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记录单在幼儿科学活动中的作用及有效运用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记录单的功能作用 浅谈记录单在幼儿科学活动中的作用及有效运用

浅谈记录单在幼儿科学活动中的作用及有效运用

2024-03-29 12:5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摘要】幼儿园科学活动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培养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指导幼儿运用记录单可帮助幼儿主动建构造科学经验,培养幼儿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同时也促进了幼儿观察能力及创造能力的发展。为保证记录单的有效运用,教师要设计合理的记录单,科学地指导幼儿有效运用记录单,使幼儿在活动中思维更清晰,表达更有条理,其探究科学的经验和能力也逐步提高,逐渐成长为细于观察、勤于动脑、勇于实践、善于表达和创新的新一代人才!

【关键词】幼儿科学活动   记录单

新《纲要》指出:幼儿园的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教师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实际参加探究活动,使他们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并能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这充分说明了探究过程和获得探究方法的重要性,以及培养科学态度的重要性。科学是严密的,不像童话故事,可以凭空想象,科学是以事实为依据的。但3—6岁的幼儿常常把想象、希望当作事实,这和科学的要求是相违背的。那如何培养幼儿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帮助幼儿获得科学的方法,真正让幼儿园的科学教育成为科学启蒙教育呢?笔者认为在幼儿园科学教育中指导幼儿运用记录单记录,可有效解决上述矛盾。这里的记录是专指在科学活动中,幼儿通过实验、观察、探索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所得,用不同的方式,加上自己的丰富想象记录下来的那种符合幼儿年龄特征的记录。在幼儿科学活动中运用记录单对幼儿究竟有哪些具体的作用呢?

一.培养幼儿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幼儿在科学活动中凭借原有经验记录自己的猜想,在探索活动中记录自己真实看到的、发现的。将预测和真实探索的结果进行比较,促进幼儿更细致的观察,更认真的思考,在一次次的记录与实验的对比中调整自己的认识,建构新的经验或将零散的知识经验系统化。活动中注重以事实为依据,坚持用事实讲话,帮助幼儿形成了正确的科学意识、科学观念,养成尊重事实的科学精神和态度。

二.帮助幼儿主动建构造科学经验

在科学活动中增加记录的环节,对幼儿的学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幼儿带着目的观察和探索,在细致观察的基础上记录。记录激发着幼儿更认真地探索,更仔细地观察,更主动地建构经验。同时新经验的获得又激发幼儿产生新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发幼儿不断探索,不断建构新经验,形成良性学习循环。如中班《探索树叶的秘密》,分别由同一老师在中五班和中六班开设此活动。在中五班的活动中,教师让幼儿自由探索、观察幼儿园各种树叶有什么秘密?幼儿观察2——3分钟后就失去了继续观察的兴趣,有的在边上聊天,有的干脆溜到边上的大型玩具上去玩,在经验交流环节中,中五班的小朋友只能说出树叶的大小不同,颜色不同及有的树叶上有锯齿等。在中六班的活动中,活动地点、教师指导方式基本与中五班相同,不同的是增加了记录这一环节,可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却大不相同,他们在户外观察、记录了大概10分钟左右,注意力非常集中,探索兴趣浓厚,在教师毫无提醒的情况下无一人去大型玩具活动。在交流经验的环节中发现,中六班的幼儿自主地发现了树叶的很多秘密,如,树叶的大小不同;树叶的形状不同,有的像棒糖,有的像扇子;树叶上有叶棒(叶柄):有的树叶是双胞胎的(对生的树叶);树叶上有洞;树叶上有毛等等。孩子们还自主讨论:树叶上的洞洞究竟是谁弄的?在科学活动中增加了记录的环节,提高了幼儿的活动的主动性,帮助幼儿建构了丰富的经验。

三.促进幼儿观察能力的发展

记录必须建立在仔细观察的基础上,幼儿只有在认真细致的观察后,才能正确地记录物体特征及现象,离开了观察的记录是空洞的,记录过程要求幼儿多种感官并用,常常既有眼睛看的,鼻子闻的,耳朵听的,有时还要求幼儿用嘴尝的,还要用脑进行分析、想象。如:中班科学活动《树叶的秘密》,幼儿为了了解、记录树叶的秘密,必须仔细观察树叶的外形特征,有的幼儿还用手触摸叶子的表面及边缘,还有的幼儿用鼻子闻树叶的气味等等。幼儿运用多种感官观察事物,促进观察、分析、想象等能力的发展。

四.促进幼儿创造力的发展

幼儿不同于小学生,基本上不认识字,更不会写字不同的科学活动要求幼儿使用不同的记录方法,同一活动在各个环节中有时也要求幼儿用不同的记录方式,如:向下落的物体,第一环节让幼儿探索记录不同物体向上抛后的运动轨迹,大部分幼儿用图画的形式画出各种曲线表现物体的下落轨迹,不同的幼儿所画的曲线各不相同,但表达的观点基本一致。第二环节让幼儿探索、记录布和积木的不同下落速度时,幼儿表达的方式真可谓是丰富多彩,有的在纸的不同空间画出两个点来表示下落的速度,有的在布和积木旁标上数字顺序来记录物体的下落速度,有的用箭头的长短来表示两者的的不同下落速度,也有的用直线和曲线来记录来表示不同物体的不同下落速度,幼儿的记录形式各不相同,促进了幼儿想象力和创造能力提高。

由于不同年龄幼儿的认知、思维和表达表现的能力与水平不同,教师在指导不同年龄班幼儿作记录时需要运用不同的方法与策略。

一.合理运用记录单

幼儿园科学活动中运用记录单是为达成目标服务的,是为了促进幼儿的发展,决不能赶时髦,盲目乱用,更不能让记录成为幼儿的负担。教师在设计科学活动时,要不断预测记录对活动目标的影响,预测记录环节对幼儿的作用,然后根据活动内容、目标,选择活动的核心内容指导幼儿运用记录单,不能所有的科学活动或活动的各个环节无选择的让幼儿记录,记录内容应该是整个活动的关键内容,幼儿能通过记录的方法主动化解教学内容的难点,片面强调对一些次要内容的记录会顾此失彼,影响幼儿对重要信息的处理能力。因此,教师在设计活动时,要充分考虑记录单的真正作用,合理有效运用记录单。

二.科学设计记录单

    记录单引领着幼儿的探索方向和结果,不同的记录单在幼儿科学活动中发挥着不同的教育价值。因此,设计一张合理的、适合孩子、适合具体活动的记录单是十分重要的。

(1)设计符合活动内容及幼儿年龄特征的记录单

3——6岁幼儿以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正处于初步发展状态,因此,教师在设计记录单时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尽量做到简单、形象、直观,记录单中的材料图象应尽量和提供的实物相近,使幼儿一看就懂,尽量少出现文字符号。如猜想可用“ ?  ”符号,动手操作可用“     ”符号, “    ”表示幼儿的发现等。对于小班幼儿的科学活动,设计的记录单越简单越便于幼儿记录,对于中大班幼儿来说,可根据需要设计一些较为简单的表格式记录单,尤其是大班幼儿,适宜的简单的表格式记录单不但有利于清楚、明了表现记录结果,还便于幼儿比较探索结果,便于幼儿交流和展示。当然,教师在设计记录单时还要根据具体的科学活动而定,有时一张空白的纸就是一份很好的记录单。

(2)化烦为简,方便记录

有时碰到一些幼儿较难表现的物体,或较烦琐的记录,教师在设计记录单时要尽量将复杂、烦琐的记录简单化,便于幼儿有效记录。代号记录就是一种适合幼儿的简单而有效地记录方法。如在《沉浮》这一科学活动中,让幼儿分别记录沉在水底或浮在水面上的物体,可铁块、木块等材料幼儿很难清楚地表现,为了便于记录,教师在记录纸上分别给各种材料图像标上相应的代号,代号可以是图形符号、也可以是数字符号。幼儿只要按照观察的结果记录物体的代号就可以清楚地知道哪些物体会沉,哪些物体是浮在水面上的,幼儿记录时非常轻松、方便。再如:大班科学活动《不用手也能行》,为实现目标——能充分利用材料,探索不直接用手运乒乓球的多种方法。教师提供了乒乓球、纸杯、铅丝、绳子、小剪刀、笔、吸管、泥工、牙膏盒、勺子、乒乓板等材料,设计了一张画有各种材料图像的表格式记录单,第一次让幼儿探索不直接用手而使用一种材料运乒乓球时,记录时孩子只要在表格的相应位置上打“√”或“×”就能清楚地表现出哪些材料能运球,哪些材料不能运球。第二次让幼儿探索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材料运球时,采用第一次的记录方法很难清楚表现探索的结果,让幼儿自己画出材料图像记录结果也显得非常地难而繁琐,教师在设计记录单时只要在设计单上每个材料图像的边上标出数字,孩子只要在第二次操作的相应表格中用数字代号就能准确记录探索结果,简单易行。

三.科学、有效地指导幼儿运用记录单

当记录已成为幼儿探索和学习需要的时候,教师的指导策略直接关系到记录单能否在活动中的有效运用,关系到幼儿能否主动学习科学。

(1)看懂记录单是有效开展记录的前提

为保证记录顺利而有效地进行,教师在指导幼儿记录之前要通过各种方法让幼儿读懂记录单,指导幼儿读懂记录单时尽量做到形象、具体。结合实物认识记录单是常用的指导方法,即让幼儿通过观察记录单和具体实物,作出对比,认识记录单中各图象分别表示什么?对于记录单上的一些常用符号,教师应和幼儿一起商量确定,尽量采用形象、有趣、幼儿又能理解和记忆的符号。如 “ ” 表示动手实验;“  ” 表示仔细看;“?”表示猜测等等。

(2)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运用不同的指导策略

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具有不同的记录特点。教师应采用不同的指导策略。

小班幼儿年龄小,认识能力和动作发展较差,不能很好的记录自己的所见、所想,所以让他们用自己的方式记录观察的结果显得比较困难,但是能用语言简单地描述所观察到结果,教师根据幼儿的描述,把一些的抽象的现象和特征形象地表现出来,可有效帮助幼儿理解和认识。到了小班下学期,随着幼儿各方面的能力的不断发展,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会进行一些简单的直观的记录。如:小班科学活动《沉与浮》,教师把各种材料的物体放入水中,让幼儿观察并记录物体在水中的情况,大部分幼儿都能用老师提供的表示下沉的“↓ ”符号准确的记录(粘贴)出结果,可见,在小班的科学活动中,教师根据活动内容的需要可适当运用记录单,并应以教师记录为主,幼儿人人参与记录为辅。

随着年龄的增长,中大班幼儿的认识能力、表现能力和精细动作的发展,他们能用简单的图案、线条记录自己的观察结果,尤其是大班的幼儿,他们不但表现能力增强了,还具有较丰富的想象力,因此,让他们用自己的方式记录自己的观察结果,充分发展了幼儿的自主性,促进了观察能力的发展,培养了实事求实的科学态度。因此,在中大班的科学活动中,教师可根据具体的科学活动,设计科学有效的记录单,指导幼儿在探索、操作中记录自己的观察结果,帮助幼儿将抽象的概念形象化,将零碎的知识系统化,促进了幼儿科学素质的提高。

四.运用记录单记录应注意以下几点:

(1)明确记录目的。记录是为达成目标服务,教师在指导幼儿过程要明确为什么要记录,如何有效地指导幼儿开展记录,通过恰当地指导使幼儿也明确为什么要进行记录,怎样做好记录,努力让记录单发挥更大的教育价值。同时,记录也给教师提供重要信息和依据,有利于教师分析、调整自己的教学活动,促进幼儿更好地发展。因此,记录应有效地运用好,否则会适得其反。

(2)创设轻松、愉悦的环境。营造轻松、自由、宽松的环境氛围,是幼儿主动探究、自主记录的前提。教师在指导幼儿记录过程中,要善于站在孩子的立场看待幼儿的记录,鼓励幼儿用自己的记录方式记录,对于幼儿间一些有价值的记录教师要及时给予肯定,鼓励幼儿的创造性记录,还可以把有价值的一些记录介绍给同伴,成为其他幼儿记录的借鉴。

(3)在观察、探索中记录。科学活动记录要与科学实验、科学探索同时进行,要引导幼儿在仔细观察的基础上记录探索过程中最关键、最有意义的环节和现象,避免样样都记,不能事后补记,更不能让幼儿记录还没有发生或探究过的现象。

总之,科学活动中有效运用记录单,使孩子们在活动中思维更清晰,表达更有条理,其探究科学的经验和能力也逐步提高,在不知不觉中获得了科学精神、科学态度。逐渐成长为细于观察、勤于动脑、勇于实践、善于表达的人!

参考文献:

[1]         刘占兰著《幼儿园科学教育》

[2]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解读》

[3]         《幼儿教育 》 2007年 11期

[4]         《如何培养幼儿观察与记录能力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