大林需要有人站出来扭转局面,历史的惯性何其恐怖,但贝利亚抓住了机会,仅几个月便让轰轰烈烈的运动趋于平息,直接或间接由他释放的囚犯就多达120万人。这段往事想必大家已是非常熟悉,笔者在此就不做赘述了。

当然,贝利亚不是好人,在高层需要他出面搞镇压活动时,他从不手软,但俄罗斯历史学家列昂尼德·姆列钦在自己的著作《被解密的历届克格勃主席的命运》中下了结论:“历史学家们认为,贝利亚在镇压中的过错并不比莫洛托夫、赫鲁晓夫等人的过错大。”

而在二战中,贝利亚交出的成绩单几乎可以用“奇迹”来形容:他领导的内务部一边要粉碎德国侵略者的情报入侵,一边又要负责在战线后方重塑国家。

战争期间,他共主持修建铁路3570公里,公路4200公里,机场842个。苏联之所以能反败为胜,贝利亚少说要占两成功劳。虽然朱可夫等军事统帅对贝利亚苏联元帅军衔的获得很不服气,但从贡献来看,后者也并不是完全配不上。

因此在斯大林眼中,贝利亚首先是个实干家,有着惊人的工作能力和才华。

其二,斯大林间接阐述了贝利亚的“忠诚”

斯大林认为,无论是从贝利亚的性格还是做事风格来看,他恐怕都不会加入其他政治势力。这意味着后者的权势无论怎么扩大,也只会依附于最高领导人本人的权柄之上。也就是说,贝利亚想要在苏联权力核心中长青不倒,就务必保持对领袖的忠诚。

总而言之,斯大林对这位得力干将是无比放心的。然而临近政治生涯尾声时,这种动态的平衡被打破:斯大林需要一位合格的“接班人”,能够在他逝世后填满巨大的权力真空,团结领导层稳住局面,秉承他的政治路线,显然,树敌太多的贝利亚是无法胜任这一角色的。

此时,贝利亚在苏联高层中已成了“负资产”,他的政治生命便进入了倒计时。

1952年10月召开的联共(布)第十九次代表大会上,斯大林宣读了新一任主席团委员和候补委员名单。这份名单被公布后,现场的气氛顿时变得无比诡异。

会议结束后,赫鲁晓夫立马找到马林科夫,开门见山地问对方是否参与了名单的拟定。马林科夫则急于跟自己撇清关系:“我发誓,斯大林同志甚至都没有问过我对主席团人选有什么建议。”

而在其中,最受瞩目的调整无疑是针对贝利亚的,且其中针对性极强。

首先,贝利亚在名单上的位次跌了两位,排到他前面的两人中就包括掌握的实权十分有限、存在意义远大于实际意义的“红色元帅”伏罗希洛夫。此外,名单上的名字变多了,贝利亚最为倚仗的左膀右臂梅尔库洛夫和杰卡诺佐夫却双双落选。

不仅如此,贝利亚的政治势力遭到分割,身为克格勃前身的苏联国家安全部成为了直接向最高领导人负责的独立部门,内务部的统辖范围缩小了。

这些变动意味着颇受斯大林宠信的贝利亚并不在苏联下一个时代的政治规划之内,但令人玩味的是,斯大林的政治手腕向来凌厉,一番操作下来,贝利亚的权势并没有受到实际性的影响,他与马林科夫的政治同盟关系不是秘密,却也几乎没遭到任何打击。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在最高领导人身体状况急速下滑的最后几年里,马林科夫频频代替斯大林主持政府工作。但从斯大林对马林科夫的评价来看,后者似乎也不怎么入他的法眼。

曾有人委婉地问过,马林科夫是否能主持大局,成为“接班人”,斯大林则回应得干脆利落:“他不具备独立思考、提出建议的能力。”

原来在斯大林眼中,马林科夫是一名出色的组织者和很好的助手,但其能力也仅限于如此。也就是说,他与贝利亚的职能类似:只是用起来确实好用,但不足以托付整个国家。

那么问题来了:彼时贝利亚占据着极为显赫的位置,其掌握的权势足以对斯大林心仪的“接班人”产生影响,后者为何在如此紧要的时刻仍只做一些无关痛痒的敲打,而不是设法直接将其拿下呢?

笔者认为有这样一种可能:伟人往往高瞻远瞩,贝利亚最后的下场,恐怕也在斯大林的计划之内。

这一点其实并不难解释,答案就藏在先前的一句话里——贝利亚在镇压中的过错并不比莫洛托夫、赫鲁晓夫等人的过错大。

显然,对于苏联高层的每一位实权大佬而言,三十年代那场灾难都是羞于启齿的。在那个年代,想要避免被构陷只有一种办法——表现得比别人更积极,下手更狠。

此外,对于苏联时代的政治人物而言,政治声望是一笔巨额财富,甚至比能力更为珍贵。通俗来讲,有“黑料”握在别人手里是一件非常不得了的事情。

电影《斯大林之死》中描述了这样的逻辑:贝利亚曾用黑料向同僚们发出威胁,这使得以赫鲁晓夫为首的其他实权大佬决心联合起来将其铲除。电影情节看似荒诞,但这未必就不真实。

从另一方面来看,斯大林在最后的时刻显然有意降低贝利亚在苏联高层的地位,为自己的接班人选铺路。但客观而言,他并没有一举击溃贝利亚的把握和借口。相反,倘若强行下手可能会引起巨大动荡,从而导致无法控制的可怕后果。

反其道而行之,结果就大大不一样了:把贝利亚摆在显赫的位置上,让他有着操纵一切的权势。到了最后,他难免成为众矢之的。同时,其他人在争取最高席位的同时,慑于他手中的把柄,恨不得除之而后快。

历史的发展也正如这种推断一般:贝利亚被同僚们不惜一切地联手铲除,他的势力几乎被一夜清理干净,他本人也一定程度上成了各种镇压活动的“替罪羊”。从此,大伙儿只忙于瓜分权力,对那些不堪回首的往事默契地闭口不提。

此外,贝利亚的存在意味着权力的高度集中,他可以压制其他政治集团的势力;倒台后又会造成的巨大权力真空,能够打破既有的权力分配规则,为斯大林钦点“接班人”的上位提供便利——老谋深算的斯大林,将这位宠臣的最后一点价值都榨了出来。

显然,斯大林对苏联下一个时代的部署并没有结束:1952年10月,此前备受打压的朱可夫被重新进入权力核心,据说斯大林曾亲自召见。可还没等做出下一步安排,这位铁腕领袖便溘然长逝。

至于此举有何用意,斯大林心目中真正理想的“接班人”是谁,我们恐怕再无从得知。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