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客韵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说一段客家话要多久才能学会 《千年客韵

《千年客韵

2024-07-10 19:3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没有哪个民系,像客家人走过了那么漫长和艰险的道路。也很少有哪种音乐体系,像客家山歌那样,融汇了各大地域文化的特色与精华,又能创造与保持自己的风格。客家文化,也是这样的一种气质。有北方民歌的粗放豪迈;江南民歌的温和婉约。

江西 赣南山歌

演唱:袁大位

哥哥撑排下南京,竹篙点在河中心,

妹妹出门看大水,嘱咐哥哥要小心。

这首赣南客家山歌《下南京》,讲述的是外出的哥哥一直从赣州唱到南京,在从南京唱回来,给妹妹带了什么东西。一拿南京买的水粉,二拿南京买的红纱巾,三拿南京买的镜子……共有几十段。山歌是一种语言的升华,说话不够就嗟叹,嗟叹不够就唱起来了。

江西 赣南山歌

演唱:黄玉英

你嘀嘀啄啄系哪个?可系细妹你在斫柴?

你系涯细妹你就要应啊,涯喊错别人你就唔会怪。

因为客家人经常在山林里头一个人干活,与人隔都比较远,你在这个山头,我在那个山头,寂寞恐惧。所以听到对面有人在砍柴,客家人的砍柴叫斫柴,就会用这样的歌声邀请同伴跟他聊天。20世纪20年代,朱自清在谈到歌谣的风格时说:“客家歌谣的风格是缠绵曲折,念起来嫋(niao第三声)嫋有余情。”

江西 龙南山歌

 演唱:谢德明/陈红英

日头落岭哎黄皑皑,阿哥下河去放排,

东一篙来西一篙,打了黄鲢哎呀哎呀嘞,莫怨涯。

日头落岭哎快归来,哥想妹来妹想郎,

好比山中树缠藤,好比山中哎呀哎呀嘞莫怨涯。

福建闽西客家山歌的演唱高亢嘹亮、热情奔放、质朴纯真,比起艺术歌曲、民族歌曲等少了些技术的成分,多了些自然的因素。山歌唱法分为高腔、平腔、低腔和润腔。高腔男的称之为假声唱法,女的又称为喊嗓,特点是音质厚实响亮,穿透力强,一般用在歌曲的开头、结尾以及每一句的拖长音处。

福建 龙岩山歌

演唱者:李银兰/许开聪

落雨十三上楼棚,是涯天份也会晴。

天份就是自成,唔用媒人也会成。

天用落雨落大来,落了一出想开来。

老妹住在对面屋,等涯阿哥看真来。

如同客家山歌的千姿百态一样,客家情歌也是既含蓄又奔放。情歌里,男女之间的爱情缠绵如丝,甘甜如蜜,欲言又止,欲罢不能,千回百转,不能尽言:

开口想问妹心事,阿妹低头不搭讪。

走到潭边妹先讲,不好谈情不讲恋。

四川洛带位于成都东郊18公里处,这里是中国大陆最西边的客家聚居区。他们是“湖广填四川”移民潮中过来的,在四川是绝对的少数群体。由于地理与历史的原因,西南地区与中原文化差异较大。由于山水的阻隔,他们也与故乡断了音讯,“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他们更不知道,上世纪30年代罗香林发明了“客家学”,为自己的民系正名。

龙泉山啊像条龙,风水定地锦城东,

山上铺满常青树,千里平原桃花红。

根据当地人介绍,因为来到这个讲西南官话的地方,语言不相同。进城坐公交车,坐在后面,跟同伴讲客家话讲时候,坐在车子前面的本地人转过头来很奇怪看着我们:讲什么话?……因为客家话被当地人称为“土广东话”。所以早期来到这里的客家先民,进城的时候连客家话都不敢讲。

直到2005年第20届世客会在成都洛带召开,洛带客家的面貌才有所改变。在迎宾的红毯上,他们打出了欢迎的横幅“三百年终于等到这一天。”作为当地的客家人,看到这么多海内外的亲人过来,走在红地毯上,就觉得像是见到了自己的亲人,他们都激动得泪流满面。

无论是从生活的经验出发,还是从学术的视角来观察,洛带客家文化的存续都是一个奇迹。在物质文化方面,一种是遵楚俗,湖广人习俗,但是在另外一些层面,又保留自己的习俗。在意识的、精神的层面,客家人与当地人和而不同,同而不和。客家人到这来,由于受到当地语言腔韵的影响,声腔发展方面比较弱化了。但是客家山歌的文学特性和社会内涵,客家原乡有的,这边都有 。

洛带是广大客家地区的一个代表。客家山歌随着客家人的迁徙而流布天下,深耕密植,开花结果,枝繁叶茂。

贺州客家歌词:

客家妹子爱唱歌,歌声飞过九山坡。

东边唱来西边搭,南边唱出北边和。

在广西,贺州是真正的客家之乡,客家人占当地人口的四分之一。更难得的事情是,客家话是当地主要通行的语言。贺州客家主要由广东客构成。其次就系江西客和湖南客。但是广东客又以梅州地区比较多,其次是揭阳的揭西,当地人叫河婆客,第三个是河源客,所以贺州讲话有三种口音:长乐口音(梅州市五华县)、揭西河婆口音,还有河源口音。

在贺州,客家人做到了其他地方客家人难以想象的事情,他们推动客家话成了地方主流语言。有许多地名沿用了广东故乡的名字,比如有村子叫小河源。在客家人的家庭里,成员但凡不讲客家话的,就会遭到批评。

就在小河源,家家户户的牌匾上都有堂号,昭示祖籍,文气盎然,每逢春节,他们还有返乡祭祖。客家人崇先报本、谨遵祖训在这里体现的淋漓尽致。客家山歌也成为地方文艺的代表。这里的山歌,源自梅州,入乡随俗,腔调也硬朗了许多。客家话是贺州的市区的主流语言。客家文化在贺州市的主流文化。所以客家山歌就成了贺州市的主打的文化品牌。

你爱唱歌讲过来,一条去哩一条来,

三条去哩无条转,水督戏棚会衰台。

在原乡之外,到处都有客家人的身影。无论群居规模多少,他们都一直维系着自己的语言、饮食与山歌,这是他们的信仰。

客家山歌的“五句板”山歌是粤东客家山区广为流传的一种属于板诵兼有杂曲一类的说唱音乐。它有深厚的群众基础,是客家地区广大群众所喜闻乐听的一种艺术形式。

它的演唱形式生动活泼,唱中带说,说中带唱,偶尔说唱艺人还加上自己对人物故事的评论语言,更增添了说唱艺术效果。说唱艺术的喜、怒、哀、乐各种感情掌握着听众情绪,高潮起伏随着说唱人的变化而变化,常常一唱就能通宵不休。人们爱听爱唱, 家喻户晓。

五句板在旧社会也被为“竹板歌”、“乞食歌”、“叫化歌”,是乞儿歌的俗称。在旧社会演唱者多为走村串户、沿门托钵的乞丐,唱歌以乞讨食物,有“叫唤”“化缘”之意。建国后方被正名为“五句板”。

五句板山歌:夸老公夸老婆

演唱:汤明哲/张献云

女:do re mi 呀,

男:mi fa 个so

合:两人上台来唱歌。

女:涯就来夸涯老货,

男;涯就来夸涯的好老婆。

合:大家听了哟,饭都吃过多呐。

“五句板”的演唱者,手执四块竹板,有节奏地连迭打击竹板,以作前奏(每首歌后有间奏),旨在引起人们的注意,甚至聚集听众。客家山歌都是四句七言,而五句板是由五句组成的,一、二、四、五句的尾字都要押韵。有人称山歌是四句落板,竹板山歌就称为五句落板。在音乐唱腔上也是采用五个乐句组成,一般来说第一句的尾音是2,第二句的尾音是6,第三句也是6,第四句是1,第五句的尾音就是6。五句板调式大都是羽调式,个别是徵调式。它与语言紧密结合,充分体现以字行腔、以词带声、声为情役、以声传情、声情并茂的要求。听起来特别亲切感人。这种五句板是广东客家地区特有的一种曲艺形式,它别具一格,耐人寻味。

“五句板”歌词伸缩性强,容量大,擅长表现长篇叙事,每篇数十首至百余首不等,如《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牛郎织女》和《孟姜女》等,都是民间喜闻乐唱、传诵不衰的长篇歌。

五句板这种艺术形式,从前都是靠师徒关系来传承,当时因为这种竹板歌形式的盛行,在梅州的兴宁一带,一度还办起了竹板歌学堂,叫做忠义堂。那里的学生必须学会能够唱几多条传本,以前叫传本,就是唱是故事,每个故事唱完是两三个小时。在竹板歌学堂求学的人必须学会两样本领才能毕业:一是要唱会十条以上的传本。第二就是一定要学会对歌,能对答如流才能毕业。毕业以后的人起名都以满字为辈份。真正能获得毕业的满字辈的人也不多,总共没有二十个。

从嘉庆年间创办,到1949年解散,忠义堂持续100余年,这里敬奉关公,规矩森严,培养出一批优质艺人。后来跟随客家人西迁,竹板艺术也被带到广西等地。

(作者:陈菊芬,广东技术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教授)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