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丽丝与特蕾丝的虚幻工厂》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蕾丝的意思是 《爱丽丝与特蕾丝的虚幻工厂》

《爱丽丝与特蕾丝的虚幻工厂》

2024-04-11 11:5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本作是去年的动画电影中我个人比较关注的一部,关注的主要原因,确实就是本作的导演兼编剧冈田磨里(后简称冈妈)了。诚然,我自己谈不上冈妈的死忠粉,虽然她的很多作品我都看过,但是谈得上特别喜欢的,确实寥寥无几;只是,冈妈的脚本别的不谈,趣味性与戏剧张力那肯定是有的,而本作在当时首次亮相时,就凭借着那冈味满溢出屏幕的PV,狠狠地吸引住了我的目光。只是,这样的心态,与其说是期待本作能够有一个怎样精彩的故事,更多是一股猎奇的心里,想说本次冈妈又会为我们带来怎样有意思的故事。

事实上,本作上映之后,无论是风评还是商业成绩,其实都比较惨淡;也因此我个人也随之调低了期待。但前不久在漫展上听见冈妈谈及这部作品,说道它是一部自己特别满意的作品的时候,虽然这其中难免会有为了宣发所夹杂的夸张成分,但当时她脸上所呈现出来的满足感,多少也再次地勾起了我对本作的好奇。

而在看完了本作之后,我大概能够明白为什么冈妈会有这样的说法,且与此同时本作却难以收获大多数观众的好评的理由了。这其实和宫崎骏的那部《苍鹭与少年》有些类似,是因为本作同样是一部作者性拉满,比起讨好观众,它投注了更多的心血,在创作者的自我表达上;这就导致了无法接受作者风格、无法忍受这些过激情节与内容的观众,将会完全无法体会本作有意思的地方在哪里;而那些习惯了、甚至是喜欢冈妈风格的观众,反而能够因此感受到作品的魅力所在。

至于我个人,我大概属于“习惯了”的那一档,且本作撇开一些情节设计不谈,它所提炼出来的一些表达,老实说也还挺对我胃口的;也因此,综合来说我个人还是会予以本作一个相当不错的好评。

注:本文含有一定的剧透内容,还请大家自行斟酌观看。

在聊作品的表达之前,我们还是先来聊一聊本作那些足以劝退一般观众的点有哪些。

首先,本作的角色,和冈妈往常的不少作品一样,都有着相当激进且极端的情绪。

冈妈十分习惯于借由激化角色的情感,习惯于借由一幕幕戏剧化的情绪矛盾与冲突,去推进故事的发展。这往好了说,的确能让故事变得刺激,至少就趣味性而言,它是拉满的;且,这样的故事其实也很能够勾起部分观众的八卦与猎奇心里,就对于那些想看角色难堪、想知道他们又会如何应对这样的难堪的观众来说,这无疑就是加分的。

只是反过来说,这样的激进,也会因为过于激烈,而导致某种程度上的失真;就一般人面对到这样的问题,未必会表现得如此极端,所以当角色以如此极端的方式呈现在观众面前的时候,他往往就很难轻易地被观众所理解、所共情。

而具体到本作中,作品中的不少角色,确实在情绪与情感上,都是一阵一阵的。主角稍微还有多一点的篇幅与描写,还算能够让人体会得到他们的情感根源;但是一些配角,例如中前期的一个女配角突然说自己爱上了男主,这就让人感到唐突;又像是后半段一对配角之间的告白与倾慕,以及之后所做的一些事情,在我这其实也略显莫名。本作中这样“一惊一乍”的情感输出与爆发确实不少,他就会如同我前面所说的那样,其实难以让一般观众对于这些角色产生共情,进而对他们所做的一些事情,感到荒谬了。

而这样的问题,在本作中确实更为显眼;这一方面是因为本作作为剧场版,而登场的角色不少,导致了能够去深化并拆解角色复杂情绪背后的根源的篇幅是有限的,进而让观众更缺少对应的管道,去了解这些角色具体的想法;另一方面,也是更为重要的,本作的设定,亦即大伙被困在这座小镇好几年,也提供了大家情绪激化的一个良好基础。

说到这,或许有人会说,那这样的激进情绪,其实也有对应的设定去作为基础与铺垫,所以也不是那么不可理喻的。单就这点来说,我个人是完全赞同的;就好歹本作角色之所以会那么歇斯底里,和故事的背景本身是脱离不了关系的。

但,这是从理性角度来进行的诠释,却不是感性层面的共感;就好像我们或许能够理解精神病患者会患上疾病的理由,不代表我们能够和他门产生共情。

且,单就这个设定本身,如果站在理性的角度去进行细究,它其实也有那么一点经不起推敲。就这样一个封闭的环境,能够把大伙的精神状态压迫成这样,那么为什么一直到现在,都没什么人站出来对“管理者”提出质疑和反对;尤其,男主的老爸好几年前就已经失踪不见,这显然是一个有问题的情况,为什么在那之后大家还能继续听命于“管理者”。

当然,这或许可以解释为大伙其实早就对于现状有着明确的认知,知道反抗也没有任何意义,所以大家才照旧生活的;但如果真是这样,那么为什么大家还要对“管理者”言听计从,后来世界的真相揭晓之时,又为什么会有那么大的反应。

这确实是一个细究起来,略微有矛盾的部分;而对此的处理瑕疵,它也会造成这个故事本身的可信度下降。

只是,于我个人来说,剧本不花费篇幅在这个细节问题上,其实是明智的;毕竟这并不是本作的叙事重心,花费篇幅在这里,它不只未必能给出一个完美的解决方案,甚至还有可能拖累作品更为看重的表达。且,这也的确不是什么太大的问题,将它当做一个元设定来看待,其实也还是能够接受的。

真正在我看来问题比较巨大的地方,其实是在于本作后半段的核心冲突,架设在女儿喜欢上老爸,却被老妈给抢占了的这个桥段上。

这里的问题,倒不在于这个桥段本身看起来有多么逆天;事实上,冈妈就是喜欢整这样逆天又扭曲的人物关系,来作为故事里戏剧性的一环,所以如果本就喜欢冈妈的风格的话,这样的桥段不止不会让人感到反感,反而会觉得很带劲。这里真正的问题,其实是作品先前对于女儿喜欢上老爸的铺垫,其实是有点不足的。

就动画里所呈现出来的那种情感,确实比起爱情,更倾向于亲情、一种被照顾之后的依赖与好感;而从这样的情感上升到具有“独占性”、亦或是更具“侵略性”的爱情,在我这里确实还是有一段距离的,所以当本作揭示女儿真的爱上了老爸,并因此开展了一系列剧情与冲突的时候,老实说我个人是没怎么反应过来的。就在看的当下,我心里不自觉的冒出了一句:“啊,原来你真的喜欢你老爸啊?”

对于此的描写不足,直接导致了本作后半段大部分的剧情,都欠缺了一个有力的基底,让人非常难被之后的一些情感爆发与宣泄,给打动。

而这对于本作这样一个,显然更吃情绪调度与渲染的作品来说,其实还是比较致命的。

只是,上述的这些问题,或许对于一般观众来说问题是巨大的,但是对于我自己来说,倒都在可接受、可忍受的范围内;设定如我前面所说,不去过分纠结、当做元设定来看待,其实倒也没什么;过激的人物情绪,对于已经习惯冈妈叙事的我来说,其实也那么难以忍受,且本作也算予以了一定的设定去进行铺底;而即便是在我这问题较大的,有关于女儿的情感铺垫,同样只要接受了这个“设定”,后续的内容倒也看得挺带感的。

也因此,本作叙事层面来说,虽然问题不少、虽然也挺劝退人的,但是在我这还没到特别致命的地步。

在这样的基础与前提下,本作所提出来的一些概念与表达,其实还是让我比较有感的。

那么,本作的核心概念与表达是什么呢?其实就是我文章的副标题:“疼痛是活着的证明”。

要展开这点,我们可以先回到本作的核心设定,来进行讨论。

本作的故事背景,设定在了一个虚幻的小镇之中;生活在小镇里的人,时空永远都束缚在了此处;空间上,大家找不到离开小镇的方法,时间上,大家永远地活在了那个冬天之中。更夸张的地方在于,这样的时空束缚,连同大家外在的变化,甚至是对于外界的感知,也给一并剥夺了。

而我们试想一下,在一个时空不变、外在不变、甚至连感知都被封印的环境底下,我们真的还能算是“活着”吗?

是的,这其实也是剧中角色也屡屡提及到的概念;他们在这样一个堪称“时空夹缝”的环境里,“活”了好几年;而越是沉溺于这样一个毫无变化、甚至感知不断衰减的环境里,自己“活着”的实感就越是稀薄;也因此,角色们才会逐渐喜欢上一些更为刺激的活动,才会想要借由“疼痛”,这样一个足够强力的感官刺激,来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确实还能够感知到周遭的事物,意识到自己确实还“活着”。

相似的其实也包括气味;小镇里的人因为被剥夺了外在的变化的可能,所以气味上也失去了变化;倒是从现实闯入幻境的女儿,她身上还能够带有在成长过程中,所携带的、具有刺激性的气味;而恰恰是这样的味道,让其他角色、特别是两个主角,愈发意识到何谓“活着”、何谓“成长”。

换句话说,只有疼痛、只有臭味、只有这些在我们眼中肮脏的、负面的要素,因为它们所带有的刺激性,因为我们尚有感知这些刺激的能力,才让我们清楚地感受到自己仍活在这个世上。这,就是本作所想要着重呈现的一个概念与表达了。

以此为基础,我们再往下看本作的设定与故事;事实上这的确是一个抽离于现实的虚幻空间,而对于多数角色来说,现实里的自己或许早就在当年那场爆炸中丧命了;换句话说,大家其实早就死了,早就没在活着了,所以对应地被剥夺了活着的象征,被剥夺了成长与改变的权力,倒也挺合理的。

只是,即便角色们被剥夺了“外在”,他们的“内在”却没有改变;所以虽然“客观”上的“时间”没有发生改变,但是角色心中“主观”上却能够意识到自己在这个空间里待了多久;虽然外表已经不再改变不再成长,但是更随着内心所积累下来的画工,却仍旧能够得到进步;虽然表面上大家还装着要维持数年前的关系与互动,但内心底里对于彼此的态度,也早已有了不同。

换句话说,这群角色的外在死了,但是内心却还活着;甚至恰恰是因为这样,他们才会为了弥补外在的感知缺失,而开始主动寻找内心的刺激,来进一步提醒自己还活着。

也因此,在本作的故事中,角色们才会开始想要突破既定的关系,才要去直面“喜欢”的这份情感,才要去借由感知这份情感背后所同时带来的甜蜜与痛感,来让自己持续地活着。

这,其实才是本作的角色,之所以会如此激进、情感波动会如此巨大的核心理由了。这或许也是即便彻底知晓了世界的真相,知道了自己大概率“死亡”的事实,大伙儿最终仍旧试图要守护这个空间,仍旧会想要“活”在这个世界里,的理由了。

当然,相比起成长已经被剥夺的小镇里的居民来说,女儿这个误闯到此的存在,却仍有接着活着、接着成长、接着迎接未来的权力。

只是,她恰恰和主角相反;主角在这个空间里,被剥夺了外在的成长;而女儿虽然外在不断地长大,她内心层面的成长,却被这个空间、具体来说是被前面所提到的“管理者”,给封印了。这就导致即便过了那么长的时间,即便她都从小孩长大到和主角外表差不多大的年级,她仍旧如同婴孩一般,如此稚嫩、如此天真烂漫。

不过,某种程度上来说,“不长大”,其实也意味着“被保护得很好”,其实也象征着她在这个空间中,也的确没有遇到多少让自己需要成长起来的挫折与责难;毕竟,长大与成长,不同样也伴随着痛苦,伴随着“疼痛”吗?

只有抛下过去的自己、抛下养育自己的舒适圈、割舍输送自己养分的这一切,狠狠地与现实发生撞击,才能将既定的、腐朽的自己给打碎,并在重新拼凑的过程中,迎来新生。

所以我自己非常喜欢本作结尾的一处设计,那就是在女儿被送回现实的时候,女主说她仿佛听见了婴儿的啼哭声;而于此同时,女儿也的确正在前往现实世界的列车上,嚎啕大哭着。

这仿佛是在告诉我们,这样一个虚妄的世界,之于女儿来说,确实就犹如母亲的子宫一般;她在这里得到了最好的保护与呵护,也在这里获取了一切她所需要的营养与养分;可是,直到最后,她的成长让她不得不割舍这里的一切,不得不狠狠地伴随着如此巨大的疼痛,撞向那个象征着未来与希望的现实世界。

而母亲即便忍着剧痛,也要将孩子诞下来,不也是因为这样的疼痛背后,同时意味着生、意味着成长、意味着希望吗?

疼痛是活着的证明;悲观地看,它或许是在告诉我们,我们的一生就是伴随着这样的苦痛的;但反过来说,如果乐观地去看的话,这不同时也在告诉着我们,之所以我们还能感受到这样的痛楚,是因为我们还看得见希望、还在拥抱着成长、还在这个世界里,继续坚强的活着。

这也是为什么,本作整体上对于我来说仍旧好感居多。

诚然,本作这样一个如此激进的叙事与表达,绝对不是多数观众都能认同、都可以买单的;但是何谓作者性,作者性就是创作者即便知道不能被大多数人所接受,即便知道这样的观点与价值观与主流相违背,他也要勇敢且坚定地把自己想要表达的、想要传达的、想要描绘的,给展现出来。

也因此,这的确不是一部我能推荐给他人的作品;但它确实是一部我挺喜欢的作品。

简单评分:8.8/10

ps:其实本作这样的一个表达,亦即疼痛象征着活着的这点,也和冈妈之所以乐于以激进的方式去逼迫角色的叙事惯性,也是一致的;就冈妈或许大从心底里就认为只有赋予角色这样一个极端的处境,只有予以角色足够多的“痛感”,角色才有可能从中找寻到自己“活着”的意义,才有可能借此得到对应的成长。且,利用“痛感”来进行表达也不是第一次了,16年的《羁绊者》其实背后的设定也和“疼痛”息息相关。

ps2:不过说实话本作确实比起剧场版,会更适合TV动画一些。毕竟本作登场的角色不少,剧场版目前就如同我文中所说的那样,对于一些配角的描写是不够充分的,导致他们更加难以被观众所共情;而且有了这样篇幅之后,本作后半段女儿与父母之间的情感冲突,估计也能得到更好的铺垫与展开了。另外,如果能够深化对于这些角色的情感,乃至于完善作品中有所展露的,对于乡镇本身的情感表达的话,那么本作的综合完成度确实会再上升一个台阶。

ps3:希望大家会喜欢我的这篇观后感专栏,也希望大家能够三连支持并关注up主哦!对于动画或者专栏有任何想要讨论的,也欢迎到留言区告诉我哦!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