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液蛋白质偏高有什么危害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蛋白偏高有什么危害 尿液蛋白质偏高有什么危害

尿液蛋白质偏高有什么危害

2024-06-25 13:3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尿液蛋白质偏高有什么危害

"尿液蛋白质偏高的危害:1、蛋白尿作为肾脏损害的独立危险因素,可以导致肾功能的损害,因此如果持续性的尿液里面有蛋白,会导致肾小球的滤过膜损伤进而影响肾功能,最终会导致肾功能衰竭的情况。2、尿液蛋白质偏高以后,会导致我们体内出现低蛋白血症。大家都知道蛋白质其实是人体内必需的营养物质,而且免疫球蛋白等都是蛋白质合成的,因此会导致我们出现营养不良以及抵抗力下降,容易诱发感染等情况。3、蛋白质尿液中蛋白质偏高以后,会导致人体能出现水肿等情况。4、尿液蛋白质偏高以后,会导致体内低蛋白血症,进而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导致血液黏稠,容易诱发血栓或者栓塞,会出现脑梗、心梗等并发症危及生命。"

语音时长01:27''

苏洁茹│马鞍山市妇幼保健院

2019/08/23收听(34919)

蛋白质偏高有什么危害

"所说的蛋白质偏高有什么危害,没有说明是血液中的蛋白质偏高还是尿液中的蛋白质偏高,如果是血液中的蛋白质偏高,又分为白蛋白的偏高和球蛋白的偏高。如果白蛋白偏高,说明营养好,没有什么危害,如果是球蛋白升高,就需要找原因,是由于某些炎症造成的免疫球蛋白升高,还是由于某些免疫系统或者血液系统疾病造成的球蛋白升高,需要进一步做免疫球蛋白的分型或者其他的检查进行鉴别诊断。如果尿液中的蛋白质升高,有可能是其他疾病造成的,特别是女性特殊时期或者某些疾病体温升高造成的尿蛋白质升高,当过了特殊的时期以后,尿蛋白质就会到正常范围之内,没有什么危害。如果是肾脏造成的尿中蛋白质升高,说明肾脏肾小球基底膜出现了损害,电荷屏障和机械屏障通透性增加,就需要积极的进行处理,因为如果不进行处理,很容易造成水肿或者其他系统的异常。"

语音时长01:23''

彭涛│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2020/08/05收听(29784)

蛋白质偏高有什么危害

"如果仅仅是血液化验发现蛋白质偏高,对身体没有严重的影响,蛋白质对人体非常的重要,像白蛋白一方面帮助维持血浆渗透压,另一方面,身体需要的很多激素运输也需要白蛋白。白蛋白从肝脏所生产,如果出了问题很多是白蛋白降低,而化验如果发现蛋白增高,很多情况是由于某些因素影响的化验的结果,造成化验的检查不准确,比如严重的高甘油三酯血症,就可能造成化验结果出现偏离。如果是其他种类的蛋白,比如血红蛋白增高往往是由于机体可能出现了缺氧的表现,糖化血红蛋白是反映三个月当中平均血糖的变化,如果糖化血红蛋白偏高,并不是直接造成影响,而仅仅是反映血糖可能出了问题,或者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理想。如果蛋白质摄入的过多,有可能造成肾脏的负担加重,如果肾脏有损伤可能会对肾脏损伤进一步加重,如果蛋白质偏高发生在尿中,往往反映的是肾脏有损伤,而蛋白在肾脏滤过可能会加重肾脏的损害。"

语音时长01:58''

胡伟│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2020/06/21收听(26929)

尿液蛋白质偏高该怎么办

"尿液蛋白质偏高建议应该做24小时尿蛋白测定,观察24小时的尿蛋白量,尿液24小时蛋白量明显增加说明肾脏有异常病变,应该做进一步检查如肾功能化验、肾脏B超检查以及免疫抗体、风湿全套、糖尿病等。要找到引起尿蛋白增加的原因可能需要做肾穿刺活检,根据穿刺活检的结果确定是什么类型的肾炎,才可以做到有效的治疗。"

语音时长01:10''

荣建红│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

2019/07/09收听(35046)

02:12 尿液蛋白质偏高该怎么办

小便里蛋白质偏高可以看到泡沫尿,而且泡沫消不掉,是蛋白尿最主要情况。小便出现蛋白尿首先应该到医...

陈钦│浙江省立同德医院

2020/04/08播放(73214)

尿液蛋白质偏高怎么办

"发现尿蛋白偏高,主要是从两个方面来进行工作,一个就是排除生理性蛋白尿,另一个就是寻找病理性蛋白尿的原因,然后进行相应的治疗。大运动量的运动可以导致尿中蛋白增多,称为运动性蛋白尿,另外直立性蛋白尿也会引起尿蛋白的增多,所以这个时候要注意排除这两个方面。通常要求病人尽量的不剧烈运动,再留尿查尿常规,如果这个时候尿中没有蛋白了,说明他的蛋白尿可能就是以上原因导致。如果尿中还有蛋白质,一般会要求病人去做24小时尿蛋白定量和尿蛋白分类,看看尿蛋白的总量到底有多少,尿蛋白从哪儿来,然后决定下一步怎么治疗。如果病人蛋白尿量很多,甚至需要做肾穿刺活检来找到相关的原因,然后给相应的治疗。"

语音时长01:16''

马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2021/04/20收听(30195)

尿液蛋白质弱阳性有什么危害

"尿液蛋白质弱阳性,通常对身体没有什么危害。但是如果动态复查的过程中尿蛋白持续存在或者是逐渐增多,可能发展成为慢性肾功能衰竭。尿蛋白是导致肾功能加重的非常重要的因素,如果尿蛋白阳性,肾脏发展成为肾功能衰竭的可能性就比较大。但是尿蛋白弱阳性,所提示的24小时尿蛋白定量非常少。所以对于肾脏损伤相对比较轻,一般不会引起严重的后果。这种情况主要见于生理性的因素,比如在检查之前曾经熬夜、剧烈运动等等,经过休息以后,多数情况下尿蛋白都转阴。但是如果在复查的过程中尿蛋白持续存在,或者是不断的增加。这种情况比较危险,对肾脏的损伤就比较严重,有可能发展成为肾功能衰竭。"

语音时长01:12''

韩正斌│枣庄矿业集团中心医院

2019/07/03收听(7749)

02:10 尿液蛋白质弱阳性有什么危害

尿蛋白弱阳性,一般没有太严重的危害,但是需要明确其原因,然后给予对应的治疗。尿蛋白弱阳性通常提...

马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2023/05/30播放(44599)

尿液蛋白质一个加号有什么危害

"很多情况可以导致尿常规检查中尿蛋白一个(+),不同情况引起的危害性是不同的,其中最严重的是急慢性肾炎导致的尿蛋白。此时需要进行24h尿蛋白定量、肾功能、相关抗体等检查,必要的时候甚至需要进行肾穿刺活检术,最严重的情况有可能肾功能逐渐下降,甚至进展为尿毒症。其他的情况,比如尿路感染等也可以导致少量的蛋白,随着原发疾病的治疗,蛋白也会消失,不会对身体造其他影响。其他的生理状态下的一过性蛋白尿、感冒、发烧、剧烈运动、寒冷等都是诱因,随着身体状态的恢复,尿蛋白也会恢复正常。"

语音时长01:13''

牛艳林│河南省新乡市中心医院

2019/08/05收听(32376)

01:39 尿液蛋白质偏高是什么原因

正常人的尿液中有一定量的蛋白质,但蛋白质总量<150mg/24h,当尿液中的蛋白质增多的时候,...

彭涛│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2023/07/17播放(27500)

高密度蛋白质偏高有什么危害

高密度脂蛋白是蛋白质的一种,也是肝功能检查中的指标之一。一般高密度脂蛋白适当的偏高是好事,因为高密度脂蛋白,可以把胆固醇从身体的各个组织中运送到肝脏,让肝脏进行转化利用。在人体血液中有30%的胆固醇,通过高密度脂蛋白运送到肝脏,并通过对胆固醇的清除,有效地抑制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所以高密度脂蛋白适当的偏高是好事。如果高密度脂蛋白过高,可能也说明了肝脏分泌合成的紊乱,会造成内环境的紊乱,会对身体健康有一定的危害,容易引起综合性的疾病。

语音时长01:14''

郭亚平│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二一医院

2018/04/28收听(29098)

什么是尿液蛋白质

"尿中含有非常微小的蛋白质,24小时尿蛋白定量往往小于20mg。人体血液中的蛋白质不会经过肾脏滤过,肾小球存在有负电荷的基底膜,并且存在有树突细胞组成的滤孔,蛋白质的孔径大于树突细胞组成的滤孔,同时蛋白质也带有负电荷与基底膜的电荷相同,故而产生同极相斥的原理,所以蛋白绝大部分会吸收入体内。少量分子量较小的蛋白质通过肾小球滤过,95%左右都被肾小管重吸收进入体内,而仅少量微量的蛋白质,通过尿液而排出体外。当人体发生肾脏疾病时如发生肾小球疾病,或者发生肾小管损伤等疾病时,这时才可以出现蛋白由肾脏漏出进入尿液中,进行尿常规检测可以发现大量的蛋白尿,需要进一步进行肾功能检查明确损伤的原因,并给予积极的治疗。"

语音时长01:13''

王海龙│宝鸡市中医院

2019/09/03收听(15137)

尿液蛋白质2个加号有什么危害

"尿中蛋白2个加号,可能引起肾功能衰竭。尿中出现了蛋白,尤其是2个加号,量是比较多的,这种情况肾炎的可能性比较大。肾炎分成很多类型,比较常见的有慢性肾炎、狼疮性肾炎、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等等。这些肾炎中很多都能够发展成为慢性肾功衰竭,尤其是慢性肾炎,因此尿中出现了蛋白,相对来说是比较危险的。但是这时候应该积极的寻找病因,并给予治疗,因为这些肾炎有些是能够得到控制的。比如狼疮性肾炎,如果应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效果比较好的话,可能能够得到控制甚至治愈。而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在给予抗病毒治疗以后,病情也是能够得到控制的,发展成为肾衰的可能性就减小了。对于那些不能够治愈的肾炎,经过积极治疗以后,进入肾衰的时间会往后推迟,这对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也是非常有意义的。"

语音时长01:19''

韩正斌│枣庄矿业集团中心医院

2019/07/23收听(15734)

尿液比重偏高有什么危害

"尿液比重偏高反应两方面问题:一、肾小管浓缩功能较好;二、近期饮水量较少,所以危害主要是有反复尿路感染。建议多喝水、勤排尿,多喝新鲜白开水避免碳酸饮料,保证24小时尿量2000ml。同时反复引起尿路结石,尤其输尿管结石、肾结石时疼痛明显。结石可导致肾功能不全甚至肾功能衰竭,引起菌血症、败血症、感染性休克等。严重时建议积极查离子、肾功、血常规、尿常规、降钙素原等指标,必要时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或手术取石治疗,因此尿比重可间接反映全身疾病。"

语音时长01:12''

李伟│泰安市中心医院

2019/07/29收听(14058)

尿液红细胞偏高的危害

"尿液中红细胞偏高并没有明显的危害,只是引起尿液中红细胞偏高的疾病会导致人体存在一定的危害,需要进一步检查明确这些疾病,然后做出针对性的治疗,可能会出现的危害如下:1、泌尿系统的结石,结石可以导致尿液中红细胞高出现升高的情况,这样结石就会造成急性的疼痛,伴有尿频、尿急,如果长时间不处理,则结石可以导致肾积水,出现肾功能不全的危害。2、泌尿系统急性感染可以导致尿液中红细胞升高,感染以后可以导致人体出现泌尿道黏膜的糜烂、充血、破溃等,这时可以造成出血、疼痛,如果不予治疗,则可以造成患者体温升高,甚至出现菌血症等表现。3、泌尿系统的肿瘤可以导致红细胞偏高,肿瘤可以导致膀胱发生破坏,可以造成远处的转移,造成大量的出血,甚至造成重要脏器功能衰竭等。"

语音时长01:12''

王海龙│宝鸡市中医院

2020/03/11收听(20451)

01:56 尿液蛋白质(+-)什么意思

尿液中蛋白质(+-),说明患者可能有可疑蛋白尿,对于这种情况,大多数情况属于生理性的问题引起的...

韩毅力│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2023/05/16播放(35140)

尿液蛋白质是怎么回事

尿液在正常情况下是不存在蛋白质的,而出现蛋白质,主要的原因在于肾小球的滤过膜受损,导致大分子蛋白质滤过,肾小管的病变造成了近端肾小管对蛋白质重吸收障碍,而出现蛋白尿。血浆中低相对分子质量的蛋白异常增多,经过肾小球滤过,超过肾小管的重吸收能力而出现在尿中。肾髓袢升支及远曲小管起始部分泌的糖蛋白增加,而导致尿蛋白升高,所以在尿蛋白出现以后,要根据具体的伴随症状,来明确其发生的原因。蛋白尿可以分为生理性蛋白尿和病理性蛋白尿,在病理性的蛋白尿当中,往往见于各种肾脏和肾外疾病所导致的蛋白尿,但也存在假性蛋白尿。这一类蛋白尿主要是因为泌尿系统感染引起来的,大量的分泌物进入到尿液当中,会导致蛋白定性的阳性,经治疗后就恢复正常,肾脏和其它系统没有疾病。

语音时长02:00''

韩毅力│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2020/09/03收听(31833)

蛋白质偏高怎么办

"蛋白质偏高应该是尿常规里的尿蛋白升高,在临床上非常常见,它见于各种各样的肾脏损伤。在内分泌科常见的尿蛋白阳性的结果是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肾病是常年的糖尿病病史所引发的糖尿病的微循环病变或并发症。糖尿病肾病分期是以尿蛋白的量来分的,一般情况下,糖尿病肾病分为五期,到第三期的时候,尿中就会持续存在微量蛋白尿。到第五期的时候,由于大量蛋白尿以及血糖对肾脏的损伤,微循环的障碍,导致的尿毒症。在肾内科,尿蛋白偏高,可以见于各种各样的肾炎肾病,以及其它的一些肾损伤,不排除有生理性的尿蛋白,但是病理性尿蛋白的情况是居多的。发现尿蛋白升高,应该进一步查一下尿蛋白升高的原因,并且针对原因来制定治疗方案。"

语音时长01:25''

于姗│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

2018/05/19收听(31741)

蛋白质偏高不能吃什么

蛋白质偏高,不宜吃豆制品、蛋肉类、乳制品、干果类,因为这些食物中蛋白质含量都比较高。可以多吃些水果蔬菜,因为这些都不含蛋白质。过分减少蛋白质,可能会导致营养不良。毕竟蛋白质是人体所需的六大营养之一,因此每天的蛋白质中,最好有一半是优质蛋白质如瘦肉、蛋类、鱼虾、豆类等。还要注意少吃脂肪高的食物,多吃一些豆油、芝麻油、花生油、玉米油等植物油,要多吃含铁较多的绿色菜及海带,豆制品等。还可以多吃含钙多的食物,也可以服用一定数量的维生素D或者鱼肝油,以补充身体的钙质。平时还可以多吃新鲜的蔬菜和粗粮,而且饮食宜淡不宜咸。

语音时长01:23''

王卓│锦州市中心医院

2018/07/31收听(46254)

01:41 蛋白质偏高不能吃什么

蛋白质偏高的患者不能不加节制地、大量地进食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否则会引起蛋白质的进一步偏高,富含...

张晓伟│河北省人民医院

2021/10/08播放(84180)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