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雨西来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课程框架图片 法雨西来

法雨西来

2023-06-25 06:2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感谢】

《佛教思想史-法雨西来》课程,是根据喜马拉雅 闲者知无涯 老师的“新佛学金刚经”系列课音频所整理的文字资料。文字基础稿由群主【安端】及群友团队整理、校对提供。

群友团队名单:【安端】、周志华、王增惠、双林居士、兰花草

上线稿文字由群友 芦苇 整理、校对、提供。——【STONE的学习笔记】

本节课音频首次上线:2020-4-30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东晋的一百年结束了,从公元317年,衣冠南渡到公元420年晋恭帝服毒,差不多是整整一百年,佛教思想在这一百年中,深刻地改变了中国文化——“以武开始,以佛而终”,是这一百年最好的解说。

我们几乎是沿着译经家的脚步来讲述这个百年的。这是“人”在创造历史的史观,即——以人为历史节点,来讲述历史中人的经历,以及历史中人的思想。

“横看成岭侧成峰”,我们换一个角度,把佛教思想作为一个整体,作为一个整体的意识形态,来看一看佛教思想的自身,它来作为历史动因,在这个百年的传播中,它自身所经历的动力与困难——这是思想在改变历史的史观。一个是人在创造历史的史观;一个是思想在改变历史的史观。

佛教,它作为一种异域思潮,一种信仰,当它面对恢弘的中华文化和儒家文化的时候,是如何为信仰而辩护的呢?几乎所有的主流宗教都曾经到访过中国,有很多域外宗教,来中国的时间也都非常地早。早期到访中国的——佛教确实是最早的,但并非是唯一的!比如,波斯的琐罗亚斯德教——这是在公元六世纪,即公元500年左右,南北朝时期传入中国北朝的;

天主教的一支——景教,于公元635年,即贞观九年,被叙利亚的教士阿罗本传入长安。当然,这个不能算正经的天主教……因为,这支景教,在罗马教廷是被宣布为异端的,因为当地的发展受到了限制,才来到了中国,正赶上了贞观之治的盛世。啊……鼎盛时期,这个天主教的分支,在陕西一地就拥有基督教堂上百座。

几乎是与基督教同时传入中国的,还有伊斯兰教。那,伊斯兰教也刚兴,它就传入中国了。那,所有的早期宗教都来了啊!当时。大唐盛世,七七八八的教,传进来好几个。

后来怎么就都绝了呢?会昌法难!我们一说“会昌法难”,就是“灭佛”,其实,“会昌法难”不光是灭佛,都灭!统一都灭。除了伊斯兰教,还在西部几个民族中少有保留之外,其他,没有任何一个宗教独立地持续下来。而且啊,伊斯兰教在中国西部的保留,也并非是这个时期传入的原因。

中国陆陆续续来过这么多的宗教信仰,它们各自附带了其原生地的文化特征,但是,没有一个宗教,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什么相对的重要意义——佛教除外!这就让佛教显得非常特殊了,对吧?没有什么宗教能对中国文化构成什么相对意义,但是,佛教就不一样——它不光存在了,它的思想,比如“因果报应”,进入了中国文化的血液;它的理念——“不舍众生”,成为中国文化中,道德的基石。我们在谈佛教思想的地位和意义的时候,其实我们就是在谈中国文化的本身。

从宗教学的角度讲——佛教,它作为发端于印度的诸多宗派之一,对吧……印度不是就有一个佛教!各种外道,包括婆罗门教……很多!它能传播起来,并且在东亚地区,就是华人文化圈——中、日、韩以及整个东南亚形成这样的规模,最终并列成世界三大宗教,确实是一个奇迹。而这个奇迹的缔造者就是我们中国——是我们中国文化,推动了这个宗教最终取得了这个成绩,这个奇迹。

为什么说佛教能传到这个规模,是个奇迹呢?我们可以对比一下其他宗教的传播路径,来看看佛教传播的特点,我们就知道为什么会是一个奇迹。

佛教传播的特点是什么呢?它的特点是“没特点”!它的特点叫作“没有优点,全是缺点”!我好几年前看过一篇复旦的博士论文,讲这个佛教传播的各种理由,其实都没有到点儿上。它真正的特点就是“没有特点”。

佛教传播的第一个特点叫“松散”!如果“松散”叫作“优点”的话啊,它的第一个特点叫作“松散”。佛教的组织结构特别地松散,它松散到什么程度呢?它的组织结构松散到“没组织”。佛教是一个建制化宗教,它有建制化宗教的形式,但是它没有建制化宗教的纪律,它没有一个完整和严密的组织——佛教就从来没有过!就是,既没有全国统一性教会,也没有什么地方教会。

现在有全国佛协啊、地方佛协这种组织了,但是,这种组织的功能主要是——抬轿子!它并不具备像欧洲宗教这种统一教会的职能。

中国汉传的不同寺庙之间,最多是方丈和方丈之间有个师徒关系,对吧——我……这个庙的方丈是那个庙方丈的师父,顶多是这种关系,但是,庙与庙之间是没有统辖关系的。这点,汉传佛教,和日本佛教以及藏传佛教都不同,日本佛教就存在“本山”与“子寺”之间的关系,它有统辖关系——那,任何一个宗派都有自己的“本山”那就是“祖庭”;然后,统辖下属“子寺”,叫什么、什么分寺、国分寺……什么分寺。藏传佛教就更不用说了。但汉传佛教没有。

佛教传教的寺庙之间,它没有统辖关系,他们自己内部都互相管不了,何况对信众呢?佛教对于信众来说也是属于没有任何可控力的宗教。什么叫没有可控力?就是——它没有强制别人去信仰的那个权力,它不光没有这个权力,它还没有这个手段,对吧!你要有选择的权力——你有选择的权力,但是它没有强制你的手段,你说它让你信这事儿难不难?所以,第一个佛教传播的特点叫:松散。

佛教第二个传播的特点叫:随意。佛教的传播,它除了缺乏强制力之外,它还缺乏经济利益。即使,有一些对未来的,就,许愿式的经济利益之外,啊……都是许愿式的,佛教几乎不能提供任何眼门前儿能看见的实际利益。这就跟俗世的政治党派不同了——世俗的政治党派,一般是靠经济利益驱动的,对吧!你要驱使别人信仰什么主义,三个方法:暴 力、欺 骗,诱 惑——三者必居其一。但是佛教没有!它缺乏必要的经济措施去诱惑别人信仰。

佛教的传播,自始至终是和平的、说教的。总之很随意!主要的手段,就是靠“说”,像我一样——不停地讲。呐,佛教里也有教派除外啊——有一个教派除外,是密教。除了密教之外,佛教其他教派都缺乏有效的工具,只能靠“说”。

第二个叫“随意”;第一个叫“松散”;佛教传播的第三个特点叫作:教义有弹性。这是佛教区别于其他宗教的一个重要特点。佛教作为整体,它没有统一的,或唯一的经典。佛教的各教派都有自己所宗的根本经,就是——自己的宗经。有的教派还有好几本儿。但是,佛教作为整体来说,它是没有根本经的。哎……你不要说“金刚经”,“金刚经”也不叫“根本经”,那是“大乘中观学派”的。

对于佛教来说,凡是以“如是我闻”开头的,那都具有“圣教量性”……嗯,都是佛说,都有“圣教量性”。关于怎么选择,那权力就在你了。甚至到了鸠摩罗什大师,讲“如是我闻”的时候,直接就告诉你,所谓“如是我闻”,不过就是这么一说,你那么一听……怎么选是你的事——就完了。

佛教,而且它还拥有一个浩如烟海的经书系统。这个浩如烟海的经书系统,构成了两科庞大的体系,即——佛教神学与哲学。我们把佛教神学先抛开,单说佛教哲学。佛教哲学,它自身就是一个涵盖范围很大、很大的词,我们一直在讲的都是佛教哲学,神学我们没碰过。它几乎是一个东方哲学的大成——集大成者。对应西方哲学来说,几乎是主流的西方哲学派别,在佛教中都能找到对应的流派与之相应,包括唯物主义学派,也有!佛教号称是东方思想的武器总库。

总之,你想找到什么思想,你想找到哪样儿,你都能找到。在佛教神学里,有不同的神佛作为崇拜对象;在佛教哲学里,有不同的经典代表不同的思潮;在佛教历史里,佛教经历了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文化背景;而这一切,加在一起,又导致了佛教文学和艺术的不断变化——神学、哲学、历史都有不同,最后导致文学、艺术又有变化。这是什么?这是佛教四框架。

佛教四框架的内部——这四者之间,它们就是互相影响,始终处于持续的变化之中。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