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分钟读懂《学习之道》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读专业书的方法 十分钟读懂《学习之道》

十分钟读懂《学习之道》

2024-07-11 12:1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每个人都可以学好数学和科学

《学习之道》,基于一个鼓舞人心的观点,那就是,每个人都可以学好数学和科学。

有趣之处在于,作者芭芭拉.奥克利原本对数学一窍不通。她本是个视理工科为畏途的文学少女,大学读的是语言专业,工作后迫于需要开始学习理科。在学习过程中摸索出了一套方法,后来竟然凭此精通了多门理工学科,成了工程学教授。

这套方法,不止适合学习数学、科学,也适合其它学科的学习,甚至体育、音乐、诗歌、绘画。

方法都是相通的。

方法就是构建组块

学习,就像盖房子。

想要盖好这座知识的殿堂,最关键的过程就是“搭建组块”。

搭建组块,需要两个过程:一是短暂的学习期,这是“神经砖块”垒砌的过程;二是学习期之间的间隔期,这是“思维水泥”凝固的过程。 垒砌“神经砖块”,需要通过专注模式稳扎稳打;而“思维水泥”凝固时,则要停下来喘口气,开启发散模式,使其更有深度和创造力。

盖楼的过程,首先要从上到下,纵览全局,看到知识的宏观图景;然后,从下往上,不断建立和加固组块。由此引申出来,初读一本书时,先宏观浏览,看小节标题、总结甚至是课后思考题,然后再读细节。如果读不懂,可以通过别的书籍和教程甚至谷歌百度,换不同角度去看待和思考问题。在学习过程中,可以离开一会儿,例如去快走、跑步,留出无意识思考的时间。不要想一口吃成一个胖子,而是每天进步一点点。

怎样更好地构建坚实的组块

书中各种学习的具体方法,都是基于构建组块这个底层逻辑。

一、保证充足的时间。

因为要专注地构建组块,然后又需要留出时间让发散思维介入。如此循环往复,其实就是水滴石穿的过程。所以最需要的就是时间。

在时间的运用方面,一是最好做到尽早开始,因为即使休息,发散模式仍在后台工作,这样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二是不要拖延,可以通过正向的心理对照树立目标,建立有效的触发机制、找到一个合适的场所、给予积极的奖励,形成良好的习惯。克服拖延的一个很有效的方法就是只关注过程,而不是结果。这也是番茄工作法有效的原因。所谓关注过程,就是设定一个时间段,例如25分钟,避免评价,只沉浸在工作中。关注过程的好处是心里不累,因为完全获得结果可能需要很长时间,所以只需要日积月累、像愚公移山一样来做,不要急于求成。三是要规划出自由时间,这是给自己休息和奖励,更重要的是,用以滋养发散模式。而一点体育锻炼,可以取得意外的好效果。

二、培养良好的记忆力。

在数学和科学这样的学科里,记忆力竟然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花点时间记忆关键点,可以理解更加深入;锻炼记忆能力,可以加速组块的构建和宏观视野的形成;还可以锻炼创造力,增强记忆能力。好消息是,即使是普通人通过训练,也可以成为记忆冠军。记忆是有方法,也是在锻炼中逐渐增强的。记忆的方法,包括创造便于记忆的视觉图像、记忆宫殿法(很适合用于演讲内容的记忆)、比喻类比法、联想、编故事、编歌曲、编口诀等。另外调动多种感官有助于记忆形成,例如视觉、听觉、味觉、触觉、运动等。

还有一点很重要,要通过间隔重复、定期回访,把短期的工作记忆转移到长期记忆中去。不断揣摩推敲记住的知识,才能构建网络。而通过将小信息组块存入长期记忆,有助于形成对一个学科的宏观认识。

三、主动提炼组块。

在学习过程中,阅读时主动地提取内容、阅读后主动回想、自我测试、尝试独立解决问题,这一切都比单纯阅读的效果好得多。一个组块的形成,需要启动专注模式,对知识点进行理解,然后需要运用概念刻意练习,并通过重复、回顾不断固化组块。在这个过程中,不可避免要经历失败和困惑。困惑是正常和必需的,学习本来就是从困惑中摸索问题答案的过程;而练习就是让我们去经历失败。

这个过程,最好能先从自学开始,自学让自己引领自己,而且能追溯到问题甚至学科的源头,了解到学科多维而立体的一面。而且貌似“学得慢”的人,往往更能抓住根本。

在提炼组块这个领域,更为高级的是,从表象进一步提取,提炼出关键思想,抽象化形成一般规律,随后可以迁移到另一个领域。尝试理解其深层次的内涵,将抽象概念拟人化,通过比喻、类比的方式,达到能向5岁孩子解释的程度。这件事情值得一做,因为有时候理解其实是解释的产物。

四、组块间的迁移

在某个领域打造了坚实的组块,其实有利于其他学科的学习,即是所谓的触类旁通。而像诗歌等艺术类学科,也能促进科学的学习。像比尔.盖茨等世界领军人物,会整周地阅读,一次性处理不同方向的想法,让未及忘却的鲜活概念,彼此连接成网络,强化创新思维。

最后,说组块什么的可能有点高深,简单一句话,就是要给自己或者孩子时间,一步一步来。

读书 思想

© 本文版权归 GRACE成长日记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