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农业农村厅出台政策支持许昌高质量建设城乡融合共同富裕先行试验区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许昌市役情 省农业农村厅出台政策支持许昌高质量建设城乡融合共同富裕先行试验区

省农业农村厅出台政策支持许昌高质量建设城乡融合共同富裕先行试验区

2023-03-31 13:2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近日,省农业农村厅印发《关于支持许昌高质量建设城乡融合共同富裕先行试验区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从提高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能力、推动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推动农业绿色发展、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等4个方面细化了15条支持措施,为助力许昌城乡融合共同富裕先行试验区建设提供了政策保障。

  “前期,我们深入分析了影响许昌农业农村发展的制约因素,确定了拟争取上级支持的方向。在此基础上,我们主动向上汇报对接,得到了省厅主要领导的大力支持。此次《意见》的出台,为我们更好地扛稳粮食安全重任,发挥‘三农’压舱石作用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撑。”日前,在谈及《意见》时,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张水根说。

  提高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能力

  “稳住农业基本盘、守好‘三农’基础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压舱石’。对于许昌来说,做好‘三农’工作,意义重大。”

  “我今年承包了600亩小麦,今天通过专家来地里指导,最近气温回升也是小麦发熟的关键时期,现在小麦墒情长势比较良好,趁着这个时间,抓紧完成工作。”许昌航兵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万航兵说。

  日前,建安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的农技专家来到陈曹乡万庄村的麦田里,实地查看土壤墒情和小麦苗情,针对当前不同地块的不同情况进行详细的分类指导,及时解决大家在管理技术上遇到的问题,为今年小麦丰产、农民增收打下基础。

  谷为民命,食为政首。《意见》指出,支持许昌开展新一轮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实施和已建成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统筹发展高效节水灌溉,“十四五”期间新建和提升高标准农田30万亩。支持实施耕地质量提升工程,加强抗旱排涝工程体系建设,提高排水、抗旱、防极端气温等减灾能力。推动畜牧业生态循环和高质量发展,支持采取“公司+基地+标准化”的生产经营模式建设标准化畜产品生产基地。“十四五”期间支持创建省级以上标准化示范场和美丽牧场20个,培育省级以上畜牧产业龙头企业8家。支持畜禽屠宰加工企业升级改造,创建1家国家级生猪屠宰标准化示范厂。支持农产品产地冷藏及配套设施建设,畅通鲜活农产品末端冷链微循环。

  “近年来,我们严格落实粮食生产目标责任制,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加强农业生产技术服务指导,完善农业灾害救助机制,及时发放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实现小麦、玉米完全成本保险全覆盖,全市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675万亩、产量保持在280万吨以上。”市农业农村局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科科长张亚丽说。

  《意见》还明确提出,支持许昌提升小麦、大豆等作物育种创新能力,建设高质量种质资源库。增强珍稀食用菌、中药材等具有许昌特色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推进襄城县国家级大豆制种大县、建安区食用菌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加强畜禽品种资源保护,培育种畜禽场13家以上。支持农机服务主体与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构建联合体,促进机具共享、互利共赢。建设一批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为生产主体提供全要素的机械化服务。

  推动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

  “乡村要振兴,产业必振兴。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

  产业兴则农村兴,产业旺则农村旺。

  《意见》提出,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促进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提质增效,打造更高水平的产业发展载体。通过科技集成、主体集合、产业集群,强化园区科技研发、融资担保、检验检测、仓储物流等服务功能,提升产业园区要素集聚能力。支持许昌按照“一镇一特、一村一品”要求,加快建设农业产业强镇强村。“十四五”期间支持许昌创建国家级、省级农业产业强镇5个以上。支持发展特色食品、制造、手工业和绿色建筑建材等乡土特色产业,引导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到农村建设种养基地、原料基地、加工车间。支持许昌预制菜产业发展。

  “我们以产业强镇建设为载体,以‘一村一品’创建为牵引,聚焦食用菌、中药材、蜂产品等特色优势产业,大力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农业经营主体,支持农产品加工企业延链补链、提档升级,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刘旭峰说。

  《意见》提出,支持许昌围绕小麦、生猪、家禽、蔬菜、食用菌、中药材、烟叶、蜂产品、花木、“三粉”等十大特色产业,建设农业标准化基地,培育壮大一批“三链同构”核心龙头企业,力争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0家以上,培育50个以上年产值超5000万元、20个以上年产值超亿元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打造粮食、生猪、蜂产品、中药材等产值超50亿元的全产业链。支持开展农产品加工业提升行动,在小麦、红薯、辣椒等集中产地建设贸工农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农产品加工园区。继续支持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建设,延长产业链条。支持建设全国蜂产品、中药材高质量发展示范引领区和黄河流域农业绿色发展示范引领区。

  推动农业绿色发展

  “绿色是农业高质量发展最鲜亮的底色和价值所在。推动农业绿色发展,既是当前许昌市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又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然要求。”

  农业,来源于大自然,本色就是绿色。近年来,全市相继在建安区、长葛市、襄城县建立绿色防控与统防统治融合示范区,大力推广应用生态调控、物理诱控、生物防治、科学用药等环境友好型绿色防控技术,辐射带动全市病虫防控技术转型升级,降低化学农药使用量,提升防控效果和效率,保障农业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生态环境安全。

  《意见》指出,要引导整县推进绿色防控和统防统治,主要粮食作物统防统治覆盖率保持在45%以上,主要农作物绿色防控覆盖率保持在50%以上。新建一批农作物病虫疫情田间监测点。支持许昌建设提升动物疫病监测预警能力,加快市、县两级疫控机构兽医实验室建设,建成符合生物安全Ⅱ级要求的标准化实验室6个。支持许昌加快推动“互联网+农业”发展,建设数字农业平台,探索推动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领域的应用。依托现代农业产业园、优势特色农业集群、农业产业强镇等载体,加快农业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动5G、北斗卫星导航、农业遥感技术和物联网等在农业的应用。

  与此同时,《意见》提出,支持许昌开展农业生产“三品一标” 提升行动。支持许昌健全农业标准体系,强化质量安全风险管控,巩固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成果,全面试行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支持培育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把产品优势转化为品牌优势。支持许昌创建4个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

  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建设共同富裕先行试验区,离不开城乡融合发展,要把更多的政策落实到位,资源利用好,要在乡村振兴方面做足功课。”

  “你看我们的镇村环境,跟开了‘美颜’一样漂亮。大街小巷不但看着舒心,而且心里收获了满满幸福感。”近日,记者在长葛市大周镇采访,说起环境的变化,不少居民赞不绝口。

  《意见》提出,支持许昌创建省级乡村建设示范县、示范乡镇和示范村,开展国家级美丽宜居村庄创建。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因地制宜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加强后期管护服务和粪污资源化利用指导和支持。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参与相关基础设施建设运营维护。

  推进乡村振兴,必须让农民的“钱袋子”鼓起来、“家底子”厚起来。

  《意见》指出,支持实施家庭农场培育计划,开展示范家庭农场和家庭农场示范县创建。支持开展农民合作社规范提升行动,鼓励农民合作社依法自愿组建联合社,完善利益联结机制。指导长葛市建设全国农业社会化服务创新试点。积极培育粮食精深加工、蜂产品加工、中药材加工、红薯“三粉”加工和珍稀食用菌加工等5大农业产业化联合体,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同时,支持加快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改革,积极发展土地流转、土地托管等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建立健全工商企业等社会资本流转土地经营权资格审查、项目审核和风险防范制度,强化工商资本流转农村土地风险防范。指导许昌建设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增加交易种类。支持规范农村宅基地审批和监管。

  “下一步,我们将用全用足省厅出台的政策措施,立足许昌实际,扛稳粮食安全政治责任,大力发展乡村产业,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在高质量建设城乡融合共同富裕先行试验区中展现‘三农’担当,作出‘三农’贡献。”张水根说。

责任编辑:张家祺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