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语文古诗词《观沧海》:译文+赏析+主题+写法+实训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观沧海名家朗读 七年级上册语文古诗词《观沧海》:译文+赏析+主题+写法+实训

七年级上册语文古诗词《观沧海》:译文+赏析+主题+写法+实训

2023-09-08 13:3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写法】

1.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诗歌句句写景,句句抒情,把眼前的海上景色与自己的雄心壮志巧妙地结合在一起,通过虚写表达自己的主观感受,不但做到了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气势宏伟,而且做到了情理结合。

2.意境开阔,气势雄浑。

【常见考题】

一、理解性默写

1.诗人在《观沧海》一诗中,描写草木景色的句子是: , 。

2.《观沧海》一诗的主要表达方式是描写,但是也有两句诗是叙事的是: , 。

3.《观沧海》中通过丰富奇特的想象创造宏伟意境,抒发了作者宽广胸怀和豪迈气概的诗句 , ; , 。

4.《观沧海》一诗中写大海水波动荡,山岛高耸突兀的句子是: , 。

5.《观沧海》中详细写诗人见到的景象的句子是: , 。 , 。

6.《观沧海》中描写诗人想象中的景象的句子是: , 。 , 。

【答案】

1.树木从生,百草丰茂。

2.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3.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4.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5.树木从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6.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二、阅读理解

1.本诗作者 ,不仅是建安时期一位杰出的诗人,还是封建社会一位杰出的 、军事家。

2.按要求填写原诗中的语句。

①实写诗人所见之景的句子是: 。

②虚写诗人所想之景的句子是: 。

3.前三行诗句描写沧海景象,有动有静,如:

写的是动景,

写的是静景。

4.请你展开合理的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所表现的画面描述出来。

5.赏析“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6.“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所使用的修辞手法是 ?诗句中的“若”字用得好,请你说说好在哪里。

7.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首诗通过写作者在远征途中登上碣石山俯瞰大海所看见的壮观景象,展现了诗人宽广的胸襟。

B.诗歌前四联写诗人登上碣石山看见山岛耸立,树木茂盛,大海波澜壮阔的景象。

C.第五、六联通过丰富的想像,写出沧海之大,吞吐日月,含盈群星的气派。

D.最后一句,如一曲雄壮的乐曲,在最激越处戛然而止,悲从中来,发出感慨。

【答案】

1.曹操 政治家

2.①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②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3.①水何澹澹、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②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动景静景各写一点即可)

4.(树木凋零)秋风阵阵,呼呼作响,诗人站在辽阔的在海边,面对波涛汹涌的大海,心潮与大海一起涌动,感慨万千。(只作翻译1分,有想象内容1分)

5.诗人通过丰富的想象,运用夸张的手法,描绘了大海吞吐日月,包容星汉的壮阔景象,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怀和宏大的抱负。

6.互文。“若”是好想的意思,写出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壮阔之景,体现诗人的开阔的胸怀和宏大的抱负。

7.D

end

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转载请联系原出处。中考网尊重版权,如有侵权问题,请及时与管理员联系处理。

点击" 阅读原文 "查看2021中考专题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