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必备】精、气、血、津液之间的关系大梳理!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血液靠气推动 【中医必备】精、气、血、津液之间的关系大梳理!

【中医必备】精、气、血、津液之间的关系大梳理!

2024-06-26 13:1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气与津液的关系

(1)气能生津:气是津液生成的动力,津液的生成依赖于气的推动作用。在津液生成的一系列气化过程中,诸多脏腑之气,尤其是脾胃之气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2)气能行津:气是津液在体内正常输布运行的动力,津液的输布、排泄等代谢活动离不开气的推动作用和升降出入的运动。津液由脾胃仡生之后,经过脾、肺、肾及三焦之气的升降出入运动,推动津液输布到全身各处,以发挥其生理作用。

(3)气能摄津:气的固摄作用可以防止体内津液无故地大量流失,气通过对津液排泄的有节控制,维持着体内津液量的相对恒定。

(4)津能生气:津液在输布过程中受到各脏腑阳气的蒸腾温化,可以化生为气,以敷布于脏腑、组织、形体、官窍,促进正常的生理活动。

(5)津能载气:津液是气运行的载体之一。在血脉之外,气的运行必须依附于津液,否则也会使气漂浮失散而无所归,故说津能载气。因此,津液的丢失,必定导致气的损耗。

精、血、津液之间的关系

(1)精血同源:精与血都由水谷精微化生和充养,化源相同;两者之间又互相资生。互相转化,并都具有濡养和化神等作用。精与血的这种化源相同而又相互资生的关系称为精血同源。

(2)津血同源:血和津液都出饮食水谷精微所化生,都具有滋润濡养作用,二者之间可以相互资生,相互转化,这种关系称为”津血同源”。由于汗由津液化生,故又有“血汗同源”之说,《灵枢•营卫生会》有:“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之论。

精、气、神之间的关系

精是生命产生的本原,气是生命维系的动力,神是生命活动的体现及主宰。精、气、神三者为人身之“三宝”,可分而不可离。

(1)气能化精、摄精:气的运行不息能促进精的化生;气又能固摄精,防止其无故耗损外泄。气虚可致精的化生不足而出现精亏,或致精不固聚而出现失精等病证,临床上常常采用补气生精、补气固精的治疗方法。

(2)精能化气:人体之精在气的推动激发作用下可化生为气。各脏之精化生各脏之气,而藏于肾中的先天之精化为元气,水谷之精化为谷气。精为气化生的本源,精足则人身之气得以充盛,分布到各脏腑经络,则各脏腑经络之气亦充足;各脏之精充足则各脏之气化生充沛,自能推动和调控各脏腑形体官窍的生理活动。

(3)精与气化神:精与气都是神得以化生的物质基础,神必须得到精和气的滋养才能正常发挥作用。精盈则神明,精亏则神疲,故《内经》倡导“积精全神”以养生。气充则神明,气虚则神衰,故称气为“神之母”。

(4)神驭精气:神以精气为物质基础,但神又能驭气统精。人体脏腑形体官窍的功能活动及精气血等物质的新陈代谢,都必须受神的调控和主宰。形是神之宅,但是神乃形之主;神安则精固气畅,神荡则精失气衰。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