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素禀赋理论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要素禀赋理论的四个定理 要素禀赋理论

要素禀赋理论

2024-06-24 21:2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从要素禀赋的差别来解释生产成本和价格的不同,重新解释贸易基础,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E.F.Heckscher)和俄林(B.Ohlin)提出了“要素禀赋”理论。要素禀赋理论认为,由于国与国之间要素禀赋存在的差异,使得要素价格也产生差异,进而导致生产成本和产品价格的差异,由此产生国际贸易。

      瑞典经济学家林德提出了偏好相似理论。偏好相似理论主要从需求的角度分析国际贸易的原因,认为产业内贸易是由需求偏好相似导致的。基本观点包括:国际贸易是国内贸易的延伸,在本国消费或投资生产的产品才能够成为潜在的出口产品;两个国家的消费者需求偏好越相似,一国的产品也就越容易打入另一个国家的市场,因而这两个国家之间的贸易量就越大。        他们的相同点显而易见都是解释了为什么会出现国际贸易,即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国际贸易直接来源于同一产品在国与国之间的价差,而价差又来源于生产成本差异,如何解释生产成本差异,各派国际贸易理论就开始从此分道而说了。即两种理论的不同点:

      要素禀赋理论认为是要素禀赋的差异导致了要素价格的差异,这就是要素禀赋理论所揭示的。而需求重叠理论从要素需求入手,认为要素价差是由于对要素存在需求差异引起的,而对要素的需求则又是由于对最终产品的需求所引起的,对最终产品的需求差异源于国与国之间消费嗜好不同、收入水平与收入分配有差别。       要素禀赋理论-理论验证编辑本段 对H-O理论的第一次实证检验是19 要素禀赋理论XY实例53年。美国经济学家Leontief根据美国1947年进出口行业的数据,对H-O理论进行了验证.按照一般认为,美国应该是一个资本充裕而劳动稀缺的国家,因此它应该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而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但实证结果却是:美国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而进口资本密集型产品,史称“里昂惕夫之谜”或“里昂惕夫悖论”.(The Leontief Paradox)

      有人宣称1947年为欧洲重建之特殊年份,此年数据不足以论.于是Leontief于1956年又根据美国1947―1951年的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仍然得出同样的结果.后人对此有以下几种解释:: 

要素密度逆转

      (Factor Intensity Reversal)

      一个隐含的假设为:对于任何一种要素相对价格,X都是资本密集型产品,而Y都是劳动密集型产品。

      但是,如果在某些要素相对价格下,X是资本密集型产品Y是劳动密集型产品;而在另一些要素相对价格下,X是劳动密集型产品Y是资本密集型产品.这种现象称之为要素密度逆转。

       由于美国作为最发达国家和其他国家的要素相对价格存在较大差别,有可能出现在美国为资本密集型的产品在其他国家为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现象(最典型的莫过于农业).因为里昂惕夫是根据美国的技术条件来测算进口商品在其他国家生产时的要素密度,因此可能会发生一些误会。 

需求逆转

      (Demand Reversal)       在前面的分析中,假设了两国偏好完全相同或近似.但偏好在决定贸易的模式中,也可能起到很大的作用。 当一国对于某一商品具有生产上的比较优势,但其国民在消费上又特别偏好该商品,将会使得原来依据H-O定理所决定的贸易模式发生改变,这就是需求逆转。

      举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湖南人喜欢吃辣椒,即使它生产辣椒是最具有优势的,它还是要从外省进口辣椒。

      较平的生产可能性曲线表示1国,而较陡的无差异曲线表示2国,那么根据H-O定理,1国应该出口X,而2国出口Y.但由于偏好(无差异)曲线的显著差异,1国的X的相对价格不低反高,2国的Y的相对价格不低反高.那么国际相对价格则将其平均化.这使得1国进口X,2国进口Y。

      基于需求逆转,里昂惕夫之谜可以这样解释:虽然美国的资本比较充裕,但如果美国消费者的消费结构中,资本密集型产品占据了绝大部

       比重,美国则有可能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资本密集型产品。 然而,用需求因素来解释各国居民的消费偏好的差异可能是有问题的。巴西人喜欢咖啡是因为巴西生产咖啡的结果,法国人喜欢葡萄酒是因为法国地中海沿岸生产葡萄,这似乎又证明,供给创造了需求。 

贸易保护

     另一个解释是,美国     要素禀赋理论的应用存在很高程度的贸易保护,这种贸易保护主要针对美国缺乏竞争力的劳动要素密集型产品(农产品),因此美国的进口产品中缺乏农产品也可以理解。

      但是,这个解释不能够满足一般均衡的条件:假如美国实行贸易保护农产品而进口资本密集型产品时,与美国发生贸易的国家都只能以本国不具备比较优势的产品去与美国贸易,这似乎很难说得通,或许,仍然可以用贸易保护本国弱势产业的理由去解释。 

人力资本密集

      一种较可信的解释是,美国与其他国家相比,不但具有较充裕的资本,还拥有较充裕的人力资本.因此,美国出口的商品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劳动密集型产品,而是人力资本密集型产品。 

自然资源

        有人指出,自然资源与资本在生产中往往是互补的.因此,一些自然资源密集型的产品,如能源,往往也是资本密集型的.从自然资源的角度看,美国的某些自然资源是相对稀缺的,如石油。这样,美国的大宗进口商品很多是自然资源密集型产品.因此,如果考虑到自然资源,里昂惕夫之谜也许可以得到较好的解释,也即:美国看似是进口资本密集型产品,其实是在进口自然资源。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