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2017年狂犬病流行特征分析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西安市狂犬病例分布 中国2017年狂犬病流行特征分析

中国2017年狂犬病流行特征分析

2024-06-30 08:1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动物源性传染病[1]。据WHO估计,全球每年约有59 000人死于狂犬病,造成超过370万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s)的损失[2]。2007年,我国狂犬病疫情达到新流行期高峰(3 302例)[3]。此后,狂犬病疫情得到一定控制并持续10年呈下降趋势,2017年下降至516例,但是我国狂犬病的防治仍然不容忽视。本研究对2017年我国狂犬病疫情资料及监测数据进行分析,了解狂犬病的流行特征,为防控策略的调整提供科学依据。

资料与方法

1.资料来源:全国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中2017年狂犬病病例信息,15个国家级监测点(贵州省安龙县、绥阳县和独山县,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玉林市、钦州市和贵港市,湖南省邵阳市、永州市和衡阳市,安徽省阜阳市、蒙城县和庐江县,江苏省盐城市和山东省临沂市)的监测数据以及国家统计局2017年末总人口数。系统中收集的数据包括我国大陆地区各省份和各年龄组的发病数等,监测点数据包括狂犬病病例、暴露后预防处置和宿主动物调查情况。报告发病数是指2017年全国传染病信息管理系统中各省上报的狂犬病发病总数;报告发病率是指2017年全国总人口中狂犬病发生的频率;本研究所涉及的报告发病率和死亡率均为粗率。暴露分级是按照暴露性质和严重程度将狂犬病暴露分为3级:Ⅰ级暴露为符合以下情况之一者:①接触或喂养动物;②完好的皮肤被舔;③完好的皮肤接触狂犬病动物或人狂犬病病例的分泌物或排泄物。Ⅱ级暴露为符合以下情况之一者:①裸露的皮肤被轻咬;②无出血的轻微抓伤或擦伤。Ⅲ级暴露为符合以下情况之一者:①一处或多处贯穿皮肤的咬伤或抓伤;②破损的皮肤被舔舐;③开放性伤口或黏膜被唾液污染;④暴露于蝙蝠[1]。

2.统计学分析:采用Excel 2013软件整理和分析数据,运用ArcMap 10.3.1软件绘制地理分布图。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2017年狂犬病疫情的三间分布特征,计数资料的绝对数采用报告发病数、死亡数描述,相对数采用构成比、报告发病率和死亡率描述。

结果

1.全国疫情概况:2017年全国27个省份共报告病例516例,死亡502人,报告发病率0.037/10万、死亡率为0.036/10万。报告发病数和死亡数分别较2016年下降19.88%(128/644)和15.20%(90/592)。报告发病数较2007年高峰值3 302例下降84.37%(2 786/3 302)。

(1)地区分布:2017年,我国疫情主要分布在南部和中部地区(图 1)。报告发病数排前5位的省份依次为湖南省(71例)、河南省(52例)、广西壮族自治区(41例)、安徽省(39例)和湖北省(39例),占全国报告发病总数的46.90%(242/516)。与2016年相比,减少1个报告省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例,2016年)。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无病例报告。在有病例报告的27个省份中,59.26%(16/27)的省份报告发病数较2016年下降,其中降幅明显的省份为江苏省(52.27%)、贵州省(49.02%)、广东省(47.73%)、河南省(36.59%)和广西壮族自治区(28.07%)。9省份疫情上升,安徽省(69.57%)、江西省(36.36%)、四川省(35.00%)疫情上升明显。西藏自治区、青海省与2016年持平,均为1例。

图 1 2017年全国狂犬病报告发病数地区分布 图选项

(2)时间分布:狂犬病全年均有发病,夏秋季呈现发病率增高的现象。2017年2、3和4月发病数高于2016年,其余各月等于或低于2016年发病数。2017年12月为全年发病最低月份,8、9月为全年发病最高月份(图 2)。

图 2 2016-2017年全国报告狂犬病发病数月分布 图选项

(3)人群分布:病例仍以农民、学生和散居儿童为主,分别占病例总数的76.74%(396/516)、6.40%(33/516)和4.46%(23/516),病例男女性别比为2.46 : 1(367 : 149)。年龄分布呈双峰,高峰集中于0~14岁组及55~70岁组(图 3)。

图 3 2017年全国报告狂犬病发病年龄及性别分布 图选项

2.监测点监测情况:

(1)病例监测:2017年全国15个国家级监测点共上报病例个案66例,此外山东省、贵州省、安徽省和湖南省各上报了监测点以外的病例个案,共收集病例个案186例。176例个案报告致伤动物,其中94.89%(167/176)伤人动物为犬,2.84%(5/176)为猫。171例报告了致伤动物来源,57.31%(98/171)为自家养,22.81%(39/171)为流浪动物,14.62%(25/171)为邻居养。动物伤人原因中60.71%(102/168)为主动袭击,20.24%(34/168)为嘻逗伤人,9.52%(16/168)为自卫伤人,9.52%(16/168)为其他原因如给狗喂药或喂食等。

176例病例报告了暴露方式,其中81.82%(144/176)为咬伤,9.66%(17/176)为抓伤,8.52%(15/176)为其他原因如伤口被舔、亲密接触等。167例病例报告了暴露程度,68.86%(115/167)为Ⅲ度暴露,24.55%(41/167)为Ⅱ度暴露,6.59%(11/167)为Ⅰ度暴露。181例病例报告了暴露部位,其中56.35%(102/181)为上肢暴露(包括躯干、手臂和手部),37.02%(67/181)为下肢暴露,6.63%(12/181)为头面部暴露(包括头、面和颈部)。165例病例同时记录了暴露时间和发病时间,潜伏期中位数为72 d。83.64%(138/165)病例潜伏期在1年以内,16.36%(27/165)潜伏期≥1年。

169例病例报告了伤口处理情况,其中64.50%(109/169)未处理,28.99%(49/169)自行处理,6.51%(11/169)医疗机构处理。57例记录了伤口处理时间,56例为受伤24 h内处理。166例病例报告了疫苗接种情况,1.81%(3/166)的病例有暴露前免疫史,6.02%(10/166)接受暴露后疫苗接种,2.41%(4/166)为县级及以上医疗机构接种,仅1.81%(3/166)注射了免疫球蛋白。

(2)暴露后预防处置情况监测:6省共报告狂犬病暴露后预防处置门诊就诊者1 509 225人,男女性比例为1.18 : 1。伤人动物中犬占76.32%,猫占14.72%。5.71%为Ⅰ级暴露,48.25%为Ⅱ级暴露,46.04%为Ⅲ级暴露。经门诊处理伤口者为自行处理伤口者的2.09倍,0.57%的就诊者未处理伤口。76.79%的就诊者全程接种了疫苗,31.79%的就诊者注射被动免疫制剂。见表 1。

表 1 2017年狂犬病监测门诊就诊者暴露后处置情况 表选项

(3)宿主动物监测:全国狂犬病监测点犬只平均密度为7.20只/100人,犬只平均免疫率为30.89%(1 473 776/4 771 730);猫平均密度为1.63只/100人,猫平均免疫率为11.02%(119 100/1 081 050),比上一年略有下降。

讨论

2017年我国狂犬病疫情呈现持续下降趋势,自2007年我国狂犬病达到新流行期顶峰后,连续第10年下降,报告发病数下降至516例。2017年有27个省份报告病例,较2016年减少1个报告省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狂犬病是一种疫苗可预防疾病[4],近年来通过对犬只大规模疫苗接种和管理,已使人狂犬病病例显著减少[5-6]。我国一直致力于控制直至消灭狂犬病的工作,长期开展狂犬病监测,包括传染病常规报告与监测点监测[7]。2017年人狂犬病疫情比2007年高峰时报告发病数下降了84.37%。

我国狂犬病疫情分布仍以南部和中部地区为主,其中降幅最明显的为江苏省、贵州省、广东省、河南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但湖南省有所上升。低发省份呈现上升趋势,安徽省、江西省、甘肃省和陕西省等省份疫情上升。因此,2017年狂犬病疫情虽呈下降趋势,但出现高发省份向低发省份扩散的趋势,需进一步加强监测与防控,避免疫情回升,高度重视疫情上升地区,防止疫情扩散。

狂犬病作为一种人畜共患疾病,发病与其动物宿主的接触暴露机会密切相关,病例的发病地区、人群特征与之吻合[8]。狂犬病全年均有发病,但夏秋季高发。病例主要分布于农村地区,以男性为主,农民、学生和散居儿童仍是主要发病人群,提示农村地区与犬(猫)接触机会较多、防御能力较差的人群为高危人群,同时该人群的狂犬病知识相对匮乏、预防意识相对薄弱,导致暴露机会增多、暴露后正确处置率偏低[8]。因此,要加大对农村地区狂犬病的防治力度,提高犬只免疫率,加强对高危人群及监护人的宣传教育,尤其是高发季节,减少高危人群的暴露机会。

监测点病例个案调查结果显示,致伤动物主要是犬,其次是猫,说明目前犬只仍是导致我国人狂犬病的宿主动物[3]。致伤动物>50%为自家养动物,其次是流浪动物,因此加强犬只免疫与管理是控制狂犬病流行的有效途径。监测结果显示,我国犬只管理仍缺乏合理规范的科学制度。各省应重视与农业部门、公安部门的合作,加强对犬只的管理,建立健全家养动物档案信息,积极推广兽用疫苗的使用。

狂犬病暴露后预防处置调查结果显示,湖南省、安徽省疫苗全程接种率均在95%以上,被动免疫制剂注射率均>40%,较2016年有所升高,但报告发病数增加,应高度重视。各监测点伤口处理率有所上升,接受过伤口处理的比例>90%,门诊处理率高于自行处理率。76.79%的暴露者接受全程疫苗接种,但仅有31.79%的Ⅲ级暴露者注射免疫球蛋白,与2016年相比,接种率上升缓慢。造成接种率上升缓慢的因素主要有经济困难、人群预防意识薄弱等,应加强对农村贫困地区的宣传力度,提高专业人员的技术水平,继续推广在贫困地区暴露后预防处置费用补贴项目,以提高暴露后预防处置率。宿主动物监测结果显示,各省份监测点宿主免疫率差异较大,广西壮族自治区犬只免疫率为75.95%,其他省份犬只免疫率则较低,而各省份猫的免疫率远低于犬,且上升缓慢。

综上所述,2017年我国狂犬病疫情持续下降,区域分布波及的省份减少1个,呈现从高发地区向低发地区扩散的趋势,应继续加强监测,避免疫情回升或扩散。加大对狂犬病知识的宣传力度,提高暴露后预防处置率。健全与相关部门合作方案,增强犬只管理,提高免疫率。

利益冲突 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