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主播哪家强?这7大虚拟主播,你都认识吗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虚拟主播作用有哪些呢 虚拟主播哪家强?这7大虚拟主播,你都认识吗

虚拟主播哪家强?这7大虚拟主播,你都认识吗

2024-04-14 15:0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人格化虚拟主播的问世,体现了主流媒体在功能之外,对于用户体验的日益重视。

近日,广电总局发布《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十四五”科技发展规划》。《规划》提到,要加快推进制播体系技术升级。强化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在内容选题、素材集成、编辑制作、内容审核、媒资管理、字幕制作等环节的应用,促进制播流程智能化。推动虚拟主播、动画手语广泛应用于新闻播报、天气预报、综艺科教等节目生产,创新节目形态,提高制播效率和智能化水平。

新京报传媒研究盘点了现有的8大虚拟主播,看看这些虚拟数字人究竟有什么魅力?

北京卫视“时间小妮”

在2021年10月13日召开的第二届中国广电媒体融合发展大会省级广电创新运营峰会上,北京广播电视台发布了中国首个广播级智能交互——真人数字人“时间小妮”。

数字人“时间小妮”由北京广播电视台联合DeepBrain AI明芒科技有限公司与北京新奥特图腾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开发。将当家主持人春妮的形象进行数字化开发,也是北京时间APP在进一步盘活北京广播电视台内的资源,为自有主持人打造品牌,开发成独有IP,用数字虚拟形象作为品牌代言。

以往,其他主流媒体生产的数字人产品多集中在虚拟主播领域,而“时间小妮”则侧重于用户服务功能,以人工智能和情景对话的形式为用户奉上贴心服务。未来,“时间小妮”将应用在北京时间APP上,为其添筑更加强大的服务功能。

拓展阅读:《这位“小妮”不简单!中国首个广播级智能交互真人数字人“时间小妮”诞生》

湖南卫视 “小漾”

作为湖南卫视“青春中国”创新升级的重要尝试,2021年10月2日,湖南卫视数字主持人“小漾”正式官宣。“小漾”的取名源自英文单词“Young”,寓意着年轻与青春。

据悉,“小漾”作为湖南卫视实习主持人,她的诞生历时3个多月,集结了30多位数字艺术家和工程师的灵感和智慧,大数据赋予她青春活泼、元气满满的形象。今年20岁的她,甜美可爱也不失酷帅飒爽,和当代的年轻人们一样,对新鲜的事物充满好奇心,自信阳光正能量。

同样地,她也将面临初入职场的种种挑战。据了解,“小漾”现在的定位是实习主持人,后续她将在湖南卫视的各类综艺、晚会中出现,至于是以何种形式亮相,目前还处于保密阶段。

新华社“小诤”

2021年6月17日,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发射圆满成功,我国三位宇航员聂海胜、刘伯明、杨洪波在当日进入天和核心舱,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而除了三位宇航员,中国空间站也迎来了一位特别的工作者——新华社数字记者、全球首位数字航天员小诤。

据腾讯介绍,小诤由腾讯互娱旗下NExT Studios和新华社联合打造,旨在以更高效率、低成本、安全可行的方法,派出太空记者,开展媒体活动。

据新华社介绍,「小诤」这个名取自军总部无线电队队长王诤,他是红军第一位无线电队队长。1930年,王诤利用一台只能接收、不能发送的电台,开启了人民军队的通信事业,对新华社创立做了重大贡献。今天,中国通信事业的发展日新月异,更高效、便利的桥梁已经由人工智能打通,新华社将第一位畅游太空的记者命名为小诤,以表纪念。

总体而言,小诤承担着载人航天工程、行星探测工程、探月工程等国家重大航天项目的「现场报道」任务。目前,小诤主要漫游于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国际空间站、和平号空间站,报道讲述有趣的航空航天知识。人们可以在《天宫科学小站》第一集:《我在空间站》中看到其工作表现。

新华社“新小微”家族

2020年5月21日,搜狗联合新华社推出的全球首个3D AI合成主播“新小微”正式亮相。这位新主播举止端庄、表情生动、毛发清晰、纤毫毕现,她行动灵活,语速自然,简直360°直播,全程无死角。

两会期间,她的业务能力也是一级棒,效率高、零出错、全天候在线,还可以随时切换各种场景,一秒换装,为大家带来别具一格又生动有趣的两会资讯播报体验,还满足了大众对新闻播报的时效性、高标准要求。记者们也可以释放时间,挖掘更多深度报道,提升新闻品质。

统计显示,自2018年11月新华社首位AI合成主播“新小浩”上线后,截止2020年5月,他已在新华社客户端上持续为观众服务500 多天,先后产出13000多条新闻报道,累计时长超过35000分钟。2019年3月3日女主播“新小萌”也正式上岗。新华社的虚拟主播“家族”不断更新迭代壮大。

两会AI主播

2020年全国两会召开后,AI主播迅速成为关注的焦点。除了新华社的3D版AI合成主播“新小微”外,还有人民网“小晴”,澎湃新闻“小菲”、央视网“小智”、齐鲁壹点“小壹”、每日经济新闻“小每”、广视新闻“小逸”,以及中国经济网、新疆日报等媒体的AI主播纷纷“上岗”报道全国两会新闻。

央视频“央小天”

2021年4月25日,央视频的首位虚拟主持人央小天在网上曝光。

央视“小小撒”

2019央视网络春晚,小撒携手“小小撒”一同亮相。从播出的节目来看,“小小撒”和小撒长的像是同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孪生兄弟”。“小小撒”当晚身穿喜气洋洋的红色衣服,外貌、表情和神态简直和小撒一模一样,站在小撒身旁,其气场完全不亚于原版主持人。小撒本来已经是一个“戏精”了,但“小小撒”比小撒更有表演天分,精彩台词经常脱口而出,引起观众阵阵喝彩。

“小小撒”并不是一个真实的主持人,而是一名虚拟主持人。它的原名叫做湃(PAI),是美国AI公司偶邦(ObEN)研发的一款新型人工智能主持人。根据偶邦创始人介绍,虚拟主持人可以通过视觉和声音两方面来进行自我学习,能更立体地还原真实主持人。

当晚,除了“小小撒”,还有“朱小迅”、“高小博”、“龙小洋”等虚拟主持人一同亮相。

△撒贝宁、秦岚携虚拟主持人小小撒、朱小迅、高小博、龙小洋向观众拜年

央视“康晓辉”

2018年5月2日,在CCTV 13的特别报道《直播长江》中,虚拟主持人“康晓辉”与记者在现场进行对话互动、表演绕口令,声音和形象都栩栩如生。

屏幕上这位让观众“似曾相识”的虚拟主持人——“康晓辉”是通过科大讯飞旗下的讯飞智声平台的AI语音合成技术对康辉老师的声音进行合成模拟的。他的形象和实时互动,则是通过相芯科技FaceUnity的虚拟形象生成(P2A)和虚拟形象驱动技术实现的。此次相芯科技和科大讯飞联手打造的虚拟主持人,让观众们能闻其声,也见其人。

从新闻画面里可以了解到,虚拟主持人“康晓辉”,并不是提前做好的动画,而是可以实时操控的。

自从世界上第一位虚拟主持人——英国的阿娜诺娃(Ananova)于2001年诞生以来,媒体打造虚拟数字人的风潮已渐趋流行。国内,在2001年央视节目中,就出现过一位名为“伊妹儿”的“电脑虚拟电视主持人”。

媒体为什么热衷于打造虚拟主持人?

虚拟主持人具有效率高、零出错、全天候在线等优点,极大地提高了新闻播报效率,节约了人力成本。它把记者从繁琐、机械的新闻播报中解放出来,去挖掘更多的深度报道,提升新闻品质。

“虚拟人”本身有着庞大的受众群体。根据爱奇艺发布的《2019虚拟偶像观察报告》显示,中国二次元用户规模达到4.9亿,有3.9亿人正在(已在)关注虚拟行业,其中,95后至05后用户渗透率高达64%,善于接受新鲜事物的“Z世代”已成为虚拟偶像的重要受众之一。

AI虚拟主播是完美的化身,且不会出现负面新闻。头豹研究院《Z世代系列报告:元宇宙来临,虚拟偶像能否抢占先机》显示,62.6%的用户喜欢虚拟偶像的原因是它们不会有负面新闻,永远完美。

当然,也有不喜欢AI虚拟主播的人认为,虚拟主播的形象过于完美,缺乏真实感。

纵观AI虚拟主播的发展,呈现出一些特点:

从2D到3D。随着AI技术的不断进步和5G技术应用的不断创新,虚拟主播在仿真度、人物美化度上都会更加趋于完善。

从单纯的新闻播报到主持综艺晚会,AI虚拟主播的使用场景不断丰富。当下,虚拟主播主要还是应用在新闻播报领域。航天特别记者“小诤”的出现,让我们看到了AI虚拟主播更加广阔、不可或缺的使用场景。未来,随着AI虚拟主播更多地出现在更丰富的媒体场景,AI虚拟主播会进一步地为人们所熟悉。

从对真人主持人的简单复刻,到拥有自身独立的IP人格;从在节目中昙花一现的“小小撒”,到“小漾”这样被赋予了真实人格的虚拟主播,这体现了主流媒体在功能之外,对于用户体验的日益重视,并积极以技术融合推进新型主流媒体的影响力及用户关系建设。

虽然现在,许多的虚拟主播还没有很频繁地走到观众面前,但相信未来,在政策扶持和技术进步的加持下,虚拟主播还会有进一步的发展。

那么问题来了,上面提到的这么多

虚拟主播,你pick哪一个?

本文编辑:徐彦琳

投稿、合作邮箱:

- 阅 读 推 荐 -

与时间赛跑!流调信息发布怎样“快准稳”?

六类情形被禁止!国家网信办拟规范互联网用户账号名称信息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