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为什么选择了刘备,而不是曹操或者孙权?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诸葛亮和孙权的重大功绩 诸葛亮为什么选择了刘备,而不是曹操或者孙权?

诸葛亮为什么选择了刘备,而不是曹操或者孙权?

2024-06-06 04:0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公元208年之前,曹操虽然在南阳与刘表、张绣、刘备等多次交战并取得胜利,但由于北方战乱,曹操始终没有精力或实力控制南阳郡或南阳的某一地区。南阳县。此时曹操只是阻止刘表入侵许都,所以不会给刘表带来麻烦。因此,曹操实际上并没有占据南阳郡的某些地方。

从襄阳或者邓县到许都有近300公里,是一个很长的距离。拖着一家子投靠曹操,需要跨越很多关卡。这对于诸葛亮这样的家族来说,是完全不可能实现的。

因此,由于地域限制,诸葛亮暂时不具备主动投奔曹操的客观条件。

其次,诸葛亮的野心非常明确。

1、诸葛亮的志向是远大的。

没有出家的诸葛亮,爱好广泛。他非常喜欢一首诗,并经常吟唱,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梁府吟》。这首诗很简单,讲述了春秋时期齐国的故事。两个桃子杀死了三个强者的东西。

诸葛亮正在为那个荒唐的世界而战,那么如何结束这样荒唐的事情呢?他提到需要齐国的丞相晏子。只有燕子这样的人,才会阻止齐国两桃杀三雄。诸葛亮经常唱歌,体现了他在乱世中想做燕子的愿望。

除了唱《梁父吟》之外,诸葛亮甚至将自己比作管仲、乐毅。管仲是齐国的宰相,他辅佐了当时实力并不强的齐国,成为了当时的第一霸主,而乐毅辅佐了弱小的燕国,几乎消灭了强大的燕国。当时的齐国。

通过唱《梁父歌》来表达自己要做一个像晏子那样的人,通过把自己比作管仲、乐毅来表达自己的志向,可见诸葛亮的胸怀博大,胸怀大志。也不是一般的烂儒生能比的。

2、曹操和孙权都无法给予诸葛亮更高的待遇。

到公元207年,曹操几乎统一了北方,曹操集团也几乎稳定下来。他麾下的将领和功臣,都已经就位了,除非有特殊的功绩,否则都是按部就班地做着自己的事情。

如果诸葛亮突然投奔曹操,他还有什么好地位呢?会允许他接替荀彧的位置吗?这是一件不太可能发生的事情。毕竟此时政权已经稳定了。一个新人不太可能被允许担任如此高的职位。顶多给他一个较低的职位,慢慢积累经验。

比如司马懿就是这样。他先是当了一名文员,后来慢慢步步高升。按照这个速度,估计诸葛亮还没升迁就已经死了,最终也就默默无闻了。

能成为诸葛亮朋友的人,天赋一定不低。即使他们的天赋不如诸葛亮,但他们在当时仍然是顶尖的人才。但到了曹操身边之后呢?顶多只是巡抚、巡抚之类的官职,并没有发挥出他们的才能。

投到孙权那边又如何?他会得到更好的治疗吗?这也是非常困难的。一方面,诸葛亮的弟弟诸葛瑾当时在东吴已经很受重视。作为弟弟,诸葛亮很难超越弟弟。这是孙权的用人策略决定的,不允许一方独大。维持均势的重要途径,所以孙权很难满足诸葛亮的要求。

另一方面,庞统曾投奔孙权,但并未受到周瑜、孙权的重用。最终,他不得不回到刘备身边,得到重用。可见,即使诸葛亮投奔孙权,也很难实现他的理想。

因此,无论是选择投孙权还是投曹操,诸葛亮都很难得到自己想要的位置。

3、诸葛亮认为南方的机会并不比北方少。

当诸葛亮的好友孟坚离开荆州北上投靠曹操时,诸葛亮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中国是士大夫,何必游历故乡呢?”这是诸葛亮对于北上的坚定看法。

孟健,禹州汝南人。他为躲避战乱来到荆州,遇见了诸葛亮。现在北方太平了,他想回到家乡。

诸葛亮感慨地说:“中国有很多有成就的士大夫,我们为什么要回家乡呢?”诸葛亮这话是什么意思呢?那就是,北方已经有很多人才了。当你去那里时你也可以这样做。没有成就。如果你留在这里,或许可以做点好事?

后来确实是这样。他们三人北上之后,始终没有进入权力的核心,而诸葛亮却被流传千古,成为了赫赫有名的宰相。

因此,诸葛亮认为北方确实强大,但机会较少。相反,他留在了南方,找到了一个有更大发展机会的地方。

所以他没有随波逐流选择曹操,而是最终选择了刘备这个有潜力的皇子。

可见,选择有时比盲目的努力更重要。

第三,结论。

可见诸葛亮没有投奔孙权,也没有投奔曹操,而是选择了刘备。地域限制只是表面上合理的理由。其根本原因在于,无论投奔孙权还是投奔曹操,诸葛亮都认为自己的才能找不到更好的工作。即使他上场,他也无法实现自己曾经的梦想,实现像燕子、管仲或者乐毅那样的机会。

弱小的刘备是他最好的选择。除了能够与刘备一起发挥最大的才能之外,刘备的为人之道、对待人才的态度也是诸葛亮最终选择的重要原因。不然的话,诸葛亮也不会和刘备一起去南阳郡。六年后,他决定参军。

如果诸葛亮这辈子没有遇到自己想要的贤主,恐怕这辈子都做不了官了。就像崔周平,甚至庞德功一样,最终是去山里还是森林里还是个未知数。

可见诸葛亮的选择是有意识的,目的也十分明确。少做总比浪费好。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