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真亦幻的大唐传奇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虬髯客读音 亦真亦幻的大唐传奇

亦真亦幻的大唐传奇

2023-12-26 13:2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在唐代的文学形式中,传奇是一种颇具灵气的文言小说。时至今日,唐传奇早已被搬上荧幕而为大众所熟知。诸如由侯孝贤导演,舒淇主演的《聂隐娘》;以及上世纪九十年代,由新加坡所拍摄的电视剧《昆仑奴》,这些影视作品都取材自唐代的传奇文学;再比如成语典故中,黄粱一梦、南柯一梦也都来源于唐传奇。唐传奇虽然不能作为唐代正史来读,但这类文言小说却能反映出唐人所特有的文学想象力,这种文学想象力背后,是涌动着的真实情感。

取材自《虬髯客传》中的风尘三侠艺术形象

汇集风尘三侠的《虬髯客传》

在多姿多彩的唐传奇文本中,风尘三侠的故事流传十分广泛,基于这个故事蓝本,又衍生出很多影视剧和二次元游戏。风尘三侠,是指隋末唐初的三位任侠豪杰,虬髯客、李靖、红拂女。关于风尘三侠的故事,详细记载于玄门宗师杜光庭的《虬髯客传》中,在这部传奇文学中,初唐名将卫国公李靖是引出整个故事的线索人物。要想读懂《虬髯客传》就需要进行一下文本解读,看看这部流传千载的传奇故事中,哪些是历史真实,哪些是作者的文学虚构,以及在这种文学虚构的背后,又潜藏着怎样的联系与合理性。

· 李靖初识红拂女

在《虬髯客传》中,李靖的身世背景,并没有做过多的交代。只说这位胸怀干略的青年才俊,以布衣身份投效到越国公杨素门下。越国公杨素,是隋朝文武双全的能臣良将,小说中的越国公杨素早已经是功成名就的一代勋贵,耽著伎乐的杨素,也渐渐开始老迈昏庸。此时的杨素,正奉命留守西京,他平日里接见宾客,都是一副箕踞傲慢的姿态。当李靖慕名投靠时,却见杨素以这样一种缺乏礼貌的坐姿来迎接访者,年轻气盛的李靖立即以“公为帝室内重臣,须以收豪杰为心,不宜踞见宾客”的理由,面斥了杨素。这位大隋帝国的重臣,在被年轻后生讽谏之后,立即敛容而起,随即又向李靖表示了歉意。李靖的非凡气度和无碍辩才,令杨素十分激赏。

张大千所绘红拂女

在杨素的侍伎之中,有一位手持红拂的脱俗女子,也被眼前少年李靖的风采所吸引。红拂女与李靖简短搭讪了几句。在谈话中,红拂女得知了李靖的住所。当天晚上,红拂女换好了带帽紫衣,前往李靖住处,与之互说情愫。李靖只见眼前的女子端庄美丽,貌若天人。情之所至的李靖,也连忙问及了姑娘的姓氏,红拂答曰姓张,是家中长女。二人情投意合,当晚就纵马离开长安,去往唐国公李渊的所辖之地——太原。

· 越国公闻过则喜

越国公杨素,是李靖与红拂女得以相识的关键人物,如果没有杨素的设定,身为布衣游士的李靖,就无从上门自荐,更无从收获自己的心爱伴侣。《虬髯客传》中的杨素,初登场时给人以昏聩骄慢的印象,经李靖面折之后,杨素的闻过则喜,是一处非常精彩的亮点。回顾历史上的杨素,此人虽然在德行上有些瑕疵,但这并不足以掩盖杨素的文武功业。《虬髯客传》将闻过则喜的品行安排到晚年杨素的身上,并不算特别丑化这位隋朝的功勋老臣。

历史上的越国公杨素,对晚辈李靖十分看好

小说中杨素的塑造虽然精巧,但历史上的杨素,却不曾有过留守西京的经历。因为隋炀帝离开西京长安之时,老臣杨素已经谢世十多年了。小说中的李靖,是一位布衣游士;而历史上的李靖,却是一位地地道道的高第名门。《新唐书·李靖传》记载,李靖的舅舅韩擒虎,是隋灭南陈时的悍将,韩擒虎就十分欣赏李靖的军事韬略。在李靖入仕为官之初,吏部尚书牛弘,就赞叹李靖有王佐之才。身为尚书左仆射的杨素,认为李靖这位后起之秀,将来必能接替自己,成为国之宰相。《虬髯客传》中,杨素对李靖的赏识,也不乏对历史真实的加工创作。

· 结识奇人虬髯客

李靖与红拂女纵马同往太原,二人在路上投宿于灵石旅社。在店中,他们见到一位身骑蹇驴的奇人,这个人生得威武雄壮,一副赤色虬髯更添几分英雄气概。这样一位相貌不俗的豪杰,却骑着这么一头跛蹇的瘦驴,如果放在常人眼中,似乎就太不匹配了。不过红拂女见多识广,深知此人必有过人之能。

潘迎紫、曹众、舒淇均饰演过红拂女

这位虬髯客对超凡脱尘的红拂女很有好感,古时说一位女子美貌,那么此女子一定要有与众不同的地方。红拂女的一头秀发,足令英雄心怡神往。早在西汉时期,汉武帝刘彻就对姐姐平阳公主家的一位歌伎深为怜爱,这位歌伎就以秀美的头发博得了刘彻的宠爱,此人就是武帝朝鼎鼎大名的皇后卫子夫。《虬髯客传》中有意这样安排,也足以显示出红拂女与虬髯客的尊贵气质。红拂女发觉虬髯客对自己深有好感,聪慧机巧的她,看似不经意地问了问虬髯客的姓氏。原来这位虬髯大汉也姓张,既然二人同姓,红拂女随即就拜虬髯客为兄长,虬髯客又见李靖与红拂女情投意合,也就作了个顺水人情,当了红拂女的大哥。方才醋意大发的李靖,转而与虬髯客把酒言谈,欢喜互祝。

历史上卫子夫曾以秀发取悦于汉武帝,《虬髯客传》中红拂女的秀发典故,或源于此。图为《汉武大帝》剧照。》

虬髯客从李靖那里得知,他们此行要去投奔的,是太原一位李姓的贵族少年。李靖有位故旧好友刘文静,此时正在这位少年手下任职,虬髯客得此消息,也抖擞神通,只见那匹跛脚瘦驴,忽然间疾驰如飞,径直向太原奔去。次日,李靖与红拂女也一同来到太原,李靖告诉好友刘文静,自己的兄长虬髯客善于相术,愿为李公子看相。结果,虬髯客见李公子有天子之相,自己也就暗生了一丝退意。翌日,虬髯客观李公子与道士对弈,李公子的奕奕神采,让对面的方外之士一脸愁容,最后不得不弃子认输,虬髯客更加笃定这位李公子就是未来的真龙天子。

· 虬髯客倾家助卫公

随后,虬髯客引着李靖、红拂女来到一处秘密的小宅之中。宅中侍婢,敬虬髯客为“三郎”。这个神秘的宅子里面,可谓别有洞天,越往深处寻访,就越发贵气迎人,其中奇珍异宝不可胜数,珍馐美味不计其数,侍妾所演奏的悦耳佳音,也绝非尘世上所能听闻。在这片福地之中,再观虬髯客的堂堂仪表,真是仿佛天神一般。慷慨大度的虬髯客,将这里的所有珍宝,一并资助给李靖与红拂女,虬髯客告诉李靖说:“那位太原李公子,日后必能开创太平盛世,以兄弟的才干正可以辅佐他成就大事”。虬髯客又向红拂女说:“妹妹有天人之姿,不世之艺。当今世上,唯有妹妹能识李郎,也唯有李郎能成就妹妹。我将这里的财富、奴仆都拿来资助你们,我与我妻只留一名仆人侍候。在东南千里之外有扶余国,不出十年,我将在那里成就霸业。妹妹与兄弟,就等着面朝东南为我庆贺吧!”言讫,虬髯客携妻子、仆人乘马离去。

《轩辕剑外传·天之痕》中,张烈的形象取材于虬髯客。图为游戏结局中,虬髯客与妻子拓跋月儿的温馨场面。

李靖得了虬髯客的倾家资助,遂投效到太原李公子府上。这位李公子,就是日后开创贞观之治的唐太宗李世民。李靖为唐太宗立有不世之功,其中击破东突厥,降服吐谷浑的盖世奇功,足以令李靖成为震古烁今的不世名将。贞观十一年,李靖任尚书右仆射,赐爵卫国公,古人所期望的出将入相、拜相封侯在李靖这里实现得十分圆满。也就在这一年,有南蛮的奏报传至京师,说东南扶余国,有豪杰率甲兵十万,战船千艘,杀了扶余国主,自立为君。李靖一听,就猜到这位豪杰必定是兄长虬髯客,于是连忙告与妻子红拂女,夫妻二人斟满美酒,面朝东南,遥祝兄长霸业得成,福寿圆满。世间相传,卫国公李靖的兵法韬略,俱是虬髯客所传。风尘三侠的故事,成为千古美谈。

著有《虬髯客传》的唐代高道杜光庭

关于《虬髯客传》究竟为何人所作,至少在清代有两种说法。一种是说,此小说必定是唐代高道杜光庭所作。杜光庭大师是玄门上人,不仅开演出重玄学的思辨义理,而且还颇得文字三昧,杜光庭早在《神仙感遇传》中,就写有《虬髯客传》的底本,只不过这个底本相对于后世不断增补传抄的《虬髯客传》,显得更加古朴罢了。还有一种说法,是说《虬髯客传》或许出自盛唐时期的宰相、大文学家张说之手,只不过这种说法的影响力,远不及杜著那么广泛。

《虬髯客传》中的虚实结合

细品《虬髯客传》,这个传奇故事可谓是虚实互补。传奇文学,并不在于苛求事实的还原,因为审名责实是史官的工作。但史官在汇集史料的时候,笔下势必会有所简省,与史书的凝练克制相应的,就是小说中情感丰富的传奇故事。如果按照历史记载,李靖与少年时期的李世民,其实并不相识。根据《新唐书·李靖传》的记载,隋末时期的唐国公李渊,曾率兵出击突厥。当时的李靖,并不是一介布衣,而是早已入仕为官。李靖觉察到李渊心怀异志,于是想亲自前往江都,向隋炀帝告发李渊的图谋。李靖这次“自囚上急变”最终没能如愿,事后李渊占据京师,还差一点因为这件事情治了李靖的死罪。李靖在大唐开始被重用,是因为高祖李渊有识人之明,而并非是投靠李世民的缘故。

历史上真正重用李靖的唐高祖李渊

《虬髯客传》中所说,虬髯客在东南扶余国成就霸业,但按照历史地理来说,唐代的东南方,并不存在所谓的扶余国。扶余国其实是一个由真实地名演义出来的方外之地,所谓扶余国,其现实原型是取自东北地区高句丽所修建的扶余城。自隋炀帝以来,唐太宗、唐高宗都相继征伐过高句丽,其间互有胜负。扶余城是高句丽的陆地坚城,绝不可能像《虬髯客传》,被大军从海上攻克。这些不过是传奇作家天马行空的想象罢了。

《虬髯客传》中的文学隐喻

虬髯客的艺术形象,也含有文学隐喻。小说之中,这位豪侠生有一副赤色的虬髯,这显然是卓尔不群的异相。杜光庭大师在《神仙感遇传》中,称虬髯客为道兄,加上虬髯客的秘密府宅和他驾驴神行,占卜看相的本事,显然这个角色在塑造之初,就带有浓重的道教色彩。相对于李靖所取得的世间功勋,虬髯客更像是一位能离三界证道修真,能来人间兴功立业的神仙人物。唐代道教崇盛,玄门高士塑造出虬髯客这样的人物,亦在情理之中。

长有虬须的唐太宗李世民画像

在传统的认知模式之中,虬髯是一种雄劲勇猛的有为之相,《酉阳杂俎》记载唐太宗也生有一副壮美的虬髯,太宗的虬髯很有弹性,甚至可以用来挂放硬弓。在杜甫《送重表侄王评事》的诗作之中,少年时期的李世民,就因为虬髯的相貌,而被杜甫的曾老姑视为将来的有为天子。从虬髯的相貌上来看,成就霸业的虬髯客,也不乏有李世民的原型借鉴。虬髯被视为龙相,主角虬髯客称霸海外,是小说的虚构;而那位虬髯少年李世民,最终成为有为之君唐太宗,却是历史实写。一部《虬髯客传》,虚中有实,实中有虚,单纯以历史考证,难免失于呆板;完全从文学上赏玩,又会流于空疏,诚如宋代学者蔡絛所言“史缺失而谬误”,而文学恰好可以作为灵动的历史精神之补充。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