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的正常值是多少?当血小板减少时,身体会有哪些异常表现?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血小板低有哪些症状表现图片 血小板的正常值是多少?当血小板减少时,身体会有哪些异常表现?

血小板的正常值是多少?当血小板减少时,身体会有哪些异常表现?

2024-06-29 04:5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0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王大妈,今年63岁,是一名退休的高中英语教师。王大妈平时一个人住,身体比较健康。自从退休以来,为了填补空白的退休生活,王大妈加入了社区老年晨练队,平时和社区里的老头老太太一起打打太极跳跳舞,生活好不惬意。

最近王大妈总觉得很容易疲惫,以前她晨练完的时候还能一口气爬家里的三层楼梯,可这几天她走到一楼就觉得有些疲惫,走不动,总要休息休息才能缓解。

而且王大妈最近刷牙的时侯也发现自己牙龈有很多散在出血点,随后发现身体四肢有较多的淤青,尤其下肢比较多,要说磕碰到哪里,王大妈仔细回想也说不出原因。王大妈平时是个十分注意身体的人,为了让自己能够安心,便来到了附近医院检查。

通过王大妈的主诉,推测王大妈应该发生了血液系统方面的疾病,在血液科门诊抽血检查后,发现事情并不简单,面对血小板只有60×10^9/L的王大妈,医生建议住院进行近一步检查。通过询问病史、体格检查、血细胞计数、外周血涂片检查等专业检查后,王大妈最终确诊为血小板减少症。

住院后血液科医生立即为张大妈制定了治疗方案,主要治疗方案以药物治疗为主,通过服用促进血小板生成的药物,将血小板提至正常水平,出院后的王大妈还要注意定时复查血小板水平,以免再次出现血小板减少的情况。

血小板是什么呢?什么是血小板减少症呢?血小板减少时,人体会出现哪些变化?如果你也有相同的疑问并且想知道为什么的话就请接着往下读吧!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共同学习一下有关血小板的知识吧!

一、什么是“血小板”?

说到血小板,让我们首先认识一下我们的生命之液——血液,血液由血浆和悬浮于其中的血细胞组成。

血浆通俗来说就是一种含有多种物质的溶液,里面不仅有多种晶体物质还有水以及溶于水的电解质和气体。血细胞分为三大类,由白细胞、血小板、红细胞三种细胞共同构成。

正常的血小板胞体多为圆形,椭圆形或者不规则形状,它是来自我们骨髓中的巨核细胞,是人体血液中最小的细胞。

当提到血小板的功能时,首当其冲的就是血小板的第一大功能止血和凝血功能了。除此之外血小板还有助于维持血管壁的完整性。

血小板的功能可以简单概括为五个步骤十个字“黏附、释放、聚集、收缩、吸附”。一旦我们的血管受到了损伤,血小板就会立即做出响应,血小板一出马,这五个步骤便同步进行,十分高效。

血小板首先与其他不是血小板的各种物质黏附在一起形成一个团块,堵住破损处,发挥黏附功能,紧接着血小板迅速释放出能够促进血小板的活化、聚集的各种物质加速止血过程。血小板与血小板之间不仅能够相互吸引、黏着和聚集,而且还能吸附大量的凝血因子,血小板里的收缩蛋白持续收缩,进一步加速止血。

当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受伤流血时,我们血液中的血小板会在第一时间作出反应,几分钟内就会自行止血,想一想我们的伤口不会血流不止,这可要感谢我们血液中的血小板呀!

二、血小板减少时身体会出现哪些异常表现?

正常成年人血液中的血小板数量为(100~300)×10^9/L,即单位容积(L)的外周血液中血小板的数量。而一般正常人的血小板水平可以有6%~10%的波动范围,也会随时间季节变化,一般午后高于清晨,冬季高于春季。

当我们体内的血小板减少到一定程度,体内的平衡遭到破坏表现或不表现出症状时,加上抽血检查血小板的计数水平低于100×10^9/L时临床上就称之为血小板减少,计数水平低于30×10^9/L时为重度血小板减少。

当我们体内的血小板减少时大多会出现以下症状:

(1)出血

出血是血小板减少最主要的临床表现。当血小板刚开始减少时,人的身体不会发生比较明显的变化,随着血小板不断地减少时,则会大大加重出血的风险。

出血较轻时表现为皮肤黏膜的出血,就像上文的王大妈一样,在没有明显磕碰的情况下皮肤上会出现有瘀点、瘀斑、紫癜、牙龈出血等一系列皮肤黏膜的出血情况,也有些人会出现鼻腔出血后不易止血及其他外伤出血后不易止血等情况。

出血较严重时,会有广泛且严重的皮肤、黏膜出血,甚至内脏出血,也有可能因为高热、情绪激动、高血压等诱发致命性的颅内出血。

女性患者常表现为月经量过多,并且可作为部分女性患者唯一出现的临床症状。对于这些长期月经量过多出血过多的女性患者来说,会导致不同程度的失血性贫血。

而且在相同的外周血小板计数下,像张大妈这样的年龄大于60岁的老年患者以及合并有感染、凝血异常及血小板功能异常的患者出血的风险更高。

(2)疲劳

从临床表现来看,疲劳是最常见的表现,有将近超过一半的患者会出现疲劳、乏力的表现。有些患者还伴有注意力不集中和记忆力减退等,疲劳尤其对于老年患者更为明显,而上文中的王大妈就出现了明显疲劳的表现。

当血小板减少到一定程度时,会导致血管壁的完整性受损,血液的质量下降,长期的显性或隐性失血也会导致贫血,从而影响血液的运输功能。

对于人体至关重要的氧气正是需要经过血液的运输,才能到达身体的各个器官,为各组织细胞提供养分和能量。对氧气最敏感的脑细胞在氧气不足的情况下会出现代谢不足的情况,慢性缺氧会导致患者出现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容易疲劳的情况。随着年龄的增长,机体会逐渐衰老,也会导致机体各方面功能相对减退,因此像王大妈这样的老年人也就更容易出现疲劳的表现。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血小板减少较为常见。当我们出现上述的临床表现时,要像王大妈一样积极地向专业人员寻求帮助,到正规医院接受治疗。从临床来看对于血小板减少患者来说,经过及时准确的治疗,大多患者都预后良好。

三、血小板减少的治疗原则

因为血小板减少是属于血液科良性的血液疾病,所以目前临床上对于血小板减少的患者大多以首先积极治疗原发病为原则,多采取血小板输注、药物等治疗方式。

① 积极治疗原发疾病。大多数的病理因素其实是在的提醒疾病发生,对于获得性出血性疾病的患者多采取积极治疗原发疾病。原发疾病得到治疗或控制后,血小板水平就会得到改善。

② 对症止血治疗。临床上常见的止血药物有:糖皮质激素、垂体后叶素、维生素C、卡巴克络及曲克芦丁等具有收缩血管、增加毛细血管致密度、改善毛细血管通透性的药物;合成凝血相关成分所需的药物维生素K;

抗纤溶药物氨基乙酸(EACA)和氨甲苯酸(PAMBA);促进止血因子释放的药物去氨加压素;重组活化因子Ⅶ;局部止血药物凝血酶、巴曲酶及吸收性明胶海绵等。

当药物治疗效果不好时,根据病人年龄和全身情况,可考虑脾切除治疗,还可选用免疫治疗、中医中药治疗、基因治疗等方式。

四、当我们的血小板减少时,我们该注意些什么?

对于血小板减少的患者来说,应当避免服用会降低血小板的药物(如阿司匹林、肝素、利多格雷、双嘧达莫等),日常禁止挖鼻、剔牙等有出血倾向的行为。

饮食方面,应该注意多吃富含高蛋白、维生素,富含膳食纤维、易消化的软食或半流质少渣的食物。对于食欲不佳的患者也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一些中药,来提高食欲,改善消化吸收能力,进一步增强患者免疫力。

在睡眠方面平时要保障睡眠,保证规律作息。对于像王大妈这样疲劳明显的老年患者,保证充足的睡眠至关重要,足够的睡眠有利于保持机体的免疫平衡。适当的午休也可以缓解疲劳感。

适当的运动不仅能让我们时刻保持积极活力的一面,更有利于提高我们机体的免疫力,是性价比最高的健康投资。值得注意的是在运动过程中,要注意避免拳击、碰撞等人为的损伤,运动强度适宜避免剧烈运动。

综上,由于像王大妈这样的老年人血小板减少时通常起病比较隐匿,症状较轻,比较容易被忽视。所以老年人发生严重出血的几率更高,因此对于像王大妈这样独居的老年人来说要向王大妈学习,增强自我健康意识、要定期体检。尤其对于像王大妈这样的血小板减少患者来说,要按时复查血常规,关注血小板水平,平时发现不适一定要及时到医院检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参考文献:[1]王庭槐.生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2]万学红,卢雪峰.诊断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3]葛均波,徐永健,王辰.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4]尤黎明,吴瑛.内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22.[5]中华血液学杂志,2020,41(08):617-623.[6]中国成人血小板减少症急诊管理共识专家组.中国成人血小板减少症急诊管理专家共识[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22,31(1):161-163.[7]王建枝,钱睿哲.病理生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8]杨宝峰,陈建国.药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