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法史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西岳华山庙碑全文多少字 中国书法史

中国书法史

#中国书法史|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为惠帝和吕后执政之间的古隶「陪葬品」,它的主人因太过珍视它而带它入土,也因此我们现在能看到它。书体篆意尚存,章法有直行而无横行,秀丽之中尚存古意。

竹简孙膑、孙子兵法:

这二书也为陪葬之物,看来我们得感谢古人的陪葬制度了。年代大抵为西汉前期。两者笔迹不同,当是出于不同人之手;竹简孙膑的字体仍混有极多篆书笔法,孙子兵法的篆法殆已净尽,笔画直,间架平正。两者相较的话,一以古质取胜,一以妍华擅美,皆是古隶上品。

鲁孝王刻石:

今尚存曲阜孔庙之中,全文仅「五凤二年鲁卅四年六月四日成」十三字。笔画已由圆变方,字体仍属高长,结构别于小篆,乃藉于小篆、八分之过渡书体,古朴纯厚。

另尚有三老讳字忌日刻石,开通褒斜道刻石﹝这是摩崖大字﹞,祀三公山碑等遗墨。

汉古隶——帛书老子乙本

与【战国纵横家书】及【帛书老子甲本】同时同地出土,但时代略比【战国纵横家书】、【帛书老子甲本】稍晚。

汉古隶——马王堆竹简

与【战国纵横家书】、【帛书老子甲本】及【帛书老子乙本】同时同地出土(看来马王堆那儿的宝物不少喔!)。为西汉前期竹简。此简以方笔为主导,虽非笔笔见方,但方笔之风格显明。方笔起笔与竖笔下拖的笔势,已初具定型汉隶的笔法。

汉代书法——隶书的发展 

概论:汉朝自公元前206年高祖建立天下,经过60余年的治理,出现了“汉武”盛世,经济和文化诸方面都得到了长足进步,造纸术的发明,对文字的发展,影响深刻。西汉初,朝廷就把隶书定为学童应试的内容之一,成绩好的可以做官。当时的“史书令史”,就是擅长写隶书的官职。汉人称汉隶书为“史书”。据班固《汉书》记载:元帝“多才艺,善史书。”孝成许皇后“聪慧,善史书。”隶书的重要特点是笔画平直、结构方正,几种笔画较为固定,为汉字书写定为不变的形态。

再有就是改造合体字的偏旁,并使它固定统一。在甲骨文和金文中,偏旁和原独体字一样,位置也不太固定。为了字的方整和书写便利,隶书把用做偏旁的独体字规定特殊的形态,同时又把许多原来不同偏旁的篆字固定为同一偏旁,如“英”、“樊”、“莫”、“真”、“奠”等字,原篆字字底皆不相同,隶字把它们统一为“大”字底。又如“泰”、“秦”、“春”、“奉”等字也是隶变后才统一为“夫”头的字。

这样就使得隶书较篆书易记、易写,适应了时代日益发展的要求。

发展:隶书的定型也有自己的发展过程。从大的方面说,隶书有秦隶和汉隶的区别。秦隶的形体,从出土文物中的权、量器的诏版上还可看到一些特点。这时隶书结体还是纵势长方的,字的大小不拘。有人称此隶为“古隶”,西汉初期仍沿用这种字体。

隶书随着时代而逐渐改易,到了东汉,形成了定型的汉隶。特别是到了汉恒帝、灵帝时期(公元174~189),汉隶达到极盛时期。汉隶定型的字体,主要是指此时期的字迹。

定型的隶书在书法上形成了自己风格。在用笔上方、圆兼用,藏锋、露锋诸法具备;在笔画形态上出现了蚕头燕尾的特点,长横画有蚕头,有波势,有俯仰,有桀尾;体势上,由纵势变为正方,又变为扁方的横势;结构上,中官紧收,笔画向左右开展,呈左右对称的“八字形”,故有汉隶“八分”的说法。

隶书从用笔到结字所形成的风格,既庄重严整,又变化多姿。这种字体,上承篆和古隶,下启楷书,用笔通行行、草。

所以隶书在书法上有继往开来的重要地位。

隶书到东汉时期已发展成定型的隶书,成为法度森严的官定的标准字体。这一时期留下来的隶书字丰富多彩,尤其东汉时期盛行树碑立传,所以留下碑版最多,也最精湛。

所谓“碑”,在古时是宫、庙门见识日影及拴牲口的长方形石头,秦代在石头上镌刻文字,作为纪念物或标记,或刻文告等,秦代称为“刻石”,汉代以后即称“碑”。

自东汉以来,各种碑的形式也多起来,有碑颂、碑记、墓碑等等,用以纪事、颂德。这些碑刻给书法留下了极丰富的珍品。据说东汉留下来的碑版达170余种。现举出几种有代表性的作品,以资证明。

1.乙瑛碑:全名为《汉鲁相乙瑛置百石卒史碑》。东汉恒帝永兴元年(公元153年)立。当时乙瑾为鲁相,曾奏请在孔子庙中设置守庙的百石卒史,因此得名。碑立在今山东曲阜孔庙。内容刻有奏请往返的公犊和对乙瑛的赞同。碑文雄秀、工整,风格飘逸秀丽,是著名汉碑之一。

2.礼器碑:全称为《汉鲁相韩敕造孔庙礼器碑》,亦称《韩敕碑》.东汉桓帝水寿二年(公元156年)立。石在今山东曲阜孔庙,碑文为赞颂鲁相韩敕整修孔庙,建造礼器的事。书体扁平丰茂,瘦劲挺秀,属于工整风格的作品,为历代学隶者所重视。

3.史晨碑:碑的前后两面各有到字,故亦称《史晨前后碑》。前后碑各有名称,前碑称“鲁相史晨祝孔子奏铭”,内容是记载鲁相史晨的奏章,报告他到任后祭孔的情况;后碑称《史晨飨孔庙碑》,记录了他祭孔的措施。此碑建于汉灵帝建宁二年(公元169年),碑立山东曲阜孔庙。字体工整,结构谨严,富有神韵,是学习隶书的好范本。

4。熹平石经:也称《石经》.汉灵帝嘉平四年(公元175年),蔡邕等建议在太学建立正定的六经标准文字,以免贻识后学,为此而立。传为蔡邕所书。碑石共46个,太学旧址在今洛阳市,碑立太学门前。几经动乱,原碑早已无存。自宋以来,常有残石出上,据说现已集存80OO多字,字体方正,结构谨严,是当时通行的标准字体。

5.曹全碑:全称为《汉合阳令曾全碑》,汉灵帝中平二年(公元185年)王敞等人为纪念曹全功绩而立。明代初年出土于陕西颌阳县,曾保存在合阳县孔庙,1956年移放在西安碑林。相传此碑明代未年即已断裂,现文物出版社已经出版断裂前的拓本。曹全碑是汉隶代表作之一,风格秀逸多姿、结构平匀,用笔方圆兼备、清丽婉畅。此拓本保存原字较多,完整如新,最适合初学隶书者临摹。

6.张迁碑:全称为《汉故谷城荡阴令张君表颂》,亦称《张迁表颂》,汉灵帝中平三年(公元186年)立碑于山东东平县。碑文记载了张迁的政绩,是张迁故居韦荫等为表扬他而刻立的。书体以方笔为主,结构严整、端正朴茂。现有影印本,可供方笔书法爱好者临摹。

汉隶——西狭颂

汉代隶书。全称为《汉武都太守汉阳河阳李翕西狭颂》,篆额有“惠安西表”四篆字,故又名《惠安西表》。建宁四年(公元171年)六月刻,在甘肃成县天井山摩崖。此石结字高古,庄严雄伟,用笔朴厚,方圆兼备,笔力遒劲。杨守敬评论说:“方整雄伟,首尾无一缺失,尤可宝重。”碑文末刻有书写者“仇靖”二字,开创书家落款之例。

汉隶——埔阁颂

汉代隶书摩崖。全称《武都太守李翕析里桥埔阁颂》,与《西狭颂》为姊妹篇,建宁五年(公元172年)二月刻,在陕西略阳县白崖。此石字体多含篆书意味,笔画圆润,波磔不大明显,但字形结体多取横势,方折突出,章法茂密,风格古朴中含沉郁,所以清代万经曾说字样险怪,下笔粗钝,而康有为评云:“吾尝爱《埔阁颂》,体法茂密,汉末已渺,后世无知之者。惟平原(颜真卿)章法结体,独有遗意。”《广艺舟双楫·本汉》,可见此石对后代书坛的影响。

汉隶——张迁碑

张迁碑:全称为《汉故谷城荡阴令张君表颂》,亦称《张迁表颂》,汉灵帝中平三年(公元186年)立碑于山东东平县。碑文记载了张迁的政绩,是张迁故居韦荫等为表扬他而刻立的。书体以方笔为主,结构严整、端正朴茂。现有影印本,可供方笔书法爱好者临摹。 汉隶——礼器碑

汉代隶书。全称为《鲁相韩敕造孔庙礼器碑》,故又名《韩敕碑》,永寿二年(公元156年)刻,在曲阜孔庙,此碑字体工整方纵,大小匀称,左规右矩,法度森严。用笔瘦劲刚健,轻重富于变化,捺脚特别粗壮,尖挑出锋十分清晰,是汉隶中典型的厚重,燕尾极为精彩。书势气韵沉静肃穆,典雅秀丽。翁方纲夸为汉隶中第一。此碑对以后唐代楷法的形成影响很大。

汉隶——曹全碑

汉代隶书。全称《汉合阳令曹全碑》,中平二年(公元185年)十月刻,1956年藏入陕西博物馆碑林。在汉隶中此碑独树一帜,娟秀清丽,结体扁平匀称,舒展超逸,风致翩翩,笔画正行,长短兼备,与《乙瑛》、《礼器》同属秀逸类,但神采华丽秀美飞动,有“回眸一笑百媚生”之态,实为汉隶中的奇葩。

汉隶——华山碑

汉代隶书。全称《西岳华山庙碑》,延熹四年(公元161年)四月刻,此碑与《礼器碑》一样被誉为汉隶中典范,结字堂堂正正,字、行距齐整,波磔秀美。清代朱彝尊评此碑说:“汉隶凡三种,一种方整,一种流丽,一种奇古。惟延熹《华岳碑》正变乖合,靡所不有,兼三者之长,当为汉隶第一品。”(《金石文字跋尾》)。刘熙载也说:“汉碑萧散如韩敕、孔宙,严密如衡方、张迁,皆隶之盛也,若华山庙碑,磅礴郁积,流漓顿挫,意味尤不可穷极。”(《艺概》)

汉隶——史晨碑

东汉隶书。碑体两面刻字,又名《史晨前后碑》,前碑全称《鲁相史晨祀孔子奏铭》,后碑全称《史晨飨孔庙碑》。灵帝二年(公元169年)立,今在山东曲阜孔庙。书法工整,造型丰美多姿,波挑神采飞逸,章法疏密匀适,结构谨严而气韵灵动,蕴藉跌宕,笔法笔意二者俱全。清代万经在《分隶偶存》中评论说: “修饬紧密,矩度森严,如程不识之师,步伍整齐,凛不可犯。其品格在卒吏(乙瑛碑)、韩敕(礼器碑)之右。”杨守敬《平碑记》也说:“昔人谓汉隶不皆佳,而一种古厚之气自不可及,此种是也。”

汉隶——乙瑛碑

汉代隶书。全称为《汉鲁相乙瑛请置孔庙百石卒吏碑》,刻于永兴元年(公元153年)六月,在山东曲阜孔庙大成殿东庑。此碑工整匀适,组织严密,笔法极有法度,粗细统一,间架结构皆十分注意,全幅秀逸清丽,尤其燕尾的姿态非常优美,是汉隶趋于规范成熟时期的代表作之一。翁方纲称其:“骨肉匀适,情交流畅。”何绍基以为:“横翔捷出,开后来隽利一门,然肃穆之气自在。”

汉隶——石门颂

汉代大型隶书摩崖石刻。全称为《故司隶校尉犍为杨君颂》,汉桓帝建和二年(公元148年)刻。结体大小不一,笔法瘦劲恣肆,雄健舒畅,颇饶趣味,今人祝嘉论此石刻曾说:“石门巧多于拙,瘦处多,肥处少,且喜用长势,多用圆笔。布置巧妙,错综变化。”(《书学论集》)

汉隶——衡方碑

汉代隶书。全称《汉故卫尉卿衡府君之碑》,建宁元年(公元168年)九月立,原在山东汶上县,清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汶水泛决,碑陷,后邑人重立,今在山东泰安岱庙。此碑字体方拙朴实,以拙取胜,间架稳实厚重,如虎卧阕下。笔画端正粗壮。笔笔如磐石,折角棱条分明,有严峻之态。章法行密字满,于平正之中存欹斜之变。

翁方纲说:“是碑书体宽绰而阔,密处不甚留隙地,似开后来颜鲁公正书之渐。”(《两汉金石记》)杨守敬《平碑记》也说:“此碑古健丰腴,北齐人书多从此出,当不在《华山碑》之下。”清代著名书法家伊秉绶隶书即源于此。

汉隶——白石神君碑

白石神君碑

汉隶——朝侯小子残石

朝侯小子残石

汉隶——赵葑碑

赵葑碑

汉隶——蔡邕:熹平石经

熹平石经:也称《石经》.汉灵帝嘉平四年(公元175年),蔡邕等建议在太学建立正定的六经标准文字,以免贻识后学,为此而立。传为蔡邕所书。碑石共46个,太学旧址在今洛阳市,碑立太学门前。几经动乱,原碑早已无存。自宋以来,常有残石出上,据说现已集存80OO多字,字体方正,结构谨严,是当时通行的标准字体。

汉隶——皇象:急就章《玉烟堂帖》

皇象的急就章,也就是你现在看到的这字,是属于章草。

关于皇象:

生卒年不详,三国吴广陵江都人,字休明,官至侍中、青州刺史,尤善章草、八分,时号书圣。传世书迹有《天发神谶碑》、《文武帖》、《急就章》等。他的草书「似龙蠖螫启,伸盘复行」,「如歌声绕梁,琴人舍徽」,朴质古情,沉着痛快,文而不华,质而不野。

行草的兴起——张芝:草书帖

张芝:草书帖

代表书家:

汉代书家——张芝 

张芝:生年不详,约卒于汉献帝初平三年(约公元192年),敦煌酒泉(今属甘肃)人,字伯英,善章草,后脱去旧习,省减章草点画、波桀,成为“今草”,张怀瓘《书断》称他“学崔(瑗)、杜(操)之法,因而变之,以成今草,转精其妙。字之体势,一笔而成,偶有不连,而血脉不断,及其连者,气脉通于隔行”,三国魏书家韦诞称他为“草圣”。晋王羲之对汉、魏书迹,惟推钟(繇)、张(芝)两家,认为其余不足观。对后世王羲之、王献之草书影响颇深。

张芝刻苦练习书法的精神,历史上已传为佳话。晋卫恒《四体书势》中记载:张芝“凡家中衣帛,必书而后练(煮染)之;临池学书,池水尽墨”。后人称书法为“临池”,即来源于此。尤善章草,有「草圣」之誉,当时的人珍爱其墨甚至到了「寸纸不遗」的地步。评价相当高,尤以草书为最。

汉代书家——蔡邕 

蔡邕:(公元132一192)东汉文学家、书法家。字伯喈,陈留圉(今河南杞县南)人。汉献帝时曾拜左中郎将,故后人也称他“蔡中郎”。

蔡邑除通经史,善辞赋等文学外,书法精干篆、隶。尤以隶书造诣最深,名望最高,有“蔡邕书骨气洞达,爽爽有神力”的评价。

汉灵帝熹平四年蔡邕等正定儒家经本六经文字。蔡邕认为这些经籍中,由于俗儒芽凿附会,文字误谬甚多,为了不贻误后学,而奏请正定这些经文。诏允后,邕亲自书丹于碑,命工镌刻,立于太学门外,碑凡46块,这些碑称《鸿都石经》,亦称《熹平石经》。

据说石经立后,每天观看及摹写人坐的车,有100O多辆。

灵帝命工修理鸿部门(东汉时称皇家藏书之所为鸿都),工匠用扫白粉的帚在墙上写字,蔡邕从中受到启发而创造了“飞白书”。这种书体,笔画中丝丝露白,似用枯笔写成,为一种独特的书体,唐张怀瓘《书断》评论蔡邕飞白书时说“飞白妙有绝伦,动合神功”。

蔡邕因负盛名,所以后世把一些碑刻和论著附合成蔡邕名义的伪作也不少。据说其真迹在唐时已经罕见。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