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考行测言语备考:Get两面词 做题超高效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行测考试试题单面还是双面 国考行测言语备考:Get两面词 做题超高效

国考行测言语备考:Get两面词 做题超高效

2024-06-26 10:3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国考行测言语备考:Get两面词 做题超高效

2022-11-29 13:39:05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http://yn.huatu.com/guojia/ 文章来源:云南华图 云南华图联系方式

★国家公务员咨询\资料\备考群★

提交

【导读】国考行测言语备考:Get两面词 做题超高效。两面词主要是指一个成语的侧重点有两个方面。例如“表里不一”侧重表面和内在不同;“吐故纳新”侧重故(旧的)和新的。而“匠心独运”指独特的创作构思,就只有构思奇特这一点侧重,不存在两面的意思。在做题过程中,根据题干的内容要求提示,再通过分析选项,找出各词的侧重点是一面还是两面,即可在选项中找到一个答案。 2023国考考试信息汇总(含延期公告) 23国考冲刺加油包领取 报名序号查询入口 | 准考证打印入口 国考冲刺预测试卷(电子版)

  两面词主要是指一个成语的侧重点有两个方面。例如“表里不一”侧重表面和内在不同;“吐故纳新”侧重故(旧的)和新的。而“匠心独运”指独特的创作构思,就只有构思奇特这一点侧重,不存在两面的意思。在做题过程中,根据题干的内容要求提示,再通过分析选项,找出各词的侧重点是一面还是两面,即可在选项中找到一个答案。言语理解中有很多题型都适用此法,今天华图敏敏老师帮大家梳理看看如何运用这个小窍门。

  【例题1】往事一旦成为纸质的回忆录,必然经过一个主观________的环节。说到底,回忆录是选择性记忆的产物。每个人骨子里都有________的天性,趋利避害的本能。这决定了回忆录中的往事可以被屏蔽、可以被改写,也可以被强化和升华。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筛选扬长避短

  B. 提炼避重就轻

  C. 评判好大喜功

  D. 归纳追名逐利

  【双面词法】第二空“天性”对应“本能”,所以要填的词对应“趋利避害”,体现“好、坏”这两个方面。观察选项,A项“扬长避短”体现“长处、短处”,符合文意,当选。B项“避重就轻”体现“轻、重”,无法与“好、坏”并列,排除。C项“好大喜功”指浮夸的作风,D项“追名逐利”指追求名位和利益,二者均属于单面词,排除。因此,选择A选项。

  【例题2】今天,关于传统文化的书写,存在两个极端:要么过于通俗,要么过于玄虚。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国学的弘扬,需要摆脱掉这两个极端,走一条中间道路,做到________、微言大义。虽然,“文化热”“儒学热”“国学热”的浪潮________,但真正将自己的文化看作安身立命之本的人却是________。很多人对待文化,对待国学,仍然没有走出经世致用、急功近利的目的预设。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深入浅出此起彼伏少之又少

  B. 大道至简前仆后继凤毛麟角

  C. 通俗易懂如火如荼寥寥无几

  D. 不温不火不绝如缕后继无人

  【双面词法】第一空要与“微言大义”并列,即包含在精微语言里的深刻的道理,“精微”和“深刻”是该词的两面。观察选项,A项“深入浅出”表示用浅显易懂的话把深刻的道理表达出来,体现“深、浅”两面,可以构成并列关系,符合语境。B项“大道至简”表示大道理是极其简单的,体现“大道、简单”两面,符合语境。C项“通俗易懂”仅指广大人民群众都能懂得;D项“不温不火”形容人的性情温和或形容销售行情不火爆。均不能与“微言大义”构成并列。

  第二空修饰“浪潮”,“此起彼伏”表示这里起来,那里落下,可以用于形容“浪潮”连续不断地起落,符合语境。“前仆后继”指前面的上去了,后面的紧跟上来。形容英勇战斗,不怕牺牲,与“浪潮”不搭,排除。

  因此,选择A选项。

  通过上述例题我们可以发现,解题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思路也并不唯一,但如何才能在短时间内破解难题,除了需要大家平时大量做题,更需要大家注意总结题目中一些反复出现的考点。今天就给大家重点讲解了逻辑填空中的两面词,后续还需多多练习。如此,才能真正做到高效备考,成“公”上岸。

进国考拼车拼房群,找一起考试的小伙伴鸭~

202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相关信息 考试公告 公告解读峰会 职位表下载 职位表检索系统 专业目录 考试大纲 报名入口 报名人数统计 报考条件指南 缴费入口 准考证打印入口 笔试时间 考试科目|题型题量 笔试试题及解析 考试QQ群 考试笔试辅导 备战国考,多款资料任您选 云南华图 (编辑:admin) 活动推荐 热门课程 联系方式 国考咨询 职位检索|国考职位在线查询 公告|历年国家公务员招考公告 指导|国家公务员报考指南 职位表|国考考历年职位表下载 专业|国考专业目录 问答|国考问科百答 备考指导|用数据看国考 备考资料|国家公务员乘风计划 备考课程|国考魔鬼基地班 备考课程|国考红领实验班 备考课程|国考红领培优班 备考课程|国考红领决胜班

贴心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识别左侧客服二维码 验证信息:省考 有疑问找我们

QQ群福利小灶

云南省考交流群:725315538 验证信息:省考 专项内容抢先看

上一篇:2023国考行测备考干货之找准对应巧解逻辑填空

下一篇:国考言语备考:注意文段中的反面论证

关键词阅读:国考行测言语备考 国考行测言语备考技巧:逻辑填空里的“三词并列”怎么选 2023.02.28 国考行测言语备考技巧:语句表达中的特殊行文脉络 2023.02.28 国考行测言语备考技巧:巧用“非对策直排选项” 2023.02.28 国考行测言语备考:逻辑填空到底考什么? 2022.11.29 国考行测言语备考:怎么秒选答案 2022.11.29 国考行测言语备考:直击“因果”,巧解主旨 2022.11.29 延伸阅读 2024云南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易错成语积累 2024云南省考:言语排序题技巧总结 2024年度国家公务员考试言语理解与表达命题规律预 2024国家公务员考试言语理解与表达命题规律预测 2024年国考言语理解备考技巧:教你熟练运用关联词 2024年国考言语理解备考技巧:巧用横线位置巧解语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