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些史料上来看,诸葛亮躬耕之地应该属于现今的南阳还是襄樊?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诸葛亮躬耕于南阳 从一些史料上来看,诸葛亮躬耕之地应该属于现今的南阳还是襄樊?

从一些史料上来看,诸葛亮躬耕之地应该属于现今的南阳还是襄樊?

2023-12-11 07:5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原标题:从一些史料上来看,诸葛亮躬耕之地应该属于现今的南阳还是襄樊?

我们都学过小时候必备篇目《陋室铭》,其中有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这两句,很多人好奇诸葛亮当年躬耕之地到底是在如今的哪个城市?是南阳还是襄樊?

(一)南阳之说

关于诸葛亮躬耕地的历史资料,首先见于西晋陈寿的《三国志》。在这里面诸葛亮说“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就是因为这句话,历代学人对其“躬耕南阳”之说深信不疑。李白有诗:“赤伏起颓运,卧龙得孔明。当其南阳时,陇亩躬自耕。”刘禹锡有铭:“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王安石有诗:“邂逅得所从,幅巾起南阳。”等等,不一而足。后世人们又以这些诗人、作家们的诗词歌赋为依据,来进一步证明这个结论。

但是,陈寿《三国志》有个致命的缺陷,那就是只有纪传,没有表志。表可以记述一个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参与人等,志可以描述一个地区的行政区划、山川地理。《三国志》因为有了这些缺陷,那“躬耕于南阳”就显得有些所指不明了。 从目前掌握的情况看,最早记录诸葛亮生平事迹的年代应该在东西晋和南北朝时期。

再此之后,便是魏晋时期的文人王隐在其著作中对此事有所提及,比如在《晋书•李密传》载:(李密子)兴(安)有文才,刺史罗尚辟别驾。尚为李雄所攻,使兴诣镇南将军刘弘求救。兴之在弘府,弘立诸葛孔明、羊叔子碣,使兴俱为之文,甚有辞理。此外,在王隐的《蜀记》载:晋永兴中,镇南将军刘弘至隆中,观亮故宅,立碣表闾,命太傅掾犍为李兴为文曰:“天子命我,于沔之阳。听鼓鼙而永思,庶先哲之遗光。登隆山以远望,轼诸葛之故乡。”

展开全文

(二)襄阳之说

在王隐之后,另一人也对诸葛亮非常感兴趣,这就是习凿齿。习凿齿《汉晋春秋》有:“先主见诸葛亮于隆中。亮家于南阳之邓县,在襄阳城西二十里,号曰“隆中”。习凿齿《诸葛武侯宅铭》有:“躬耕西亩,永啸东峦,迹逸中林,神凝岩端。”习凿齿《与桓秘书》有:吾以去年五月三日来达襄阳,触目悲感,略无欢情。每定省家舅,从北门入,西望隆中,想卧龙之吟;东眺白沙,思凤雏之声;北临樊墟,存邓老之高;南眷城邑,怀羊公之风;纵目檀溪,念崔、徐之友;肆睇鱼梁,追二德之远,未尝不徘徊移日,惆怅极多,抚乘踌躇,慨尔而泣。”

所以,从以上材料来看,习凿齿是土生土长的襄阳人,他出生的时候蜀汉亡国仅54年,诸葛亮去世也只有83年,他是听着诸葛亮的故事长大的。他对襄阳的历史地理了如指掌,又多次去诸葛亮故居走访,因此他提供的资料最是真实可信。因此,《汉晋春秋》告诉我们,隆中在襄阳城西20里。《诸葛武侯宅铭》告诉我们,诸葛亮在那里躬耕陇田、常啸山林。《与桓秘书》又清晰地告诉我们隆中的方位和对应的景观。

实际上,自诸葛亮去世(234年)到北魏分裂(534年)这三百年间,有多位史学家对其躬耕地进行了记述。前有陈寿、王铨、王隐的近代、当代记录,中有习凿齿的家乡见闻,后有盛弘之、郦道元、鲍至的实地踏访,他们无一例外地指出诸葛亮的躬耕地就在隆中。这里面有人物、有事件、有人证、有物证,并且前后统一、相互印证,让人毋庸置疑。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