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血氧饱和度?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血氧含量检测意义是什么 什么是血氧饱和度?

什么是血氧饱和度?

2024-07-18 06:5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人体中的血液可以将氧气从肺部输送到身体各个部位。血液主要由水组成。在液体中携带氧气的最简单方法是将氧气溶解在液体中,就像将糖或盐溶解在水中一样。但是,因为我们人类是非常活跃的生物,新陈代谢需求很高,血液中无法溶解足以满足我们需求的氧气。因此,我们的身体创造了一种增加血液携氧能力的方法。这种巧妙的方法需要利用一种被称为血红蛋白的特殊分子。每个血红蛋白分子均由四个单独的血红素单元组成,每个血红素单元均需要一个铁原子。一个完整的血红蛋白分子可以携带四个氧分子——每个血红素基团携带一个氧分子。血红蛋白分子中的铁会产生红色,就像土壤或岩石中的铁使其呈现红色一样。血液中的血红蛋白并非在血液中自由漂浮,而是包装在细胞内。血红蛋白的红色使这些细胞呈现红色,因此这些细胞被称为红细胞。红细胞悬浮在血液的水基质(也称为血浆)中,血浆中还有许多其他类型的细胞、蛋白质和溶解于其中的电解质。如果去除血液中的所有红细胞,则剩余血浆不会再呈现为红色,只会是一种透明到淡黄色的液体。

红色

每个血红蛋白分子可以携带四个氧原子。氧原子与血红素基团中的铁原子结合。当氧原子与血红素基团中的铁原子结合时,它将铁原子的颜色从暗红色变为鲜红色。这就是含氧血呈现鲜红色的原因。缺氧血呈现暗红色。当透过皮肤(皮肤就像一个粉红色的过滤器)观察这种暗红色血液时,它呈现淡蓝色。这就是我们有时可以透过皮肤看到自己的静脉呈现淡蓝色的原因,这也是教科书中将缺氧血描述为蓝色,将含氧血描述为红色的原因。  

血氧监测仪

可以通过验血了解血液的携氧量。这种检验称为动脉血气检验。不过,这一操作涉及用针从动脉采集真实血样。虽然在医疗机构可行并广泛使用,但这很不舒服,只能偶尔做一次。有一种更简单的测量血液含氧量的方法,这种方法不需要采集任何血样,而是利用血红蛋白分子的变色特性。我们知道,含四个氧分子的完全饱和血红蛋白分子将呈鲜红色,而完全不含氧分子的血红蛋白分子将呈暗红色,所以我们可以简单地创造一个设备,测量人体内血红蛋白分子反射的光线。如果所有光线均为鲜红色,则我们知道血红蛋白“充满”氧分子。颜色越暗,血红蛋白分子越空。我们可以用简单的百分比来表示,100% 表示所有光线均为鲜红色,这意味着所有血红蛋白分子均充满氧分子;0% 表示所有光线均为暗红色,这意味着没有血红蛋白分子携带氧分子。这个数字称为血氧百分比饱和度,或血氧饱和度百分比,通常缩写为 SpO2。而对应的设备则称为 SpO2 监测仪或血氧饱和度监测仪。如今大多数像此类血氧饱和度监测仪也可以测量脉搏。组合式脉搏-血氧饱和度监测仪通常称为脉搏氧饱和度监测仪或脉搏氧饱和度仪。这些血氧监测仪的工作方式是透过皮肤发出一小束光线,然后测量反射的光线,最常见的测量部位是指尖。

连续监测

monitor pulse oximeter相较动脉血气检验,脉搏氧饱和度监测仪还有另一个优势。血气检验是一种抽样检查,检查结果仅在采集血样的时间点有效,但脉搏氧饱和度仪却可以连续测量氧饱和度百分比。大多数非处方指夹式血氧监测仪均支持自动模式。您将手指放入夹中时血氧监测仪会自动开启,然后将显示结果几秒钟,之后会自动关闭,以便节省电池电量。CSMW 是一种抽样血氧饱和度监测仪(目前暂不支持连续监测功能)。大多数 SpO2 监测仪都是指夹式监测仪,所以监测仪在手指上时您无法使用手或手指。CSMW 可让您全天佩戴血氧监测仪,而不妨碍您使用手或手指。因此,您能够随时随地测量自己的 SpO2。

为什么要测量血氧饱和度?

因为我们身体中的氧含量非常重要,正常的动脉血氧饱和度为 95-100%。各种疾病状态(如心力衰竭、慢性肺部疾病或睡眠呼吸暂停)都可能降低血氧饱和度。通常,任何血氧饱和度低于 89-90% 的人都需要进行补充性家庭氧疗,以便将血氧饱和度水平升回到 90% 以上。如果血氧饱和度水平降低到百分之八十几或百分之七十几,则会出现各种严重症状,包括视觉变化、头晕、精神状态变化、缺乏意识、思考困难及其他症状。血氧饱和度长期低于该值是致命的。

可以通过跟踪血氧饱和度随时间的变化来监测心力衰竭、慢性肺部疾病或睡眠呼吸暂停,也可以通过测量 CSMW 提供的其他参数(如脉率和呼吸频率)来实现。这些测量有助于诊断新问题,还有助于在这些疾病变严重之前发现恶化情况。能否不时使用脉搏氧饱和度监测仪抽样检查血氧饱和度是一回事,只要您记得随身携带指夹式监测仪,并且记得戴上它就好;但是有安全感,知道无需除手腕上的手表之外的任何额外设备,即可随时检查血氧饱和度,并且可以将信息自动发送给您的私人医生进行查看,这又是另一回事了。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