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气不足、脾胃虚寒,这个夏天吃脾胃喜欢的,把阳气补回来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补阳气的菜谱 阳气不足、脾胃虚寒,这个夏天吃脾胃喜欢的,把阳气补回来

阳气不足、脾胃虚寒,这个夏天吃脾胃喜欢的,把阳气补回来

2023-09-05 21:0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入夏后,身边人脾胃不好的情况逐渐多了起来,原因大概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阳气不足,脾太虚:夏天属“长”,万事万物抽条,都需要不断地消耗阳气来做着推动、助力工作。体内阳气足的还好,阳气不足的,脾胃自然就弱下来,人就容易没胃口、吃饭不香、或者消化不良。

  ②湿气缠身,脾太“困”:气温升高,雨水增多,脾运化不过来湿气,反被困住,每天“昏昏欲睡”,醒不过来,人也会跟着头昏、四肢困重乏力;

  ③寒凉过多,脾太“伤”:脾喜温,大量冷饮、寒凉水果的摄入,让它每天直面伤害,还要被迫努力干活去运化这些伤害,可太难了,一不小心,还会腹泻。

  所以夏天养护脾胃,一是要补,加强它运化的动力;二是要修复,把脾胃从虚寒湿中解脱出来,让它始终保持活力满满的状态滋养身体。

  

  需要补脾的夏天,可以每天吃点“甘”

  脾的性情是什么样子,给脾的补养就应该是什么样子。

  《辅行诀》里记载:“脾德在缓,以甘补之”。徐文兵老师对此的解读是:“脾最好的状态,就是从容不迫、慢慢吸收的状态。”

  吃的太急、味道偏性太大,都不是脾想要的。甘,才是最适合脾慢慢悠悠状态的本味。

  很多人觉得甘就是甜,就是腻,就是蛋糕和冰淇淋。其实中医里的甘,既包括了食物本身自然的口感,也包括这种味道长期对人体的作用。一般来说,具有滋养补虚、调和药性的食物,多具有甘味道。

  

  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大米了。味甘,性平,能益脾胃,除烦渴。

  《粥记》云,“每日起,食粥一大碗,空腹胃虚,谷气便作,所补不细,又极柔腻,与肠胃相得,最为饮食之妙诀。”所以大米特别适合用来补养脾胃,尤其是熬成粥,更容易消化,津液的转换能力也更强了。

  出汗多的人常喝,补充津液,固卫体表;没有胃口的人常喝,补充脾胃之气,增强动力,胃口自然就开了;生病的人喝大米粥,也能好得更快。

  大米不仅平和养人,包容度也极强。你加点红薯,它就是一碗补气粥;加点大枣,它就是一碗养血粥。它配咸菜、酸菜开胃,配辣菜、苦菜可以缓解刺激。

  可见,大米粥给予脾胃的,是一种细水长流的补。

  夏天的应季蔬菜中,最推荐的是甘味菜是藕。《本草经疏》里记载藕:“生者甘,寒;熟者甘,温。入心、脾、胃经。”

  生藕和熟藕虽然都是甘味,却有寒、温之分,适用于有不同需求的人。

  夏季心火旺、口渴、容易上火的人,可以适当吃些生藕,像我家经常做的就是糖拌藕或者蒜泥藕,清热、凉血、生津;日常保健食用或者脾胃较为虚寒的人,适合软糯香甜的熟藕,健脾开胃,还能消积食。

  民间有“男不离韭,女不离藕”的说法,女性一生都在养血,煮熟的藕汤养胃滋阴,有养血的功效。《随息居饮食谱》:藕以肥白纯甘者良。若阴虚、肝旺、内热、血少及诸失血证,但日熬浓藕汤饮之,久久自愈,不服他药可也。“

  除此之外夏季还可常吃甘温食材,补脾阳:龙眼、樱桃、核桃、红枣、桃子,羊肉、猪肚、鸡肉、牛肉、虾等;可常吃甘淡食材,补脾阴:银耳、冬瓜、白扁豆、山药、茯苓、芡实、莲子等。

  修复“虚寒湿”的脾胃,“辛”要吃对

  哪怕是脾胃虚寒的人,到了夏天也有忍不住馋冷饮,或者待在空调房的时候,更别提本身火力就非常壮的人。

  但就像徐文兵老师说的:夏天万事万物都要拔节儿,往外走,如果阳气被冰镇住,种下病根,冬天可能会发出来。而解冻的最好的方法就是吃辛味。

  ① 辛味属阳,能让气血重新流动起来,驱散脾胃里的寒湿;

  ② 辛能燥湿,多湿多雨的地方吃辛,可以加强身体的抗湿能力。

  

  但辛也不能乱吃,对于脾来说,辛的主要作用是”泻“。“泻”其实并不是一个很好的词,很多人吃完火锅串串后拉肚子,这就叫“泻”,会损伤体内阴液,流失身体的元气。

  那夏天既要解冻脾胃,又不能损伤身体元气,辛味该怎么吃?推荐两道食疗。

  1,姜糖紫苏饮,不伤脾胃的升阳小甜水

  做法:紫苏叶3g,生姜3g,切丝开水冲泡10分钟,再用红糖15g搅拌,每天两次,趁热喝。

  这个方子既可以作为感冒高发季的预防方,也可以作为风寒感冒初期的调理方, 还可以是一顿生冷海鲜大餐后的护胃解毒方。

  紫苏可以解鱼蟹毒,生姜可以祛寒湿之气,两种辛味食材叠加,让辛的力量充满刺激性,发散的力量也更强了。所以最后要加点红糖,“以甘缓之”,让这种刺激变缓变慢,就像把瀑布化成小溪流,将海啸化成小浪花,让脾胃更容易承受。

  中医把这种用法,叫做“辛甘化阳”,就是说,辛味和甘味放在一起,这种发散的、行气的力量,就是阳气的力量,吃了生冷的、海鲜类的食物后,或者日常觉得脾胃受凉,有点想吐,这个升阳的小甜水,都可以多喝喝。

  2,麻婆豆腐,最能除湿清热,开胃口

  夏天湿气重没胃口,大人不习惯吃辣菜,或者孩子太小吃不了辣菜,可以试试这道儿童版麻婆豆腐。

  这道菜主料是豆腐和猪肉,偏甘凉,可以清热,除虚火,配料是葱姜、大蒜、花椒等辛味调料,可以冲抵豆腐的寒凉,减少对脾胃的伤害,还能够刺激食欲,祛除蜀地的湿气,最关键的是:不算太辣,3岁以上的孩子也可以适当吃。

  如果是阳虚怕冷的可以多放点花椒面或者撒一层辣椒面,阴虚火旺的则不用。

  儿童版麻婆豆腐做法

  主料:豆腐300克,猪肉馅100克

  做法:

  1.豆腐洗净切块;

  2.热锅放油,加入豆瓣酱,炒一会加入姜蒜末,炒香后加入猪肉末,炒至油色红亮;

  3.放水煮开,放入酱油、盐、豆腐,大火煮约3分钟;

  4.用水淀粉勾芡,起锅装盘后撒上一层花椒面和葱花。

  我家孩子很喜欢这道麻婆豆腐,每次吃都要多添小半碗饭。但也要注意,豆腐含有不能被吸收的物质,顿顿吃容易引起孩子腹胀或者腹泻,每周吃一两次即可。

  有人看了甘、辛对脾胃的影响和作用,也许还会想知道夏天到底要不要吃苦、咸、酸,其实五味入五脏,最主要是按照身体的感受去吃。夏天出汗吃点咸、口渴吃点酸、泻火吃点苦都是可以的,感受好可以继续吃,感受不好就停下来,不用太克制,亦不要太贪食。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