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文明的价值观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西方古典礼服有哪些 古典文明的价值观

古典文明的价值观

2024-03-08 21:3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在学术界,对古希腊罗马文明形态有一个统称——“古典文明”(the classical civilization)。这是一个出自西学的、具有高度赞誉色彩的概念。

    古典一词是对classical一词的中译,这个词与文艺复兴以来西方形成的一门新学科的名称Classics(古典学)同出自拉丁文形容词classicus。该词原义主要指罗马高级别公民如“头等公民的”之类,引申义则意味出类拔萃、完美无缺、权威和典型。而中文“典”字有标准、规则之义,与classical的意思大体相吻。有趣的是,classical并没有“古”的时间指代,最初的中译者可能鉴于古希腊罗马早已变为古代事物,近现代西方人又把古希腊罗马时代看作是为自己确立基本价值标准的时代,因此在“典”字前加一“古”字,倒也比较贴切地转达了近现代西方对于古希腊罗马文明的基本认识。顺便说一句,对于近现代的一些文化事物,如classical music若译作“古典音乐”就与原义不符了。

    古典文明有哪些深具影响的价值观呢?愚以为可大体列出一个清单,如:政治领域的民主与共和理念及其实践经验,包括法治、选举制、任期制、比例代表制、政教分离、民选公职人员控制军队、少数服从多数的集体领导制、多数暴政等;社会领域的数量与比值的平等、公民社会安排、好公民的规定等;文化领域的哲学、史学、政治学、戏剧、美术、医学、数学、物理学、逻辑学等学科的创立与评价标准的设定等。这些价值观对欧美社会率先进入现代社会提供了借鉴的蓝本和进一步发展的依据,因此对认识今天的西方文明具有极其重要的参考意义。

    我国目前的主流思想出自西方文明的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我国改革开放并追求中国梦的主要参考样本是率先完成现代化进程的西方列国。在这种情况下,正确认识西方世界并把西方的历史经验与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始终是自清末以来我国知识分子孜孜不倦的努力方向。恩格斯曾指出:“没有希腊文化和罗马帝国所奠定的基础,也就没有现代的欧洲。”他道出了古典文明与现代西方文明之间的源流关系。换句话说,如果仅限于表面认识现代西方,那可以不必了解古希腊与古罗马;但如果要深入认识现代西方,则必须认识古希腊与古罗马。商务印书馆出版的这套《古典文明译丛》如果说对今天的读者具有阅读价值,其主要价值便在于此。

    收入这套丛书中的著作都是现代古典学的名作。因翻译语言的局限,它们主要属于英语世界的名作。它们虽然是现代作品,却也可以用classical来形容,因为这个词原本是指出众、典范的人和事。比如丛书中芬利的《古代经济》一书,颠覆了19世纪以来关于古希腊罗马是商品经济、海洋文明的成说,还原了农本社会的属性,体现了20世纪中叶西方古典学的一种认识突破。再如,罗纳德·塞姆的《罗马革命》则是共和制向帝制过渡那段波澜壮阔、跌宕起伏的历史的最出色分析与描述,后人在此方面虽也着力甚多,但迄今尚无出其右者。可以说,这些书是已被时间检验过的西方学界对自身历史认识的上乘之作,均被列入了各个高校相关专业本科生、研究生的参考书目。

    需指出,翻译这套外国著作的基本目的虽是为读者提供一些拓展视域、深入认识西方文明的读本,但细究起来也还有着另外一层认识意义,这就是有益于我们的反躬自省。柏拉图曾以其老师苏格拉底之口撰写了众多对话篇,其中多篇谈及“认识你自己”的命题。这原是镌刻在中希腊德尔斐的阿波罗神前殿殿墙上的箴言之一,第欧根尼认为最早提出这一命题的可能是哲学之父泰勒斯。不管怎样,希腊最聪明的人都把认识自己看作是极其重要的人生目标。古希腊人能把这个命题刻写在神庙内,当作至理名言,显然认为神也认同这个命题,或者说这是神灵对人的指示。这个指示显然不是适用于一时的,因为人的自我认识是永无止境的任务,每代人都在不断认识外部世界的同时不断认识自身世界,所以认识从来不会一次完成。本丛书中的每一本都是西方人认识自己的阶段性成果,也是我们正确认识自身过去和现在的镜子。

    (《古典文明译丛》,郭小凌主编,商务印书馆出版。本文为丛书总序,标题为编者所加)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