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中的“孝”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论语里面的人物 《论语》中的“孝”

《论语》中的“孝”

#《论语》中的“孝”|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在中国几千年的文化遗产中,“孝”作为其中一个最为璀璨的明珠之一,从提出到完善,蕴含了多少丰富的国学知识,埋藏了多少中国人民的智慧,也隐藏着无数中华民族的秘密,这都是值得我们骄傲和自豪,值得我们关注和研究,值得我们继承和发展的。  

  说到“孝”,我们自然而然会想到儒家,想到孔子,想到《论语》。在本文,我就想通过《论语》中涉及到“孝”的部分来阐述一下我对中国古代的“孝”的了解与认识。 

  为什么要选择《论语》来对“孝”进行阐述呢?原因如下:“孝”的发展历程十分复杂,“孝”的概念提出后,有许多文人学者对他进行补充(主要有两个时期:两汉和宋明)。可是,越到后来,“孝”的含义越是僵化、死板,变成了“愚孝”,尤其是宋明以后,“孝”变成了束缚人的绳索,变成了统治者的工具。所以,要真正了解“孝”,就要追溯到最开始,也就是孔子的时候。 

  孔子之所以成为圣人,就是因为他了解人或者说懂人性(可是偏偏孔子不谈人性,也许真如易中天所言,孔子知道谈论人性是一个永远走不出的漩涡。)“神于天,圣于地”,圣人永远是脚踩大地、天底下最接地气的人。所以,孔子眼中的“孝”,我认为才是中国传统孝道的精华部分,才是最符合人性、最合情理、最准确的部分,理解中国古代的“孝”文化,当从《论语》开始。(在这里想要说明两点:第一,尽管后来的“孝”对中国文化影响更深,更加是中国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本文想通过《论语》来说明一种更加原始的“孝”;第二,“孝”的起源应该早于孔子,但不妨将孔子视为那个时候的代表。) 

  那什么是“孝”? 

  这一点《论语》没有很明确地提出,孔子对“孝”的回答,都是how to do的问题,没有回答being的问题(其实不只是“孝”,例如“君子”、“仁”都是如此,这是中国实用理性的一个特点)。“孝”的含义不止一种。 

  首先,我认为是朱熹的说法,就是“善事父母为孝”(《论语集注》),“善”这个字用得好,不是说一味顺从父母就是“孝”,而是善于侍奉父母,让父母开心。在《论语·学而》中也说道:“事父母,能竭其力”,虽然没有明确提出“孝”,但尽心尽力也是善事父母的一种表现。这就是“孝”的首要含义。 

  其次,在古人看来,“孝”其实是一种报恩,早在《诗经·小雅·蓼莪》中就有这样的诗句:“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蓄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 

  除此以外,儒家有时也把“孝”看成是对所有先祖的尊敬,例如曾子就曾说:“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论语·学而》),表现在行动上就是祭祀的时候,要谨慎,要怀有敬意。这是“孝”的第三个含义。 

  以上三个含义都是“孝”相对于父母和祖先的含义,我认为“孝”应该还有相对于后代的含义,那就是传宗接代。因为《孟子·离娄上》中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虽然有人认为“无后”的真正含义并不是“没有后代”,而是“没有尽到后代的责任”(这种说法有待商榷),但是,在中国父母看来,没有后代就是一种没有尽到后代之责的表现之一。 

  “孝”的含义虽然有这么多,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孝”是一种人的自然天性,是人由内而发的真挚的情感,《大戴礼记·曾子立孝》就说过:“善必自内始”,“孝”作为“善”最重要的一部分,肯定也是有内心深处发散出来的,这也是儒家全部学说的人性基础。 

  接下来谈论“孝”的具体内容。 

  《论语》中关于“孝”的语句,其实不算多,我把它们总结为以下几点:一个前提,一个基础,两个结合,七个要求(又可细分为三个不应该和四个应该),一个关系(“孝”与“为政”的关系)。 

  1.一个前提:“仁” 

  儒家学说中的一切道德要求的核心或者说出发点都是“仁”,同时,“仁”也是儒家追求的终极目标。《论语》中“仁”字出现了109次,可见其重要性。“仁”,用最简单的话说就是“爱人”(《论语·颜渊》),“爱人”就是儒家一切道德的哲学前提。如果你连“爱人”都没有做到,怎么会爱自己的父母、爱自己的兄弟朋友呢?当然,“仁”的解释没有这么简单,要真是这么简单“仁”就不可能有这么高的地位了。这里顺便说一下,有人认为“仁”的基础是“孝弟”,理由就是有子的那句话:“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论语•学而》),但我认为有子的意思是“为仁之本”或“行仁之本”,不是“仁之本”,也就是说,“孝弟”只是达到“仁”的第一步,而且是其他步骤(如“忠恕”)的基础。 

  2.一个基础:“敬” 

  原文如下:“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养”只是“敬”的一个表现,一个必要的行为,但是光有“养”的话,那么家里养的犬马也可以得到你的供养,你也给它吃的,怕它冻坏了,这样的话,你养犬马和你养你父母有什么区别吗?没有。所以要有“敬”作为区别,“敬”就是“尊敬、敬爱”的意思,这个是从内心深处发出的,不是物质层面的,是区别养犬马和孝敬父母的关键。你连父母都不尊敬,谈什么孝顺?孔子发出这样的感慨,是针对当时的社会现象而言的,时间过去两千年了,今天很多子女还是只养不敬,这是错误的。其实,父母老了,更希望的也许不再是物质上的享受,更多的是精神上的安慰。但是,这并不说明“养”是不重要的,《大戴礼记·曾子大孝》中说:“大孝尊亲,其次不辱,其下能养。”所以,“敬”“尊”虽然是第一位的,但是“养”也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3.两个结合:“孝”与“悌”的结合,“孝”与“礼”的结合 

  第一,“孝”与“悌”的结合。《论语》中提到孝悌的有这么几处,《学而》篇:“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论语·学而》),“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论语·学而》),“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论语·子路》)。可以看出,“孝”和“悌”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 “悌”的意思是什么呢?“善事兄长为弟”(朱熹《论语集注》),对父母的爱叫“孝”,对兄长的爱叫“悌”,也就是孝顺父母,尊重兄长。这两种爱或者说两种行为都是针对家庭关系的,把它们退推而广之,“孝”发展为对君主的“忠”,“悌”发展为对朋友的“信”。 

  第二,“孝”和“礼”的结合。《论语·为政》里讲了一个小故事,叫“孟懿子问孝”。 

  有一天,鲁国大夫孟懿子去向孔子询问:“老师,什么是孝?”孔子给了一个很含糊的答案:“无违”。也不知道孟懿子听没听懂,就走了。后来孔子有个学生叫樊迟,给孔子驾车,孔子就跟他说:“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没有听懂,问是什么意思。我们看到这里也不清楚孔子说“无违”是什么意思,根据上文可能会以为是“不要违背父母”。 

  但是孔子的回答否定了这种说法,他说:“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到这里,终于明白“无违”的真实意思了,就是“不要违背礼”。“礼”是什么?“礼”不只是“礼仪”的意思,准确地说,是行为准则,是等级制度,是周公制定出来的“周礼”,也就是三大制度:宗法制、封建制和礼乐制度。孔子为什么要强调“孝”要“无违”于“礼”,就是因为当时礼坏乐崩。 

  根据周礼,天子、诸侯、大夫、士各有一套礼,不能够乱用的,否则就是僭越。例如孔子谈到季氏(鲁国大夫)时说:“八佾舞于庭,是可忍,孰不可忍也?”(《论语·八佾》),八佾就是六十四人的舞蹈队,八个人为一行,叫一佾,八佾就是八行,是周天子才能用的。季氏是大夫,只能用四佾(三十二人),用了八佾,就是违礼。 

  这种现象在春秋时期屡见不鲜,也是孔子最痛恨的,所以他才要强调“孝”不可以违背“礼”,要在“礼”的范围之内,要按周礼行事,父母在世,不能违背周礼,父母去世了,下葬时也要按周礼来做,天子用天子的礼,诸侯用诸侯的礼,大夫用大夫的礼,士用士的礼,庶民用庶民的礼,不可以僭越,否则看起来你好像很孝顺,用很隆重的方式下葬父母、祭拜父母,但其实你是不孝。 

  4.七个要求 

  (1)三个不应该 

  第一个“无违”,前面已经说了,不再重复。 

  第二个“三年无改于父之道”(《论语·学而》),这句话的解释历来都有争议,朱熹认为:“……然又必能三年无改于父之道,乃见其孝,不然,则所行虽善,亦不得为孝矣。”(《论语集注》),由此可知,朱熹认为做子女的要在一定时间内不能改变父亲的一切东西,不管对错都不能,否则就是不孝,这是误解了孔子的原意,是朱熹自己的理解罢了。我认为理解这句话的关键在于“道”字,我赞同杨伯峻先生的说法,他认为,虽然无论好坏善恶都可以叫道,但更多时候是指积极意义的、善的、好的、合理的东西。所以“三年无改于父之道”,是说保留父亲的积极的、合理的、适合自己的部分,不是原封不动的保留,是批判继承,有自己的思考在里面,有实际情况在里面。 

  最后一个不应该是“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论语·里仁》)。这句话有两种翻译,主要在与对“方”字的不同理解。一种说法把“方”译成“方向”,也就是说父母在世的时候,不要出远门,如果非要出远门的话,要有一个明确的方向,明确的去处,这样有什么事,父母家人才能找到你。这种解释说得过去,但我更赞同第二中解释,把“方”译成“方法,策略”,你非要出远门的话,要把父母安顿好,把家人安顿好,把自己安顿好,不要让父母担心,这才是“孝”。尤其是当今社会,“不远游”基本上是没人做得到了,学习、工作、旅游多多少少都要出远门,现在也不应该过分强调“父母在,不远游”,因为时代不同了,古代交通不发达,你走的太远,父母一旦有意外,你就赶不回来,这样就是不孝了,现在交通、通讯都非常发达,很方便,但是,现在出远门还是要做到“游必有方”,这也是当代孝道的要求之一。 

  (2)四个应该 

  第一,“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论语·里仁》)。“几”就是“轻微、婉转”的意思,也就是父母有错要轻微婉转地劝告他们,如果他们不听,也不要抵触,不要怨恨,仍然要恭恭敬敬地,但又要悄悄地替他们担心,这才是孝。用《礼记·内则》的话说,就是“父母有过,下气怡色,柔声以谏。谏若不入,起敬起孝。说则复谏,不说,与其得罪于乡党州闾,宁孰谏。父母怒,不说,而挞之流血,不敢疾怨,起敬起孝。”如果父母有错你不指出来,将来父母因此危害到了他们自己本身,这才是不孝。在《大戴礼记·曾子立孝》中把“几谏”叫做“微谏”,并且强调“微谏不倦”,不知疲倦地反复耐心地用委婉的言辞规劝,而且在《大戴礼记·曾子事父母》中还提出了谏父母的原则,“父母之行,若中道则从,若不中道则谏”。这一点就是孔子与后来的道学家对“孝”的解释有很大的不同。道学家们认为,“孝”是绝对的服从父母,不能忤逆父母,父母永远是对的,“天下无不是的父母”,其实,这是不符合人性的。父母也是人,怎么会不犯错误呢?子女也是人,怎么能完全服从父母呢?  

  第二,“父母唯其疾之忧”(《论语·为政》)。这句话的解释更加复杂多样,我的理解是,做子女的,要让父母只为自己子女的疾病担忧,其他方面都不用担忧,比如学习、事业、家庭等等,都不用父母操心。而且,因为父母只为你的身体担忧,你就要照顾好自己的身体,不要让父母经常担忧你的身体。这句话是孟武伯问孝时孔子的回答,因为孟武伯是一个声色犬马的人,可能父母经常担心孟武伯的方方面面,孔子才回答了这一句作为警告。  

  第三,“色难”(《论语·为政》)。“色难”二字也是众说纷纭的,这里采取杨伯峻先生的说法,“色难”是指做子女的在父母面前经常有愉悦的容色是一件难事。你有什么烦心事,不要在父母面前表现出来,让他们担心,这样才是深爱父母,《礼记·祭义篇》说:“孝子之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悦色,有悦色者必有婉容。”在这句话的后面,还有一句,可以看成是孔子对当时一些人尽孝的不满:“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论语•为政》)在孔子看来,单纯地为为父母做事,单纯地让父母先吃东西,没有一些内在的东西例如“敬”,这只会变成一种形式上的东西,不是真正的“孝”。 

  第四,“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里仁》)。“父母之年”就是指父母的年龄,父母的年龄你一定要知道,知道了以后,你要既高兴又害怕,你要因为父母的长寿而感到高兴,也要因为他们的年老而感到害怕。然后要怎么做,孔子没有说,但我们也可以猜得到,肯定要好好赡养父母,多陪陪他们,为他们的身体着想。 

  以上就是孝顺父母要做到的三个不应该做的事和四个应该做的事情。当然,“孝”的要求远不止这些,这些不过是《论语》上有的,孔子认为要做到的,其他肯定还有许多现实生活中会遇到的但是《论语》又没有提到的要求,这就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了,但是大的方向还是要把握的。 

  5.一个关系:《论语》中“孝”与政治的关系 

  有部分学者认为孔子已经把“孝”和政治联系起来了,认为是孔子最早提出了孝为政治服务的原则,但是也有一些学者认为这种观点值得商榷。我认为这种观点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不正确的,孔子似乎并没有刻意把孝和政治联系起来,或者说并没有任何“忠”“孝”混同的迹象,而且《论语》中的“忠”也并没有后世“忠君”的意思。(尽管《论语·八佾》中有“君侍臣以礼,臣侍君以忠”的观点,但是这里的“忠”也和后世的“忠君”意思不相同。)这一点,我们从《论语·为政》中的两则对话可以看出来: 

  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 

  孔子只是把“孝”跟“忠”看成是两条平行的轨道,并没有将“孝”融于“政治”中,孔子的“孝”更多还只是强调一种家庭伦理,到了曾子以后,才把“孝”进行全面泛化,把“孝”和“忠君”联系在一起。 

  总的来说,中国古代的行孝可以分为以下六个部分,和《论语》的中对“孝”的要求都有对应,分别是:敬亲、奉养、侍疾、立身、谏诤和善终。这是一个人一生应该对父母尽的责任与义务,不仅在古代,就是现在也有一定价值,仍值得我们效仿实施。 

  虽然与后世比起来,《论语》中的“孝”更符合人性,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无论如何,中国传统的“孝”都是建立在父母和子女不平等的基础之上的,这种“孝”,是有等级、有差别的,父母处在绝对比子女高的一个地位,就像君主绝对比臣子要有绝对权威。这种观念深入中国人的血液和骨髓,直到现在仍是如此,这种不平等的“孝”,应该是我国“孝”文化中最大的弊端。 

  所以在古人看来,子女对父母尽孝,是没有理由的,是作为一个社会中的人绝对要做的。这一点,在现在人看来也是如此,这可以从最近发生的把“常回家看看”写入法律这一件事可以看出(法律讲权利与义务的对等,我们有让父母养育年幼的子女的权利,也就有养育年老的父母的义务)。在当下,如何构建新时期的“孝”,的确是一个重大的课题。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