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桂子山翻译与传播高层论坛系列讲座之二:概念译介与中国的政治现代性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译介学与一般翻译研究的区别 第四届桂子山翻译与传播高层论坛系列讲座之二:概念译介与中国的政治现代性

第四届桂子山翻译与传播高层论坛系列讲座之二:概念译介与中国的政治现代性

2024-07-01 01:1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应外国语学院翻译与传播研究中心邀请,2021年11月5日下午16:00—18:00,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暨学衡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李里峰教授做了题为“概念译介与中国的政治现代性”的线上讲座。此次讲座为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建院20周年暨华大外语教育150年系列庆祝活动之一“第四届桂子山翻译与传播高层论坛系列讲座”的第二讲,由外国语学院翻译与传播研究中心主任苏艳教授主持。  

 

本次讲座内容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李教授从概念史研究的理论基础出发,梳理了概念史研究的发展脉络,讲述了基本概念的四化标准、国内外主要的研究流派及其观点。其中重点介绍了三个方面:一是概念史研究的术语学、语义学、政治学和社会学维度;二是英美剑桥学派、法国话语分析和概念社会史学派和德国概念史学派的研究与政治思想史研究的区别和各派研究的侧重点;三是中国概念史研究的数据库分析、概念丛分析、新名词研究、关键词研究、翻译与传播研究等研究取向。

第二部分李教授首先分享了他在2018年获得的国家社科重点项目“中国现代基本政治概念的形成与变迁研究”的主要内容,即主体性概念、价值性概念、行动性概念、制度性概念、主义型概念这五种中国现代基本政治概念及其内涵。然后,李教授通过群众、运动、政党概念译介与演变为例,分析了概念演变对中国政治现代性的影响。最后李教授分两点总结了概念译介对中国现代政治转型的作用:一方面概念可以作为表征,来理解、表达和再现现实;另一方面概念可以作为要素直接参与历史演变过程,成为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

在讲座的尾声,苏艳教授对本次讲座进行了总结。李教授的讲座深入浅出,信息量巨大,涉及概念史、思想史、政治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理论和方法,精彩纷呈,为观众们提供了概念史研究的盛宴。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