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文案稿子怎么写?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视频剪辑培训总结300字 视频文案稿子怎么写?

视频文案稿子怎么写?

2024-01-21 21:2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第一:最核心的内容,非虚构写作的要点、技巧、经验简洁、简洁、简洁,不要说赘语,少用定语、副词、形容词等等。否则文章会非常臃肿。先谈下赘语

比如有写鲁迅视频的一个句子:这是鲁迅他自己的想法。觉得这个句子奇葩吗?鲁迅的想法就是他的想法,难道还能是别人的想法吗?还有个句子经常在视频结尾说:下一期视频,请大家敬请期待。直接说:敬请期待不就完了吗?

再比如说,各位一定很少看的懂《保险合同》,保险合同一句话能说清楚的事情,往往会加上几十个定语。一个医疗险,怎么赔付呢?

上面这样写到:“投保人出现疾病的前兆或者异常的身体状况,或已经显现足以促使一般普通谨慎人士引起注意、寻求诊断、治疗或者护理病症

直接说我发病了,你赔钱不就完事了吗?但是保险公司不能这么做,“你发病了,我赔钱”这个句子太粗俗,太简单,定语不够多,显得不够严谨。而且真要理赔的时候,回旋余地太少,争议也就大了。所以各种合同他没办法,必须这样写。

在举个在书上看到的例子,1942年美国联邦政府发布《灯火管制令》,有一条是:

必须做好以下准备,在空袭期间,完全遮挡好所有联邦政府建筑以及联邦政府所用的非联邦政府建筑,防止内外照明暴露

罗斯福看到后就把这句话改成了:“告诉大家遮挡好办公室建筑窗户”这样子是不是一下子让人舒服多了?可以学习罗斯福去掉那些乱七八糟的定语。

在说下副词,有人会这样写作:紧紧的咬牙,难道还能松松的咬牙吗?咬牙这个动作本来就是紧的。还有目瞪口呆这个成语,这个成语的美感就在于,它表达了一个人陷入了彻底震惊的状态。可是有人会这样子写句子:完全使人目瞪口呆。这就让人迷惑了,难道还有人不完全的目瞪口呆吗?

如果用一个意思很确切的动词,就不要再用带有同样意思的副词了。大作家斯蒂芬·金也是如此建议的:少用副词。形容词也少用,比如有人会这样写文章,褐色的泥土。这是没必要的,泥土本来就是褐色的,人家自己会想象它是什么颜色。

是的,泥土也有红色和黑色的,那么直接写红土、黑土就可以了。很多人爱用形容词是因为老师是这样教他们写作文的。觉得加很多形容词,句子就更漂亮了,觉得这种花里胡哨的很有文采。但其实这是对读者的负担,拉远与读者的距离,是一种“偷懒”的手法,好的作家用形容词一定是非常节俭的。

比如海明威,他一本小说下来几乎不会看到多少形容词。更有代表性的是鲁迅,在《孔乙己》中描述当孔乙己腿好的时候,他是怎么一次次来喝酒的,可以忽略不写;但当他的腿被打断后,他是怎么走到酒店来的,这是优秀小说家必须要去写的。这是一个很小的细节,却能体现出伟大的作家和一般作家之间的区别。

鲁迅对此的处理十分精彩,他先是写“我”如何坐在柜台后面昏昏欲睡,然后听到孔乙己在柜台外面说要一碗黄酒。都没有看见人,当“我”端着一碗黄酒走到柜台外面时,才看到孔乙己坐在地上,他的腿被人打断了,然后是孔乙己伸出手掌,上面是几文铜钱和满手的泥。这时候鲁迅写孔乙己是如何走出来的——原来他是用这双手走来的。

不管是写小说,写非虚构作品,写视频稿子,都请节俭的使用形容词。

如果写作思维不清晰,就很容出现废话,因此会出现不必要的定语、副词、形容词、赘词。有一位写作大师叫做威廉津瑟,他对于这种情况给了一个建议。“清晰的思考,将诞生清晰的写作”,思维混乱的人是不可能写好的。因此写东西的时候一定要不停的问自己:我想说什么?这就需要对于文章进行修改,没有人可以一次性写出来牛逼的文章来。 鲁迅也认同,好的文章是改出来的,不是写出来的。他有一个习惯,每次写完文章都会朗读出来,如果朗朗上口,才算好文章。

其实,赘语的出现就是为了排挤掉那些简单明了的同义词语。很多时候他是为了掩盖事实真相。金融行业就经常出现这种情况。比如,买基金。无非两种结果:涨、跌。基金下跌,基民亏钱,公司要安慰基民,不能说下跌,会说调整。这就是一种语言上的伪装,下跌比较负面,调整比较中性,再加个定语,比如技术性调整,那就更高大上了。现在一些金融市场的大神们还发明出了一个新的词语来形容下跌:释放风险。这个词都不是中性了,听起来简直前途一片光明。虽然暂时亏了很多钱,可想风险都被释放,只剩下利好,那之后股价还不是蹭蹭上涨?

乔治.奥威尔在《政治与英语语言》中写过一段话:

政治性演讲与写作主要是为不可辨护者辩护......

因而政治性语言不得不由委婉语,设问句以及纯粹的云山雾罩式的语言构成。”

这段话在越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期间经常被引用。当时美国侵略别人的时候,是说:加强保护性反映打击;现在对别人发动贸易战说:贸易保护主义措施。而且特别喜欢把侵略和战争说成:制裁。

这些政治性语言,用互联网黑话来说,现在已经“下沉”了。并且已经“深度渗透”到互联网的“C端产品”之上了。很多文章大量出现“链路”“迭代”“颗粒度”这种“互联网黑话”,因为这只是在掩盖内容不够饱满的事实,用了这些黑话以后。看了听了脑子还得再转一圈理解是什么意思,所以即使这个文章什么狗屁内容也没有,也会觉得他说的很多东西。

这就是第一个建议,文章的句子尽量要简洁。如果是单纯的文章,结构也需要简洁,必须搞清楚文章的中心想表达什么内容,不要总是跑题。但如果是视频化的文章,有时候结构不需要那么简洁。很多人看视频,心态并不焦急,有人是吃饭的时候看视频下饭,有人是散步或者做家务的时候听听,甚至有人是睡不着听视频入眠。

所以有的人做视频,即使东拉西扯一大堆也有人爱看。这就是文章与视频化文章的区别。在构思情节的时候,只要自己喜欢,那就这样子写。观众要不喜欢,要不不喜欢,是不可能创造出来让谁都喜欢的情节和梗的。最终的文章一定会符合本人的性格,一个不欢乐的人,文章就会很严肃。一段时间过的很欢乐,文章也会很欢乐,所以不要去想安全的写作方法。

文章的统一性

其次,文章一定要建立一种统一性。举个例子,有段时间看了一本书《甜与权利》,讲蔗糖。后来想看看其他人是视频作者是如何讲蔗糖的。有很多人做这个题材,基本都看了一遍。但是有一个人的视频,是可以当负面案例来参考。

这个视频是先介绍了蔗糖的起源、历史、然后资本主义又用蔗糖怎么样操控人民。这部分节奏很好,是在讲故事,可是后面的视频突然讲起了蔗糖的机制,讲起来分子、化学键、葡萄糖链、起码有10分钟。视频弹幕全在刷师傅别念了,我困了。这个观看体验非常差。

这个就是统一性没有建立好,这个视频作者已经完全被自己的材料所掌控。写作当然需要各种材料、资料、论文、书籍。但是要掌控自己的材料,而不是相反。要想清楚以什么身份面对读者与观众,是讲故事,还是硬核科普?讲故事讲着讲着,突然插一段非常专业论文级别的科普,不会让观众觉得硬核,反而会让观众觉得莫名其妙。也就是说最好建立结构的统一性,以及语气的统一性。

开头与结尾

最后,开头和结尾的的写作建议。开头全部用讲故事的方法,一个文章的开头是最重要的。这段开头要抓住观众,诱惑观众,激发观众的好奇心,他才会继续看下去。而每个人都想听故事,这是人类自古以来的基因,讲故事的方法太好用了。

再来讲结尾,写结尾可以升华、可以留白、也可以首位呼应,但一定不要啰嗦。结尾的作用就是要把观众愉悦的送走,所以一定要调动他们的情绪。

通常会用首尾呼应的方式,许多观众会被文章的情节所吸引,到结尾的时候已经忘记了文章想表达的主旨,这个时候在结尾点出来,让观众不要忘记自己想表达的东西,主旨一下子就变强了。

第二个结尾的方法就是升华,菲利普津巴多曾在他的书《态度改变与社会影响》中说了一个原理。文字和视听的区别,文字会给读者留下来思考的空间,很适合逻辑复杂的说服。视频和音频观众的思维是被作者带着跑的,适合逻辑简单的说服。

可以去看一些著名的演讲,他们用的句子都特别的简单,讲的问题也不复杂。但是他就是有力量,能打动人。所以如果晓之以理的说服别人,就用书面形式。想要动之以情的说服别人,就通过打电话、演讲、制作音频和视频。所以说做视频的自媒体,只要在结尾升华的不差,视频就可以轻而易举打动一大批观众。

最后说下留白,举例一个作恶多端的反派,突然以一种孤单的姿态向观众们告辞,以这种方式落幕,这样的结尾令人唏嘘,也表达了人性的复杂性。留白就是刻意空出周边以突出想要叙述的主题。

不管是升华、首尾呼应还是留白,结尾的作用在于强化主旨。

第二:知识视频文章,和其他自媒体平台的文章区别不要被材料掌控

现在视频行业火爆,各路自媒体大神纷纷转战视频平台,有的人在公众号、微博、知乎写文章粉丝很多,可是做视频就是起不来;有的人在写文章的时候反响平平,一做视频就爆火。这其实说明文章与视频是完全不同的东西。

有个叫福斯特的作家说过一句话:叙述是“国王死了,王后也死了”,情节是“国王死了,王后因悲伤过度而逝”。文字平台与视频平台最大的区别在于,大部分文字平台是注重叙述的,而大不同视频平台是注重情节的。

仔细回想我们在使用百度、知乎、微博等app时候的场景,是不是当碰到一个疑惑不解的问题时,想去找答案?或者说当碰到一个社会热点时,想去一针见血的看到事实真相?所以对于文字平台来说,叙述越精确,内容就越有可能吃香。

在来回想一下使用B站的场景,是不是当关注的UP主更新了,想看看这个人又讲了什么?或者说这个视频上热门了,播放量很高,好奇这里面是什么内容?这就是文字平台和视频平台的区别。很多用户使用文字平台的时候,他们的行为是在主动“搜索”,而很多用户在使用视频平台的时候,他们实际在接受“推送”。原因很显然,如果碰到一个疑惑不解的问题,跑去搜索视频找答案,效率是特别低的,这个是视频作者的“劣势”。所以当写视频文案的时候,情节一定要吸引人。

很多文字平台的大V,平常写文章善于拿出各种数据、分析。看起来特别牛逼,干货十足,就像一篇顶级论文,点赞也很高。可是一到视频平台,把他那种写法用到视频上马上就拉垮了。因为他写的东西可能是干货很多,但是念出来一点也不吸引人。

曾经一个视频作者,把一个非常爆款的微信公众号文章转化成视频,可是反响非常差。那个视频根本看不下去,一直在念数据。这个就犯了前面讲的蔗糖视频的例子,很多人做视频时被材料掌控了。

这可能是对自己的写作能力、表达能力、讲故事能力的不自信。所以只能力求精确,想把权威的东西告诉观众。但是现在会上网的人搜索能力都很强。那些复杂的材料他们想了解都能找得到。根本没有必要看视频听复读。

把故事讲好,把枯燥的东西讲的生动有趣,这简直是最逆天,最硬核的能力。作为视频作者,不需要理会这些声音,以自己的节奏讲好故事就行了。

少灵活性

再来讲第二点,灵活性问题。在各种平台写文章的时候,其实可以很随意。因为是可以随时修改的,比如语病、错别字、可以在短时间内修改多次。很多人写专栏,他们也许是想到哪,写到哪。但是做视频就不能这样,视频稿子必须一口气写完。视频发布出去,就没办法改了。就算要改,操作流程也非常麻烦。而且视频发布了,最重要的流量窗口可能就是刚发布之后的2天内。根本没时间改来改去,所以写视频稿子必须要严谨。出一个错,人家会抓住骂好多天。这样子的机制,导致写视频文案的成本要比写专栏的成本大的多。很多视频作者,被骂怕了。可能就会为了科普某个东西陷入无止尽的资料检索中。而且也是因为这种机制,导致写文章的机构一定要尽量封闭,灵活性大大低于专栏。一个视频,必须有完整开头、上升、高潮、降落、结尾。在叙事吸引人的同时,还必须把一件事情讲清楚。

知识视频一般较短视频大概有5分钟,其实大部分视频都要超过这个长度。十分钟、二十分钟的视频是常态,甚至出现一小时以上的视频。一个5分钟的视频,按照常规念稿速度就是1500字。但是别的文字平台呢?可能一篇想法、一条回答,短短几百字甚至几十字。根本不用每篇文章都抽丝剥茧的写。有些博主甚至就靠发那种一段话、一段话的吐槽,慢慢做到几百万的粉丝。所以这就是文字平台和视屏平台的第二个差异,需要视频平台的文章更加封闭,而且写起来更累。

视频文章是需要念的

第三点,视频文章是需要有人念的。文字平台会把所有人的文字明白无误的展示在上面,一坨坨的文字糊在屏幕中央,除非话更能吸引人的注意力,或者能够瞬间激发读者强大的共情能力,否则别人凭什么看?所以在文字平台想要胜出,叙述语言往往需要夸大,最后演变成不断喊口号的人,不断发表惊世骇俗观点的人会得到大量的关注。

也正因为所有人在夸大自己的叙述,最后文字平台的戾气可能会变得特别严重,经常互相谩骂。不是说所有人都这样,但是平心静气的优质内容肯定会被掩埋下去很多。但视频不一样,一般不会有人会开一堆视频同时看,顶多在不同视频之间挑来挑去。当人家挑中自己的视频,点进来,注意力已经全在视频上了。这时候在去夸大自己的叙述,根本毫无必要,还会让观众觉得焦躁不安。

而且文字形式的叙述对于每个人都是公平的。比如一段很有攻击性的话,找十个不同性格的人复制粘贴这句话,他们呈现出来的攻击效果是一样的。但是找是个不同性格的人念这句话,那感觉就完全不一样了。甚至找个软绵绵的萌妹来念,还有人会听了会暗爽。

很多人在文字平台,喜欢写一些说教的文章,这样涨粉贼快,那些读者看到这些文字,也会觉得作者很厉害,他有干货,他写的东西能帮助到我。可是当这种人转战视频平台后,还不断写这些说教类的文章然后念出来。那就很难有观众缘了,因为观众都不喜欢听这种说教。因为在学校被老师说教,在家被家长说教,在公司被领导说教,看个视频谁还愿意被作者说教?

当然视频也有很多弱点,那就是信息获取效率太低。看文章能很快弄懂作者要说什么,但是视频必须要花几十分钟看完。而且看视频的时候思维是被作者带着跑的,所以看视频学习效率其实并不高。

总之、如果作为视频作者写文章,尽量不要想着让人学到东西,好好讲故事就行了,让他们自己感受、自己判断、这样是最好的。

第三:要不要露脸

这个其实就看个人选择了,有时候写一些升华感情的内容,无法想象露脸怎么念这个东西。小时候,老师总让我们有感情的朗诵课文。可以回想一下,那种朗读是不是很做作?把嗓子挤着发音,声音必须阴阳顿挫,可是又面无表情,有时候还要跟着摇头晃脑的。这种朗读会感觉很油腻。为什么?因为孩子的感情,根本无法融入文章之中。他们只能配合这表演,所以觉得很假。

但很多视频作者是可以把感情融入到自己写的东西里的。他也想在视频表达情绪,说一些激昂的台词。可是他不擅长表演,露脸念文章反而会导致他扭扭捏捏。这样子的人就不适合露脸。不过露脸的化商业价值会更高。投广告会给更多的钱。这个就看自己如何权衡。

再就是颜值了,这个东西是靠老天赏饭吃,很多观众是通过视频来下饭的,长得不好看,还露脸在那里讲,当然也就没什么人爱看。

第四:知识作者应该怎样定位,以及知识输入的重要性

最近,经常看到一种论调:你以为他什么都懂,直到他讲到了你熟悉的领域。好像是哪个作者翻车后开始有人说这句话,不知道怎么就流行起来了。其实这句话非常可笑,非常好反驳。

首先不否认有人不懂装懂,对这种人逐条反驳就可以了。现在竟然有这么多人认为大家都应该活跃在自己那块小小的角落之中。对于自己耕作的这块领域之外的世界就应该是一无所知,还把这视为一种美德、专业精神、否则就是一种僭越。还跑去指责那些好奇心广泛的人,觉得他们什么都只知道皮毛而已。

西班牙哲学家加塞特就指出,一些科学家对自己领域之外的事情一无所知。这些人只能称作为“有知识的无知者”。牛顿在不懂太多哲学知识的情况下建立起自己的力学体系。但是爱因斯坦先是以康德和马赫的哲学武装自己。正式这些哲学给爱因斯坦带来了精神上的自由,爱因斯坦后面才提出相对论。

如果物理故事距离生活较远,再举几个游戏的例子。青沼英二出生在木匠世家,毕业于设计专业。进入任天堂之前,他没玩过任何电子游戏,他把自己对于木工与设计的独特理解运用在游戏设计之中,最终诞生了《塞尔达》一系列的伟大作品。

西方很多经济学家提出各种个样的理论,但是很多理论根本不可能拿到真实的国家里去实验,因为很容易把一个国家搞崩盘。不过有一个游戏,这个虚拟世界里的市场价格不断波动。玩家在里面贸易、投机、还组成了贸易联盟与银行。这个游戏就是EVE,它跟真实世界的经济运转非常相似。于是很多经济学家转而来研究游戏,把他们的理论套用在游戏里面。还有位经济学家,曾在希腊国家财政部工作,他亲手处理过希腊加入欧元区的困境,于是V社(游戏公司)直接雇佣了他,让他来出方案解决V社的虚拟世界的经济问题。所以现在的stema、CS:GO、DOTA2等游戏才有如此繁荣的二级市场。

不同的专业与不同的专业结合,才能够产生奇妙的化学反映,不停的推动世界的进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这明明是一个非常简单的道理,很多人就是不明白。恰巧在,讲游戏是最容易被喷的,做别的领域的题材,没什么人懂。但是大部分人都在玩游戏,有些玩家觉得他很懂。他不允许别人用不同的视角来看问题,只要讲的不符合他的心意,那自然就等于“你以为他什么都懂,直到他讲到你熟悉的领域”,对于这种说法我是嗤之以鼻的。作为视频作者,的确不可能什么都懂,但这就是知识输入的重要性。不需要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但一定要成为杂家。专家对于自己的领域了如指掌是当然的,人家就是靠这个吃饭的。而视频作者的工作就是,需要努力的使专家的工作被公众理解。

第五:写作的终极诀窍

如果有人在一段时间很失落,那么这就会体现在他的作品上。他的视频会失去活力、失去灵魂、观众看了也就觉得很寡淡。还有很多视频作者会突然说一些莫名其妙的话,引发观众愤怒导致自己翻车。是因为在这之前他的心情已经非常压抑了,他在无意识中发泄了这些东西。

如果有人在一段时间很快乐、很高兴,那他的视频就不可阻挡。不仅播放量高、互动量高、观众也非常喜欢他的这种状态。观众似乎能感受到创作者的情绪。即使讲的是和自己、和情绪完全不管的题材。

所以写作的终极诀窍是什么呢?保持愉悦感。

如果想到什么有意思的事情,就写出来告诉大家,让大家也跟着找点乐子。上学时一定遇到一些很爱哭的同学,他哭的时候会被他的情绪打动么?不会跟着感受到悲伤,只会觉得他哭很讨厌。反而,遇到一个特别开心的同学,他的情绪会感染的。他的放声大笑、他的神采飞扬,不一会就会让周围一群人活力四射。

这个世界上令人不开心的事情太多了,人们太压抑了,观众都希望给他们带去快乐,带去感动,而不是一些让他情绪更加负面的东西。即使写的是孤独、是痛苦,也要享受这些东西。因为当经历苦难、艰辛与失意以后,仍然努力振作起来,无怨无悔的生存着,继续走自己的人生。然后充满活力的写下这些,把感受真诚的表达出来。只有这样,读者才会与作者感情产生共鸣。更重要的是,也只有这样,才会对自己满足。

人生下来没有人问他愿不愿意,他被关进一个并非自己选择的身体之中,而且注定死亡,但可以把过程都记录下来。

转载于B站UP主:智能路障 视频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