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流行病学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调查传染病感染来源的方法有哪些 描述流行病学

描述流行病学

2024-07-12 18:4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描述流行病学的主要内容为描述疾病在人群、时间和空间(地区)的频率分布。通过种种分析,不仅对于疾病的分布有个清晰的认识,同时亦可了解环境条件与疾病的关系,从而指导进一步研究的方向和途径。这种方法常用于寻找病因和估价防治措施的研究上。它是分析流行病学的基础。

描述流行病学的基本方法是以某条件、特征或变量来分组,然后测量疾病的频率分布如发病率、死亡率等。这些条件、特征或变量,在时间上可用人为的单位分为年、季、月、旬、周、日、时等分组; 在地区上按不同的地区、环境,如国家、地区、城乡、经纬度、海拔高度、地形等分组;人群可按年龄、性别、职业、文化程度、经济状况、民族、种族、居住条件、生活习惯与嗜好等来分组。资料来源可以从收集有关的记录资料,如人口统计资料、传染病登记和报告资料、医院病历以及个案调查等,也可通过普查或抽样调查来收集资料,还可以通过长期定点的纵向调查来获得资料。

1. 疾病在不同人群中的分布:疾病在不同人群组中发生的频率不同。不同人群组疾病分布的研究有助于了解影响疾病分布的因素。

(1) 不同年龄组人群的疾病分布: 各种疾病的年龄分布是不同的。同一疾病由于不同年龄组的易感程度、卫生生活习惯以及活动范围等不同,疾病的分布也不同。如果人群通过隐性感染或预防接种获得了稳固而持久的免疫 (如甲型肝炎、脊髓灰质炎、流行性乙型脑炎等),则该病的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下降,此时疾病的年龄分布多集中于儿童。

细菌性痢疾的发病率以幼儿为最高,这在很大程度上与幼儿的生活特点和卫生习惯不良有关。

一般言之,当一个病引入一个新地方并造成流行时,往往无分长幼,皆易感染;如果一个病经常在一个地方存在并反复流行,新患者当然以婴幼儿为多。

恶性肿瘤的危险性一般随着年龄的升高而升高,可能因为致癌因素的作用需要长期积累以促使细胞突变。但有些癌的好发年龄为青少年或儿童,如美国和加拿大白血病的死亡率以幼年儿童为高,骨瘤死亡率则以青少年为高。研究年龄与肿瘤的关系,对了解肿瘤发病机制是有意义的。

(2) 不同性别人群的疾病分布:描述疾病的性别分布,一般是比较男女的发病率、死亡率等,有时也可用男女的比值来表示。

很多疾病的发病率是男多于女,如钩端螺旋体病、疟疾、鼠疫、森林脑炎等,这是由于暴露于致病因子的机会不同所致。有些疾病是女多于男,如胆石症、胆囊炎、乳腺癌等,这可能与解剖、生理或内分泌有关。许多疾病的男女差异目前尚难解释。

(3) 不同职业疾病的分布: 不少疾病的分布与职业有关。畜牧人员与兽医易患布氏杆菌病; 皮毛加工者和屠宰工作人员易患炭疽; 农民感染血吸虫病、钩端螺旋体病、钩虫病的机会较多;某些矿工易患矽肺;接触放射线或苯的职业者易得白血病;接触煤焦油易患皮肤癌;有些接触苯胺染料的工人易发生膀胱癌。

(4) 不同民族或种族的疾病分布: 不同民族或种族疾病的分布可有不同。例如,马来西亚居住着三种民族,马来人淋巴瘤较多,印度人口腔癌高发,中国人则以肝癌和鼻咽癌常见。犹太男孩均割包皮,犹太妇女宫颈癌患病率低于其他种族。中国东北大骨节病流行区,朝鲜族患病率远远低于汉族,可能因生活习惯不同所致。

(5) 家庭成员的疾病分布:家庭成员过着共同生活,接触最密切。因此,一些传染病如病毒性肝炎、细菌性痢疾、肺结核等,在家庭中易于传播而表现出家庭聚集性。有些肿瘤如乳腺癌、胃癌、鼻咽癌,以及精神分裂等疾病,也表现有家庭或家族聚集性,但不如传染病那样明显。家庭聚集性有时与遗传因素有关。

一个传染病受到接触程度影响的大小可以从该病在家庭中的发病率与该病在社会中的一般发病率的比较结果看出。家庭成员虽然过的是共同生活,但男女老少的发病率不相同。常用家庭二代发病率来分析家庭成员对某病的易感性,研究某病的传染性和评价预防措施的效果等。根据不同身份成员的引入率研究何种成员最容易将传染病带入家庭,并最易从何处带到家庭来。例如,病毒性肝炎最易由托幼机构的儿童带入家庭; 农村中的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最容易由学龄儿童自学校带入家庭。

(6) 托儿所、幼儿园和学校儿童疾病的分布:托儿所和幼儿园是易感儿童集中地,他们之间接触密切,一旦传染源传入,易于引起流行。幼儿易患的各种传染病(常见的为水痘、腮腺炎、细菌性痢疾、病毒性肝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麻疹、白喉、蛲虫病、砂眼等)均可在托儿所、幼儿园中流行。因此,防止传染病在托幼机构发生和传播是卫生防疫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日托的儿童每日与家庭和社会接触,带病入所或带病到家庭的机会均多。全托的儿童亦应注意防其在周末带病回家并在周始带病入所。当托幼机构有传染病流行时,应立即采取隔离消毒等措施,在此期间不可接受新儿童入所。新儿童入所时,应持健康证明,防止带病入所。托幼机构不宜过大,人数多则带病入所的机会亦多,传染病流行时疫势亦大。人数多可设分所,互不往来。托幼机构的工作人员应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凡患结核病、病毒性肝炎、细菌性痢疾或白喉的患者,以及伤寒带菌者等,应暂时调离托幼机构。

儿童从家庭走进学校就加大了暴露于各种传染病的机会,而他(她)所接触的人群是易感性高、传染病最易发生流行的人群。学校传染病的发生受着许多因素的影响,如社会中的流行情况、学校的大小、学生集体免疫水平、学校的卫生设施及防疫措施等。学校有传染病流行发生时,传染病有被学生引入家庭的危险;农村中村与村之间传染病的传播,常通过小学生而实现。因此,应提高学生的集体免疫水平,加强卫生宣传,采取卫生防疫措施,预防传染病在学校中流行。

2. 疾病的时间分布;疾病在一定时期内的分布是有变化的,特别是传染病,其变化更为明显。一些慢性疾病如肿瘤,在短时间内看来有一定稳定性,但从较长期观察可看到其变化趋势。分析疾病的时间分布,对于判断疫情的趋势、了解疾病的某些特征、进一步研究病因等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1) 长期变异:指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某些疾病在发病率上或病情的严重程度上,或二者同时发生变化,甚或自然终熄。

几十年来某些国家肝硬变的死亡率曲线同酒 (折合成酒精)的消费量的曲线是平行的(图1)。认为喝酒可能是肝硬变的一项病因。中国许多地区调查表明胃癌有增加的趋势。以上海市为例,胃癌1963年发病率为18.54/10万、死亡率为19.69/10万;1976年分别为37.95/10万和38.54/10万(图2),胃癌增加的原因不清楚。肺癌在近几十年的增多,则以吸烟者增多和大气污染渐趋严重来解释。

图1 1900~1963年英国肝硬变死亡率与每人每年酒精消费量(自M.Terris,1967)

图2 上海市1963~1976年胃癌死亡率

近几十年来,细菌性痢疾发病率上升而病死率下降,轻型病例及带菌者增多,发生明显的变迁。这主要是菌型的构成有很大变化,宋内和福氏痢疾不断增高,而志贺痢疾明显减少。这可能由于前两种菌型在外界抵抗力较强,它所引起的病例轻型居多;而志贺菌在外界生存能力弱,它所引起的临床症状较重,易于发现及时予以隔离治疗等。近百余年来,猩红热的病死率一直在下降,但发病率并无变化。有些疾病由于有了有效的防治手段,其发病率已逐渐下降,有的被控制在相当低的水平,如脊髓灰质炎、麻疹、白喉等; 有的已经被消灭如天花。但同时也有些疾病在长期观察中有明显上升趋势,例如病毒性肝炎、肺癌、精神障碍等。

(2) 周期性流行: 周期性是指传染病经一定周期发生一次大流行。有些传染病发病率的起伏不是年年一致的,一次流行出现之后,随着1年或数年内仅有幅度参差不齐的小起伏,然后再来一次显著的高峰。出现周期性的疾病往往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①流行的起伏主要受人群免疫水平升高或下降的影响;②人口较多的地区,如都市,经常有该病种存在,不须自外地输入; ③传播机制容易实现,人人经常有同等被感染的机会;④没有特效的控制措施或有而未用。周期性流行主要是一些呼吸道传染病,如猩红热、水痘、百日咳、流行性感冒等。

周期性的周期长短不是固定的,而是可以改变和消灭的。例如,过去城市麻疹的周期性表现很明显,随着麻疹活疫苗的广泛应用,目前许多城市已改变了麻疹周期性流行的面貌。天花原来也有周期性,实施普遍种痘,天花就不发生了。

了解和研究各种传染病的周期性变化规律,可以提前做好预防工作,以利于控制疾病的流行。

(3) 季节性升高: 某些传染病在一定的季节内呈现发病率升高的现象,例如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在冬春之交,流行性乙型脑炎在夏秋之交,流行性出血热在秋冬季,疟疾在秋季,霍乱在夏季,伤寒在秋季等。各病的季节性升高主要由于该季节存在着有利于该疾病传播的因素。

虫媒传染病的严格季节性主要与吸血节肢动物的寿命、数量、吸血次数、活动能力、媒介体内病原体的发育和致病力等有关,而这些又都直接受到温度、湿度等的影响,如疟疾、丝虫病、流行性乙型脑炎、鼠疫等。

肠道传染病多见于夏秋季,其原因一般认为: 气温较高,某些细菌在食物或水中(如E1 Tor型霍乱弧菌)易于生长繁殖,易造成感染;夏季地面水、井水的污染机会多,加之饮用生水的频率和数量大以及生吃瓜果的机会增加等。

还有许多疾病季节升高的原因未搞清楚。如同为呼吸道传染病的麻疹、白喉、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其季节性不完全相同;百日咳没有一定的季节升高;流行性感冒的流行也不一定与冬季有关系。

某些病的季节性升高虽还不能一一得到解释,但这问题是值得研究的,因为通过这种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影响季节性升高的原因及有利于实现传播机制的因素,从而采取更有效的防治措施。

3. 疾病的地区分布:疾病在世界各地区的分布不完全相同,有些病只限于某些地区,有些病虽然全世界都有,但各地区分布的数量和流行发展动态却有区别。不同地区疾病分布的研究是流行病学的重要方法。通过这些研究,阐明分布不同的原因,这对防治策略的拟定有帮助。研究此项问题者特别需要有医学生态学观点。

疾病的分布资料可以按不同人群或时间绘制出其地区分布图称为疾病分布图,例如肿瘤死亡世界分布图等。用标点代表病例标记在地图上以说明疾病的地区分布的称为标点地图。不同时间的标点地图还可以说明其时间的动态。它有助于流行病学分析。例如Snow于1854年用标点地图来分析霍乱与水的关系。又如用这方法分析了Burkitt淋巴瘤与昆虫媒介的关系。

对于病因不明疾病,可以通过不同地区疾病发生频率的比较,以及环境因素、社会因素的比较,可能获得有关病因的线索。如果对于一些病的原因已有了一些线索或假说,那就可以通过因素不同的地区、或因素相同但暴露程度不同的地区的发病率的比较来证明或否定这些线索或假设。

不同地区疾病分布的不同,有的是容易解释的,有的目前不易解释。寻找疾病分布不同的原因可从三个方面着手:居民的特性,致病因子的特性,环境。各因素可单独发生作用,或者在更多情况下联合发生作用。如果疾病的发生确与当地环境的固有因素 (如理化因素、生物因素)有关,可出现下列特征:①当地不同种族的发病率均高;②同种族居住于别处者患病不多;③外来居民经一定时期后同样发病;④当地居民迁出后发病降低;⑤动物可能有类似病症。一般认为上述五点是判断地方性疾病的依据。

(1) 地区和国家之间疾病的分布: 不少疾病在世界各个地区或国家间分布极不均匀。黄热病呈地方性分布于南美和非洲;各类肿瘤既是普遍分布于各国,而又是相对集中于某些地区,有些肿瘤高发区与低发区之间相差明显,发病率(或死亡率)相差倍数可高达数百倍。

世界各地肿瘤高低发区发病率差异(男35~64岁组)

肿瘤高发地区发病率(1/10万)低发地区发病率(1/10万)相差倍数鼻咽食管胃结肠肝肺乳腺新加坡(中国人)中国(阳城)日本(宫城)夏威夷(中国人)莫桑比克英国(利物浦)南非(纳塔)35.9784.8164.156.7164.6149.92.5日本(宫城)以色列(非犹太人)美国(内华达)罗得西亚日本(冈山)尼日利亚加拿大(阿尔伯达)0.200.9014.101.900.803.800.10179.5872.011.629.8205.839.425.0

世界各国或地区的疾病分布很不一致,形成了不同的“病谱”。当两个地区或国家的地理生态学特点相似时,则出现“病谱”类型也相似。以不同肿瘤的发病率所构成的“癌谱”为例,英格兰、威尔士和苏格兰很相似,都以肺癌、乳腺癌发病率高而鼻咽癌、肝癌发病率低。日本与智利相隔重洋,但其“癌谱”很相似,故有“日本-智利癌谱”之称。

(2) 国家内疾病的分布:在一个国家内,疾病的分布亦很不同。中国的血吸虫病有较严格的地方性,分布于长江以南13个省市区,因为南方的气候条件适合于中间宿主钉螺的孳生;森林脑炎分布于北方森林区,因为那里的条件适合于森林蜱(媒介)的生长繁殖。食管癌是许多地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但在各地区分布不一致,河南、河北、山西三省交界的太行山区,尤其在太行山的南段发病最高;而鼻咽癌以广东发病最高,也是世界鼻咽癌的高发区。食管癌和鼻咽癌的高发原因在研究中。

(3) 疾病在城乡的分布: 疾病在城乡的分布各有其特点。城市人口多、密度大,交通频繁,人口流动很大,一些传染病被带入城市的机会多于农村。传播亦迅速。呼吸道传染病如水痘、百日咳、链球菌感染等终年不断发生,并往往形成周期性流行。城市给水设施及监护系统比较严密,卫生设施较好,肠道传染病经水传播的机会较少,即使发生亦易得到控制。

农村与城市不同,而农村与农村之间也不相同。交通不便的农村,病种被带入的机会较少;带入农村之后,在村间传播也比较迟缓。传染病在农村内传播的速度取决于:①村内人口的密度;②村民接触的机会;③村民集体免疫水平。农村里流行发生之后,集体免疫水平较易维持,因仅靠婴儿的出生而降低集体免疫水平,很少有自外移入易感者的机会。这是农村疫病流行较少的另一解释。村间隔离是控制农村疾病流行的有效措施。农村卫生设施较差,肠道传染病如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等都是农村的重要问题。另一些传染病如血吸虫病、钩端螺旋体病、疟疾、丝虫病、钩虫病等,也是农村中的重要问题。

某些肿瘤城乡差别亦显著。以上海市1973~1975年肺癌死亡率资料分析,城乡差别明显,而且有一定规律,即肺癌死亡率最高的是市中心区,由此向周围递减,与市区接壤的四个县(上海、嘉定、宝山、川沙)其次,而最低的是远离市区的六个县。提示工业废气、废水、废渣污染与肺癌可能有关。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