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残”课本的吴勇是谁?讲插图还得看从前,有一位大师永难超越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语文课本插图作者是谁 “画残”课本的吴勇是谁?讲插图还得看从前,有一位大师永难超越

“画残”课本的吴勇是谁?讲插图还得看从前,有一位大师永难超越

2024-07-12 03:1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甚至有很多网友说,这些画上的孩子,都像是得了病一样。

眼距宽、鼻梁低、眼角向上、耳位低,动不动就张口伸舌头。

典型的“唐氏综合征”。

当然,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画风,咱也不知道。

不过很显然,这并不能为大众所接受。

蒙羽也是大众之一。

这个时候,我们之所以没有了容忍度,根本原因在于这些插图所服务的对象:孩子。

大家都有孩子,都不想让孩子的审美被带偏。

所以此事一出,就瞬间火爆网络。

在蒙羽的印象当中,上一次课本插画被广泛关注,还是在十年前。

杜甫很忙。

不过那一次,大家都玩得很开心。

把个1300岁的杜甫,妆扮地千姿百态,分外妖娆。

而这个杜甫,正是一位非常有名的画家所画的。

严格来说,他画的也不是杜甫,而是他自己。

他以自己的形象,赋予了杜甫。

就像有人觉得前面那些课本插画,很像作者本人一样。

01

蒋兆和,1904年生于四川泸州一个没落的书香家庭。

他自幼跟随父亲学国画,16岁闯荡上海。

当时的上海,已然是国际化城市,中西合璧,思潮先进。

蒋兆和凭借扎实的绘画功底,在多家百货公司做装潢设计工作。

他大胆借鉴西洋手法,将设计成中国美术字,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1928年,蒋兆和结识徐悲鸿,并随其学艺。

1929年,蒋兆和的油画处女作《黄包车夫的家庭》一经展出,便引起巨大轰动。

从此,开启了他真正的绘画生涯,也开启了他关注底层民众的生涯。

抗战爆发之后,蒋兆和以画笔为武器,以绘画为载体,鼓励民众。

他既画受苦受难的百姓,也画勇于抗战的英雄。

那些年月,他画遍了中国社会的众生相。

尤其是他历尽心血而创作的长卷《流民图》。

《流民图》纵200厘米,横2700厘米,塑造了一百多个无家可归、四处流浪的劳苦大众形象。

画面中没有一丝炮火硝烟,也没有出现烧杀抢掠,仍然将侵略者给中华民族造成的国破家亡的毁灭性创伤揭露地十分彻底。

因而被称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人物画”。

此作展出后,多次遭到日伪当局的查禁和威胁,原作一度下落不明。

直到1953年在上海的一个垃圾堆里被人发现。

然而也只剩下了半部残片。

02

1952年,莫斯科大学礼堂要悬挂世界各国科学家画像,希望中国能提供李时珍和祖冲之的蓝本。

但是这两位历史人物,历来都没有画像蓝本。

画历史人物,找蒋兆和。

总理一句批示,这一任务便落在了蒋兆和身上。

蒋兆和对人物肖像极有研究,认为不仅有其社会特征,还有其职业特征。

李时珍既然是医学家,那么他就找个医生做参照。

找谁呢?近水楼台先得月,找自己的岳父。

他的岳父萧友龙可不是一般人物,京城四大名医,1955年被评为第一届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于是,“岳父版”的李时珍就画出来了。

各方审读意见,反响良好。

于是,蒋兆和又开始画祖冲之。

祖冲之是科学家,那么也应当以科学家为参照。

选来选去,他选中了著名气象、地理学家竺可桢。

竺可桢清瘦的面容和坚毅的眼神,恰好完美诠释了祖冲之的风骨意韵。

此后,蒋兆和又依此法,画了魏晋数学家刘徽、东汉天文学家张衡、医圣张仲景、唐代科学家僧一行、药王孙思邈、元代科学家郭守敬等。

可以说,我们历史课本上很多经典的人物画像,都出自蒋兆和之手。

1959年,蒋兆和在把亲朋好友参照一遍之后,也给自己来了个参照。

画谁呢?画杜甫。

蒋兆和的参照今人画古人,并不是参照的人情关系,而是参照其人物特点。

杜甫忧国忧民的思想,不是像极了自己吗?

然后,便有了这张超级经典的杜甫标准像。

相信再过十年百年,也依然会是标准像。

只是,任谁都没想到,在半个多世纪之后,这幅杜甫画像,突然以一种奇特的形式火了起来。

公元2012年,“杜甫很忙”的梗流行于网络,引发全国涂鸦热潮。

那时,蒋兆和先生已经去世20多年了,杜甫也恰恰1300岁了。

杜甫真的很忙。

玩篮球,玩音乐,玩自拍,玩枪玩炮,骑车遛鸟。

甚至于,还有人参照当时很火的“皮带哥”,给杜甫画了一版妖娆姿态。

怎么说呢,“杜甫很忙”这件事,在当时,虽然也受到颇多指责,但毕竟是民间行为。

虽为恶搞,并无恶意。

全然不像此次的数学课本插图事件。

03

为课本画插图的,要说蒋兆和无人超越,那么王惟震完全可以称第二。

蒋兆和主画人物肖像,而王惟震更多是画场景。

比如我们最为熟悉的《少年闰土》。

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的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

鲁迅笔下的绝美画面,被王惟震这幅插图完美诠释了出来。

王惟震是人民体育出版社美术编辑,著称插画师。

可以这样说:我们课本上,除却人物肖像之外,绝大多数插图,都出自于王惟震之手。

比如:

让我们荡起双桨

倔强的小红军

丰碑

月光曲

一夜的工作

十里长街送总理

甚至还包括英语课本上的李雷和韩梅梅。

王惟震先生的插图,主题鲜明,人物饱满,画面可喜,极具时代特色,和时气蓬勃的精神风貌。

除却蒋兆和和王惟震之外,还有一些著名的插图,也都出自名家之手。

关汉卿,李斛绘,徐悲鸿的又一高徒。

武松打虎,刘继卣绘,现代著名画家。

《飞过泸定桥》,雷坦绘,著名画家。该作也多次获奖。

挑山工,育华绘,这个形象,更象征着一种精神,一种力量。

温暖,卢沉周思聪夫妇合绘,原名《清洁工的怀念》。现藏于中国美术馆。

草船借箭,王炳炎绘,当代著名画家,此外还有《胜似亲人》入选课本。

04

这些前辈们的插图,有的是专门绘制,有的是拿名作来用。

但不管怎么说,都极为考究严谨,也经得起时代考验。

即使过去多年,也仍然是我们心中美好的回忆。

这就是经典的力量,也是启蒙的意义。

而此次的数学插图,又是怎么回事呢?

不仅画风诡异,而且错误百出。

据课本版权页上显示,其版式设计和插图,均来自于北京吴勇设计工作室。

一时间,这个“吴勇”又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很多人都想知道,他到底是谁?他为什么会画这样的画?

吴勇,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装潢系书籍装帧专业。

曾为汕头大学长江艺术与设计学院视觉传达专业主任、教授、硕士生导师。

现今,仍是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北京服装学院装潢设计系客座教授。

吴勇的设计作品获奖很多,还曾受邀设计2008奥林匹克运动会纪念钞。

其代表作是复旦大学建校一百年纪念邮票。

平心而论,吴勇的设计功底是毋庸置疑的。

人们普遍不满的是画风。

那么,对于插图,吴勇自己又是怎么认为的呢?

据媒体报道,吴勇学生一篇《人教社小学数学教材插图设计探究》的硕士论文中,是这样评价的:

画面精美程度媲美商业绘本。 更活泼,更符合儿童气质。

这篇论文不是吴勇写的,但显然是被他认可的。

“媲美商业绘本”这句话,似乎也不假。

因为就画面精美程度来看,加上画工,加上印刷质量提升,确实较以前的有很大进步。

但“更符合儿童气质”,蒙羽就不敢苟同了。

首先,我们的儿童千人千面,而插图中却是千人一面。

这种风格,与真正的儿童气质相去甚远。

严格来说,吴勇设计的这些插图,如果单纯作为美术作品来看,除去那些错误常识之外,

也不是什么大问题。

毕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风格,我们不能要求所有人整齐划一。

但这要用在课本上,尤其是小学课本上,就首先要过主流审美这一关。

毕竟,孩子的审美还尚未确立,如果在启蒙阶段,不加以正确引导,将来真的有可能会出现问题。

于是,网上网下,骂声一片,还有很多人追问其居心。

甚至上升到了“阴谋论”和人身攻击。

有人实在气不过,就追问吴勇:你这是照着自己的形象画的吗?

很显然,言外之意,是把他也说成了唐氏综合征。

不管怎么说,这就不对了,就事论事而已,没必要牵扯其他。

似乎,这事被过于放大了。

这两位网友的评论,比较贴合大众需求。

第一,少学外人,多增加自信。

第二,如果错了,那就改过来。

而人教社自己也出来回应了此事,并且已着手重新绘制。

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这件事也不例外。

它一方面纠正了错误,或者说失误。

另一方面,也具有广泛的教育和思考意义。

它让有些人擦亮眼睛,让有些真正为孩子的未来着想。

从这个角度出发,又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时代在变化,信息在更迭,有些课本插图确实也应该升级。

但,我们的孩子,需要什么样的插图,是个问题。

明星、名人、名利场;

猎奇、八卦、说书坊。

喜欢,就请关注、点赞、转发吧!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