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强小戏骨电影《穆桂英挂帅》,毛主席说:十三岁的娃娃演得好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豫剧演员张素玉近况 最强小戏骨电影《穆桂英挂帅》,毛主席说:十三岁的娃娃演得好

最强小戏骨电影《穆桂英挂帅》,毛主席说:十三岁的娃娃演得好

#最强小戏骨电影《穆桂英挂帅》,毛主席说:十三岁的娃娃演得好|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0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曾经风靡一时的“小戏骨”系列,早已经是被“玩剩”的了,要追溯我国最早的小戏骨,拍摄于1959年的豫剧电影《穆桂英挂帅》必须算一个。和马金凤大师1958年上映的同名电影不一样,该影片全部由一群十几岁的娃娃演员担纲,真的很强。

“小戏骨”版豫剧电影《穆桂英挂帅》由中央新影纪录电影制片厂出品,河北邯郸东风区剧团演出。别看这不是豫剧的繁荣地河南的剧团,邯郸东风剧团在豫剧的发展与传承史上,一直有着很重要的作用,比如此次在影片中扮演穆桂英的胡小凤,被誉为豫剧北派的创始人。而在该影片中,反串出演杨文广的牛淑贤老师也相当厉害,她是豫剧大师陈素真的弟子,如今她的得意弟子吴素真,也是青年豫剧演员中的佼佼者。

再说回胡小凤老师和这部《穆桂英挂帅》拍摄的来由:1959年6月2日,刚满13岁的胡小凤首次为周总理汇报演出《穆桂英挂帅》(饰穆桂英),一举成名。周总理亲切地鼓励她说:“演得好!演得好!年纪很小,艺术很惊人。”并指示剧团到北戴河演出,让在那里避暑的党和国家领导人都看看“我们这些娃娃,都看看我们的新生力量”。

9月23日,胡小凤又为毛主席汇报演出《穆桂英挂帅》。毛主席非常高兴,连声夸奖胡小凤:“13岁的孩子演53岁的穆桂英,演得好!”当即指示剧团到北京演出,向建国10周年献礼。在北京,胡小凤等多次在中南海怀仁堂、国务院礼堂、人民大会堂、钓鱼台国宾馆演出,受到老一辈革命家的和接见;多次被邀请到中南海西花厅周总理家做客,到郭沫若家做客,到林伯渠家做客……

在老一辈革命家的亲切关怀下,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于1959年10月拍摄了由胡小凤主演的戏曲电影《穆桂英挂帅》,在全国引起极大反响。虽然此版《穆桂英挂帅》与马金凤大师的同名电影次第上映,但在唱腔方面,确实有很多的不同,不似马派圆润,却自有一种悲怆与婉转,当然,演员们毕竟都是娃娃,唱念做打不能要求太高。但是能够拍成一部电影,已经是勇气可嘉,也是机遇幸运。

再说下豫剧《穆桂英挂帅》,是豫剧的传统剧目,又名《老征东》、《平安王》、《杨文广夺印》等等,这个故事详见于明朝的《杨家府世代忠勇通俗演义》。故事讲述的是,佘太君归郡数载,思念朝阁大事,命曾孙杨文广、杨金花兄妹进京探事。适遇辽东安王打来战表,宋王率众文武校场比武选帅。

眼看帅印落入兵部尚书王强子王伦之手,文广兄妹不服,下场比武,刀劈王伦于马下。寇准保奏,宋王盘问其身世,方知为杨门之后,赐帅印,命回郡点兵。穆桂英久离戎马,不愿出征,佘太君激励勿慰,方接帅印。

所以,在整部《穆桂英挂帅》大戏中,有多段精彩的唱段,比如“家住在山东”,比如“我未开言心如焚”,比如“院门外三声炮”。该剧帅旦应工,以唱见长。“出征”一场的“辕门外三声炮”唱段,长达百句,脍炙人口。作为戏曲爱好者的战台烽,推荐大家有时间多感受下豫剧的风采,这部《穆桂英挂帅》,感兴趣的朋友也可以找来看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