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印巴战争,巴铁求援中国,中国下达最后通牒后结局如何?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覃上面有个草头读什么 第二次印巴战争,巴铁求援中国,中国下达最后通牒后结局如何?

第二次印巴战争,巴铁求援中国,中国下达最后通牒后结局如何?

#第二次印巴战争,巴铁求援中国,中国下达最后通牒后结局如何?|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0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我国在国际上秉持着的一直都是“和平共处原则”,虽然对每个国家都示以最明确的善意,但是绝对鲜少公开声明要为哪个国家站台。不过,巴基斯坦显然是个例外。

中国和巴基斯坦自从1951年建立了外交关系之后,双边合作就愈发密切,建立起了一套“全天候”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尤其是这60多年来的密切合作,更是让所有中巴双方都将这段友谊深深刻在了心底。

不过中国有句老话说得好,所谓“患难见真情”,国与国之间的感情其实在一定的时候,也需要一些困难去验证。而对于中巴关系来说,中国在第二次印巴战争中顶住国际压力,给予巴基斯坦的大力援助,就是最好的证明。

在第二次印巴战争爆发之后,巴基斯坦一方很快就顶不住印度的狂猛攻势,所以转头向中国求援,而中国当然也非常给力,从社会舆论以及军事支持两个角度为巴基斯坦提供了极大的援助,甚至直接向印度发出了最后通牒,这代表当时的形势已经相当严峻。

而在我们聊这件事情之前,首先要了解的就是第二次印巴战争究竟因何展开。

其实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间的矛盾由来已久,在印巴分治之前,这两个国家本是同根同源,但是在分治之后,印度和巴基斯坦这样两个信仰迥异的国家就展开了漫长的纷争,其中最主要的问题就是有关克什米尔地区的领土主权问题。

1965年5月8日,时任克什米尔总理、伊斯兰教教长的穆罕默德·阿卜杜拉被捕,引发了在印控克什米尔地区人民的游行示威,而巴基斯坦随即对印控克什米尔地区的穆斯林武装队伍给予了支持,使得他们在8月掀起了一波反对印度统治的武装起义。

一向对领土问题十分敏感的印度瞬间意识到了危险的靠近,迅速组织力量进行还击,于是印巴双方就在克什米尔地区展开了最为直接的军事较量。

8月14日,印度军队借着巴军正规军还未赶到,一举越过了印巴双方在克什米尔地区设立的停火线,占领了巴控地区的2个哨所。但是随着巴基斯坦正规军在9月1日驰援占领钱布之后,印巴双方都意识到了,这次的冲突恐怕不是闹着玩的。

9月6日,印度军队耐不住寂寞,趁势对巴基斯坦拉合尔大举发动进攻,而此次行动也被视作是第二次印巴战争的开端。

这是印度一直以来都非常青睐的“闪电战”模式,而巴基斯坦在这样的猛烈攻势下显然有些力不从心,本来就是仓促应战,如何能打得过准备已久的印度?

于是,时任巴基斯坦外长的布托在8月7日对国际社会求援,希望世界各国能够根据“法律和道义义务”,对巴基斯坦进行援助。

世界目光首先瞄准的是美国,巴基斯坦与美国同属“东南亚条约组织”的成员,本可以借着这个名号让美国对巴进行援助,但是美国却开始玩文字游戏,称该组织所针对的只是“社会主义国家”,但印度显然不属于此列。

可事实上,美国拒绝对巴基斯坦进行援助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当时的巴基斯坦与中国关系甚笃,而美国又在一定程度上开始偏向印度,这直接导致了美巴两国的“不对付”。

那如果巴基斯坦向穆斯林国家求助呢?比如说印尼、伊朗和土耳其等等,他们都是“巴格达条约组织”的成员,其实也可以寻求他们的援助。但是当时的伊朗和土耳其国力弱小,还和美国是盟友关系,在这样的情况下显然是无法对巴基斯坦提供什么有效的帮助的。

而印尼方面虽然嘴上说得慷慨激昂,但事实上该国与巴基斯坦之间的距离很远,且同样处于自身羽翼不丰满的境地,提供的援助也是相当有限的。

所以,此时巴基斯坦能够寻找的盟友也就只剩下了中国。而巧合的是,中国此时与美国、印度的关系都算不上好,甚至隐隐有些敌对状态。中美关系就不再过多复述,此时的中印之间也存在着一直无法解决的领土争端,而这样的双重原因,就成了促使中国援助巴基斯坦的重要因素。

事实上,在1965年3月时任巴基斯坦总统阿尤布·汗访华期间,中国和巴基斯坦已经达成了有关协议。当时我国对巴基斯坦做出的承诺是主要有以下两点,其一是如果印度的军队进入巴基斯坦境内,那么中国将必定对巴基斯坦施以援手;其二则是承诺,既然印度军队可以进入中国,那么中国军队自然也可以开赴印度,一旦印巴之间发生冲突,中国在必要的情况下,可以从后方包抄印度德里。

这对于中国的外交方式来说,绝对是非常郑重的承诺,所以在巴基斯坦向我国求援的时候,我国几乎没有进行过多考虑,就答应了下来。我国对于巴基斯坦的援助其实是双管齐下的,首先就是国际舆论方面的抨击。1965年9月初开始,中国媒体开始集体发力,用大篇幅刊登有关印巴冲突的相关讯息,《人民日报》还将接见巴基斯坦大使的消息作为头版头条刊登。

9月5日,《人民日报》再度在头版头条上刊登了题为《印度扩张主义面目》的文章,内容指出了中国人民对巴基斯坦反击印度挑衅的自卫行动的高度支持。

中国选择在印巴交战正酣的时候对印度提出公开抗议,表示对印度公开侵犯中国领土的不满。随后,我国在9月8日对印度政府发出照会,严正警告印度方面必须要撤除在中锡边境设立的非法侵略工事,否则可能会引发不可收拾的后果。

同时,除了舆论支持之外,我国对于巴基斯坦的军事支持也是空前的。彼时的美国几乎已经开始明目张胆地偏向印度,在巴基斯坦极度依赖美军装备的情况下宣布“中立”,直接停止了对巴基斯坦武器装备的供应,使得巴军的战争体系受到了极大冲击。而时间到了9月11日前后,巴基斯坦一方已经基本意识到了战争的结局,如果没有外部势力干预的话,巴方落败也只是时间问题。

幸运的是,此时的中国政府为了维护盟友的既定利益,也为了防止美国借机扶持亲美势力,选择向巴基斯坦提供真正的军事援助。为了迅速在战争中起到扭转乾坤的作用,中国决定从中印、中锡边境地区的冲突下手,而之所以要这么做,主要有两个原因。

首先,中锡边界的地理位置很特殊,这里距离中国、印度以及巴基斯坦东部都不算远,如果我们在这里开始进行军事干预的话,可以有效牵制东巴地区的印度兵力,符合当时巴基斯坦的诉求。

其次,其实中国与印度在中锡边境附近一直存在难以调和的矛盾,比如说不顾中方警告修建大批非法建筑,这就使得中锡边境虽然一直没有比较尖锐的矛盾爆发,但是如果选择从这里下手,那么我们的军事干预就算得上是名正言顺、师出有名,国际舆论也不可能被美国和印度趁机拉扯回去。

1965年9月17日凌晨,中国外交部向印度驻华大使发出了最后通牒,这份强硬的照会内容为,中国政府严正要求印度当局在收到该照会之后的3天内,将中锡边界的所有印军非法入侵工事全部拆除,并且立刻停止印度军队的一切入侵活动,保证以后不再发生。

随后,《人民日报》刊登了该照会的全文,同时还特地将我国对印巴冲突的立场放在了最鲜明的位置,指出了中国政府“两个不会”的立场。

第一个不会表示,只要印度政府一天不停止对克什米尔人民的压迫,中国政府就绝对不会叫停对克什米尔人民的支持;第二个不会表示,只要印度当局一天没有停止对巴基斯坦的无理侵略,中国就绝不会停止对巴军反侵略斗争的支持。

当时的这份照会其实表达了3层意思,首先就是要兑现当时中国对巴基斯坦做出的承诺,即“如果印度的军队进入巴基斯坦境内,那么中国将必定对巴基斯坦施以援手”。

第二点是针对印度政府的态度而发,在当时的中国政府看来,无论是印度还是巴基斯坦,其实都不想大动干戈,毕竟最后必然是个两败俱伤的结局,或许会直接被其他大国“收割”。所以此时中国如果在中印边境上对印度施压,势必能够让印度清醒一些,如果能够“知难而退”就是最好的结局。

最后一点则是为了帮助巴基斯坦赢取外交上的主动权,即向马上要在9月18日召开的“联合国安理会会议”上,就印巴冲突问题向世界各国施加压力,使得美国不能明目张胆地偏帮印度。

在这份照会发出之后,中国的实际行动也接踵而至,直接在中锡边境的中方一侧集结了大批部队,又于9月18日正式前进到拉达克的登姆乔克边界附近,此时中国的军队距离印度阵地已经只有不到500米的距离。

9月19日,中方再次重申了17日的照会内容,严正敦促印度立刻按照照会内容办事,并且停止一切的入侵行动,将所有被劫走的中国边民、牲畜全部归还,保证以后不再进行越境骚扰。

中国军队在边境西段给了印度极大的压力,甚至直接迫使印度军方放弃或毁掉了五六十个军事要塞,这让印度瞬间意识到了,这次中国真的认真了。

在印度和美国看来,此时如果中国卷入印巴冲突之中,必然会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导致全面冲突,印度的局势会变得无法掌控,会严重影响到美国的亚太布局。

于是,美国开始用压力迫使印度接受停火。

9月23日,在中美双方给出的强大压力以及联合国的从中调和之下,印度和巴基斯坦同时宣布接受联合国调停并全线停火。

至此,第二次印巴冲突画上了句号,印度的野心因中国的强势而熄灭,中国和巴基斯坦之间的珍贵友谊,也同时得到了巩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