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向“教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课程的合理性是什么意思 指向“教

指向“教

2024-04-15 06:1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一个完整的课堂教学评价包括学习目标、评价任务、评价实施和评价工具四部分(图1),其中评价任务包括任务情境和具体任务,这里的具体任务包括怎样做、做什么和做出什么,评价工具包括评价量规和记录工具。

也就是说,一个完整的评价,要从学习目标开始,分析目标的取向,根据目标设计评价任务,同时考虑谁来实施,什么时间实施,实施的手段和方式有哪些,最后怎样评价、评价的标准或量规是什么,记录在哪里,有什么用途等等。本文主要讨论如何根据学习目标设计评价任务。

图1 课堂教学评价的组成

评价任务的设计过程

2.1 分析学习目标,确定表现标准

高质量的评价来自清晰、明确的学习目标[1]。设计评价任务首先要分析学习目标的类型,不同类型的目标设计的评价任务也是不同的。如果说学习目标是到达的最终目的地,而表现标准会告诉你什么时候抵达目的地[2]。所谓表现标准,就是当学生达成学习目标的时候,会有什么样的回答、行为、作品、方案等呈现出来,它们各有怎样的表现或标准可以作为测评的证据。例如知识学习目标中的理解类可以表述为:用自己的话解释(概念或术语);举例说明什么是(概念或术语);使用(概念或术语)来分析一种情况或解决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目标常用枚举法列出通常表现来确定成功标准;而能力目标一般从认知、动作技能、行为表现及成果等维度来设计成功标准。

以初中生物学“传染病及其预防”一课为例,制订的学习目标和表现标准见表1。明晰学习目标的要求,确定学生掌握学习目标后的行为表现,是设计评价任务的基础和前提。所以在确定学习目标时,要求目标要具体、可测量、可评价就是这个道理。

表1 “传染病及其预防”一课的学习目标、表现标准及评价任务设计

学习目标 表现标准 评价任务 目标1.分析常见的疾病,区分不同类型的传染病,归纳出传染病的特点。 1.准确说出表格中的疾病类型:传染病及非传染病,并说出原因;2.归纳总结出传染病的两个特点。 评价任务1:分析给出的常见疾病,区分哪些是传染病,哪些是非传染病,并说出原因,归纳传染病的特点,并找出病原体的寄生部位。 目标2.通过分析常见传染病实例,举例说明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1.指出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2.列举新冠肺炎、细菌性痢疾、疟疾、狂犬病等不同类型的传染病预防措施;3.归纳传染病的一般预防措施。 评价任务2:观课视频,分析新冠肺炎在人群中的传播过程,说一说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及相对应的预防措施。 目标3.通过学习传染病的相关知识,能够关注自己及他人的健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1.列举家人的生活习惯;2.分析生活习惯与传染病的关系;3.为家人提出“预防传染病健康生活指南” 评价任务3:调查并列举家人的生活习惯,分析哪些生活习惯有利于预防传染病,哪些生活习惯不利于预防传染病,尝试完成预防传染病健康生活指南。

2.2 依据表现标准,设计评价任务

学习目标和表现标准都明确后,要考虑怎样的情境任务能够达成学习目标、引出学生的行为表现,以便获得推断学生是否具备相关能力的证据。课堂上常见的评价包括纸笔测试和表现性评价,纸笔测试主要用以检测知识目标,表现性评价是让学生通过实际应用知识和技能来展现其掌握学习目标的活动。两种评价任务各有优缺点,一般地,纸笔测试易于操作,适合于检测一节课的低认知维度目标,而表现性评价则适合于检测一个单元(或学期)综合性、高认知维度的目标。不同维度的目标应该设计不同的评价任务,低认知维度的目标设计的评价任务简单,高认知维度的目标设计的评价任务相对复杂,真实开放的评价任务利于学生去探索、发现,培养学生深层思维能力。

仍以“传染病及其预防”一课为例,其中目标2“通过分析常见传染病实例,举例说明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就是理解(含运用)维度的概念性知识,有必要将原先的评价任务修改为表现性评价:2020年1月,武汉发生了新冠肺炎,很多市民对防疫知识不甚了解,需要做一次网络演讲,假如你是一名医务工作者,你打算怎样设计这场演说?请你写一份书面报告,从传染病的病因及预防等方面在班内展示。这样的任务有真实的任务情境,有知识的建构,不仅能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还能让学生养成设身处地的思考与人合作、参与社会等品格。

2.3 为表现性评价任务设计评价量表

表2 设计的评价量表

要素 优秀(A等) 合格(B等) 不合格(C等) 传染病的病因 讲清楚新冠肺炎是由新冠病毒引起的;能够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通过空气或飞沫传播;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等特点。 能够说出传染病的部分原因及特点。 不清楚新冠肺炎的发病原因,也不知道传染病的特点。 传染病的预防 全面列举了预防传染病的具体措施,并解释这些措施的原理;从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三个方面进行总结。 列举的预防措施不全面;或者措施与原理不匹配。 不清楚预防传染病的具体措施,也不清楚预防传染病的原理。 内容的条理性与适切性 语言表达条理,思维清晰,能够联系生活实际,举例说明新冠肺炎的病因、传播途径及预防措施;有适当的肢体语言及受众意识。 语言表达欠条理,出现了内容前后不一致的现象,有肢体语言,但没有受众意识。 思维混乱,内容前后不连贯,没有肢体语言和受众意识。

设计评价任务需要注意的问题

3.1 评价任务要指向目标达成

评价任务要依据学习目标设计,同时要催生出丰富的评价信息,如果没有评价信息出现,我们就无从判断学生是否达成了目标,可见,评价任务要指向目标达成。评价任务不仅要与学习目标的内容维度相匹配,还要与学习目标的认知维度相匹配。例如依据上述学习目标2设计的评价任务2,假如学生说出了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及相对应的预防措施,就能够预示着学生达成了“举例说明”这一认知维度吗?学生是否可能仅仅记住了答案?可见,评价任务设计完成后,要反推可能出现的行为表现与成功标准之间的关系,确保评价任务指向目标达成。

3.2 评价任务要使学生清晰明白

不同年龄段的孩子的认知能力不同,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也有很大的差别,我们在设计评价任务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水平,评价任务指导语要清楚地向学生交代要求和条件,确保学生能够清楚地知道做什么,怎样做。如果用语言不能交代清楚,教师可以通过举例、动作示范、提供支架等形式给予辅助,评价任务如果叙述不清,容易导致教师不断提醒学生,干扰学生的学习和正常的思维,这一点特别需要我们警惕。

3.3 评价任务要引发学生深层思维

笔者在具体的备课和上课过程中,不断研磨目标和评价任务之间的关系,例如,为了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这一生物核心素养,笔者设计了学习目标3关注自己及他人的健康,评价任务由原先的“举例谈一谈日常生活中如何预防传染病”改为“针对生活习惯设计健康指南”。原先的评价任务是获取结论,然后利用结论解决问题,学习就停留在浅层思维,而修改后的评价任务是让学生像学科专家一样,运用已有知识,经历调查、分析、归纳和创造等探究过程,在探究中解决问题,建构自己的知识结构,这样的学习才凸显学科本质。

总之,评价任务是从学习目标到学习活动的桥梁。设计评价任务的过程就是进一步清晰学习目标,思考达成证据,选择学习方式的过程,确保学习目标在课堂中落到实处。评价任务设计好后,要将评价任务镶嵌到教学活动中,确保教学活动催生出评价信息,教师(学生)通过收集、研判、处理评价信息,确保教学活动是始终向着学习目标前进。

主要参考文献

[1]斯蒂金斯.促进学习的学生参与式课堂评价[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69.

[2]特雷西K.希尔.设计与运用表现性任务[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9:55,83.

来源 | 中小学老师参考,转载请注明出处。

延伸阅读:

北京四中校长马景林:考试只是教育评价中的一部分

崔允漷:学习评价存在哪些问题?|张志勇:“双减”背景下的“课堂”与“负担”

老师批改作业的100例精彩评价语言,直接可以拿来用!

成国黄:开展“十星级”教师评价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中小学教师个性化综合评价制度初探

李迅:评价学生要听懂学生的心声

我国首个教育评价系统性改革文件出炉:坚决纠正片面追求升学率倾向

中小学、教师如何对标《义务教育质量评价指南》?专家权威解读来了

教育评价怎么改?先从不再用分数给学生贴标签开始!

北大教授郑也夫:我评价学生不看绩点,要能自己找书读

教育评价怎么改?先从不再用分数给学生贴标签开始!

教师专业发展评价:怎么看?怎么办?

校本教研评价新范式

让花儿更美——基于课堂激励性评价的思考

用多维度的评价做梯子,让每个孩子都能摘到教育的果子!

温暖评价让学生更阳光

用激励性的评价温暖民办初中生的心灵

吴宾:教师怎样评价学生,学生才高兴?

改变教育,从这里开始——校长传媒(我们唯一的微信号xzcm888)

第一时间获取教育行业最新资讯和深度分析

分享“教师卓越发展智慧”与“学生健康成长方案”

有教育的地方就有我们

投稿邮箱:

[email protected]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