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兰科植物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被子植物常见的科种 中国兰科植物

中国兰科植物

2023-06-22 04:3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中国兰科植物—石斛属

2020-09-21   来源:《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微信公众号

【字体:大 中 小】 打印本页

分享到:

  兰科(Orchidaceae)是被子植物的最大科之一,以艳丽多彩、特化程度极高的花及为数众多的微细种子而著称。全世界约有兰科植物800余属2.75万余种,广泛分布于两极和极干旱荒漠以外的各种陆地生态系统中,以热带地区分布最为集中。

  我国是世界上兰科植物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目前有记载的中国兰科植物共计200属1,723种,具有从原始到高级的一系列进化群。中国兰科植物集中分布在西南和华南地区,在省级分布上,云南省约有兰科植物1,150种,是中国兰科植物最为丰富的省份,其次是广西有兰科植物约460种,以及西藏、四川、贵州、湖北、海南等地区,包含了中国90%以上的兰科植物。

  

  石斛属(Dendrobium)是兰科最大的属之一,也是被子植物最大的属之一,全世界约1,500种,主要分布于东南亚的热带、亚热带及大洋洲。石斛属植物属于附生兰类,学名是希腊文字dendro(树)和bios(生活)的组合,有“附生于树”之意。石斛大多具有重要的药用、观赏价值,花色多样,色彩艳丽,多数种类具有香气,与卡特兰(Cattleya)、蝴蝶兰(Phalaenopsis)、文心兰(Oncidium)等并称为“世界四大观赏洋兰”。

  

石斛Dendrobiumnobile

  

齿瓣石斛Dendrobiumdevonianum

  

  中国是石斛属植物分布的北部边界地区,石斛属资源非常丰富。根据《FloraofChina》记载,中国石斛属植物种类约78种,主要分布于广西、广东、贵州、云南、福建、浙江、江西、湖南、安徽等地,其中约14种为中国特有,包括河南石斛(D.henanense)、梵净山石斛(D.fanjingshanense)、海南石斛(D.hainanense)等。云南省石斛属植物约60种,是中国石斛属种类最多的地区。

  

河南石斛Dendrobiumhenanense

  

  石斛属中具有药用价值的有50余种。作为重要的常用中药材,中国对药用石斛的开发利用和研究历史悠久。石斛属多种植物的新鲜或干燥茎被收做药用,统称石斛,该名称来源于中国第一部本草著作《神农本草经》,该书记载“石斛,一名林兰”、“主伤中,除痹,下气,补五脏虚劳羸瘦,强阴。久服厚肠胃,轻身延年”;其后《名医别录》中记录了该类植物的生境:“生……山谷水傍石上”。中国历代主流本草典籍对石斛均有记载,产区范围逐渐扩大,可能涉及石斛属多个物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2020版)收录了石斛(D.nobile)、霍山石斛(D.huoshanense)、鼓槌石斛(D.chrysotoxum)、流苏石斛(D.fimbriatum)、铁皮石斛(D.officinale)等多个物种。

  

霍山石斛Dendrobiumhuoshanense

  

流苏石斛Dendrobiumfimbriatum

  

  传统中医学认为石斛具有健胃生津的功效,因此一些治疗胃虚厌食的中药方剂多配有石斛。现代药理研究证明,药用石斛中的活性成分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力、降低血糖及抗肿瘤等作用。有"药中黄金"之称的铁皮石斛是我国名贵的药材,近来一些研究表明,其对多种恶性细胞的增殖有抑制作用。

  

铁皮石斛Dendrobiumofficinale

  

  石斛属植物种子细小没有胚乳,在自然环境中很难萌发,繁衍能力低下。此外,石斛喜温暖、湿润及阴凉的环境,多附生于林中树干、岩石或山谷悬崖上,以其发达的根系吸收水分和养料,而不能生长于普通的土壤中。因此,其生长发育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大。而近年,由于环境污染和大量采伐树木,石斛赖以生存的野生生境遭到破坏,其伴生或附生植物越来越少,石斛的生存受到制约。

  

石斛(Dendrobiumnobile)的种子

  

大苞鞘石斛Dendrobiumwardianum

  

  长期以来,作为传统名贵的中药材和观赏植物,石斛拥有着巨大的市场需求,而人工栽培的产量无法满足市场需求,由此引起了对野生石斛的大量采挖。苛刻的生长条件加上过度的开发利用,导致石斛资源严重破坏,大部分种类已近枯竭。据统计,共68种石斛属植物被列入《中国高等植物红色名录》,其中10种极危(CR),31种濒危(EN),27种易危(VU)。资源的匮乏不仅严重制约了相关药品的研制和供应,也为国家生态安全带来威胁。

  

细叶石斛Dendrobiumhancockii

 

密花石斛Dendrobiumdensiflorum

  

  对于石斛属植物的保护工作,除部分自然保护区进行就地保护外,我国也向来重视对其的迁地保护。从上世纪六十年代起,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就开始进行野生石斛的引种驯化实验研究,目前,该园收集保存的野生石斛有几十种,且大多数生长良好。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云南分所西双版纳南药园也引种栽培了几十种野生石斛,目前均长势良好。全国兰科植物种质资源保护中心收集国内外石斛属植物达170余种,包括许多重要种类的地理分布种,为科研及产业开发提供珍贵资源。此外,该中心主持并完成了我国林业行业标准《石斛种质鉴定技术规范》,同时在石斛新品种开发、药用成分研究和全基因组测序等方面取得较好突破。2019年和2020上半年,兰科中心对重要药用石斛种类霍山石斛、曲茎石斛(D.flexicaule),分别在江西和湖北开展了回归自然实验,并取得阶段性成果。

  

霍山石斛回归

  

曲茎石斛回归

  

  许多证据表明,石斛属植物致濒的一个重要原因来自于人类的掠夺性采挖。只有杜绝人为破坏,让生境得到恢复,野生居群才能壮大。引导有效保护和有序开发,实现两者和谐发展,是石斛属植物保护必须面对一大问题。未来,应充分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开展石斛属遗传育种等基础研究,加大人工栽培力度,以加强对石斛属植物的保护和合理利用。

  

束花石斛Dendrobiumchrysanthum

  

重唇石斛Dendrobiumhercoglossum

  

美花石斛Dendrobiumloddigesii

  

梳唇石斛Dendrobiumstrongylanthum

【纠错】 关闭 个人信息请提出您的建议意见,我们会尽快处理解决,感谢您的支持。 姓 名 手 机 Eamil 反馈意见       验证码 换一张 提 交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